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劉表離世
字數:7501 加入書籤
河北戰事正酣,劉協在青州連戰連捷,曹操也在鄴城攻勢凶猛,迅速占了上風。
而荊州的劉表,病情日益加重,自知大限將至,他派人把劉備找來。
這段時間,劉表也一直在觀察劉備。
劉備待人親和,一直在盡力輔佐劉琦,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荊州上上下下對劉備也是一片讚譽之聲。
劉備和甘寧的做法截然不同,甘寧性如烈火,就像一顆炸彈,搞的劉表心驚肉跳,但是劉備卻平靜如水,讓劉表覺得很親切,漸漸也放鬆了戒備。
“玄德…我的病,大概是好不了了。”
劉表苦笑道:“玄德啊,生死有命,我的身體怎麽樣,我自己很清楚,你就不用安慰我了,隻是我死之後,荊州之事老夫實在放心不下。”
除了趙雲在身旁相陪,其他人都沒有被邀請,酒宴隻有劉協和張郃兩個人。
“張郃將軍。”
所以,其他諸侯在麵對曹操和朝廷時,自然自然,就變的很被動了。
“之前各為其主,朕不僅不會怪你,反而很欣賞將軍的能力,將軍若能歸順朝廷,此乃漢室之幸,社稷之幸!”
劉協點了點頭,他對關羽一直很滿意,就憑關羽積攢下來的功績,讓他和劉備平起平坐,也沒人能說什麽。
也有人替劉備惋惜,放著好好的豫州牧不做,非要跑去荊州,得不償失。
劉琦急忙點頭答應。
這份特殊的尊重,讓張郃心裏沉甸甸的。
劉琦性情溫和,相貌端莊,為人處事頗有劉表當年的風範,隻不過之前,劉表對蔡夫人過於寵愛,蔡家人也沒少在劉表耳邊說劉琦的壞話,讓這對父子關係日漸疏遠。
劉備也是滿臉的擔憂,劉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看到了劉備眼角閃爍出了淚花。
昔日在易京,公孫瓚甘願獻出自己的首級,讓長史關靖冒險行刺袁紹,是你救了袁紹。
劉協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張郃麵前,伸手接過印綬,遞給了旁邊的趙雲,然後,便一把握住了張郃的手。
劉協說著從懷裏拿出了一封信,遞給了辛毗,“這是朕給張郃將軍寫的書信,告訴張郃,已經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繼續開戰,隻會徒增傷亡,於國於民,都是無益的。”
如果有好多人在一旁陪著,那就顯不出對張郃的重視了。
曹操是諸侯,袁紹也是諸侯,本質上,大家都是一樣的,哪怕袁譚和袁尚也都是一方諸侯。
張郃沒有騎馬,手裏捧著青州刺史的印綬,步行而來。
辛毗點了點頭,皇帝對他這麽客氣,並沒有因為他剛剛投降而有所輕慢,這讓辛毗心裏很感動。
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曹操這邊,有皇帝在,代表著朝廷,代表著漢室的正統。
但是,豫州牧是劉備,誰接替都可以,唯獨關羽不行。
裏麵酒宴早已擺下,劉協對張郃笑道:“今夜朕和你對飲,咱們君臣好好的暢談一番。”
在信的最後,劉協這樣寫道:“書信交給辛毗高覽後,朕便開始命人準備酒宴,朕今夜就在城外恭候,將軍若不想讓朕久等,還望速速出城相見,你我君臣把酒言歡,一笑泯恩仇!”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可劉備卻有自己的打算,豫州牧看似尊貴,掌管著豫州的一切,但是,因為都城本身就在豫州,劉備手裏並沒有太多的權力。
劉表對劉琦叮囑道:“你年紀還小,為父一旦撒手人寰,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日後遇到事情,一定要多向你劉皇叔請教,你要像尊敬我一樣尊敬劉皇叔。”
大家都相信,劉備來到荊州,完全是看在同宗的情分上,並無私心。
劉協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城池,“希望二位能辛苦一趟,進城去見一見張郃,勸他歸順朝廷,扶保社稷。”
劉協這樣安排,自然沒有人有異議,就連關羽也坦然接受。
他相信,看在同宗的情分上,劉備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等於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張郃有些尷尬,說道:“陛下,都怪臣,之前一直聽聞,是曹操掌控了朝廷,臣並不知道真相。”
關羽自然是尊重劉備的做法,忙回道:“陛下,荊州這麽多年,一直是劉表在管理,劉表之前雖然對朝廷缺少誠意,但他畢竟死了,何況他也按照陛下的意思,提供了兵馬錢糧,我覺得讓劉琦接任,更利於荊州的穩定。”
劉表又叮囑了幾句,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眼神漸漸變的空洞模糊。
難道是皇帝記仇了?要和自己算賬嗎?
