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孫策喪命太史慈的決定

字數:6872   加入書籤

A+A-




    丹徙山下!
    孫策一身戰甲,英姿颯爽,正帶著幾個部下來此射獵。
    孫策一時興起,不顧部下的勸阻追逐一隻麋鹿,不知不覺追進了山林中,那隻鹿身子輕靈,不停的在樹叢中變化著方向,好像在戲耍孫策一樣。
    追了半晌,鹿跑遠了,孫策騎在馬背上,信馬由韁,一邊往回趕路,一邊欣賞著山中的景色。
    丹徙山草木青翠,鬱鬱蔥蔥,林中鳥雀歡快的叫著,耳邊還不時的響起流水潺潺的聲響。
    孫策不由得有些沉醉,近兩年,他一直忙於征戰,都沒有時間陪伴大喬。
    忽然間,一支冷箭從樹叢中射來,來勢迅疾,完全出乎孫策的意料,瞬間便射穿了孫策的麵額。
    孫策一聲驚呼,摔落馬下,幾道人影從樹叢中冒了出來,一共有三個人,手裏都拿著弓箭,一邊迅速靠近孫策,一邊繼續射箭。
    孫策的麵頰登時鮮血直流,無情的箭矢整個把麵頰貫穿,看起來非常的恐怖,但孫策依然頑強的站立著,不僅沒有倒下,他的眼中閃著可怕的凶光。
    孫策飛快的回射一箭,把一名刺客射倒,然後快速丟掉弓箭,拔出了腰間的古錠刀。
    這把刀是孫堅留下的遺物,寒光閃閃,削鐵如泥,乃是世間少有的神兵利器。
    兩名刺客剛一靠近,正要攻擊孫策,孫策突然暴起揮刀,飛身衝向他們。
    一時間,刀聲呼嘯,人影交錯,激烈的打鬥場麵讓人目不暇接。孫策如同猛獸一般凶猛,他的刀法猶如風暴般襲來,每一刀都是致命的殺招,讓刺客不敢稍有大意。
    噗的一聲,一名刺客躲閃不及,被孫策一刀刺中心口,刺客驚恐的瞪大眼睛,滿臉透著不敢置信的表情。
    刺客想不明白,為什麽箭明明都把麵頰穿透了,傷的這麽重,孫策竟然還能反擊,還有如此狂猛的身手。
    帶著滿心的不甘,這名刺客視線迅速變的模糊起來,人也無力的倒了下去。
    強大的痛處,加上連番搏鬥,也讓孫策的意識變的有些模糊。
    最後一名刺客,驚嚇的有些遲疑,不知道要不要繼續行刺?還是馬上逃走?
    孫策卻不給他任何機會,身形踉蹌著,邁步再次逼近,驚人的氣勢,猶如一頭發瘋的猛虎,哪怕傷的如此嚴重,他依然氣勢恐怖,令人膽寒。
    刺客嚇的冷汗直冒,轉身就跑,他終於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可惜,太遲了!
    孫策緊咬牙關,寒光一閃,用盡最後的氣力,把古錠刀狠狠的擲出。
    古錠刀帶著無盡的殺意,噗的一聲,強大的力道直接貫穿了刺客的後心。
    直到對方倒下,孫策再也支撐不住,身子噗通一聲,也倒在了地上。
    孫策遇刺的消息,事關重大,隻有幾個人知情,太史慈就是其中之一。
    收到消息後,太史慈整個人都蒙了,站在原地好半晌沒有反應過來。
    來信寫的很簡短,隻有六個字,“主公遇刺,速歸!”
    太史慈急忙放下手頭的事情,迅速返回,等太史慈見到孫策後,孫策竟然已經能下床了,隻是麵頰被包裹著,太史慈長出了一口氣,也覺得自己多慮了,“恐怕這一次隻是有驚無險。”
    幾日後,孫策傷痛好轉,雖然他還不能喝酒,但一向喜歡熱鬧的孫策還是宴請了許多賓客,江東的文武來了不少。
    可是酒席間,眾人正在有說有笑,忽然聽到外麵街上一陣大亂,孫策忙詢問緣故,有人回稟道:“是於吉仙人來了,正從街上路過。”
    於吉精通法術、道術、醫術,能化符為藥、治療百病,他樂於行善,在江東地區的名望頗高。
    眾賓客紛紛離席去街上拜見於吉,身為江東之主,卻一下子被眾人冷場,被於吉給比了下去,孫策勃然大怒,最終不顧眾人的勸阻,一怒之下把於吉給殺了。
    殺死於吉後,孫策總是心神恍惚,夜裏會突然驚醒,看到於吉的影子在眼前浮現。
    孫策本就脾氣狂暴,情緒不穩,沒過多久,便導致箭傷崩裂,血流不止。
    躺在病榻上,自知大限將至,孫策急忙把孫權召來,臨終托孤,把江東的基業交到了孫權的手中。
    也留下了那句“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千古名句,周瑜因為離得太遠,最終也沒來得及見孫策最後一麵,等周瑜匆匆趕回後,孫策已經離世了!
