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

字數:7436   加入書籤

A+A-




    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
    天幕上。
    一點火光自畫卷中間透出。
    焦邊向四周泛去。
    富麗堂皇的大唐被焚燒殆盡。
    長安城外。
    數不清的、麵黃肌瘦的百姓胡亂抓起地上的黃土吞咽充饑。
    朱雀大街上。
    原本栽於道路兩旁,展現大唐風姿的林蔭已經體無完膚。
    原本偌大的集市已經靜悄悄的不複繁華。
    偶有幾個麵色慘白枯槁無比的男子對視一眼,隨後交換了懷中繈褓。
    端門。
    一隊威嚴肅穆的彩旗儀仗在軍隊擁簇中自宮門魚貫而出。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雙手緊握成拳。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鼎盛時期怎麽會突然淪落到要易子而食?!
    是突厥打過來了?
    但就算是也不至如此啊?!
    大唐各鎮不是有四十九萬精銳嗎!
    四十九精銳難道還還拿不下……
    等等!
    劉恒突地抓住劉啟的雙肩,大聲喝道!
    “他設立了多少節度使!多少!”
    劉啟被嚇得麵如土色,但也迅速冷靜道:
    “十…十個!阿父,十個節度使!”
    劉恒身子一軟坐回原處。
    原本看到興盛之世的腦子徹底冷靜下來。
    十大節度使……
    各鎮四十九萬精兵……
    募兵製……
    中央與地方對立……
    “哈……鬧了半天……竟是曇花一現……”
    劉恒慘然一笑。
    ……
    大唐。
    殿內眾人睚眥欲裂。
    李世民顫抖的扶桌而起。
    麵目抽搐,齒縫間迸出幾字。
    “李!隆!基!”
    那道儀仗……分明就是皇帝出行的儀仗!
    他為什麽會自長安而出?
    發生了什麽?
    究竟發生了什麽?!!
    是突厥打進來了嗎?!還是契丹?吐蕃?!
    兵呢?!將呢!!
    幾十萬大軍都是死人嗎!!!
    “砰!”
    按著桌案的手臂上青筋寸寸暴起。
    通紅的雙眼緊緊盯著天幕。
    眼中按捺不住殺氣令群臣噤若寒蟬。
    “朕……就該……滅了他們!!”
    眾臣毛骨悚然。
    恍然間,群臣突然想起來了。
    眼前這個總是平易近人,經常被魏征指著鼻子罵還要笑著討好的人。
    也是踩著無數屍體,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殺神!
    ……
    【自開元以來,唐朝為了解決沿邊遊牧的侵擾問題設置了節度使以統率邊防,但卻對統兵邊將缺乏有效的製度約束,造成了內輕外重之勢。】
    【天寶後期,胡將安祿山能殺能打還擅長獻媚,深受李隆基信任,從而一人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統領近十五萬鐵騎。】
    【宰相楊國忠頗為忌恨,常進言說安祿山要造反。】
    【李隆基略有懷疑,派官員探查,被安祿山重金賄賂,回來就說安祿山“竭忠奉國,無有二心”。李隆基信了。】
    ……
    大隋。
    楊堅捂著臉,目光凝重。
    他信了?他為什麽信啊?
    就因為派去的人說的是好話他就信了?
    手握二十萬重兵!!!
    這已經不是說什麽信什麽的事情了!
    這是他真的有造反能力的事情!
    腦子被豬油蒙住了嗎?
    ……
    天幕上。
    一身鎧甲,身形魁梧胡人將軍拔劍指天,震聲道:
    “今奉密詔!誅殺楊佞!”
    麵前,是數不盡的精銳甲士、長矛林立。
    狼煙滾滾,馬蹄嘚嘚。
    一陣征塵自河北挺進中原。
    ……
    .
    【公元755年,大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由在範陽起兵。】
    【當時海內承平日久,聽說範陽兵起遠近皆震。】
    【河北為安祿山統轄,叛軍所經過州縣或開門迎叛,或棄城而逃,或被叛軍擒殺,叛軍很快就控製了河北。】
    【時,太原以及降城之人奏報安祿山造反,李隆基仍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
    ……
    大唐·高宗時期
    揉了揉額角,李治靠在龍榻上長呼一口鬱氣。“舅舅……你說他真的不知道嗎?”
    長孫無忌看著天幕,歎息道:
    “陛下,這些年臣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越老,就越容易沉溺在過往的榮耀裏。”