關羽一抱拳,“陛下,既然兄長去了荊州,臣也希望能回到兄長身邊。”
劉協看向關羽,今日關羽換了一身新的長袍,越看越熟悉,正是劉協讓伏皇後給他做的那一件。
曹操能代表朝廷,劉協能代表朝廷,其他諸侯,誰都沒有這個資格。
陳宮卻皺了一下眉頭,“陛下,玄德去了荊州,可他畢竟是豫州牧,這恐怕不太合適吧?”
當劉協收到劉備的來信,他已經在臨淄城外紮下了大營,將城池團團圍住,徹底把張郃給困住了。
劉協站了起來,邁步走出了大帳,兩人急忙跟著走了出來。
皇帝給了台階,兩人自然很識時務。
辛毗和高覽彼此對望了一眼,都齊齊的躬身作揖,“我等願意輔佐陛下,忠於漢室。”
劉備放低姿態,仁義愛民,敬重賢士,再加上皇叔的光環,讓他在荊州如魚得水。
一個蘿卜一個坑,豫州牧才是劉備的本職工作。
“好,既然如此,那伱就去襄陽吧,現在張郃已經被朕給困住了,青州的戰事基本上算是結束了。”
劉琦傷心落淚,跪在床頭,用力的抓住父親的手。
大帳中文武齊聚,劉協看過信後,很平靜的說道:“想不到這麽快,劉表就死了。”
在烏巢,將軍的表現更是讓朕刮目相看,若非有你一次次保護袁紹,袁紹早就死了。
酒宴很豐盛,但張郃並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是皇帝對他的態度。
劉協心說:“你說的那就是真相,曹操的確掌控了朝廷,隻不過,那是以前,現在不一樣了。”
張郃其實也不想打了,袁紹死了,袁譚也死了,隻剩下孤城一座,還打個什麽勁啊?
:張郃將軍,朕和你緣分也算不淺啊。
但是隨著蔡瑁死去,蔡夫人和劉琮都失了寵,作為長子的劉琦,位置就變的再次重要起來。
“陛下,張郃出城了。”
劉協拉著張郃的手,兩人並肩攜手,回了中軍帳。
就連豫州牧都丟了,劉備的無私胸懷,在荊州更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張郃倒地就要下跪,被劉協生生的把身體給拖住了。
張郃的手粗壯有力,但在劉協的手中,此刻卻是不住的顫抖著。
劉關張三人一體,生死與共,對這份桃園情義,劉協還是很尊重的。
趙雲笑著走進大帳,他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
“當田豫告訴朕,在易京,是你救了袁紹,朕就說,難怪袁紹這麽命大,一次次都死不了,是因為他身邊有儁義這等良將。”
劉表欣慰的點了點頭,又讓人把劉琦叫到床前。
“好吧,我願意出城,歸降!”張郃也不是鐵石心腸,皇帝這麽有誠意,還有必要繼續對抗下去嗎?
劉協不拘小節,有說有笑,很快就讓張郃打消了心中的尷尬,越聊他對皇帝越敬重,越覺得親切。
張郃的能力,趙雲心裏很清楚,臨淄城被打造的固若金湯,真打起來,絕對是個硬骨頭,不死傷個一兩萬人,休想破城。
一切都是朝廷說了算,是皇帝說了算,而他把目光早早的轉向荊州,便有了更廣闊的舞台。
他去荊州,去輔佐劉琦,那麽他的本職工作,誰來做呢?
