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朱棣 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幹政
字數:5461 加入書籤
甘露政變後,唐文宗放棄了重振君威的打算,自此以後無心朝政大事。
而宦官們手握軍權,傲視群雄,鄙視帝王。
朝中宰相雖然偶爾給皇帝撐腰,可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搞政治鬥爭,為自己的利益奔波忙碌,誰也沒有膽量和宦官開戰。
公元840年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宮太和殿內鬱鬱而終,享年三十二歲。
諡號“元聖昭獻孝皇帝”,廟號“文宗”,安葬於章陵。
有誌向,還勤儉,但沒什麽主意,發現不妙自己往後縮,犧牲同謀者保自己,難成大事。
不是,唐朝的宦官這麽牛比的嗎?前麵那麽沒存在感,突然就這麽牛比了?
憲、敬:沒存在感?那我倆是吃飯噎死的?
其實唐朝建國之初後宮之中雖然也有宦官,但人數不多,規模也不大。
負責的也隻是掖庭、宮闈等日常事宜,常設機構也不過隻是“六局”和“內侍省”而已。
畢竟前代的宦官亂政已經給了唐初皇帝很多警示。
大漢靈帝時期
劉宏臉上略有幾分不自然,看著殿內眾臣尷尬道:
“這個前代說的應該是南北朝對吧?”
“畢竟嚴格來講,咱大漢不算他唐朝的前代對吧?”
殿內眾臣無聲反駁。
自討沒趣的劉宏砸了砸嘴,繼續看著天幕。
你們這幫人真沒趣味!
其實為了限製宦官們的權力,唐太宗就曾特意下旨規定宦官的職位不得超過四品,並且基本上不派宦官出使外地。
然而太宗時期抑製宦官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因唐太宗本人的英明還和當時的背景有關。
貞觀年間,唐朝基本上都處於和平穩定的狀態之中,宦官們除了處理皇帝和後宮的日常瑣事,基本上也沒有什麽其他的用武之地。
但到了天寶時期,很顯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安史之亂”爆發之時,唐玄宗用宦官監軍,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中央對各地軍隊的控製。
大唐玄宗時期
“砰!”
一腳踹翻身邊的案桌,李隆基指著天幕憤怒亂阿巴。
楊玉環眼巴巴的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看了眼怒吼的李隆基又看了看一臉好奇的楊玉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低聲道:
“娘娘,有些話臣說不得。”
隨即看了眼越來越生氣的李隆基,衝著楊玉環告罪一聲:
“娘娘,臣還有事,先告退一步。”
楊玉環略微有些不滿,微微低頭。
衝著懷裏大如石甕的木桃啃了一口,嘟囔道:
“高將軍有什麽要事啊?你不在我都不知道三郎說什麽”
高力士看著那邊發癲的李隆基,目光複雜道:
“臣找盔甲”
看著腳步匆匆的高力士,楊玉環一臉疑惑。
找盔甲做甚?
唐玄宗此舉雖然有利有弊,但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在大戰之後,這項措施本應該適時改進或給予廢除,可玄宗之後的皇帝們基本上都沒有慎重思考過這個問題。
晚唐時期的宦官問題之所以愈演愈烈,玄宗之後的皇帝難辭其咎。
尤其是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宦官插手朝政的局麵基本上確立了下來,而且一直延續到唐朝滅亡。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正躺著搖椅上安安靜靜的看著天幕,突然對身邊的父子倆開口道:
“閹宦之人的地位雖然低微,但是和君主的生活十分貼近,常常陪伴在君王的左右。”
“所以這些人對皇帝說的話很容易被取信,如果口出譖言,對大明危害很大的。”
朱高熾與朱瞻基略微懂得老爺子話裏的意思,剛想開口保證,就聽朱棣說道:
“不過宮裏有老爺子的鐵牌,我英明睿智,所以可以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倆父子不由得一噎。
這是我倆不英明、不睿智了?
“爹,為子孫後代著想,沒人會開宦官擅權的源頭。”
朱高熾出聲安撫著自家老爺子。
朱瞻基同樣和聲道:
“是啊爺爺,再者說了,宮裏還有洪武爺的鐵牌在那啊!哪個不要命的還敢插手?”
朱棣略微想了想。
也對,一有洪武鐵牌,二有祖宗訓誡,三有大臣勸阻。
嗯穩了!
大明成化時期
朱見深看著後世子孫對於德宗的強烈憤慨,不由對身邊一臉柔意的萬貞兒歎息道:
“這一切,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建中元年,唐德宗派宦官代表朝廷前往淮西給李希烈頒賜旌節。”
“按照一貫的情形,宦官領旨出使外地,尤其是到藩鎮都會受到隆重的款待,甚至會在當地大肆收受賄賂。”
“這個宦官在到達淮西之後,收受了李希烈送給他的大批財物。”
“唐德宗得知後馬上下旨懲處這個宦官,不僅對他處以杖責還將他流放到偏遠之地,永不得回朝。”
“宦官囂張的氣焰得之收斂,出使各地的宦官再也不敢隨便收受地方官員的賄賂。”
朱見深握著萬貞兒的手,輕歎道:
“可見,德宗對宦官是十分嚴厲的”
握著身邊人的手掌不自覺得緊了緊。
朱見深眼神遊離,語氣飄忽:
“建中三年,李希烈起兵叛亂,唐德宗下旨征調涇原軍前去征討,卻在半路發生了嘩變。”
“出逃長安的狼狽磨滅了唐德宗原來對中央禁軍的信任。”
“因為在整個逃難的過程中,保護他的不是禁軍,而是他從前不屑一顧的宦官。”
“朕能理解他能理解他”
當一個人在某段時間處於極度恐慌的狀態之中。
那麽這人會對於當時陪伴他、給予他安慰和鼓勵的人抱有很大的依賴。
這種依賴的感情會一直跟隨他的後半生,從而影響他對於正常事務的判斷。
這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萬貞兒看著再次陷入過去的朱見深,帶著幾分疼惜的輕輕靠在他肩膀上。
“陛下一切都過去了。”
唐文宗李昂
軍事成績:平定滄景之亂,但大唐藩鎮割據的場麵並沒有任何改變,同時南詔國侵土擴大。
評價D級,得一分
製度建設:厲行節儉,斷奢侈之風,改穆、敬二宗時期的怠政景象。
發申禁車服第宅逾侈敕“儉以足用,令出惟行”。
擬準敕詳度諸司製度條件從服飾、車馬、導從、住房、器用等多個方麵,規定官員各依品秩高低、職事繁簡的不同待遇。
詔令“百官士族,如有固違,重加黜責”
評價C,得二點五分
外交策略:無外交,基礎評價一分。
民生經濟:勤政愛民,興修水利,廢勞民傷財之事,民生一如穆宗之時。
評價C,得二點五分
用人識人:用而不信,謀而無斷。最後造就甘露之變。評價E級,得零分
後世影響:甘露之變,使得宦官徹底淩駕皇帝之上。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七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