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

字數:7042   加入書籤

A+A-




    第291章勞苦之君李豫

    唐代宗李豫

    軍事成績:平定安史之亂。但自安史之亂爆發,唐廷為抗擊叛軍將西北戍邊部隊全都調往了中原,使西北成了軍事真空地帶。

    一直在伺機發展的吐蕃,趁機進行蠶食,遂代宗後期郭子儀對吐蕃的連番戰役皆大勝。

    但河西、隴右等地已失,與西域的聯係徹底斷絕。

    同時南詔國侵蝕西南疆土,渤海國切斷東北疆土。

    評價C級,得兩分

    大唐代宗時期

    “嘣!”

    弓弦震顫。

    李世民看著滿頭大汗,捂著手臂一聲不吭的李豫,冷哼一聲。

    隨即將手中的弓箭扔回一旁的甲士。

    “弓保養的不錯。”

    誇讚了一句,不看激動的滿臉通紅的甲士。

    李世民看向李豫。

    “要不是朕的寶弓帶不過來,非得射穿你的手臂!”

    李豫咬著牙跪在地上叩首道:

    “太宗,來孫真的盡力了!”

    李世民冷聲道:

    “朕知道,不然射的就不是你的手臂!而是你的胸口了!”

    隨即又歎口氣道:

    “那兩個混蛋留下的爛攤子的確是難以收拾。”

    “但伱總想著玩帝王權術也是事實!”

    李豫抬頭想要說些什麽。

    李世民抬手一止,隨後又連連歎氣。

    “你這裏可怎麽辦啊”

    愁啊!

    李亨那裏隻需自己出出麵就可以定下基調。

    而這裏

    他不認為那些已經當了土皇帝的藩鎮能賣他的麵子。

    除非他一直在這裏守著。

    但這又怎麽可能!

    內外交困!束手束腳!

    “把你那些大臣都喊過來吧。”

    也隻能用笨辦法了,摸底子,插眼線,分化擊破。

    製度建設:命宦官典掌禁軍,打造了一支勁旅神策軍。

    但也給後麵的大唐皇帝們又挖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評價E級,得零分

    清雍正時期。

    “唐朝,宦官飛揚跋扈,淩駕皇權之上。”

    雍正撚著玉珠沉聲道:

    “但這些都隻是表象。”

    “你可知為何?”

    弘曆點點頭,朗聲道:

    “從根本上說,宦官的權力來源主要就是皇帝。”

    “是皇帝在外朝的意誌與權力延伸。”

    “代宗之時,先後鏟除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三大宦官。”

    “憲宗之時,吐突承璀權勢熏天也是來自憲宗的支持。”

    “憲宗駕崩,吐突承璀也倒台而死。”

    “宦官是支撐皇權的重要力量之一。一如唐德宗最初已把禁軍指揮權交給將領,但是在涇原之變中他們表現糟糕,使得德宗再次把禁軍指揮權交到家奴手中。”

    “再如,唐朝以宦官到藩鎮做監軍是取代之前禦史的職能。”

    “藩鎮能夠接受宦官監軍,也是因為他們代表著皇帝。”

    雍正點點頭。

    “那宦官徹底掌控大唐朝政是從何緣由起?”

    弘曆看了眼旁邊的蘇培盛,緩緩道:

    “從代宗命宦官掌禁軍,憲宗定為宦官為樞密開始。”

    “掌控了軍隊,至此宦官有了廢立皇帝之能。”

    外交策略:安史之亂後,大唐空虛,藩國皆反。評價D級,得一分

    民生經濟:任用劉晏,重新連接南方運糧到關中的漕運,平複糧價。

    改革肅宗時期的鹽稅,把生產的食鹽由鹽官統一收購,不許私自賣給商人。

    鹽官所收的鹽就在鹽場轉賣給鹽商,商人繳納鹽款和鹽稅後,自由運銷。

    為了防止商人抬高鹽價,設立“常平鹽”以平抑食鹽價格。

    在豐收的地區用高於市場的價錢買進糧食,在歉收地區則用低於市場的價錢糶出,以穩定物價。

    同時推行均輸法,即各以當地的部分租賦收入和鹽利,購買各地的土特產品,供應京師。

    既方便了京師,又促進地方,使艱難的政局和拮據的財政有所改善。

    評價B級,得三分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打量了一下這個名字。

    以一己之力將評價拉上三分?

