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突然襲擊
字數:4202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之特種兵王 !
戰爭的天平不會隻向一個方向傾斜,在崇禎帝即位至今,他一直在經曆著戰爭,每天甚至他看的最多的文件材料並不是大臣們的奏折,而是戰報。
皇帝已經習慣了聽壞消息,因為這十二年裏,他幾乎沒有聽到過什麽好消息,當然,盧象升斬殺高迎祥的黑水嶼之戰是個例外,但是那樣的好消息是不經常眷顧大明朝的。
物極必反,大清朝自從開了這個店打算單幹以來,日子過的是相當的順利的,對明朝的作戰用皇太極自己的話說,可謂是摧枯拉朽。上山的次數太久了,總會遇到老虎的。
崇禎十二年的一個尋常的月份,大明在迎接一場不尋常的戰役,戰鬥在對峙了一個上午後,清軍主帥多鐸撤軍休整,明軍小將饒安主動請纓準備追殺。
在明軍的一些將來看來,這像是一個天方夜譚的故事,在清軍方麵,多鐸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有這麽一出,如果有人告訴他,你要布置斷後的人馬,因為會有一支騎兵部隊來突襲你,這支騎兵部隊的數量大致是五百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多鐸肯定是哈哈大笑,因為他根本就不會相信,本來就兵力緊縮的城池在經曆了一場如此殘酷的戰鬥後,還有勇氣出兵偷襲。更重要的是,上次的百騎劫營的事情,多鐸已經徹底放鬆了對大明部隊的警惕性。
驕傲不好,太驕傲了容易出事,在接下來,多鐸就會承認這個觀點。因為,饒安的騎兵部隊隨後就到了。多鐸沒有設置斷後的部隊,他們撤退休整就是按正常的行軍速度走的,前麵是部隊,後麵是運輸兵和糧草。
這個橋段在很多的小說裏都有,基本上再高明的軍師也都會避不開這句話,斷其輜重糧草。這個基本的套路最多的出現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裏,有鑒於羅貫中先生已經作古多年,我也不怕別人說我有給他和他的作品打廣告之嫌。
一支再強大的部隊,他的戰鬥力也得靠著吃飽穿暖這個基本的條件來維持,如果連這一點都達不到,就完全是空中樓閣了。據我國又名的戰略家孫臏先生說,一支部隊如果斷糧一天,沒事,斷糧兩天,就會有逃兵現象出現。如果斷糧在三天以上,那麽這支部隊的戰鬥力至少會損失一半。
對於人是這樣,對於馬匹也是這樣,人是可以講道理的,馬卻沒有那麽多的道理可以講。讓一匹餓肚子的馬來上戰場衝殺,哪怕是赤兔估計也沒有什麽力氣。
說了這麽多的前綴就是為了突出這次偷襲取得的戰鬥效果。這次的偷襲部隊的確僅僅有五百人,但是他們都是山海關守軍的精銳騎兵,他們裝備的武器也不僅僅是馬刀和弓箭,還有三眼火銃。
在前麵的章節裏我們介紹過,饒安是學曆史的,而且很喜歡自己鑽研分析,這句話放在這裏,不是一句空話,因為他知道遼東軍的發展,知道關寧鐵騎的故事,也知道曆史上確實存在過一種可怕的武器,叫做三眼火銃。
三眼火銃在明代還叫做三眼神銃,這個東西如果形容一下樣子的話,大致就是狼牙棒一樣的東西。挺長的杆,頭上布滿了鐵刺,可以說是個可怕的東西。這個東西作為武器最可怕的一點是,還能當火器使用。
在山海關駐軍裏,火銃部隊確實僅有一千五百人,但是裝備狼牙棒的騎兵,卻不止這個數。之所以在上午的戰鬥中沒有出場,是這樣的防禦戰沒必要使用騎兵。
這些騎兵們都狠得丫癢,求戰的情緒很強烈。他們看著城下的敵人耀武揚威張牙舞爪,同樣是騎兵,自己卻隻能在城內,連參戰的機會都沒有,實在是相當憋屈。清軍的騎兵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們難道子彈打在身上不是一個血窟窿嗎。他們被狼牙棒掃上不會皮開肉綻嗎。
遼東經略對自己部下的戰鬥能力自然是認可的。但是他也不會傻到用兩千人去和三萬人對砍。那樣做的人不是勇氣,而是瘋狂,無知者無畏懼的瘋狂。
所以他拒絕了騎兵部隊的請戰,騎兵部隊在懊喪之餘,卻接到了整軍突襲的命令,簡直是喜出望外的。
帶領這五百人的是一名正六品的都司,他的級別要比正七品的百戶饒安高兩個等級,算得上是饒安的上司。但是這位上司接到的是經略的命令。一切行動,都要聽從饒安的指揮而定。這位都司叫馬超,和三國時代的名將馬超馬孟起同名,在明代的戰場上,這位馬超也最終沒有辱沒了自己這個比較生猛的名字,當然,這是後話了。
