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後晉後漢

字數:8453   加入書籤

A+A-




    第333章後晉後漢

    天幕上。

    一處土石搭起的祭天台上。

    頭戴皮帽身穿的裘衣的異族皇帝看著眼前跪倒在地的人笑道:

    “你相貌不凡,氣宇軒昂。”

    “今日,我就立你為中原的皇帝!為中原之主!”

    穿戴著胡人服飾的石敬瑭叩首而拜:

    “兒臣領命。”

    隨著石敬瑭叩拜,疆域上的燕雲十六州盡納契丹之手。

    公元936年十一月十二日,“兒皇帝”石敬瑭正式接受契丹耶律德光的冊封,建立後晉。

    大秦。

    嬴政已經顧不上思考人生哲學了。

    一連串的暴擊早讓整個人都神遊天外了!

    中原皇帝被一個異族皇帝冊封了?

    南北朝都沒幹成的事在這裏輕而易舉的達成了?!

    還有天上的那燕雲十六州

    看著連綿分布在長城南側的十六州,嬴政嘴裏念叨著:

    “幽州、薊城雲州、雲中”

    薊城和雲中本就是就是抵禦北方遊牧的重鎮,兩地互呈犄角。

    一方有失,另一方就有腹背受敵的之危。

    現在好了,不用擔心這種事情了

    全沒了!

    緊挨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是長城防線的有力依托!

    如今這十六州劃歸了契丹,不僅使得自薊城到馬邑的千餘裏長城防線都成為擺設。

    而且把長城南側可以在軍事上布防的隘塞險要、農田地利也一並拱手讓給了契丹!

    以後胡騎進中原,是想怎麽進就怎麽進!

    想從哪進就從哪進!

    “伍子胥不該千裏迢迢的去鞭屍楚平王”

    “你石敬瑭才是最該鞭屍的那個!”

    “與胡亥不相上下!”

    大漢武帝時期

    “堂堂中原正統之尊!”

    暴跳如雷的劉徹指著天幕臭罵著:

    “居然向未開化的大漠荒國磕頭認府、稱兒臣、納職貢!”

    “你還敢把代地!涿州割讓出去!?”

    代城是一直漢初中原與遊牧衝突爭戰的關鍵點。

    因為那裏就是耕田土地的最北限!

    真當秦始皇修長城是亂修的嗎!

    隻要控有代地,關中就可以借由地形在此布設防線,防堵遊牧南下牧馬。

    代地一丟,胡人進關中就跟回家一樣,可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了!

    若是有涿州在手還能抵禦片刻,現在涿州也沒了!

    兩頭通!

    “可恨啊!可恨!”

    西晉。

    司馬昭跳著腳破口大罵!

    “你什麽狗東西也配用晉!”

    “貶中國以尊夷狄!”

    “萬世之恥也敢稱晉?!”

    司馬懿本以為天下不會有人比他更無恥了。

    他錯了。

    他小覷後世子孫了

    大唐。

    李世民鐵青著臉坐在龍座上一言不發。

    這狗奴把大唐龍興之地賣給異族暫且不說。

    他現在擔心的是後人怎麽把這雲州幽州兩地收回來。

    雲州地勢廣闊,若沒有特別安排防堵措施,草原騎兵可以隨時南下。

    從雲州穿過燕山和太行山之間的居庸關,可以直達幽州。

    而幽州北邊的古北口更是抵擋草原遊牧的重要關隘!

    幽州是整個中原之地北大門,不管是從西北還是漠北高原過來的遊牧,都是從這兩個地方進入,隻要守住這兩個地方,中原就安全,而守這兩個地方的大後方,就是幽州!

    而失去了這兩塊區域後,中原就必須隨時提防遊騎勢力長驅直下,也就必須在南方儲備防禦。

    而這個儲備防禦就是養馬,以便北方遊騎南下時可以對抗。

    但再失去養馬地後,中原需要付出很高代價的來養馬。

    可北方遊騎卻可以選擇在秋收之季南下掠奪農田,中原財政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用來隨時防禦他們。

    燕雲之地一失,後麵不管是哪個朝代都要麵對這個三方麵持續放血的局麵。

    然而對麵的契丹卻能在這兩處可牧可農的地方發展經濟。

    一拉一扯,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收回燕雲之地!

    “狗賊奴!食其肉寢其皮也難解朕之恨!”

    “與李隆基一般可恨!”

    後唐莊宗時期

    “你女婿可真是個妙人啊。”

    李存勖將臉上的麵具摘下扣在一旁伶人臉上。

    這還唱個屁啊!

