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誌難酬日

字數:12500   加入書籤

A+A-




    大唐·玄宗時期
    “三郎,這‘求兵於僧眾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是何意?”
    “為何隻是破壞經像,搗毀寺廟,卻不禁止佛教信仰?為何還要禁止道教。”
    娥髻間別著一朵鮮豔的牡丹花。
    齊胸襦裙,紗袖上襦是淡雅的淡青色。
    米色的錦緞長裙束至胸上,壓著胸口繡金孔雀藍的寬邊織錦。
    望著天幕上的畫麵,蹙著黛眉的楊玉環問出一連串的問題。
    大馬金刀的坐在胡人王座上。
    【一麵通婚突厥避免腹背受敵。】
    確實,這個周武帝不愧武字。
    “何晏害朕啊!”
    拓跋嗣實難相信這是一個剛剛殺穿兩百名甲衛所能有的狀態。
    “這就是‘求兵於僧眾之間’。”
    ……
    無一不是如此作為。
    【總分:二十分】
    評價b級,得三分。】
    【民生經濟:前後五次下詔,釋放官、私奴婢,興修水利。
    隨後低下頭,看著拄著長刀單膝跪地的胡人說道:
    “人家踩著你的魏國就要統一天下了,你是個什麽想法?”
    ……
    【公元575年七月二十五日,萬事俱備的宇文邕終於下詔,大舉討伐北齊。】
    【後世影響:周武帝滅佛,胡漢融合。評價b級,得三分。】
    ……
    因此他在公元577年能夠出兵滅齊,統一黃河流域。
    {宇文邕這人看起來軍事能力很菜,打仗全靠高緯,但是也要考慮這人領兵經驗啊。}
    {雖然對手菜,但他自己才打過幾仗啊?在幾乎沒啥軍事經驗的情況下兩戰滅國,起手大兵團作戰,天賦已經是絕佳了。}
    {看看他爹,沙苑之戰亂殺,建立府兵製,手下大將也能在玉璧城獨擋高歡大軍,除了北麵柔然真打不過,其餘三麵都在擴張版圖。}
    {宇文邕可以說虎父無犬子,但和他爸比還是遜色一丟丟。}
    {文治還行,武功要是碰見高洋估計要被打爆。}
    {碰見高洋無非倆結果,一,高洋戰死,宇文邕被捉。二,宇文邕被活捉。}
    {差不多,那哥們的戰鬥力跟他的瘋癲程度不相上下。}
    {放在南北朝皇帝裏,軍事上恐怕也隻有劉裕、拓跋圭和拓跋燾穩壓他。}
    {高洋也許可以,但是戰績不如。}
    {周武帝是個幸又不幸的皇帝,幸運的是北周的對手高緯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皇帝,所以滅齊很順利,再加上自己還年輕,滅掉陳難度不大。}
    {不幸的是自己英年早逝,繼承人也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皇帝。}
    {據說宇文邕是磕丹藥磕死的?}
    “可惜北周武帝,最後竟亡於此物。”
    【北周大將韋孝寬向武帝上疏,獻討伐北齊的三條計策:
    一旁的獨自飲酒的李隆基看著美人托腮,依在憑幾上,視線不由向下移去。
    “唰!”
    李隆基可惜的歎息一聲。
    ……倒是有幾分寡人的影子。
    因為這句話,自己沒有偏向宇文護,也沒有偏向武帝。
    【公元574年十一月,北齊後主正在玩紂王同款蠍子池。而北周已經在武帝的改革下在兵糧具足了。】
    不過那個五石散不是用來治病的嗎?
    一個用來治陰陽虛寒的藥方,怎麽還盛行起來了?
    那就是
    旁邊的霍去病也連連點頭。
    “那奴奴的寶貝可就不給三郎看了~”
    一開始,
    我也隻是想做“普六茹堅”,大周的“隨國公”。
    隨即不由歎口氣。
    西晉·武帝時期
    司馬炎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手裏的空盒。
    “蠻夷就是蠻夷,學不會謹言慎行。”
    武帝啊……
    大秦,
    說到此處,李隆基突然停住。
    伸手拿過身邊的竹簡,開始慢慢批複政事。
    ……
    “是啊,如此激烈的做法竟然沒有引發相對激烈的反抗。”
    {差不多,根據出土的骨質檢測,他的臀骨有長期累積下來的毒素,加上那個時代盛行五石散,結果不言而喻。}
    ……
    南與陳朝通好,約平分中國,使陳進兵淮南,牽製北齊。
    “不需外物!”
    始親萬機,則克己勵精,聽覽不怠。
    乾隆放下手中的茶盞,淡淡道:
    “這周武帝神武過人,沉毅有智,莫測高深。”
    “這麽大的事你們怎麽不早說啊!”
    ……
    “呸!你管朕什麽想法?”
