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嬴政VS劉邦

字數:12543   加入書籤

A+A-




    大漢。

    劉邦看著那針對條件強到沒邊的獎勵,憋不住樂出聲!

    “哈哈哈哈!”

    “後麵不會是連出三個昏君吧?”

    “這就差要點名道姓了!”

    呂雉略帶幾分不解。

    “可要是連出三代昏君,這宋朝怎麽得三百年國……哦?原來如此……”

    疑惑宋朝憑什麽的呂雉腦海中閃過北宋兩字。

    結合東晉與南朝,她瞬間明悟了。

    “終究還是苟延殘喘。”

    劉邦也收斂了笑聲,宋朝南遷隻有一個理由。

    北方遼國大舉南下了。

    再結合雙方的百年和平一分析。

    時間的確差不多符合。

    ……

    大漢·景帝時期

    “阿父……”

    小劉徹用胖乎乎的小手指懟了懟臉色嚴峻的劉啟。

    劉啟一巴掌拍掉小劉徹的手。

    “你阿父心眼小,但是個正常人!”

    這孩子,把朕當成了什麽人啊!

    這明顯有問題的東西,朕會羨慕啊呸!朕會嫉妒?

    後麵指不定是有什麽大坑要他填呢!

    自己安安穩穩十年到手多好……

    彼其娘之……憑什麽啊!

    小劉徹揉著小胖手,齜牙咧嘴道:

    “不是,阿父,我想說我有東西送給你。”

    心裏瘋狂大罵而不動聲色的劉啟一愣。

    一股莫名的感動升起,隨後就是一陣懊惱。

    自己實在太急躁了!

    “徹兒……”

    小劉徹沒看到自家老父親的淚眼旺旺,而是早就跑到殿外。

    然後拽著一個包袱滴裏當啷跑過來。

    “阿父你看!這是用羊皮做的棋盤!”

    “這些是羊骨刻的棋子!”

    “以後要是想下棋了直接就能拿出來!”

    自打小劉徹把那包袱打開露出裏麵的物件。

    劉啟的臉就徹底黑下去了。

    一旁的王皇後則是扭過頭去。

    這孩子……隨誰呢?

    “阿父!怎麽樣?以後下輸了也打不死人了!”

    嘣!

    名為理智的弦斷了。

    ……

    大唐。

    李世民盤著大拇指上的玉諜。

    如果當初唐懿宗他們逃到江南……

    “算了……”

    有國主在,幾個藩鎮都弄得民不聊生五代頻迭。

    若是國主南遷,那些人在北方指不定還要鬧出多大的亂子。

    想通了的李世民放下心中鬱氣,抬頭看著天幕咋舌。

    這後麵三個皇帝究竟都做了什麽?

    這獎勵是明顯是要弄死這三人啊!

    不過連出三個大聰明……

    你宋朝是真沒有天命啊!

    “趙匡胤,你太可惜了。”

    ……

    大宋。

    大喜後就是大悲…或者說大疑惑。

    趙匡胤的情感上不想承認『天星』的針對性。

    但超出正常人的智慧告訴他。

    麵對現實吧!

    “我錯了……”

    抱著自己蹲在坑裏。

    趙匡胤喃喃自語。

    “從一開始我就不應該上位。”

    不然哪裏那麽多折磨!

    還要那王八蛋篡了位!那王……不對呀?

    趙匡胤突然回過神來。

    “他們不是朕的後代啊!”

    “哈哈哈哈!他們不是!”

    趙大猛的起身,手舞足蹈。

    正高興著,一道回憶閃過。

    那是自己的後世影響裏的評績。

    『宋朝開國之君』

    手不舞了,足不蹈了。

    自閉的皇帝又蹲下去了。

    “我是開國之君……跑不了挨罵……”

    “果然……一開始我就不該上位……”

    不遠處正在包紮腦袋的趙匡義覺得這人應該是真瘋了。

    掃了一眼後苑內的一片狼藉。

    “壞了,瘋子的破壞力太大了!”

    “朕聽得見!”

    “砰!”

    ……

    大宋·徽宗時期

    “邪物。”

    趙佶同樣認為這種獎勵是邪物!

    “不過這東西能用到誰身上?”

    都是一脈而出的親人,你用到太祖那一脈身上也不好啊。

    “邪物!”

    ……

    大宋·高宗時期

    趙構咬緊牙關。

    “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這東西,明顯就是衝著我們父子三人來的!