    孫策的一生,非常短暫,但也足夠精彩。
    才年僅二十六歲,卻掃平了江東六郡,創下了偌大的基業。
    太史慈回到家中,和母親商議,母親再次問他,“現在你應該拿個主意了,是前往許都?還是繼續留在江東呢?”
    江東已經變了,顯而易見,和太史慈惺惺相惜的那個人已經不在了,盡管太史慈沒有絲毫輕視孫權的想法,但是很明顯,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
    沉思了許久,太史慈下定了決心,“母親,我想好了,我想去許都見一見陛下!”
    前後已經收到了六封來信,每拒絕一次,在心中多一分內疚的同時,太史慈也對劉協的誠意多了一分敬意。
    太史慈收拾好行囊,趁著江東忙於準備孫策喪事的時候,悄然的離開了。
    不過離開不久,半路上,就遇到了陸遜派出來打探的將士,隨後,陸遜親自把太史慈接到了芒碭山。
    “太史慈將軍,在下陸遜,陸伯言,奉陛下之命,特此恭候大駕。”
    陸遜彬彬有禮,才短短半個月,陸遜就把芒碭山整治的麵貌一新。
    “這是怎麽回事?陛下不是要請我直接去許都嗎?”太史慈疑惑的問道。
    陸遜把人屏退後,說道:“太史慈將軍,其實許都的情形,你沒來之前,應該多少也猜到了一些,要不然,你也不會屢次拒絕陛下的招募了。”
    被一下子說中了心事,太史慈多少有些尷尬。
    太史慈說道:“我之前覺得,陛下雖人在許都,但必然是曹操掌控一切,所以一直有所猶豫,沒敢冒然答應陛下。”
    陸遜笑了笑,“太史慈將軍有此顧慮,乃人之常情,不過,局麵也沒伱想象的那麽糟糕,要不然,你也不會一次又一次收到陛下的親筆書信了,這兩日,太史慈將軍不妨暫且先留在芒碭山,我馬上將此事稟報給陛下。”
    芒碭山也有許都派來的遊俠,負責打探消息,傳遞書信,陸遜馬上修書一封,派人送往許都。
    收到書信後,劉協和賈詡商議,賈詡搖了搖頭,“陛下,太史慈千萬不能來許都,他之前追隨孫策,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旦來到許都,就一定會被曹操盯上。雖然曹操不會為難他,但一旦把太史慈擺在明處,很多事情做起來反而不方便了。”
    “臣建議,先讓他留在芒碭山,讓他和陸遜以山賊草寇的身份招兵買馬暗中訓練,必要時,可作為我們的一支奇兵。”
    劉協點了點頭,“朕也正有此意,他如果來到許都,就會和呂布趙雲一樣了,隻能留在朕身邊了,想做什麽,都在曹操的監視之下。”
    劉協身邊的人現在已經夠多了,總不能讓所有人都整日無所事事吧。
    有呂布、趙雲、關羽這些人,就已經足夠了。
    賈詡道:“陛下別忘了,曹操的目標是袁紹,而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許都!官渡一旦開戰,陛下和曹操都會離開許都,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手中的奇兵越多,局麵就越有利,田豫正在訓練死士,密道挖掘的工作也一直在進行,陳王那邊,暫時也指望不上了,芒碭山那邊,陸遜的身邊也需要一位得力的統兵大將才行。”
    賈詡拿出一個棋盤,擺下幾枚棋子,說道:“和袁紹開戰,陛下要應對的事情很多,身邊必須有可靠的力量,加上曹操本就有心要削弱陛下,所以呂布這些人,包括陳王,都會隨軍出征。官渡之戰,關係重大,就算陛下讓臣籌謀,臣也不忍心從陛下身邊抽調人手。”
    劉協仔細一想,也感到有些發愁,看似自己身邊人手很多,但一旦和袁紹打起來,劉協身邊這點人,就有些不夠用了。
    既要防備曹操,又要和袁紹作戰,等於是兩線作戰,再考慮到許都,又變成了三線作戰。
    劉協沉吟片刻,說道:“等朕出征後,許都這邊,朕全都拜托給文和了。”
    賈詡點了點頭,“陛下的安危,遠比許都要重要的多,臣會隨時和陛下保持聯絡,沒有萬全的準備,絕不會冒然在許都發生兵變。”