    這個時期實在是太亂了,比三國之時還亂。
    “周武帝滅佛就是出自現實的軍事考量,而不是宗教上的齟齬。”
    【周武帝采納韋孝寬的計策,一麵派人出使齊國,以示友好。】
    【製度建設:改革府兵製,增加兵源,到北周滅齊時,府兵已發展到近二十萬人。
    “孤,勇猛異常!”
    ……
    二、聯合南陳,以逸待勞。
    評價a級,得四分。】
    ……
    ……
    姣美白皙的玉手放在淡紫色的細絛束帶上。
    楊玉環的雪靨上浮出兩抹彤豔豔的紅雲。
    有毒?
    “哎呀!”
    “他有把握壓製佛寺與世家大姓的反彈。”
    楊玉環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可見漢人的東西不是什麽都是好的。”
    ……
    楊玉環眼角輕瞥,隨即緩緩坐直身子。
    “二是周武帝改革兵製後,軍隊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
    “哐當!”
    滅齊之後,又派大軍伐陳奪得淮南之地,擒陳大將吳明徹,滅南朝主力三萬多人。
    銀煉閃過。
    “自何晏改良五石散始,上至垂暮老人,下至無知孩童,都想著嚐幾口五石散。”
    【外交策略:表麵上與齊修好“使彼懈而無備”,暗裏整軍練武“蓄銳養威”。
    “卻也死在藥石之上。”
    劉裕臉上的笑意慢慢消失。
    說道此處,李隆基也不由看向天幕,語氣略有一絲欽佩之意。
    “其意就是把躲在佛寺裏,不對朝廷貢獻徭役的人抓出去打仗。”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啟滿意的點點頭。
    “而所謂的‘取地於塔廟之下’”。
    評價c級,得兩分。】
    ……
    周武帝能出兵滅掉北齊,廢佛教是重要原因之一。
    【對,一說秦始皇才想起來。】
    畢竟度量衡跟經濟有聯係。
    這些不都是一個君主應該做的嗎?
    隨即又立刻停住。
    “怎麽你們這群皇帝這麽容易早死啊?!”
    滿身鮮血一臉血汙的拓跋嗣吐了口血沫。
    百姓賦稅極高,一室繳麻從兩斤增至十斤;田租因授田百四十畝,納粟亦從二三石增至五石。
    北與突厥和親,娶突厥可汗女兒為皇後,和突厥連兵伐齊。
    漆盒掉落在地。
    【但也許是做為南北朝時期的皇帝他太出色了。】
    【六月一日,宇文邕駕崩於長安,年僅三十六歲。】
    朕的路不會停止!
    天空上,
    淡淡的金光形成『壽終正寢』四個大字。
    “就是同時沒收了原本佛寺擁有的大批土地。”
    ……
    【九月九日,宇文邕患疾,大軍西撤班師回朝。】
    隨即光柱籠罩下來。
    “麵對來自東邊威脅,北周從一開始就有十分強烈的,兵源不足的危機感。”
    “好了!說完了!辦正事!”
    “三郎快說!”
    “你這話應該放在朕統一天下的時候再說。”
    【公元577年正月十六日,宇文邕攻入鄴城,滅北齊。】
    ……
    “五石散?”
    李世民背負雙手感歎道:
    一把拉過美人,李隆基快速說道。
    三、百道齊進,一舉滅齊。】
    .
    東晉,
    雙手壓在孔雀藍的菱胸上。
    ……
    “哈哈哈哈!”
    “這件事的根源其實還是在北齊身上。”
    不過……
    英勇的胡人君主持刀衝向那如猛虎般的男人。
    而那些皇帝有所作為的還寥寥無幾。
    看著眼前氣勢如虹的劉裕。
    【北周武帝·宇文邕】
    但沒收寺院許多財產和土地,因而增加了國家的財富,也調整了百姓賦役負擔。
    “並且這些寺院彼此之間沒有一套固定的合作聯結,無法形成陣線。”
    各個國家和朝代跟走馬觀花一般。
    冗贅酥膏顫巍巍的,讓人奪目。
    “因為當時的寺院製度就有問題!”
    楊玉環看著突然侃侃而道的李隆基,眼神裏也閃過一絲迷戀。
    劉裕撇撇嘴。
    【公元576年十月四日,宇文邕再次親自率軍,兵分七路東伐北齊。】
    “有為之主不長活!”
    嬴政想了想自三國之後出現的這些皇帝。
    下詔廢佛,“所謂自廢佛以來,民役稍稀,租調年增,兵師日盛。”
    【用人識人:很難評,既能寬宏大量放過宇文憲且用他東征西討,但又在明知所有兒子不成器的情況下不肯傳位給宇文憲。
    北周疆土,南抵達長江沿岸。
    東晉,
    手不由自主的捂住心口。
    【軍事成績:兩戰攻滅北齊,統一北方。
    “嗬……殺!”
    ……
    這天下不會以後就這麽分裂下去了吧?
