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字數:3921 加入書籤
好好做你的老婆!
張磊雖然自小就比其他孩子表現的懂事一些,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愛玩鬧,也聰明早慧,但是張磊卻不愛讀書。
自從幫張磊存錢那件事後,張忠文就把張磊當孫子看待的,平時的生活上也是多有照顧。照張忠文的意思是要張磊搬到他家去住的。但是張磊死活不去,張磊想住在爸媽留下的房子裏,也是不想給張爺爺在添麻煩了。
存款的事兒,張磊是不想宣揚出去的讓別人有什麽別的看法。但是張忠文卻又不同的想法。一個孩子有那麽多錢,明著來不行,暗地裏誰知道會發生什麽。張磊再狠也隻是個孩子而已,真有什麽事兒是完全無法應付的。
回去之後,張忠文漸漸把錢他幫著存著的事兒傳了出去。自然是有不少人說酸話的,但是真正明理的人卻覺得以張老師的本事是不至於為那點錢的起心思的。
雖然沒有直接在張忠文家住下,但是生活上的有些事兒張磊自己也應付不了。所以一般都在張爺爺家吃飯。在張奶奶做飯的時候打打下手,學學做飯。老兩口知道張磊時不想一直在他家吃飯,麻煩他們討人嫌,所以也不說什麽就讓他自己跟著學。
其實對於孩子都不在身邊的老兩口來說,張磊也給他們帶來很多生活樂趣與動力,讓他們覺得有事幹了。雖然有幾個徒弟,不過徒弟也漸漸都大了,還要回去上學上班。那幾個都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是隻學學書畫的。現在沒事,張忠文教教張磊練練字,學學畫,看看書。老伴兒和孩子說說話,一塊兒幹點瑣事,互相都有人陪伴,生活也不那麽孤獨。
張磊雖然不愛主動說話,不過和他說話他都會聽得很認真,問他也會認真回答。
按理說張忠文家文化氛圍濃厚,教張磊字畫張磊雖然不說天賦過人,但是也小有成果,張磊也挺喜歡看書的。在這種言傳身教,默默熏陶下,張磊不說將來成長成個溫潤文人,也應該朝著輕鬆上大學,逐步深造,朝社會精英的道路上高歌凱進。但是,完全沒有!
張磊就是讀不進去書,學習成績是一年比一年差。雖然上課也聽講,下課也寫作業,不過也沒認真到哪去。張忠文也詢問張磊學習方麵的問題,張磊則是一種完全不開竅的樣子。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張忠文也不好往狠裏說,與張磊談了幾次後,看張磊對學習實在是沒什麽興趣的樣子,張忠文也就不再勉強了。張忠文是一直把張磊當大人看的,也比較尊重張磊的意見。
張磊漸漸長大,慢慢的也不像小點兒的時候天天去張忠文家。隔幾天去一次,繼續跟張忠文學字畫,也看看有沒有什麽活幫著幹幹。到上初三的時候,下學期就可以不去上學。張磊就想不念了出去看看。把這個想法跟張爺爺說了後,張忠文起初是怎麽也不同意的。這麽小的孩子,不去學習能去幹什麽?張忠文想想張磊要像村裏的青年出去幹些出力的活兒就覺得心疼。
但是張磊自小注意就正,脾氣也倔,打定主意那就不會輕易改變。
張磊那時才十六歲,長得卻又一米八五,人高馬大的,又黑又壯的,模樣卻不錯,劍眉星目,雖然還顯稚嫩,但是那個麵無表情的樣兒,倒是不像十六歲的樣子。最終,張忠文也沒有改變張磊的想法,隻是要求張磊要經常往家裏打電話,有困難要說,不行就回家。
張磊跟著村裏的人一起出了門。這幾年,村裏人看著張磊有張忠文的照顧,自己也把日子過下來了,也沒出什麽事兒。出於對張忠文的信任,也慢慢願意跟張磊接觸。這次張磊就說跟村裏的長輩去工地學放線。
放線是通過儀器測量或是尺量的方法將圖紙上的建築物的軸線測設到實體工程實體上,好方便工人進行施工。九十年代初期,建築事業方興未艾。放線相比於工地的其他活還是比較輕鬆點的,也算是一門手藝,賺錢也還行,學成了後以後的生計也有了著落。
張磊跟著師傅學了一年。放線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老一輩人根本沒人教,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張磊學起這個來倒是挺開竅的,邊學邊認真琢磨,手藝慢慢就練出來了,青出於藍勝於藍。閑下來的時候,張磊也不去外麵玩兒,也不得空兒就睡覺,就去看工地裏別的活都是怎麽幹的。他不愛說話,也不主動去問人家。大家相處時間也長了,平時看他幹活認真,也了解了點他家裏的情況,也都願意教教他。張磊雖然不說什麽,但是對於真心教他的,他也會請人出去打打牙祭,喝喝酒,平時多注意關心點兒。人一看是個懂事也知恩的,更願意教他。