    “而李隆基,他的榮耀太大了……”
    “他沒有醒過來,他喪失了對待天下的敏感。”
    “他真的以為自己可以遙控一位手握重兵天高地遠的將軍……”
    李治捂著額頭,深深的歎口氣。
    “潼關應該是失守了,不然……李隆基也不能逃出長安。”
    “但是……怎麽失守的呢?”
    長孫無忌也想不通。
    自三國、兩魏以來,潼關的防守已經可以說是毫無破綻。
    這人又是尋找到了什麽破綻?
    ……
    【十一月十五日,李隆基才相信安祿山確實率兵造反,隨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範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
    【接著任命他的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高仙芝、封常清臨時在長安、洛陽募兵,得到的都是市井子弟。】
    【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就攻入洛陽。】
    【東京留守李憕和禦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
    【退守潼關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
    【李隆基聽信監軍宦官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斬封常清、高仙芝。】
    【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二十萬,鎮守潼關。】
    【哥舒翰進駐潼關後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安祿山久攻不下。】
    【五月,李隆基接到叛將崔幹佑在陝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複陝洛。】
    【六月初七,哥舒翰與崔幹佑戰於靈寶,大敗,二十萬軍隊隻剩八千餘人。】
    【初九,崔幹佑攻占潼關,潼關失守。】
    ……
    漢末。
    曹操看著錄於白帛上的詩句,臉色複雜。
    “大勢已去啊……”
    劉備與諸葛亮默默無語。
    潼關失守,能夠拱衛長安的軍事力量就已經蕩然無存。
    此時隻有一個辦法了。
    三人對視一眼,同聲道:
    “禦駕親征!”
    大唐天子的威名還在!
    隻要禦駕親征同時隻追首惡不追餘從,事情就還有轉機!
    對!那道儀仗!
    三人突然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去禦駕親征了!
    ……
    【六月十二日,李隆基登勤政樓,下詔宣布禦駕親征。】
    ……
    天幕上。
    畫麵再次來到那肅穆異常的儀仗之中。
    鏡頭穿過長長的甲士、宮人。
    來到一座青紗金紋車輦中。
    須發皆白的李隆基睜著一雙布滿血絲的雙眼,呆呆的看著虛空。
    ……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公元755年六月十二日,李隆基帶著楊貴妃姐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和宮女悄悄出逃長安前往蜀都。】
    【隊伍行至馬嵬坡時發生兵變,宰相楊國忠被誅殺,楊貴妃被逼自縊。】
    【二十三日,長安淪陷。】
    ……
    天幕上。
    一抹血色染在朱雀大街上。
    屠夫舉著長刀。
    公侯將相,男女老幼,繈褓孩童無一幸免。
    血紅的畫麵漸漸模糊,最後回轉到一開始的畫麵。
    交換了繈褓的男子抱著布裹回到一處破瓦房,隨後生了柴火,添了髒水。
    繈褓打開,裏麵是貫著刀口斷了呼吸的嬰兒。
    “噗通!”
    重物落水。
    男子抱著膝蓋坐在火堆前,呆呆傻傻。
    畫麵拉遠,男子身後一堆殘衣破布。
    地麵上,幾朵粘著灰土的絨花與支離破碎的紙鳶,順著門口湧進的清風,微微顫動。
    ……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
    【長安失陷,君儲逃亡,安史之亂開始進入了最高峰。】
    【煌煌盛唐,就此傾頹崩塌。】
    腦子裏的畫麵有,但完全沒寫出來。
    還是書讀的少,這形容句積累的不夠啊。
    筆力太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