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第297章 李純 我要學太宗玄宗

字數:6356   加入書籤

A+A-




    第297章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

    唐憲宗李純

    是唐德宗的長孫,唐順宗李誦的長子。

    唐德宗駕崩後,唐順宗帶病繼位,不過隻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病死了,而且也沒有什麽政績。

    再此就不做評價了。

    唐順宗李誦即位後,立刻推行“永貞革新”,也是這個革新的失敗,讓他丟掉了皇位。

    永貞革新的核心內容有三條:第一條幹掉宦官勢力,第二條幹掉藩鎮勢力,第三條幹掉豪門勢力。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身體往後一仰,整張臉皺成一團。

    這哪是革新,分明是革命!

    朝廷裏最厲害的三股勢力都成了打擊對象。

    一位皇帝能在在位期間解決一個都是明君之象了,他想一口氣解決三個?

    想同時完成這三條,你不如改朝換代,推倒重建一個新大唐!

    以俱文珍為代表的宦官勢力第一個跳出來,拒絕向李誦任命的官員交接兵權。

    於是各派宦官勢力空前團結,奉命接管兵權的人,都進不了軍營。

    緊接著,俱文珍聯合宦官大佬們和部分文官,逼李誦寫下禪位詔書。

    曆史上有名的“永貞內禪”,就憑幾位宦官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完成了。

    大唐。

    李適淚眼婆娑的望著天幕,心中百感交集。

    自代宗之後,皇帝就掌握不了兵權了。

    京師以外是藩鎮勢力的家兵,中央禁軍掌握在宦官手中。

    哪怕是代宗一手培養出來的神策軍,各級將領也都是宦官的私人部曲。

    他們也都隻認自己的首領,不認皇帝。

    內憂外患,內憂外患啊!

    公元778年,李純生於長安。

    天幕上播放著少兒的過往。

    五六歲大的孩子跟隨著李適逃離長安。

    第二年回轉京師。

    看著滿目瘡痍的都城,小小年紀的幼兒有一種不符年齡的沉穩。

    宣政殿內,

    李適將其抱在膝頭逗樂問道:

    “你是誰家的子嗣,怎麽坐在我的懷裏啊?”

    小小年紀的李純抬頭看著李適,清脆的童音回蕩在大殿內:

    “我是第三天子。”

    大唐。

    剛剛回來就看到這一幕的李世民突然愣了神。

    第三天子

    他沒打算去找李適,因為找與不找都已經無法改變什麽了。

    李適曾有振興大唐的理想,也轟轟烈烈的為這理想而努力。

    可涇原之變、奉天之難,讓他那個理想破滅了。

    唐廷積蓄的兵力、財富都在那幾年的征戰中消耗殆盡,再也沒有力量掀起新一輪的削藩行動了。

    他死死搜刮民財,任用宦官非為。

    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因無法接受理想破滅後的反抗。

    隻是反抗的方式過於無奈,也過於愚蠢。

    “第三天子。”

    “複興大唐的理想,李適沒法完成,他兒子沒法完成。”

    李世民歎口氣,無奈道:

    “但這個理想一定會代代相傳,正如人們對於盛唐的記憶,沒有窮盡。”

    公元805年八月四日,唐順宗李誦在宦官和藩鎮節度使的雙重壓力下,禪位給太子李純,退居為太上皇。

    八月九日,李純在宣政殿登基,是為唐憲宗,時年二十八歲,改元元和。

    天幕上。

    原本纏繞著一股暮年之氣的大唐突然似容光煥發一般!

    道道霞光自大唐疆域四散而出!

    隨即四個金色大字橫貫天野!

    元和中興!

    大秦。

    嬴政眼角一抽,一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

    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一旁不知何時正襟危坐的劉邦。

    上一個說中興的大一統可是延了不少年的壽命啊

    四百年二十六個大秦的存續時間。

    直到把劉邦盯的冷汗直流,嬴政才再次看向天幕。

    這一位又能給大唐延續幾年壽命?

    大隋。

    楊堅額頭上的青筋一陣跳動!

    哪怕是已經過繼來了李世民,他心裏依然憤怒難平!

    好端端的,自己就拿了大秦的劇本!

    而現在,朕還要看著拿了大漢劇本的大唐來一次中興!

    “呼!冷靜!冷靜!”

    楊堅深吸一口氣。

    現在李世民已經不是李世民了,要中興也是大隋中興!

    都是世民的後代,你的!就是我的!

    這麽一想,楊堅心裏舒服多了。

    對嗎!都是世民後代,也就都是朕的後代!

    哈哈!後代後代

    楊堅眉頭微皺,感覺自己忘了什麽

    後代世民、治、旦、隆基

    李隆基!

    “哐當!”

    楊堅一屁股坐在龍座上。

    “李李隆基”

    “等等等等!”

    似被一記大錘砸懵了腦袋,楊堅雙手扶額愣愣的思索著。

    世民、治武周?

    “呼!”

    楊堅放鬆的癱倒在龍座上。

    還好,虛驚一場。

    天幕上。

    英年君主背負雙手看著鋪在大殿內的疆域圖。

    眼神中滿是難言的豪情壯誌。

    “朕觀實錄,每每看到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就心意難平。”

    “朕要以太宗和玄宗為榜樣,革除時弊,削平藩亂,實現大唐的中興!”

    大唐。

    “學李隆基?!!”

    一陣難以自持的喝聲震徹朝堂!

    大臣們感覺自己的魂都要被震出來了。

    而上首的李世民則難掩自己的慌張。

    本來有些悲觀的他在看到“元和中興”四字後還有些高興。

    中興之主啊!

    這豈不是說這大唐還能再救一救!

    待看到這小子要以李隆基那小子為榜樣則立刻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算朕求伱!你可學點好的吧!”

    “一個李隆基已經是大唐天大的禍事了!”

    “學李隆基?那你還不如重建大唐呢!”

    殿下群臣暗自對視一眼。

    頭一次啊,破天荒啊!

    咱大唐的天策上將怕過誰啊!

    能讓咱陛下避之如蛇蠍的人,李隆基你算是頭一個啊!

    大唐玄宗時期

    “阿嚏!”

    躺在一處深坑裏的李隆基將凹陷的頭盔扔在地上,擦了擦鼻子。

    “中興之主啊”

    看著天幕,同時接過高力士遞來的帛巾捂住鮮血直流的鼻子。

    “學學朕的前半生就得了。”

    “可別學後半生啊。”

    李隆基歎了一口氣,也懶得從坑內起身。

    “大唐如履薄冰,可折騰不起了。”

    唐憲宗剛即位,就一反對藩鎮遷就姑息的常態。

    當時,西川節度使韋皋死了,其節度副使劉辟自為留後,並上書朝廷,請求代韋皋為節度使。

    唐憲宗馬上命袁滋為西川節度使,征劉辟入朝為給事中。

    這時劉辟已由朝廷任為西川節度副使,但他並不滿足,他還要得寸進尺,要求兼領劍南西川、東川及山南西道三川節度使,並發兵攻圍梓州。

    唐憲宗力排眾議,采取杜黃裳的建議,先拿劉辟開刀。

    李隆基:朕!威名赫赫!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