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郭嘉隻用了一計

字數:6661   加入書籤

A+A-


    “縣令,縣令……”
    這一日,沛國銍縣的縣府,突然外麵跑進來一個衙役,把正在大堂上無所事事的秦宜祿給嚇了一跳。
    秦宜祿狠狠的瞪了那衙役一眼,訓斥道:“縣府重地,如此驚慌,成何體統。”
    “縣令,不好了,城東孫財主被人給殺了。”
    “你說什麽?可是城東的屠戶孫百萬?”
    衙役點了點頭,“回縣令,就是他,他可是縣令的結拜兄弟啊。”
    雖然沛國很出名,但是銍縣卻是個小地方,自從秦宜祿來到這裏以後,就過得非常委屈。
    他曾經跟著呂布,去過洛陽,去過長安,不管怎麽說,也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卻被曹操弄到了這個偏的不能再偏的小地方。
    窮鄉僻壤的小縣城,好吃的地方,好玩的地方都沒有,秦宜祿整日無聊憋悶,也隻能指望撈點油水了,這個張百萬跟他關係比較要好,平日裏沒少給秦宜祿送好處,可是現在,卻突然被人給殺了,秦宜祿怎能不生氣?
    他咬牙瞪眼,當即怒道:“是誰幹的,給我馬上抓起來。”
    報信的衙役臉色有些慌亂,好像見到了非常可怕的事情,他伸手往大堂的位置指了指,“縣令,凶犯不用派人去抓,他現在就在大堂上,就連張百萬的首級他也帶來了。”
    “什麽?殺了人竟然不跑,還敢自己送上門來?”
    這樣的事情,秦宜祿簡直是聞所未聞,當即帶著人從後院來到了前麵的縣衙。
    縣衙門口已經聚集了好多的百姓,人頭湧動,擠都擠不動,大堂正中央站著一個中年人,他穿的很簡單,一身粗布長袍,頭上戴著一頂鬥笠,懷裏抱著一把劍。
    十幾個衙役圍在他的四周,誰也不敢輕易上前,中年人的腳下,隨意的丟著一個血淋淋的腦袋,血在地麵上流了不少,氣氛甚是恐怖。
    秦宜祿嚇的臉都白了,不敢靠的太近,遠遠的問道:“你是什麽人?報上名來,張百萬是不是被你所殺?”
    中年人點了點頭,“不錯,人是我殺的,名字我也可以告訴你,在下劉彪。”
    劉彪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並不多,他也懶得多說廢話,直接從懷裏掏出龍衛的腰牌,高高的舉了起來。
    秦宜祿看了一眼,頓時一驚,“原來你是龍衛的副統領。”
    秦宜祿的態度頓時來了一個180°的大轉變,急忙堆上笑臉,屈身行禮,“下官多有冒昧,還望統領恕罪。”
    劉彪哼了一聲,指了指張百萬的首級,說道:“張百萬欺男霸女,在銍縣橫行無忌,就在昨夜他還剛剛搶了一個良家女子,險些侮了人家的清白,你身為銍縣縣令,治下竟出現了這種事情,可謂嚴重失職,希望你好自為之。”
    劉彪又狠狠的瞪了秦宜祿一眼,轉身大步離去,秦宜祿彎腰恭送,屁都不敢放一個。
    圍觀的百姓紛紛鼓掌叫好,“殺的好,真是為咱們銍縣除了一個大害。”
    有個不懂事的衙役過來請示,“縣令,他把人殺了,就這麽讓他走了嗎?”