他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六品官,就不願意聽從七品官的指揮,事實上,他很感激饒安。是因為饒安和經略大人提出的這次突襲計劃,才讓自己的馬刀和三眼神銃有了用武之地。
馬超對饒安說:“兄弟,好樣的,就衝你剛才在城上露了一手,沒說的,咱整個山海關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不服的,從現在開始,我這五百人,有一個算一個,完全聽你的指揮。你說怎麽打,我就怎麽打!”。
很顯然馬大人激動了。但是剛才更加激動的饒安卻沉吟了一下,問道,:“要是以兄長您的意思,這一仗應該怎麽打才好?”。
這還用問怎麽打,馬超的意見是,三十裏地的距離,隻是個短途奔襲,在敵人毫無戒備的情況下,忽然發起進攻,亂砍一通,等敵人反應過來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早已經撤退回城了。
這應該也是個不錯的做法,卻應該不是最好的做法。饒安告訴馬超說,:“大哥,如果你信得過小弟,那麽我就說說我的想法,俗話說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我們燒掉對方的糧草和輜重,比幹掉他們幾千名士兵的效果都大。沒有糧草,他們這群強盜就會迅速渙散,從我們大明城池前撤兵。”
在出兵之前,饒安對著他的五百名騎兵部屬,又一次下達了那條屬於天雄軍的軍令。刀必見血,馬必喘汗,人必帶傷,違令者斬。
多鐸的後軍輜重部隊沒有設置防守力量,因為輜重兵也是大清王朝的軍隊,八旗的勇士是不會擔心漢人的。
幾百年後的平型關,中*隊伏擊了一個輜重部隊,殺敵一千餘人。那位著名的元帥評價,敢於刺刀見紅的部隊才是好部隊。當時的日軍,似乎也是認為,輜重部隊也是天下無敵的,根本就無需什麽防備。吃虧就是吃在這份自信上。自信不應該盲目。
一個短途奔襲,很快就追上了後退行軍中的清兵,剛才說過了,走在隊列最後的,是運輸兵,或者稱作輜重兵。輜重兵的戰力,有些讓人大跌眼鏡。
就好像沒有護航艦的一支客輪一樣,脫離了主力部隊的這些運輸兵,很快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五百名騎兵把一腔怒火完全發泄到了這群運輸兵的身上。
並不是這群運輸兵沒有戰力,但是楞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似乎怕的是打了雞血的。這群前來追擊的人,就是一群明顯打了雞血精神不正常的人,他們看到眼前的清軍部隊,似乎像是餓狼看到小鮮肉一般的感覺。
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狼牙棒所到之處,到處都是皮開肉綻,屍橫遍地。殺的那叫一個痛快。
然後說是脫離了大部隊,但是總共就是這麽長的行軍隊列。前方的精銳騎兵還是很快的發現了這個情況。前後不足五分鍾,然而就在這五分鍾內,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明軍已經幹掉了大部分運輸兵。說是大部分,其實並不多,三百多人,按現在的建製換算的話,應該是一個加強營。
幹掉三百人不是目的,目的是他們身上附加的東西,前方的敵人已經掉頭衝過來了,看樣子,他們似乎也沒有把這區區五百人放在眼裏。很現實,如果真的打起來,這五百人都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就算是車輪戰術。打不死也累死。
這時候,饒安告訴打的已經神智不太正常的將士們,幹活!是的,真正的任務才剛剛開始,五百人迅速分成兩隊,一隊負責阻擊。另外一個隊就幹一件事。簡單說來就是燒!
這個突擊隊真正的目的,就是來燒糧草和輜重的,他們往車上破上一小桶一小桶的油。輕鬆的拿出火石,把一輛輛車都點著。然後投入到和同伴一起阻擊敵人的戰鬥中。
由於剛才打的是運輸兵,所以三眼神銃的火銃作用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來。現在,是時候了。
靠著火銃的威力,沒有人敢靠的太近,這群完成了任務的騎兵突擊隊,且戰且退,很順利的回到了城內,當追擊者們來到城下的時候,等待他們的是接應部隊的箭雨。
據事後統計,本次燒毀衝車12輛,糧草2000袋。而傷亡,不足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