    用我們父子三人,成全他們父子二人!

    但我父親也是神宗之子!

    ……

    天幕上。

    崇政殿。

    年幼的皇帝獨自坐在大位之上。

    身後一卷輕紗垂下。

    簾後,一道婦人蒼老的聲音傳出。

    “司馬禦史,忠於臣道,十五年甘於寂寞,忠君忠國,老而彌堅。”

    “上廣開言路、求諫手詔。”

    “今陛下與本宮開崇政午朝,聞禦史大義。”

    言罷,司馬光步履艱難地走出群臣之列。

    在群臣們鴉雀無聲之中,神情平和的講出他對變法十七年功過是非的見解:

    “……先帝聰明睿智,勵精圖治,思用賢輔以致太平。”

    “委而任之,言行計從,人莫能間。”

    “不幸所委之人,於人情物理多不知曉,不足以仰副聖誌,又足己自是,謂古今之人,皆莫己如。”

    “人之常情,誰不愛富貴而畏刑禍?”

    “於是縉紳大夫,望風承流,競獻策畫,舍是取非,興害除利。”

    “名為愛民,其實病民,名為益國,其實傷國。”

    “作青苗、免役、市易、賒貸等法,聚斂相尚,苛刻相驅,生此厲階,迄今為梗。”

    “太皇太後陛下和皇帝陛下,高瞻遠矚,明斷施恩。”

    “我輩身為人臣當繼神宗皇帝勵精求治之初衷,革故鼎新,強國富民,中興大業!”

    “新法中害民傷國者,去之!”

    “新法中便民益國者,存之!”

    “以愛民為心,其民必富!”

    “以益國為本,其國必強!”

    ……

    【公元1085年三月初五,宋神宗去世,趙煦即位,年僅十歲,此即宋哲宗。】

    【由神宗生母、太皇太後高氏垂簾聽政。】

    【神宗去世,六十六歲的司馬光從洛陽進京奔喪。對於司馬光的到來,開封是衛士敬禮,百姓歡呼。】

    【高太後派使者問他當務之急,司馬光回答朝廷應當下明詔、開言路,凡知朝政缺失與民間疾苦者,皆得盡情亟言。】

    【高太後便下詔讓百官寫奏折,討論朝政的缺失。】

    【王安石的變法,理想高遠,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弊疾叢生。再加上地方豪強的利益受損。】

    【言論一開,成百上千的奏章紛至遝來,都是批評新法不當。】

    【麵對洶洶議論,高太後任命司馬光為門下侍郎,議除新法。】

    ……

    大秦。

    嬴政微不可查的譏笑一下。

    “你們可看到了?”

    對麵五人緊皺眉頭。

    嬴政看向劉邦,語氣平靜,態度卻不容置疑的說道:

    “你問寡人秦國與秦民孰輕孰重。”

    “寡人明明白白的告訴伱。”

    “秦國,比秦民重要。”

    老油條的蒙恬、馮去疾不動聲色。

    年輕點的蕭何麵色動容。

    而尉繚卻是看向劉邦。

    一動不動,雙目直視嬴政的劉邦身上升起一股令他側目而視的氣魄。

    這股氣魄,讓他想起那一位名揚天下的公子。

    信陵君·魏無忌!

    嬴政看著展露出真麵目的劉邦,雙眼微微眯起。

    而心中在升起一抹惱怒的同時又升起一股難以言說的驚喜!

    “自帝舜賜贏姓,大費之裔始有姓氏。”

    “自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天下贏姓以趙氏馬首是瞻。”

    說到趙氏,嬴政語氣中帶了一絲波動,隨後又按捺下去。

    “到周穆王之子周孝王時。”

    “封秦國先祖非子於秦地。”

    “始有秦贏。”

    “有了贏姓秦氏!”

    “秦國曆經莊、襄、文、憲、武、穆!代代先君!”

    “直到第二十五位國君!”

    “秦孝公!”

    “贏姓秦氏才開始脫離西戎蠻夷之輩!能夠有劍指中原的資格!”

    “寡人問你。”

    “若無非子,就無秦國!”

    “無秦國則無秦民!”

    “你說!是秦國重要!”

    “還是秦民重要!”