辛毗和高覽急忙陳明利害,輪番說勸。
呂布哼了一聲,不屑的說道:“死的好,劉表老兒對朝廷本就心不誠,我看陛下也沒有必要讓劉琦接替荊州牧,不如陛下直接派人過去好了。”
曹操對蒯越的那句話,直接就被劉協給拿來用了。
大帳中頓時安靜了下來,這個決定讓大家心裏都明白,荀彧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變的更重要了。
在官渡,曹操和袁紹疆場相見,當時朕拔劍想殺掉袁紹,又是你救了他。
張郃耐著性子,接著往下看。
關羽急忙搖頭,“還請陛下收回任命,臣不太合適。”
劉協想了想,眉頭也皺了起來,劉備是豫州牧,卻帶著張飛跑到了荊州,還打算繼續逗留下去,這怎麽看,怎麽有點壞了規矩。
“朕就相信,張郃一定會出城歸降的。”
劉備還親自給皇帝寫了一封信,讓劉琦接替劉表的荊州牧。
其實,劉協從來也沒有把袁紹這些人,視為對抗朝廷的反叛。
張郃看完書信,情緒明顯變的激動了許多,握信的手也開始顫抖了起來。
辛毗和高覽兩人連夜進城見到張郃,先把劉協的親筆信交給了張郃。
劉協一開口,便爽朗的笑道:“朕今日不喜得青州,而喜得儁義!”
荀彧本來就是尚書令,現在又領了豫州牧,即便和曹操相比,地位也遜色不了多少。
看到這裏,張郃的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就憑自己做的這些事,皇帝殺了自己都不過分。
皇帝的賞賜,關羽內心很激動,哪一個臣子被封賞,會不高興呢?
這頂帽子,誰都不能小看它的作用,因為,朝廷隻有一個。
劉協爽朗大笑,當先邁步走出了大帳,朝著張郃來的方向迎了過去。
即便朝廷真的想收回荊州,有劉備在,最不濟,劉表的子女也能得到保全。
劉備安慰道:“景升兄盡管放心,你我是同宗兄弟,我定當輔佐劉琦,並奏請朝廷,讓陛下恩準劉琦領荊州牧。”
辛毗和高覽見到皇帝,心裏多少都有些忐忑,劉協卻笑了笑,“過去的就不必再提了,兩位都是大才,高將軍武力過人,是河北有名的上將,辛愛卿也是才智不凡的理政高手,從今往後,隻要你們能為朕做事,忠於漢室,過往之事,朕一概既往不咎。”
搞的好像,他把自己大哥的位置給擠了一樣,這讓關羽覺得無法麵對劉備。
“免了,這裏沒有罪臣張郃,隻有漢臣張郃。”
打仗要講究師出有名,要從氣勢上打擊敵人,那麽,誰和朝廷對抗,誰自然就會被扣上反叛的帽子了。
經過一番考慮,劉協決定了,“那就讓荀彧暫領豫州牧吧。”
“罪臣張郃,拜見陛下。”
“朕想拜托你們一件事。”
劉備忙勸道:“景升兄,你大可不必這般悲觀,隻需好好將養身體,定能慢慢好轉。”
果然,接下來,劉備便迅速進入了新的角色,幫著劉琦操辦喪事,荊州上上下下的事情,劉備也幫著劉琦盡心打理。
劉協的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看了一圈,最後還是落在了關羽的身上,“玄德要在荊州輔佐劉琦,那麽就由雲長來接替豫州牧一職吧。”
劉協看的很仔細,透過衣襟往裏麵看了看,發現隻有這一件綠袍,劉協笑了笑,心裏鬆了一口氣。
才剛出城不久,沒想到皇帝就帶人迎了過來,目光落在劉協的身上,張郃的心也好像突然被化開了一樣。
劉備哭了,劉表欣慰的閉上了眼睛。
荊州上上下下,對劉備的態度,也不再疏遠,像馬良伊籍等人,對劉備更是發自內心的欣賞。
“雲長,你怎麽看?”
劉備始終讓自己處於一個輔助的角色,做事不僅細心周到,還沒有怨言。
劉表抓住劉備的手,聲音變的有氣無力,屋中飄著濃濃的藥草味。
他是擔心劉琦太年輕,能力和經驗不足,完全是好心來幫忙的。
關羽離開後,劉協又把辛毗和高覽請來。
趙雲一直靜靜的在旁邊看著,他相信,皇帝如此有誠意的態度,別說是張郃,換了誰,都會被打動的。
也就隻有曹操,直到今日,還沒有徹底被打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