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為漢中王!
字數:8551 加入書籤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為漢中王!
公元215年十一月,張魯攜家屬出降。曹操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十二月,曹操留夏侯淵鎮寧漢中,率軍從南鄭還師鄴城。
同月,劉備見曹操勢力不僅進入漢中,而且進入三巴地區,隨即派遣部將黃權出兵三巴,擊平投降曹操的真人酋帥樸胡、杜蒦、任約等人。
曹操派大將張郃率軍進至宕渠,將三巴的真人徙至漢中。
……
天幕上,
宕渠,
一臉大胡子的張飛看著底下在山道上毫不防範行駛的曹軍,笑出聲了。
“都說張郃是大將,俺可沒看出來。”
“這道路狹隘,大軍隻能前後相連。”
“如此險地居然連個斥候都沒有!”
“這不給你一下狠的,老天都看不下去!”
隨後一揮手,
埋伏兩邊的士兵瞬間突起!直奔底下曹軍的中間部隊!
曹軍軍隊頓時截為兩段,前後不能相救!
混亂的曹軍內,一位將軍拋棄戰馬,帶著手下十多人從小路爬山逃走,隨後帶著後軍,向漢中撤去。
……
劉備派巴西太守張飛率萬餘人迎擊。
與張郃軍相持五十餘日,大破之,張郃退回南鄭,劉備於是平定三巴。
劉備的軍隊和漢中的曹軍,隔著大巴山陷入對峙的狀態。曹軍不敢再南下,劉備卻時刻準備著北上。
公元216年五月,魏公曹操進封魏王,所任丞相領州牧如故。至此,曹操與皇帝隻有一階之差。
公元217正月,曹操再度發兵進攻孫權,親率大軍進抵居巢。孫權率呂蒙、甘寧、周泰、孫瑜、蔣欽等將領堅守濡須,與曹軍對峙。
對於這濡須之戰,史書語焉不詳。
隻知道二月份“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
孫權請降了。
三月,曹操命夏侯惇、曹仁、張遼等人駐守居巢,引兵還於鄴城。
……
天幕上,
鄴城,
百姓們被手持長戟的將士分列到道路兩側,他們注視著道路中央。
道路中間,
一輛裝飾著黃金的馬車,由六匹馬牽引著,緩慢行駛。
馬車上,
是頭戴十二冕旒,身穿朝服,蒼白漸衰的曹操。
……
四月,漢獻帝詔令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依天子禮稱警蹕。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啟看著天幕裏的曹操,怒氣道
“亂臣賊子!”
一旁的劉恒卻老神在在,毫不在意。
劉啟急躁道
“阿父!你怎麽一點都不著急啊!”
“這曹操都要篡位稱帝了!”
劉恒瞥了劉啟。
“他稱帝關你什麽事?”
劉啟氣急
“那可是咱漢家天下啊!”
劉恒點點頭。
“然後呢?伱又能幹什麽呢?”
劉啟怒氣一止。
劉恒拍了拍劉啟的肩膀,又說道
“況且,曹操也稱不了帝。”
“他可不是袁術那個傻子。”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實在不忍心再看。
什麽攻打孫權,這完全就是做個樣子!
哪有請降以後不收複降地隻是派兵駐守的。
這一戰無非是炫耀兵威而已!
營造聲勢,好改朝換代!
現在,劉秀抬頭望天。
希望就全在劉備身上了!
劉備啊劉備,你現在在幹什麽呢?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益州府內,
一位頭戴進賢官的文人對坐在上首的劉備陳述厲害。
“主公,今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卻不因此勢以圖巴、蜀。”
“隻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非其智不逮、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
“夏侯淵與張郃的才略,不勝我之將帥。”
“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一旦攻克漢中,便可勸課農桑,積蓄糧食,等待時機。”
“上可傾覆寇敵,匡扶漢室。”
“中可蠶食雍、涼,廣拓境土。”
“下可固守要地,為持久之計。”
“此乃天賜良機,萬不可失!”
……
公元218年二月,在法正的進言下,劉備留諸葛亮主持益州的一切軍政大事,自己親率大軍進兵漢中,同時派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將領進駐下辨,負責阻擊曹操的援軍。
曹操命曹洪、曹休率部進攻武都,馳援漢中。
公元218年三月,曹洪、曹休進抵武都。張飛聞訊,留吳蘭守城,然後率部進駐固山,並故意放出消息,聲稱要截斷曹軍後路。
但被曹休識破。曹洪在曹休的建議下,趁蜀軍兵力尚未集結之時襲擊吳蘭,雷銅、吳蘭等戰死,馬超、張飛於是退走。
劉備又派遣將領陳式繞過陽平關去攻打馬鳴閣道,打算斷絕漢中與許都的聯係,但被徐晃擊敗,死傷甚多。
……
大漢,
“還是人手不夠啊。”
劉邦看著天幕上屢屢敗退的劉備搖了搖頭。
“朕能率十萬之兵,這劉備怕是撐死三萬。”
“軍事上是真沒有什麽過人的才幹啊。”
“偏偏手上大將還不多。”
“難啊。”
呂雉卻突然開口道
“那諸葛亮的確是如蕭何一般的人物。”
劉邦讚同的點點頭。
“是啊,這前線一開戰,那後方錢糧的開銷如同泄洪一般。”
“正是因為有諸葛亮在後麵保障後勤,劉備才能放心作戰啊。”
……
七月,劉備親自率軍停留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相拒。因兵將死傷過多,不得不給諸葛亮發去急信,命他趕緊往前線增派軍隊。
同月,曹操在許都治兵,準備救援漢中。
九月,曹操率軍抵達長安。停止不動
……
天幕上,大漢地勢圖出現在天上。
就見北方代郡的烏桓再次反叛南下,
而一道寫著『曹彰』二字的紅色箭頭從鄴城抵達代郡。
西邊的『劉備』正在陽平關跟『夏侯淵』『張郃』相互拚殺著。
南邊『關羽』則是一直盯著鄴城,南陽郡的叛軍也開始北上。
而『曹操』就停在距離這三家之地最近的地方。
長安。
突然,西方的『夏侯淵』瞬間黑名了。
『曹操』開始趕往漢中!