那時候人還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畢竟不是多麽難的活,有心琢磨一下都能學會,再者說,那麽多工地都要人幹活,也不怕競爭激烈。就他們自己也不是一開始就會,也是別人教的。
張磊就這樣一點點學,不到三年,成了個小工頭,自己帶些個兄弟找活幹。張磊帶人幹活細致認真,不偷奸耍滑,漸漸也發展出人脈,建築商都願意找他幹活,放心嘛。
前後五年,張磊沒有回去過一次家,如果不是每月一次的電話,張忠文幾乎就以為這個孩子失蹤了,真是日夜擔心。
對於張忠文,張磊當然是歉疚的。但是他總想著他有出息了才能對得起張忠文的照顧,雖然不是要你有多大出息,但張磊知道張忠文是看不上那些蹲在家裏,一事無成的那種人的。
張磊再電話裏說的很多話話張忠文是不相信的,他太了解張磊報喜不報憂的性格。雖然張磊不回家,但是工程隊裏的其他人一到沒活了都是會收拾收拾就立即回家的。在外麵幹活又苦又累,有時候更是會挨罵,哪有家裏好,更何況還有老婆孩子熱炕頭。
那些人回家了,張忠文就會去他們那打聽打聽張磊在外麵的情況。那些人回家前都是被張磊囑咐過的,挑挑揀揀也就說些輕鬆地,張忠文又哪裏會不知道?知道他肯定在外麵受了不少苦,心裏很是心疼。
但是聽到別人說的情況盡管知道不是全部的但是也安心了一些。就算知道點現在長沒長高,瘦沒瘦都是好的。
張忠文確實對張磊是把對小兒子的感情的遺憾都放在了張磊身上,但是卻不是把張磊看成是自己孩子的替身,張磊是另一個獨立的存在,張忠文分得清。
他們之間的親緣關係決定了他不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去說教甚至教訓張磊,張磊也不可能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去依賴順從張忠文,這跟他們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雖然互相之間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即親密又疏遠,有一點類似君子之交的意思。
一起幹活的人一開始有些不理解張磊幹的那些事。按理說像他們這種出大力的,有活幹就幹活,沒活的時候就得好好歇歇。這一天一天的這兒跑哪兒顛的幹什麽?
張磊從出去那天基本上就沒有閑著的時候。剛開始是跟著師傅認真學,學的差不多了就自己琢磨怎麽幹更好,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技巧。放線的水平高了後他又去看別人都怎麽幹活,到後來工地的活就沒有他不會的了。
工地來人了他就默默的跟在後麵。時間長了,工頭看他平時幹活,也知道他是想多學點,有時間有什麽事兒就讓他幫著跑跑腿兒,讓他跟在後麵多學點。
那時候的人本質上還是很淳樸的,最看重的品質就是踏實肯幹。工頭雖然脾氣不好,一點就著,不順心了就能在眾人麵前破口大罵,問候你親戚。但是出完氣就好,人也是真的好,誰真有困難能幫就幫,否則就張磊這樣的三腳踢不出個屁的性格是不能有這樣的機會的。
張磊就這樣一點點立起來,慢慢也跟著包活幹。這時候的他在老鄉眼裏已經是很有出息了,但是張磊並沒有就此停下來。
一有空閑他就去了解學習一切相關的東西。一開始張磊確實沒想那麽多,他一個沒爸沒媽的就是想把活幹好,多掌握點吃飯的手藝。
後來他發現他們的活是越幹越多,廣播裏天天在講建設,講發展。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機遇。慢慢的他也嚐試多方麵發展,現在隻是略有小成。
出來第五年了,張磊覺得不管怎麽樣該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