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
字數:7760 加入書籤
第134章 三家歸晉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成都,
金殿內群臣集聚。
大殿下,一位身穿絳服,頭戴武冠的武臣出列拱手道:
“陛下!如今我兵微將寡,難以迎敵,不如早日放棄成都!投奔南中七郡!”
又閃出一位武官開口:
“陛下,蜀吳為同盟,如今事危,不如投吳!”
此時,一位頭戴進賢冠,身穿黑幘的白發老者大喝一聲:
“不可!南中之地反複無常,陛下平日未曾施惠,今日去投恐造大禍!”
“投吳更是謬也!”
老者拱手道:
“陛下,自古以來從無寄宿他國做天子之理。”
“依臣所見,魏能吞吳,吳不能滅魏。”
“向吳國稱臣,為一辱。”
“若魏滅吳,陛下再向魏稱臣,兩番受辱也。”
“依臣之見,不如降魏。”
“裂土以分陛下。”
“上可自守宗廟。”
“下可保全黎民。”
老者躬身到地,殿內群臣議論紛紛。
“這…譙大夫言之有理啊!”
“不行,不能降!”
“不降還能去哪?”
“還是降了吧!”
頭戴冕旒,一身帝服。
坐在上首的劉禪隻感覺一陣恍惚。
大漢……要亡了嗎?
阿父,我該怎麽辦?
相父,我該怎麽辦?
出師表裏沒寫如何應對啊!
這仗還要打嗎?
百姓們真的願意打嗎?
畫麵一轉,
一身鎧甲的鄧艾捧著一枚印璽,開懷大笑。
畫麵再轉,
昭烈廟內,血跡斑斑。
……
【鄧艾逼近成都,劉禪召眾臣商議對策。】
【有人認為蜀漢與東吳是兄弟之邦,不如投奔東吳。有人認為南中還有七郡,山險水惡,懸崖絕壁,容易守衛,不如遷都南中。】
【最後還是光祿大夫譙周一錘定音!】
【公元263十月,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
【而劉禪的兒子北地王劉諶不甘心投降,到劉備的昭烈廟裏痛哭一番,殺了自己的妻兒後,隨即自殺了。】
【蜀漢曆經四十三年,二任君主,就此滅亡。】
……
大秦,
嬴政捶了捶胸口。
劉邦真是好命!
蜀漢也是二世而亡。
但最後亡國都亡的有一絲氣節!
不像寡人……
不行,不能在想了,胸口疼。
……
大漢,
劉邦靜靜的看著天幕,一言不發。
“妻兒總是無辜的。”
劉盈小聲嘀咕著。
呂雉看了一眼還在望著天幕的劉邦,對劉盈說道:
“因為人心險惡。”
看著劉盈懵懂的樣子,呂雉也閉口不言了。
……
大漢·武帝時期
“虎父犬子…虎父犬子啊……”
劉徹平躺在軟榻上,雙手放在小腹上。
嘴裏喃喃念叨著。
“一群酒囊飯袋…一群宵小之徒。”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唉……”
劉秀長歎一聲。
也是,本來就是無力回天。
還是朕太過於有期望了。
……
季漢,
大殿內一片死寂。
“不戰而降…”
“全無主見…”
劉備雙目無神。
“帶劉禪來見我。”
殿下眾臣麵麵相覷。
“大哥……”
關羽欲言又止。“二弟,帶劉禪來見我。”
劉備看著關羽,語氣十分平靜。
關羽稍稍側目,就見劉備身旁的諸葛亮微微點頭。
.