    秦宜祿甩手就給了那衙役一巴掌,罵道:“龍衛辦事,誰敢阻攔?更何況他還是龍衛的統領,職位僅次於趙雲將軍。要是我敢阻攔,那我這個縣令,也算是做到頭了。”
    龍衛不僅秦宜祿不陌生,許多百姓也都聽說過,大家也許不知道具體某一個人的名字,但隻要一提到龍衛,很多人都知道。
    哪裏有不平的事情,哪裏就有龍衛的身影,他們來無影,去無蹤,他們可以先斬後奏,隻要掌握罪證,可以不經審判就把人殺死,而當地的官府,不僅不會追究,甚至很多時候,還得替龍衛擦屁股。
    龍衛把人打一頓,或者把人直接殺掉,然後揚長而去,官府就要處理因此產生的一切問題。
    劉彪離開縣衙來到附近一個酒肆,很快,就跟過來不少百姓,就連店家也把劉彪當成了為民除害的大英雄,說什麽,也要免了劉彪的酒錢。
    自從離開許都後,劉彪這些人全都自由自在,過的異常灑脫,不僅可以仗劍天涯,打抱不平,被百姓追捧敬重的同時,也不用再擔心官府找他們的麻煩,現在官府甚至願意為他們提供一切便利。
    現在各地官府非但不會找他們的麻煩,對龍衛簡直是又敬又怕,隻要龍衛出現在他們治理的轄區,這些官吏就會擔心會受到牽聯。
    劉彪正在飲酒,又來了一名同伴,那人遞給他一封信,劉彪打開書信,頗為感慨的說:“離開許都這麽久,還真是很想念陛下啊。”
    雖然在外麵逍遙自在,但是劉彪一想到皇帝,心情頓時變的不一樣了。
    衝那人點點頭,劉彪說道:“我們馬上啟程,去江東!”
    …………
    其實不僅郭嘉看出了問題,隻不過,屬郭嘉最聰明,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就覺察到了,接下來也慢慢有人覺得不太對勁。
    毛玠第二天就主動找到曹操,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丞相,舟船相連,看似解決了我軍將士不習水戰的問題,可是,一旦周瑜用火,後果不堪設想啊。”
    郭嘉也在旁邊,他笑著衝毛玠點了點頭,毛玠是當初第一個給曹操提出迎天子來許都的人,他的見識和判斷還是很敏銳的。
    隻不過,這麽多年以來,毛玠主要負責幫曹操招募人才,不像郭嘉一直跟在曹操身邊,所以毛玠出謀獻策的機會不多。
    曹操忽然不以為然的笑了,對毛玠說:“孝先,你多慮了,來,諸位隨我來。”
    曹操說著,邁步走出大帳,帶著眾人來到了江岸邊,江水濤濤,旗翻招展,曹操伸手指著飄動的旗翻說道:“諸位都看到了嗎?現在這個時節,刮的都是西北風,我們在北,周瑜在南,周瑜就算用火,也隻會自己燒自己啊。”
    曹操放聲大笑,引得曹仁夏侯惇等眾將士都跟著一同大笑起來。
    毛玠仔細打量著旗幡好久,又回想了一下,連日來,要麽是北風,要麽是西北風,風向都是對周瑜不利的。
    郭嘉笑而不語,可是他和曹操“搭檔多年”,曹操對他太了解了,郭嘉臉上的細微表情,並沒有逃過曹操的眼睛。
    等議事結束後,曹操單獨把郭嘉留下,問道:“奉孝,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麽?”
    郭嘉笑著點點頭,“明公,我就知道瞞不過你。”
    “有什麽就直說。”
    曹操和郭嘉一向關係融洽,就算兩人偶爾開個玩笑也算不得什麽。
    “明公,你今日在江邊說風向對我們有利,刮的一直都是西北風。”
    曹操點了點頭,“是啊,難道我說錯了嗎?”
    郭嘉說道:“天地萬象,素來變化難測,明公怎麽能根據現在的情況就推測今後風向不會再改變呢?哪怕風向隻改變了一兩天,若被周瑜抓住,對我們都將是致命的打擊。”“
    “其實,昨日陛下就把我單獨叫過去了。”
    曹操有些出乎意料,“難道連陛下也看出了端倪?”
