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孟氏的出路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魏風華:穿越三國之我是曹叡 !
    孟興也看到了擺在父親目前的那封信,好奇問道:“父親,李嚴父子怎麽說?”
    孟興對父親這位昔年好友不太熟悉,這麽多年不聯係了,也對這位蜀國名義上的二號人物有多少敬意,直呼其名。
    “正方(李嚴字)倒是對這件事很上心,這幾次聯絡都早暗中出力。這不,他寄來了諸葛亮的親筆信。”
    說罷,孟達將諸葛亮的親筆信帝給了孟興,讓他了解目前的情況。
    孟興一聽到諸葛亮寄來了書信,精神一振,急忙從父親手中接過,打開閱讀起來。
    他看到諸葛亮在信中說到對於當年孟達率部曲降魏之事,朝廷可以既往不咎。若是願意回到蜀國,必將擔保孟氏平安無虞。同時在他舉兵反魏的時候,還會聯合東吳為他助威,使其成功擺脫魏國的掌控。
    孟興現在也覺得現在魏國新帝即位,對待他孟氏的態度不明朗,加之父親在朝中的靠山都已經死了,陳群、司馬懿大權在握,那麽現在的魏國對孟氏來說已經不值得留戀了,不如重回蜀國。
    憑借著父親新城太守的關鍵地位,說不定會再上一個台階,他孟氏可以進一步壯大勢力。
    “父親,這是好事啊。現在的魏國看樣子已經容不下我們孟家了,不如早做決定,在洛陽還沒有做出反應之前,舉兵投蜀。”
    孟達看著剛成年還有些不穩重的兒子,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雖然諸葛亮讓李嚴寄來了親筆信,但是卻沒有提重回蜀國後,將如何安置我們。況且當年劉封回到成都後,就是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才決定賜死了他。要知道,劉封可是劉備的義子,尚且得到這樣的結局。要知道現在關羽之子關興在蜀國身居要職,深得諸葛亮的器重。現在為父真的不能確定回到蜀國後,諸葛亮將會如何對待我們?”
    了解到父親的擔憂後,孟興也意識到這件事的複雜性。
    “父親,李嚴父子極力邀請我們重回蜀國,有他們從中做擔保,這件事應該有保障吧。”
    孟達搖了搖頭說到:“就目前李嚴父子的處境比我們父子好不到哪裏去,你以為他李嚴這麽賣力的為這事兒奔波,真的是看在當年的交情上嗎?”
    孟興有些不理解父親話中的意思,於是追問道:“難道不是嗎?兒子看李豐在這件事上頗為積極上心。”
    聽到兒子的問題後,孟達發現自己的兒子對政治的敏感性真的很低,也難怪整日與軍營裏的那幫人待在一起,也很難有什麽政治頭腦。
    哪怕自己多次和他說道要留心政事,可惜依舊不聽,唉……
    孟達耐心的想兒子解釋道:“李嚴父子之所以這麽熱心幫助我們孟氏,其實也是為自身所考慮的。為父雖不在蜀國官場,但也是有人脈的。這些年李嚴頭頂著一個輔政大臣的名號,卻一直被安排鎮守永安,蜀國軍國大事全由諸葛亮一人負責。現在他急需一個人來幫他打破這個局麵,重返成都。這時候他看到我們有意投靠蜀國,他怎麽能不抓住機會呢!”
    此時孟興也恍然大悟。
    “怪不得這段時間李豐忙上忙下的,原來是這樣。孩兒明白了!”
    孟達語重心長的對孟興說道,希望他可以稱為一個合格繼承人。
    “興兒,你還是要跟在為父多留心政事,不要光練武藝,這以後孟家還要靠你傳承下去。”
    孟興聽到父親的教誨,低下頭應承道:“孩兒知道了,那父親我們接下來將要怎麽做?是準備再和諸葛亮進行談判嗎?”
    孟達此事也在考慮接下來的行動,他覺得此時魏帝態度不明朗,自己在朝中也沒有人可以為自己說話,不如自己先上個奏疏穩住他們,然後再一邊個諸葛亮談判,爭取對自己有利的結果,最好可以將整個新城郡以及魏興郡都拿到手,成為這裏的“土皇帝”。
    這樣,身處要地的孟氏必定會成為蜀國不可輕視的力量,也可保孟氏一族可以長久下去。
    魏興郡就是當年從上庸三郡分出的一個郡,位於新城郡之西,魏興太守為此地豪族申氏的申儀。
    由於魏興郡管轄區域遠比不過新城郡,地理位置也不如新城郡險要,因此其地位遠遠不如新城郡。
    於是,孟達思考一番,對兒子說出了下一步的打算。
    “我準備先給洛陽上份奏疏,穩住遠在洛陽的魏帝,房陵到洛陽一千五百多裏,”奏疏一來一回就近兩個月的時間,這樣我們也就有了足夠的時間與諸葛亮進行聯係談判。要是魏帝對我們持支持信任的態度,那我們也可以趁機要求朝廷加強對新城的支援,擴充我們的實力,增加我們的籌碼。”
    聽到父親的計劃,不由得對父親更加欽佩,不禁想到這也許就是我孟氏興盛的原因吧。
    “父親深謀遠慮,孩兒不勝欽佩。”
    孟達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便讓孟興回去休息了。
    孟達獨自一人在做桌案前再次看著諸葛亮言辭懇切的書信。不禁又想起十六年前他與法孝直出川準備迎接劉備入蜀的日子,那時的他怎麽也想不到他會投降魏國,現在又會再次返回蜀國。
    可惜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法正也已經走了。現在對我蜀國也早已物是人非,就剩一個李嚴,也隻是看在他有利用價值的份上才會與他再次聯係。
    孟達拋去心中的雜念,繼續規劃起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
    蜀國,駐漢中丞相府。
    此時的諸葛亮正在和參軍楊儀、馬謖、費禕,還有中監軍鄧芝等人商議大軍糧草問題。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更何況要從成都運送幾萬人的糧草更是難上加難。
    要是問為何不從漢中郡籌糧,原因就是漢中郡本身就產糧有限,加之本地駐軍本就已經耗費大量的糧草。
    這次又來了幾萬大軍,這不是漢中郡可以承受得了的。
    “諸位,今日我們來商議一下大軍糧草的解決辦法,如果隻靠成都支援糧草,這樣的消耗的代價極大,整個蜀中也撐不了幾年,不知幾位可有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