……
公元219年二月,劉備從陽平關南渡沔水,於定軍山紮營,夏侯淵率軍來搶定軍山。
劉備趁夜火燒夏侯淵軍隊的外圍鹿角。
夏侯淵派張郃守東圍鹿角,自己率兵守南圍鹿角。
隨後劉備調一萬多兵馬分為十部,猛攻張郃,張郃親身搏戰,一時難以攻克。
夏侯淵分兵去救援張郃,劉備則趁機派黃忠攻打南圍鹿角。
此時的南圍鹿角,夏侯淵正在率領四百曹軍修複鹿角,黃忠乘著地勢高,鼓噪大喊,一戰就將夏侯淵斬殺在南圍鹿角。
黃忠又趁機攻向十五裏之外的夏侯淵軍營,夏侯淵軍隊因為喪失了主帥而迅速潰敗。
三月,曹操的大軍從斜穀進入漢中,駐紮陽平關。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看著天幕裏身先士卒搶修鹿角從而身死的夏侯淵,歎了口氣。
“孤早就跟他說過,身為將領,應當要有膽怯的時候,不可一味依仗自己的勇猛。”
“固然,將軍要以勇猛為本,但同時必須要有智謀。若隻有勇猛,不過是一介匹夫罷了。”
“明明隻要堅守陽平關消耗即可,偏偏心浮氣躁,出關迎敵。”
“築起營寨,與劉備對峙,從而給了可乘之機。”
“這也就罷了。”
“你自己去修什麽鹿角呢?那麽多兵將能去,為什麽偏偏你要自己去呢!”
“唉……妙才啊…”
……
劉備見曹操已至,躊躇滿誌道“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隨即在山上紮營,占據險要,固守不戰,與曹操對峙。
曹操運送幾千萬囊軍糧到北山下,黃忠得知後與趙雲商議偷襲北山,趙雲同意後,派兵讓黃忠前去劫取糧草。
為了謹慎起見,趙雲與黃忠約定時間後,黃忠便去劫糧。
黃忠逾期未歸,趙雲率領幾十輕騎前往接應,正與曹軍相遇,曹軍緊追不舍,直到趙雲營前。
趙雲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懷疑趙雲設有伏兵,引軍退走,趙雲趁機反擊,曹軍驚駭,自相踐踏,死傷極多。
五月,曹操撤離,從漢中回師長安。
……
{漢水之戰,曹劉爭奪漢中的關鍵戰役!}
{趙子龍不虧是儒將,幾十騎突遇大軍,不是先逃跑,而是先出擊!來回衝陣打亂曹軍陣營形後才撤回營地。}
{在營地兵力不多的情況下,把營門打開,然後偃旗息鼓,讓大夥各回營房,製造出了一個空營的假象。}
{讓曹操以為對方是示敵以弱、誘敵深入,最後想在營中打埋伏。}
{最神的是,當曹軍調頭後,趙雲直接率軍衝了出來!直接在漢水邊上將曹軍殺的大敗!}
{這又何嚐不算是一種空城計呢?}
{趙雲擅長帶領小規模重裝騎兵進行戰鬥,例如界橋救援戰、長阪坡救援戰、漢水破敵戰等。}
{破襲戰、偷襲戰、救援戰是他擅長的事情。}
{漢代那會兒重裝騎兵是稀罕貨,通常在主君身邊做護衛要職,以及戰鬥發生後做為勝負手出戰,這也是有人認為趙雲是保鏢的一個原因。}
……
天幕上,
沔陽,
一處祭壇上舉行著一場盛大的冊封儀式。
一身絳袍,頭戴赤色長冠,鬢發斑白的劉備端坐於華蓋之下。
麵前跪著一群謀臣武將俯地三叩首。
……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在沔陽設立祭祀壇場,陳列軍眾,稱漢中王。
總算寫到漢中了,三國這篇吸取教訓,不能按照紀傳體這麽寫,人物在一個時間內交叉接觸,重複記錄,然後就變得繁瑣。
還得像一開始那樣用編年體的方式寫。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
就是這三國時期的帝王怎麽評判功績?
說實話,一開始真沒打算寫三國,評分方式和維度都是用大一統的維度來評分的。
是,三國時期挺厲害,但都沒一統天下。
這軍事肯定不高,不高就有人不樂意。
但不樂意他也是沒一統天下啊!
除了後世影響那一維度,其餘幾欄要按照大一統的評分方式評分,那三國裏的皇帝有一個算一個分都不高。
所以我在想,要不就不評分了。
但不評分寫這麽久的三國不成耍人玩,騙錢了?
但我又的確想不出一個客觀的標準。
頭疼!
各位!給點招參考參考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