第4章 朝會一

字數:350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魏風華:穿越三國之我是曹叡 !
    當嘉福殿的公雞第二遍打鳴的時候,曹叡被強製開機了。
    無他,隻因今日有早朝,還是曹丕駕崩後的第一個朝會。
    這將是曹叡在大魏權力中心的首次登場亮相,心中不免還是有些緊張,即使他已經想好該如何邁出他執政的第一步。
    在迷迷糊糊中,曹叡在迷迷糊糊中被焦平他們的服侍穿戴完畢。
    看著銅鑒裏的自己,曹叡不由在心中讚歎:還蠻帥的嘛!隻見其頭戴冠冕,身穿袞服。容止可觀,望之儼然,頗有威儀。想想也是,畢竟是甄宓的兒子,怎麽說也是個顏二代。
    “陛下,可以出發了。”焦平在一旁小聲提醒道。
    “走吧。”說著走到門外坐上四人抬的軟輿,朝著建始殿走去。
    在第三聲雞鳴的時候,曹叡到達了建始殿的前殿。隨後正襟端坐在禦榻之上,等待著諸臣入殿朝拜。
    幾名謁者分別站在兩旁及禦前,負責監察朝會禮儀,他們齊聲傳道:“趨!”
    這時侯官員們無論大小,都將兩手下垂合攏,低著頭小跑至皇帝麵前,然後依次下跪稽首,將冠冕靠在手掌上保持一會時間後,緩緩起身。謁者依次從大到小向曹叡高唱百官的名爵,比如太尉鍾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叩見天子。
    這種朝覲禮節叫做讚拜宣名,曹叡坐在上麵看著朝臣伏身稽首,聲勢恢弘,讓他胸中油然而生一股豪氣。
    為君者,便當如是!
    趁著謁者讚禮的功夫,曹叡盡量把朝臣的名爵、樣貌和之前看過的名冊一一對應,並統統記在腦海裏,以備問詢。
    秦漢兩代習慣用冠、佩和綬來區分官員品秩和職能。曹魏沿襲,故根據朝廷官員穿著來判斷其大概的官品和職能。
    通俗的說法是文玄武緋,文官多半戴進賢冠,穿玄色朝服,以冠上梁的數目區分等級,武官則戴鶡冠,穿緋色朝服。比較特殊的還有宮廷侍衛官員,如常侍、侍中等高級武官還要在所戴的武冠上加戴黃金鐺、玉蟬等裝飾品;禦史和廷尉等負責司法和監察所戴的法冠及官吏和近侍所戴的高山冠等。
    在謁者的引導下,百官稽首宣名之後,百官謝恩,文左武右,按官職高低依次就坐於席上。左側最前麵是三公的座席,太尉鍾繇、司徒華歆與司空王朗並列而坐。其後就是陳群與司馬懿肩負錄尚書事、總朝政等實權,故坐三公之後。
    而在兩人之後,九卿之前,則另有一排單獨的座席。魏承漢製,百官一般為接席而坐,唯有尚書令、司隸校尉和禦史中丞三人在朝會上享有單獨的座席,號稱“三獨坐”。專席而坐不僅顯示皇帝對他們的特殊優寵,更是有在朝會時監察臣子、淩駕九卿百官之上的權力。此時尚書令由陳矯坐於中間,席上禦史中丞徐庶和司隸校尉孔羨坐於兩側。餘者九卿及下屬、議郎、博士等官都列坐在後。
    右側武將行列以曹真和曹休為首的在京將領也依官職大小就坐於席上。
    就如同後世開會一樣,甫一開始,曹叡得先講幾句場麵話:“先帝新喪,朕悲痛不已,昏倒後至今已有三日,稍感恢複。幸賴諸公卿盡心竭力,使朝廷能夠持續的運轉。”
    眾人皆稱此乃臣等本份,敢不盡心竭力。趁著底下臣子謙讓的功夫,曹叡又道:“朕在即位前,一直在王府,專心讀書,研究刑名。很少和朝中的諸公諸卿結交往來,對朝政也不甚熟悉。這兩日,朕通過對朝廷的事務的了解,發現朝廷各部門分工混亂,運轉機製決策效率較低;官員身上兼職較多,任務繁重。朕思來想去,決定對尚書台、中書監和侍中寺三個機構進行改製。”
    眾臣聽罷,左右議論紛紛不止。
    陳群剛準備起身想勸皇帝,被司馬懿扯了扯衣袖,又見司馬懿朝他搖了搖頭,不明所以,出於對他的信任,便停了勸奏的想法。
    這時,太仆董昭起身走出隊列,對奏道:“太仆臣昭啟奏,尚書台、中書監及侍中寺都是朝廷機要機構,牽一發而動全身,怎可隨意改製?請陛下三思!”
    曹叡聽罷,瞬間皺眉,反對聲來的也太快了。
    董昭是三朝老臣,自曹操時期就開始擔任要職,還一手促成曹操迎接漢獻帝東歸。曹丕即位後,對其也多加看重,先後擔任侍中、太常、太仆等重要職位。
    “正因為這三個機構地位幹係重大,才拖不得,需盡早完成改製。要不然長此以往,朝廷政令不通,效率低下,危害豈不是更大。”曹叡有些不高興,不過麵對董昭,還是解釋了一番。
    群臣見皇帝決心已定,便不再進言。畢竟對皇帝還不是很熟悉,若是再進言,碰一鼻子灰是小,給新皇帝留下壞印象是大。
    此時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太尉鍾繇開口說道:“不知陛下將如何改?”
    其實也不是什麽獨創性的方案,就是用隋唐時期三省六部製逐漸替代此時的三公九卿製度成為朝廷的執政主體機構。漢魏時期,雖然尚書台逐漸已經成為朝廷處理政務的主要機構,但三公手中還有很大的實權,對於曹叡這樣年富力強的皇帝來說,非常不利於集權。
    曹叡定了定神,把自己在心中已經想了兩天的方案說了出來。
    “尚書五曹中吏部曹改為吏部,主管官吏銓選;度支曹改為戶部,主管戶籍、土地賦稅等;客曹改為禮部,主管典禮與外交事務;五兵曹改為兵部,主管全國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左民曹改為工部。主管全國土木工程建設。”
    “此外,增設刑部,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
    “每部設一名尚書為長官,秩三品,設一名侍郎為副手,秩五品。侍郎輔助尚書處理該部日常事務,再設郎中若幹處理具體事務。”
    “尚書台改為尚書省,總攬政務,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尚書令為長官,置一人,秩二品,尚書左、右仆射為副長官,秩三品。由尚書左仆射分管吏、戶、禮三部,尚書右仆射分管兵、刑、工三部。”
    曹叡一口氣把對尚書台的改革方案說了出來,環視群臣,說道:“針對尚書台的改製,不止諸公有何建議呢?”
    “尚書令臣矯啟奏陛下,尚書左右仆射與各部尚書品級相同,日常處理事務主次如何安排?還有有六部有一些職能與九卿職能相似,這又該如何區別?”
    曹叡為了打消陳矯的疑慮,解釋說道:“陳公切勿擔憂,尚書省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進行日常運轉,隻是分工更為明確。關於六部與九卿的職能方麵,六部偏向於政務或政令的製定,而九卿則偏重於政令的具體實施。”
    聽到皇帝的解釋,陳矯若有所思,退回了隊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