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

字數:6399   加入書籤

A+A-




    季漢,府內眾人看著天幕裏六年內幹了百年之事的楊廣,俱都麵麵相覷。
    你說他幹的對嗎?
    從發展的角度看很對。
    但……
    事情不是這麽幹的呀!
    劉備臉色鐵青。
    他算看明白了。
    在楊廣的腦海中隻有大隋的恢宏氣象,根本就沒有百姓這個概念!
    在國家的統一維護上,不能說他考慮得不周全。
    但他獨獨沒有考慮底層百姓的承受能力!
    回憶天幕裏對楊廣一開始的描述。
    劉備悟了。
    從小到大沒有吃過任何苦的楊廣。
    在他眼中,這些百姓提供糧食、布帛和勞役是理所應當的。
    恐怕……他還以為這些不應是百姓的負擔,而應當是他們建設大隋恢宏的驕傲吧?
    看著畫麵裏那誌得意滿的楊廣,劉備心裏一陣冷意。
    不行!
    要給後代子孫立個規矩!
    絕不能不知民間疾苦!
    ……
    天幕上,
    整個大隋散發著一股耀眼的赤金之色。
    楊廣立於洛陽四麵環顧。
    天下承安,四極無恙。
    畫麵一轉,
    無數纖夫執青絲纜挽船,巍峨的龍舟再次從洛陽出發南下至江都。
    從江都再次出發,沿運河北上到涿郡。
    又從涿郡回到洛陽。
    最後,楊廣看向遼東半島的高句麗。
    ……
    【公元611年二月初四,把完整的大運河遊了一遍後的楊廣,命高句麗王高元入朝覲見。】
    【高句麗拒不接詔。】
    【楊廣大怒,下詔討伐高句麗。】
    ……
    大漢·武帝時期
    “砰!”
    多災多難的案桌再次挨了帝王憤怒的一擊。
    “撮爾小國!不但占據遼東之地!居然還敢蔑視上國!”
    шшш _an _c o
    劉徹怒氣衝衝。
    “不打不足以……”
    話未出口,腦海裏突然浮現那些骨瘦如柴拉著木石拉著龍舟的身影。
    喉結上下滾動。
    這一刻,劉徹突然真正的明白和理解了漢文帝。
    明白了,自己未來的窮兵黷武究竟是個什麽概念。
    怔愣了一瞬。
    劉徹無奈道:
    “你招惹他幹嘛呀!”
    ……
    漢末,
    曹操突然有些迷茫。
    隨即又反應過來,又是兩晉南北朝那些無道昏君!
    遼東半島丟了!
    自古以來的遼東半島丟了!
    你們知道孤打遼東多困難嗎!
    這回孤支持楊廣!
    必須給他們一個狠的!
    嗯……三十萬大軍差不多就行了。
    ……
    大隋,
    “砰!”
    新的墨硯又被摔在地上。
    “朕就知道!”
    “朕就知道!”
    楊堅氣須發橫張。
    開挖永濟渠已經是一種明確的政治信號了。
    他要對北方用兵了。
    朕當初為什麽失敗?
    不就是道路質量太差,趕上大雨後輜重、糧草無法運輸嗎!
    .
    但是!
    伱就不能歇一歇嗎!
    運河已經修完了!你就非得這麽急嗎!
    “晉王呢?!晉王怎麽還沒來!”“讓他不必叩令!直接過來!”
    ……
    大明·永樂時期
    朱瞻基看著天幕納悶道:
    “爺爺,孫兒暫時能明白這隋煬帝為什麽開永濟渠了。但他又為什麽這麽急躁的攻打高句麗呢?”
    “運河已經開了,偶爾帶兵過去嚇唬嚇唬他不就行了?”
    穿著一身厚實的黑袍,朱棣瞥了他一眼。
    “知道高句麗怎麽來的嗎?”
    朱瞻基雙眼透出一股迷茫。
    朱棣無語的斜睨了他一眼。
    “多讀書!”
    “高句麗一開始是東北土生土長的扶餘人建立的國家。”
    “後麵的高句麗,是三韓人建立的新羅政權統一半島後,借用的高句麗國號。”
    “扶餘人在當時的勢力範圍極為廣闊,不僅是高句麗國,東海之外的倭國也是扶餘人東渡以後建立的政權。”
    “此外還有半島西南端的百濟國,也是扶餘人建立的國家。”
    “高句麗趁後來南北朝對峙時,快速擴張,吞並周邊小國,蠶食漢魏時建立的樂浪、玄菟、遼東各郡。”
    “到了隋朝初年,高句麗東西三千一百裏,帶甲三十萬,已經是一個不亞於當時南朝陳國的大國了。”
    朱棣眯著眼睛,語氣莫名。
    “所以啊,你說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他們為什麽都要打高句麗?”
    “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一個像突厥、柔然或者吐穀渾那樣的草原政權了。”
    “他們像是一個和中國一樣的國家。”
    “有著完善的中央機構,清楚的法律製度,豐富的文化成果。”
    朱瞻基愣了一下。
    “所以爺爺,這就是你一定要清除北元的原因嗎?”
    “啊?”
    朱棣眨著眼呆了一下,然後立刻道:
    “啊!對呀!”
    隨後唉聲歎氣道:
    “既然你這麽聰慧,爺爺也就不瞞你了。”
    “沒錯!”
    “北元有了元朝的那些技術,說不定就會卷土重來!”
    “所以爺爺才想趁著還能活動,把這些草根挖出來,撅幹淨。”
    “唉,這些事爺爺不想跟你爹說。就是怕他擔心。”
    說完,又捶了捶腿。
    看著一頭白發,身體消瘦的朱棣。
    朱瞻基的雙眼紅通通的,帶著鼻音道:
    “爺爺,孫兒明白了。”
    “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爹和孫兒。”
    “但爹卻什麽都不懂!”
    朱棣手一頓。
    “那個……但也不是。你爹他吧……”
    “不要說了爺爺!”
    朱瞻基抹了抹臉,肅穆道:
    “爺爺的願望就由孫兒來守護!”
    “我這就去找爹!他太不懂事了!”
    說罷,轉身就跑。
    “不是!孫兒啊!你回來!瞻基啊!朱瞻基!”
    朱棣站起身大聲呼喚著。
    看著一瞬間就跑沒影朱瞻基,朱棣懊惱的一拍大腿!
    “糟了!演大發了!這小子怎麽還是個實心眼啊!”
    “不行,咱不能在這待了!”
    “那胖小子不好忽悠!”
    “走為上計!”
    “來人!去漢王府!”
    ……
    【公元611年二月二十六日,楊廣下詔,命幽州總管元弘嗣前往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供應海軍。】
    【命山東、河北及河南設置軍府“掃地為兵”,同時又下令民戶養馬以供軍役。】
    【下令總征天下之兵,無問遠近,俱會於涿郡。】
    【四月十五日,楊廣帶著九品以上的官員和各國的使臣到達涿郡行宮。】
    【下詔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北上東萊。】
    【五月,命河南、淮南、江南等地的官府督造五萬輛戰車,送到高陽,供載衣甲縵幕之用。】
    【七月,調派江淮以南的民夫以及運糧船前往黎陽倉和洛口倉,將國庫的糧食運送到涿郡備用。船隻首尾相接,長一千多裏。】
    【又發鹿車夫六十多萬,規定二人推米三石,運往瀘河鎮和懷遠鎮。】
    【這次的征調規模,兵役有一百十多萬人,運輸徭役有兩百四十萬人,總計三百四十萬人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