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為什麽不算千古一帝?

字數:6682   加入書籤

A+A-


    {可以說康熙帝算大帝,但是千古一帝真的過譽了。}
    {首先,我承認康熙朝的功績。}
    {打下了自元朝之後最大的領土,而且重視數學和西藥,給近現代中西藥和數學算法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即便乾隆時期斷層了,但是基本的骨架還在。}
    {康熙同時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簽訂尼布楚條約……先不扯尼布楚條約平不平等……最起碼保證了東北、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領土穩定和領土完整。}
    {至於為什麽稱不上千古一帝,首先第一點就是康熙的文字獄政策導致的愚民。}
    {愚民政策自古有之,但似清朝清朝那般不把百姓當人培養,而把當半奴隸培養的。絕無僅有。}
    {為了讓百姓處於愚蒙狀態,清朝不讓平民接受教育,除了漢族地方士紳後代能讀書,大多數平民都沒有資格讀書識字,哪怕能讀書,讀的也是被篡改塗抹過的書籍。}
    {明朝萬曆年間,全國識字率約20%,而到清末時,因為清摧毀了全國絕大多數私塾,識字率下降到不足1%。}
    {這個數據不是我胡編的,是晚清政府自己公布的。}
    {1909年學部進行第三次教育統計,全國在校學生不過一百萬,全國粗通文墨者僅約三百萬,而全國人口4億,還不到1%。}
    {清廷統計這個數據,是為了搞立憲,原計劃到1916年,將全國識字率提升到5%。}
    {而為什麽要把這筆賬算在康熙頭上,因為是他開的先河。}
    {順治時,一縣還有有十七所私塾,到康雍乾時僅剩一所。}
    {“未經允許開私塾者,斬立決!家學所授課業,需要審查,如有不合經理者,以謀反論處,斬立決!”}
    ……
    大漢。
    呂雉悄悄的看了一眼身邊人。
    這是第一次,她看到這人臉色如此凝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邦看到了這項政策下最深沉的黑暗。
    “他們是想將寧字去了。”
    “皇帝與世家大族聯手。”
    “真是……”
    “好的很啊……”
    劉邦隻覺得一陣煩悶。
    “暗無天日……”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啟嗔目而視。
    倒不是為了偌大平民喊冤,他的能力暫時還看不到那裏。
    但也知道一件事。
    文明的璀璨來自與普羅大眾。
    隻限製於特定範圍下的文化,隻會消失殆盡。
    換言之,清朝是在行另一種亡國之策。
    一如秦亡六國史書一般。
    “阿父,清朝會長久嗎?”
    劉啟在感情上不希望,但理智上確實看不到一絲光亮。
    而劉恒自一開始就表情淡淡,好似一切與他無關。
    聽到劉啟的話,也是平靜道:
    “觀曆朝曆代的統治政權,基本上首要任務都是以融入中華文化為先。”
    “以文化促團結,求謀發展。”
    “清朝反道而行之,最終隻會導致一場浩劫降臨。”
    劉啟張了張嘴,晦澀道:
    “浩劫?”
    劉恒目光幽深。
    “清朝的對手,可不是什麽草原了。”
    “你忘了天幕曾言,八國聯軍之事嗎?”
    “他們可是打到北京了。”
    ……
    {第二,主動限製了生產力的發展。}
    {以前常說清朝“閉關鎖國”,但不明究竟,隻是書本上怎麽寫就怎麽背罷了。}
    {但其實清朝貴族從沒有放棄和世界的交流,他們一直在獲取其他國家的信息和情報,但他們卻選擇閉關鎖國。}
    {從明末開始,大量傳教士進入中國高層,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時期,宮廷裏就生活著近八十位傳教士,這些人表麵上叫傳教士,其實都是西洋學者。}
    {德國人湯若望進呈《西洋新法曆書》,在順治朝管天文和曆法。}
    {比利時人南懷仁和意大利人閔明我修訂《康熙永年曆法》,給康熙講天文學和數學。}
    {葡萄牙人安多給康熙講解歐幾裏得的《幾何原理》。}