心中鬆了口氣。
還好有軍師。
“還請大哥寬心,弟這就帶禪兒過來。”
……
【鄧艾進入成都後約束戰士,不準搶劫擄掠,安撫人民,使恢複正常生活。】
【聽說黃皓奸邪險惡,鄧艾下令逮捕羈押打算斬首。】
【黃皓賄賂鄧艾左右親信,得以不死,最後消失無蹤。】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朱紅大院內,
一身布衣、鬢發斑白的薑維手持長劍。
看著身邊圍將過來的魏軍將士,悲歎一聲: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隨著一聲悲歎,長矛貫穿薑維身體。
血流如注。
……
【薑維初聞諸葛瞻兵敗,遂率眾入巴中打算救援成都。】
【到郪縣,得到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令兵士投戈卸甲,將自己的符節交給胡烈,從東道向鍾會投降。】
【公元264年正月一日,鄧艾遭鍾會陷害,被曹魏下令以檻車押回洛陽。】
【薑維發覺鍾會有異心,認為可以趁機複興蜀漢,就讓鍾會借機留著益州自立為王。】
【十五日,鍾會帶著薑維等人到成都。】
【十六日,鍾會集合魏國眾將,偽造郭太後詔書,宣稱太後讓自己討伐司馬昭。見眾將並不配合,鍾會就把所有人都囚禁了。】
【薑維請鍾會誅殺魏國諸將,打算等到他們死後再殺鍾會,盡坑魏兵,複興蜀漢。】
【於是暗中寫信給劉禪說:“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十八日,被圈禁的魏國眾將在成都發動兵變。】
【鍾會和薑維在亂軍中被殺。】
【傳說,薑維臨死前親手殺死了好幾個敵人,亂軍在他死後把他的身體剖開,發現膽大如鬥。】
【而成都也陷入了一片混亂,魏軍在此地奸淫擄掠,死傷遍地,持續了幾日後才被平定。】
……
{短短“幾日後”是數不盡鮮血。}
{這時候就得拿出證據了,劉禪去世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口碑都不錯。}
{在成都有一座劉禪祠,他和諸葛亮的武侯祠一起,分列在劉備的昭烈廟兩側,一直保存到了北宋。}
{一直到程朱理學興起,忠孝思想開始流傳,有人批判劉禪,說他甘做亡國之君是為“不忠”,一手葬送父親打下來的江山是為“不孝”。}
{成都府事蔣堂撤去後主祠,而蜀地後人認為劉禪的出降避免了百姓的傷亡,便在順城安樂寺中為他塑像奉祀。}
{當初的投降是為了百姓家不受戰亂,被大家理解感激,但是後世反倒一致認為其昏庸無能,果然人跳脫不出曆史。}
{後期這場戰事還是信息不對稱。}
{在劉禪眼中鄧艾打到城外意味這什麽?意味著劍閣團滅了,薑維已經戰死了!這時朝中又是主降的居多。}
{唯一主戰的諸葛瞻又領著城中最後的軍隊打了出去,團滅!無力回天。}
{這不得讓天策上將穿越一下降生到劉禪身上!}
……
大唐,
李世民皺著眉頭。
朕懷疑你們這些後世子孫在罵朕!
朕!
龍鳳之姿!
天日之表!
劉備雖然也算一時豪傑,但讓朕給他當兒子……
哼!
若是漢文帝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李二鳳摸著下巴想著他爹要是漢文帝,那多好。
至於漢後主時期的蜀地……
這已經不是多能打的事了。
……
北宋,
你等會兒!
趙匡胤拍了拍腦門,晃了晃腦袋。
北宋?
什麽叫北宋?
有北就有南,這麽說還有南宋?!
趙匡胤感覺手有點麻。
莫不是遼國打進汴京了?
後人南遷了?
你說啊!
天幕伱說話呀!
……
【公元264年三月二十七,劉禪於洛陽,被封為安樂公。】
【晚,晉王司馬昭設宴招待劉禪。】
【席間歌舞升平,偶而夾著蜀中樂舞和哀婉的亡國之音,蜀漢降臣為之傷感。】
【惟獨劉禪喜笑自若,無動於衷,盡情欣賞。】
【幾日後,司馬昭便問劉禪:“是否思念蜀地?”】
【劉禪不假思索的說“此間樂,不思蜀”。】
【公元265年八月初九,司馬昭猝然崩逝,終年五十五歲。】
【同日,司馬昭之子司馬炎襲晉王爵,進位相國。】
шш ★á n ★c o
【公元265年十二月十三日,魏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
【至此,立國四十六年、共曆五代君主的曹魏帝國也終於覆滅。】
【十二月十七日,司馬炎登基,即晉武帝,國號晉。】
三國篇完事了!都寫迷糊了!
四十萬字,三國占了三分之二!
都快忘了這書原本是寫什麽的了。
後麵就是很無聊的魏晉南北朝了,估計沒多少人愛看,簡單挑幾個寫寫就過去了。
然後隋唐宋元明清……
哇啊……好長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