    劉邦看著臉色有些泛著紅色的嬴政,第一次明白了他的執著。

    是啊,曆代先君披荊斬棘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若不是秦國遭辱,秦孝公也想不到要變法圖強。

    從始至終,他們眼裏就沒有……

    民。

    劉邦悟了。

    原來從一開始兩人站的位置就不同。

    自己祖上是顯耀過,但那都是百八年前的事了。

    從大父開始,一家人就在地裏刨食吃。

    自己就是不願吃這苦才想著投奔信陵君,想著學秦字、秦法當個官吏。

    也是因為如此種種的環境變化。

    自己才明白。

    民,才是真正的一國之基!

    “陛下,你錯了。”

    劉邦挺直腰背,正視嬴政。

    “周天子賜姓、賜地。”

    “遷百姓而封邦建國。”

    “就是想讓諸侯為天子牧民。”

    “從一開始,民就是國之基。”

    “無民,則無國!”

    “隻是時間久了,諸侯們都忘了!”

    “他們高高在上!生來得到一切!”

    “他們以為國大之於民!”

    “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民之地才為國!無民之地荒田也!”

    “若徒有其地而無其民,可稱為國哉?!”

    “若民心不在其國,其國又能為國乎?”

    “陛下若能收六國百姓之心!”

    “又豈能頻繁遇襲!屠隕星之地!”

    一句話,使得嬴政額頭青筋暴起!

    砰的一聲巨響!一拍案桌!大聲怒喝!

    “劉邦!你放肆!”

    劉邦則紅著眼睛,脖子上的青筋也同樣凸起,大聲道:

    “天幕數曆朝曆代!”

    “陛下難道還不明白!”

    “秦!二世之亡!”

    “究竟是亡於胡亥!還是亡於陛下!”

    “難道當了皇帝!就定死了不能低頭嗎!”

    風從宮門中吹過。

    晃動著眾人的衣擺。

    “滾……”

    皇帝一雙眼睛似欲擇人而噬,咬緊的牙關裏蹦出幾字。

    “都給朕……滾!”

    那三個張大嘴巴的老油條回過神來,施禮就跑。

    蕭何一把拽起劉邦,慌亂行禮後拉著還硬著脖子的劉邦跌跌撞撞的跑出門外。

    看著身前空無一人後,嬴政壓抑著自己的憤怒。

    伸手想從奏疏堆裏拿出一卷竹簡。

    卻猛得抓了一空。

    他轉過頭一看,原本放著奏疏的地方已經空了。

    他又看向另一側。

    那一堆小山似的、已經批複好的竹簡正靜靜的望著他。

    憤怒的心情漸漸平息。

    他一動不動的看著那堆竹簡。

    竹簡也一動不動的映照著他。

    章台宮外。

    丹陛下。

    馮去疾幾人看著劉邦,神色複雜。

    隨後三人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蕭何看著三人離去的背影,感歎著:

    “劉老三,你今天可真是你幹嘛呢?”

    正想好好感慨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

    蕭何一扭頭發現那人直接呈大字狀的躺在地上了。

    劉邦胸口劇烈起伏,嘴裏還不停的深呼吸著。

    “乃公幹嘛?”

    “直麵那家夥的壓力多大你不知道是吧!”

    蕭何看著不停做深呼吸的劉邦,眼中閃過一絲欽佩。

    “那你還……”

    劉邦一頓。

    看著蔚藍的天空,喃喃道:

    “乃公……可是漢高祖啊……”

    “做錯了,也比什麽都不做強啊。”

    蕭何看著他,展顏一笑。

    “行,你夠不要命。”

    “走吧,你還想躺到什麽時候?”

    “等宮裏那位氣急了不得拔出那麽老長的秦王劍來砍你啊!”

    蕭何兩隻手臂用力向外伸著,豪不誇張的形容著那把長劍。

    漸漸平複下心情的劉邦坐起身,看著還在往外伸展雙臂的蕭何,無奈的搖頭失笑。

    “行,走吧。”

    蕭何收回手臂,點點頭。

    “走吧。”

    兩人一高一矮,大眼瞪小眼。

    “走啊?你還真等那位出來砍你啊?”

    “乃公發現你好像有點傻了,我腿軟你倒是扶我起來呀!”

    “嘖……”

    “嘿!你嘖個什麽!”

    丹陛之上。

    扶著長劍的嬴政立於高台。

    看著遠處的那兩人的背影。

    一個腰背挺直,一個一瘸一拐。

    吵吵鬧鬧的逐漸消失不見。

    “哼,裝模作樣……”

    ……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