    {康熙學過西方的代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藥理學、解剖學、音樂理論、歐洲思想哲學,他甚至會少量拉丁文、英文、法文、俄文。}
    {現代數學裏常用的平方、求根、次方、元這些專有名詞,部分是康熙參與翻譯的。}
    {而康熙一邊自學,也一邊防止漢人得知這些信息。}
    {他禁止漢人跟外國人接觸,禁止外國人翻譯書籍到國內,漢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現代化。}
    {所以哪裏有什麽閉關鎖國?清朝高層一直門兒清。}
    {但他們不能讓這些強大的生產力進入中國,因為一旦漢人學會了這些技藝,滿人貴族的統治就要受到威脅。}
    ……
    大隋。
    楊堅決定把心裏的朝代黑榜重新排列一下。
    清朝暫時位列第一。
    獨孤伽羅則想起年少之時所見的馭鷹技法。
    “隻有使百姓永遠處於半饑餓半愚昧狀態,才能使百姓為了生存奔波辛苦,無暇思考和反抗。”
    “乖乖的做一輩子奴才。”
    “這樣,底層百姓就會慢慢變得醜陋、愚昧、貧窮、肮髒、卑劣、呆滯、麻木、人格扭曲、道德崩壞。”
    “皇帝再施展恩德。”
    “萬民則感激涕零,忠於皇庭。
    楊堅舔了舔嘴唇。
    “黑。”
    “真他媽黑啊。”
    ……
    {而且晚年又縱容貪汙,這些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中國近現代的落後,所以總而言之,康熙配不上千古一帝,但是可以稱大帝。}
    {說康熙不配的估計連高中都沒讀過,高中曆史課本將秦始皇唐太宗康熙放在一個單元就很能說明問題。}
    {你是來講笑話的?有的版本還特意給北魏孝文帝元宏列出來了,按照你的邏輯,元宏也是千古一帝?}
    ……
    北魏·孝文帝時期
    正在設計新型服飾的元宏把頭從禦案裏拔出來。
    他看著天幕裏“戰火”眨了眨眼睛。
    “如果可以的話……朕沒意見啊!”
    “而且……”
    元宏眼睛一亮。
    怎麽說自己也有漢化之功吧?
    “三下五除二,朕等於朱元璋啊!”
    一邊整理奏疏的元禧一愣。
    你=朱元璋?
    怎麽想的?
    ……
    南齊·武帝時期
    蕭賾本來還很佩服那什麽什麽教材。
    但一看北麵那個蠻子都能上去,他立刻嗤之以鼻!
    “康熙算不算千古一帝不清楚。”
    “但北麵那個肯定不算!”
    “他要是算,那朕也算!”
    蕭昭業揣著袖子疑惑道:
    “但北麵那位有漢化之功啊?”
    蕭賾眼皮子一跳,咬牙切齒道:
    “我還是打你打的輕了!”
    ……
    {有一說一,去掉因維護統治階級而出的騷操作,康熙絕對是個明君。}
    {無康熙則無清朝,康熙算的上是力挽狂瀾的清朝再創之主,所以我覺得康熙還是配的上“清聖祖”之名的。}
    {康熙是一代明君,也是一個仁主,至於是不是千古一帝,待後人商榷吧。}
    {後人:別他媽啥破事都留給我!}
    ……
    天幕上。
    在一眾或期盼或熱烈或平靜的清朝皇帝視線下。
    選項二遠超選項一。
    同時,金光再現!
    忍不住不寫,但淺嚐而止吧。
    文化是結果,文化不是起因。
    經濟、生產力才是萬物的起因。
    用文化分析事物是模糊的、沒有邏輯的。
    隻有找到經濟鏈,才能準確地分析事物。
    中華民族這幾百年來苦難的根源到底來自哪裏?
    其實是生產力和教育受到了壓製,才誕生了近代黑暗的中國,才有了中國三百年慘狀。
    隻要釋放了生產力和教育,中國馬上重回世界之巔。
    而那三百年的中國衰敗根本不是文化問題。
    但西方跟清朝貴族的愚民術是一樣的。
    他們希望我們有文化自卑,將他們神聖化,將我們自賤化。
    這是顛倒因果。
    這一點從現在漢服的普及發展可以一觀。
    但有一說一,我覺得還是唐朝圓領袍適合現代人。
    因為宋明的漢服拍照可以,在具體生活確實是有點不太方便。
    ……
    說回現實問題。
    康熙給啥啊?
    清朝的問題很明白,但他媽很無解啊!
    他們啥都知道隻是不改而已啊。
    這踏馬誰來都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