    許都就算做好了準備,也不能隨隨便便就發生兵變,必須先確保劉協的安全。
    如果許都這邊兵變了,曹操得知消息,提前把劉協給控製起來,許都的兵變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劉協道:“也不用太著急,即便曹操打贏了官渡,也不代表袁紹的勢力,就會馬上覆滅。”
    賈詡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極是,並非一戰定勝負,這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曹操要耗費時間一步步把袁紹的勢力吞並掉,至少也得需要幾年的時間。”
    劉協馬上給太史慈寫了一封回信,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芒碭山的力量,又給陳王寫了一封信,讓陳王暗中調集兩千人,把兵力補充過去。
    收到書信後,太史慈馬上激動的把信展開,熟悉的筆鋒,熟悉的字體,就連字裏行間的關切語氣,也是熟悉的味道。
    :子義,朕得知你要來許都,來到朕的身邊,格外的高興,朕和子龍,難得的痛飲了一番。
    有子義這樣的忠臣猛將輔佐,何愁漢室不興?何愁天下不定?
    朕還專門查了一下,太史這個姓氏,大有來曆,這個姓氏本是官職,是西周所設立的,太史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記載史事,編纂史書等諸多事項,乃是朝廷的要職。
    掌管此要職的人,以官職被賜予姓氏,所以,朕和子義也算是有緣之人。
    子義不僅忠義,你的姓氏本就是朝廷所設立的,你我雖未謀麵,但朕願以重任相托!
    接下來,劉協把許都的形勢,簡單的敘說了一遍,既然太史慈願意來許都,劉協也沒必要再隱瞞。
    如果太史慈不來許都,那劉協不該說的就不會多說。
    “雖未謀麵,卻以重任相托。”
    看完書信後,這句話在太史慈的心裏重複了好幾遍。太史慈心中翻江倒海,激動不已。
    “陛下這究竟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氣量啊。”過了好久,太史慈看向陸遜,由衷的感歎道。
    還沒見過麵,就把大事托付給自己,換了別人,可能會說皇帝瘋了,做事太魯莽了。
    可太史慈卻不這樣認為,光是那六封書信,劉協的誠意,就已經打動了他。
    這一次,雖然劉協沒有具體說何時要動手,但很顯然,芒碭山的兵鋒,隨時會指向許都。
    而太史慈很榮幸,有幸統帥這支人馬,有幸成為皇帝扭轉局麵的急先鋒!
    陸遜往許都的方向看了一眼,說道:“太史慈將軍,陛下是天子,陛下的心胸,自然遠非常人可比,天子的氣量,自然是足以能容得下天地萬物!”
    “你也不是外人,我可以給你舉幾個例子,錦帆甘寧,你想必也聽說過,他在劉表那裏並沒有受到重用,可是陛下邀請他去了陳國,剛過去,陛下便讓陳王把所有的兵馬,都交給了甘寧指揮。”
    “嘶!”太史慈張了張嘴,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陛下瘋了嗎?
    陳王的兵力,天下聞名,光是那支弩兵,就讓很多諸侯眼饞的要命。
    曹操對陳王的兵,一開始也是非常眼饞,現在則是非常忌憚,恨不能盼著別人趕緊把陳王的兵給搞死。
    太史慈說道:“當初我記得,豫州黃巾肆虐之時,唯獨陳國境內的黃巾,迅速就被平定了,那些黃巾賊幾乎沒有占到一點便宜,他們徹底被陳王的兵打敗了,打怕了!”
    陸遜點了點頭,然後指了指自己,心情變的有些激動,“太史慈將軍,就拿我來說吧,我從十四歲,就跟著陛下,陛下親自教導我,並指定我是陸家未來的繼承人,我雖然還小,但也知道這份知遇之恩,大過天,厚過地!”
    感謝支持的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