    “我去把他擒來。”

    李嗣源咬牙切齒一字一句道。

    李存勖背著手打量著李嗣源。

    “算了,朕懶得見他。”

    “直接砍死了賬吧。”

    “另外,聯係渤海王大諲譔,讓他準備準備,開始襲擾契丹。”

    李嗣源聞言一頓。

    “渤海國內部也不太平,他可能不會同意。”

    李存勖滿不在乎道:

    “他不同意,那就等著被耶律阿保機滅國吧。”

    “與大唐聯手,渤海國還有存續的可能。”

    “否則耶律阿保機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他渤海。”

    李嗣源深吸一口氣,看向李存勖道:

    “你真的想打契丹?可是”

    “兄長”

    李存勖突然打斷李嗣源的話。

    “我是大唐皇帝。”

    李嗣源一噎,歎氣行禮,轉身退下。

    李存勖看著天幕一動不動。

    腦海中再次翻湧起那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那位寬仁長者站在自己身邊,扶著自己的肩膀對底下眾人誇讚著:

    “這孩子可亞其父,日後定是我大唐國棟之材!”

    底下眾人說了什麽他不記得了。

    隻記得長者的最後一句。

    “勿忘忠孝於予家。”

    後唐明宗時期

    李嗣源怔在原地,久久不敢置信。

    但信與不信已經不重要了。

    他現在隻能慶幸還沒有讓石敬瑭北上防守契丹。

    “石侍中身體不適,讓他在家好生休息”

    大宋。

    趙匡胤望向北方。

    汴梁往北,就是黃河。

    過了黃河,就是廣袤的平原。

    再往北,就是被那個“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

    那是漢唐故地、虞夏舊封。

    那裏盡是吾土吾民

    大宋徽宗時期

    “太祖太宗未竟之事成於朕手!”

    趙佶望著天幕誌得意滿。

    “自此以後,我大宋正朔實乃天命所歸!”

    王黼拱手讚道:

    “陛下文治武功以遠邁太祖、太宗。”

    “此後君王皆念陛下豐德!”

    趙佶擺擺手笑道:

    “都是朕應該做的,哈哈哈哈!應該做的!”

    不過“兒皇帝”可不好當,每次契丹使者前來來,不管是如何趾高氣揚、責罵欺辱。

    石敬瑭都隻能低三下四,鞠躬俯首。

    朝廷大臣對契丹形成主戰和主和兩派,他搖擺在兩派中間,然終究未敢向契丹宣戰。

    為討“父皇”的歡心,石敬瑭對契丹的所有侮辱充耳不聞,對契丹的所有挑釁視而不見,把源源不斷的財富送往契丹,盡心竭力維持雙邊關係。

    一開始他也做些正經事兒,像是發展農業,充實倉庫,便利商賈,以通貨財,撫慰藩鎮,訓練士兵。

    不過好景不長,晚年就開始猜忌多疑,窮極奢侈。

    為防止有人犯上作亂,製定了如灌鼻、割舌、肢解、刳剔、炮炙、烹蒸等許多令人發指的酷刑。

    不相信士人,認為士人多為子孫著想,於是大用宦官,致使宦官重新充滿朝廷。

    而許多曾經倚重的心腹重臣,也對他失望,紛紛離心離德,各謀出路。

    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先是擁兵自重,霸踞晉陽,繼而拒敵契丹,收納不願歸附契丹的吐穀渾白承福部。

    公元942年,耶律德光派人來問罪。石敬瑭既不敢討伐手握重兵的劉知遠,更不敢得罪“父皇帝”,彷徨無計,終致憂鬱成疾。六月,石敬瑭病逝。

    大隋。

    楊堅目瞪口呆的望著天幕。

    他一開始還以為這人最起碼會是要忍辱負重,然後積蓄力量伺機幹掉契丹。

    結果你就真的一路上都當兒孫?

    伱這皇帝當得有何意思?

    過把癮就死?

    同年,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繼位。

    公元944年,石重貴力排眾議,對契丹強硬地“僅稱孫不稱臣”,拒絕再臣事契丹,隨後又多次挑釁契丹。契丹攻後晉。

    契丹大軍進逼黃河,石重貴領兵北上擊敗契丹,契丹兵敗北去。

    大漢。

    “還算有點血性。”

    劉邦環胸歎氣。

    如按照那狗皇帝的先例,晉國向遼國稱臣,他則自稱兒皇帝。

    親戚關係上是家恥,國家關係上也是國恥。

    而這小子隻稱孫不稱臣。

    言下之意就是說晉已獨立,和契丹是平等的關係。

    他可以承受恥辱做耶律家的孫子。

    但晉國不能再以國向契丹稱臣。

    “就怕你這血性撐不起你晉國的實力啊。”

    燕雲之地已失,契丹那是想打你就打你。

    打不過也可以跑,然後回頭再打你。

    這樣來來複複的,你又能撐多久?

    “這狗東西是真害人啊。”

    公元945年十二月,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貴親征,後晉白團衛大破契丹,耶律德光倉皇北逃。

    公元946年十月,石重貴多次遣使稱臣求和無果,遂舉全國之力北伐,但主帥杜重威臨陣反叛戰,契丹軍隊長驅直入占領開封。

    石重貴投降,後晉亡。

    契丹北撤後,劉知遠趁機發兵東下,占領洛陽、開封,收複河南、河北,建立了後漢。

    但在位僅一年就去世了。

    兩年過後,大將郭威起兵攻入開封,隱帝劉承祐被殺,後漢滅亡。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