    是個人才!

    不過

    “也不知道這人能不能得到善終。”

    變法改革改的這麽好,很擋一些人的路啊。

    不知道下一任皇帝能不能善用此人。

    用的好,不下於桑弘羊啊。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皺著眉頭費勁思索著。

    “劉宴劉宴”

    一旁的高力士上前半步,輕聲提示道:

    “聖人,是那個當初被張相稱國瑞的幼兒。”

    李隆基眉頭舒展開,恍然大悟。

    “是他啊!你確定不是同名同姓?”

    高力士垂目道:

    “此人現任為夏縣縣令,任職間沒有督繳過賦稅,但夏縣的繳納賦稅都沒有違期。”

    李隆基眉頭一挑,撚了兩下胡須。

    “嗯不管此劉宴是不是彼劉宴。”

    “隻憑這點也可看出是個賢才!”

    “詔他進京!”

    李隆基雙眼放光道:

    “朕要好好考察一下!”

    類似桑弘羊一般的理財能手,哪個皇帝不愛啊!

    這是個寶貝啊!

    用人識人:用宦官平衡朝政,等人神共憤後再尋個由頭除掉,用劉宴等人治理朝政又吏治清明。

    可見雖然路數不對,但的確識人用人。

    隻是一直不信為國奔波的郭子儀,致使何朔藩鎮進一步離心離德。

    評價C級,得兩分

    後世影響: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安史之亂終結者,河朔三鎮創造者,藩鎮之患肇始者。

    唯一不磕丹藥的大唐皇帝。

    評價C級,得兩分

    總分:十分

    天幕上。

    一道拇指粗細的金光不情不願的從天上緩緩降落。

    李豫看著那道三個呼吸都沒落下一尺的金光,無奈歎息。

    自己在位十七年,兢兢業業平叛理政。

    平息安史之亂,翦除專權宦官。

    艱難的守住大唐基業。

    雖也無力抵禦頻繁的外敵入侵,但一生也算辛勤勞苦吧?

    你不至於這麽嫌棄朕吧!

    “朕知曉你不喜他,但天幕自有規則所在。”

    一旁的李世民也看得難受,衝著天上朗聲道:

    “你還是快些下來吧,免得大家都難受。”

    聽得李世民的話,天上的金光微微停頓,隨即一個猛子直直紮著李豫身體裏。

    半點漣漪沒有。

    李豫更加抑鬱了。

    李世民看不得他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直接開口道:

    “說說吧,什麽獎賞?”

    李豫垂頭喪氣道:

    “得了十年壽命。”

    李世民背著雙手咂咂舌。

    “嗯挺好”

    就是沒什麽用

    大秦。

    嬴政麵無表情的看著天幕裏的李世民。

    “他不需要治理朝政嗎”

    劉邦撓了撓頭。

    “也許人家有大臣可以自己處理?”

    嬴政轉過頭直直的看著他。

    “那你為何不替寡人分憂?”

    劉邦也轉過頭。

    “陛下你拿蕭何他們當樣子擺著啊?”

    嬴政一怔。

    劉邦看著呆愣住的嬴政,頓時明白了。

    這是自己處理事情處理習慣了,完全忘記那麽好用的蕭何了!

    嘖嘖,難怪你早死呢。

    諸葛亮就是前車之鑒啊!

    乃公是不是說反了?

    給代宗加點壽命吧,可別讓德宗給那禍禍了。

    代宗還沒涼透呢就琢磨削藩鎮。

    朱允炆不會是德宗轉世吧?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