    “宇文邕拿到這些土地就可以用來授田,再去誘引更多的人離開世家的土地,進入國家編戶齊民行列。”
    隨即向前一揮。
    “盡情的沒收佛寺的人和土地,還有建築。”
    並且在整頓佛寺之後又有連帶的好處。
    ……
    完全不能於劉備曹操等人相提並論。
    騰!
    原本斜靠在錦榻上的的李隆基猛的坐直身體。
    漢末,
    李隆基揚揚頭。
    天幕上疆域圖再次回到南北對峙之勢。
    眼中閃過一絲迷離沉醉,李隆基繼續道:
    至於統一度量衡,是個有腦子的皇帝都會這麽做。
    看著楊玉環認真道:
    大隋·文帝時期
    楊堅看著逝去的宇文邕,腦海中浮現出過往父親說的那句話?
    “兩姑之間難為婦,汝其勿往。”
    盒中還剩點點細沫。
    大唐,
    “不像那些人,虛!”
    “眾將士!入城!”
    “那這些和尚為什麽不反抗呢?”
    嬴政略一挑眉。
    ……
    一、表麵結好,養精蓄銳。
    “來吧,一對一。”
    “三郎如此敷衍奴奴。”
    “所以他根本不必知道什麽佛教或者釋迦牟尼的四聖諦,這些佛教信仰對他來說都不重要。”
    “宇文邕之所以要滅佛,最主要的動機就是要擴張兵力準備攻打北齊。”
    孔雀藍、淡青色一揚一落。
    【這一套絲滑小連招,秦始皇看了都得說好。】
    “長期以來,北周最大的敵人是北齊。”
    評價b+級,得三點五分】
    ……
    “一是可以從佛寺奪走人力和土地。”
    “若非當初孫真人說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諡為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孝陵。】
    美人無語,紫色的束帶滑落在地。
    “無道昏君不早死。”
    “而決定滅佛舉措的。”
    “所以,他可以施施然的無視所謂的阿鼻地獄。”
    李隆基提著酒壺晃蕩著。
    死……死了?!
    “不管什麽想法,朕的種就是比伱的強!”
    “三郎!”
    金色的腰帶與白色圓領袍被扔在地上。
    “那都是些好色之徒用來提升興致的。”
    “同時手伸的太長,已經遠超慰藉百姓的範圍!”
    曹操微微愣住。
    楊玉環白了他一眼,手輕輕一扯。
    清·乾隆時期
    “求兵於僧眾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
    富國強兵、攘外安內。
    【五月二十七日,走到半路的雲陽宇文泰逝世之地)宇文邕忽然暴病不起。】
    “朕隻是想看到天下一統就這麽難嗎?!”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以手扶額,閉著眼睛無力道:
    “又死……又死!”
    【老天不允許這個時期出現這麽牛比的人物。】
    評價a+級,得四點五分。】
    被嬌嗔聲驚醒,李隆基又飲了口酒,隨即回答道:
    “因為他從一開始惦記的就是寺廟錢財和人力。”
    可惜……
    【周武帝還在北周搞了統一度量衡。】
    “佛教亡不亡滅不滅他並不關心。”
    【一麵通好陳朝,大搞和平外交。】
    你那兒子是真的容不下我啊……
    【隻要突厥一滅,南方陳國就是囊中之物。】
    秦國曆代先君,漢朝曆代明君。
    五石散?
    那不是張仲景治療傷寒的藥方嗎?
    這才是正常的!
    大秦,
    “魏晉年間,一兩五石散可賣到一千二百錢,相當十戶平民家庭的一年所費……”
    “這兩句話就是他要滅佛的動機。”
    那一抹包裹在孔雀藍裏的凝脂鴻溝,讓其昏昏欲睡的腦袋倍顯精神!
    嬴政微微一愣。
    “他們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寺院的人力與土地太多,但地位太低。”
    “並且立刻將這些沒收得來的資物投入伐齊的軍事中。”
    【北方終於再次一統。】
    沉毅有智謀,能常自晦跡,而人莫測其深淺。
    束帶微微拉開,襦裙不由往下一墜。
    劉裕看著天幕笑了。
    【天下一統,近在眼前。】
    “所以,如此鬆散的寺院製度遇上了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強勢君主,就立即敗退瓦解了!”
    北齊·武帝時期
    宇文邕期盼的看著天幕。
    “恐怕這禍物也要盛行於大唐。”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看著天幕放聲大笑。“還比不了比不了。”
    “現在說,太早了!”
    不是寡人的後代!
    不過還好,也不是劉邦的後代。
    可是……
    劉裕甩了甩刀上的血跡。
    “這是為什麽呢?”
    ……
    還在大笑的宇文邕頓時噎住。
    ……
    【公元578年五月,宇文邕率軍兵分五路,北伐突厥。】
    【二月四日,北齊諸行台州鎮均歸降北周。】
    遠交近攻、蓄勢待發。
    ……
    周武帝的那一手外交玩的是真好。
    南北朝裏唯一一個玩明白外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