    郭嘉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明公,陛下這一次雖然不會派人參戰,身邊帶的卻全是精英能臣,龐統的計策,可不僅僅隻有我看出來了,陛下身邊的諸葛亮賈詡、沮授甚至陛下本人,也恐怕都能看出端倪。”
    如果換了別人說這番話,曹操未必會聽進去,但是郭嘉這麽一說,曹操頓時引起了警惕,“看來,龐統不是來幫我的,而是來害我的。”
    曹操的心中怒火噌的一下就冒了出來,急忙衝外麵高喊一聲,“典韋何在?”
    典韋答應一聲,迅速進了大帳,曹操沉著臉對他吩咐道:“去,馬上把龐統給我抓起來。”
    郭嘉急忙搖頭,勸道:“明公不必動怒,不如將計就計,讓周瑜誤以為我們已被龐統所騙,然後加以應對。”
    “奉孝,你想怎麽做?”
    郭嘉想了想,回道:“明公,現在我已經可以確定,周瑜一定會用火,讓我們把戰船連在一起,這就是鐵證,不然,他幹嘛這麽好心呢?而若要用火,就離不開風,隻要風向改變,就對我們不利了。”
    郭嘉表現的非常輕鬆,“現在知道了周瑜的計劃,應對起來就容易了,隻要風向不變,周瑜就不會向我們進兵。”
    郭嘉又說道:“明公,龐統獻出連環計,我覺得他一定不會久留,恐怕這一兩日就會尋機離開。”
    曹操冷哼了一聲,憤恨的說道:“枉我對他如此器重,想留在身邊重用,想不到,他卻居心叵測,竟然和周瑜密謀要害老夫。”
    郭嘉笑道:“明公,你沒必要和他計較,一旦你處置他,有可能就會讓周瑜引起警覺,懷疑計策已被識破。再說,龐統名冠荊襄,明公現在又是荊州之主,若擔上了害賢之名,對明公也大為不利。”
    郭嘉想的比較多,曹操不屑的哼了一聲,曹操並不怕擔什麽害賢之名,對世家名士,曹操可不會無條件的慣著他們,之前的邊讓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龐統獻出連環計後,也不想繼續在曹營逗留,他一直想找機會離開,曹操全然不理,他完全采納了郭嘉的建議。
    龐統愛做什麽就做什麽,想什麽時候離開就什麽時候離開,隻要龐統人還在曹營,曹操依舊對他表現的格外敬重。
    這一日,龐統終於尋到了機會,他剛要離開,突然徐庶出現了。
    一見麵,徐庶就說破了龐統的計策,“先是蔣幹盜書,被周瑜所騙,使曹操罷免了黃祖文聘二將,為周瑜除去了勁敵,今汝又獻了連環計,讓曹操把戰船連在一起,周瑜隻需一場大火,二十萬曹軍將士將頃刻間葬身火海之中。”
    龐統吃了一驚,忙問道:“莫非元直要告知丞相?”
    這兩人在岸邊見麵,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劉協派人正暗中盯著他們。
    徐庶雖然識破了龐統的計策,卻並沒有揭穿他的意思,徐庶隻是讓龐統給他出一個脫身之計。
    龐統卻笑了,“元直,你若脫身,易如反掌啊,明主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徐庶一愣,忙問:“哦?還望士元賜教。”
    龐統伸手往大營北麵指了指,曹操的兵營在前麵,劉協的營帳在後麵,龐統所指的方向正是皇帝營帳所在的位置。
    “曹操此戰必敗無疑,但敗的隻是曹操,皇帝此番坐山觀虎鬥,欲要坐收漁利,此戰過後,獲益最大的自然非皇帝莫屬,士元隻需找機會向皇帝投效,則前途無量啊!”
    徐庶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其實他一開始想要輔佐的人就是皇帝。
    隨後,龐統乘船離去,他前腳剛走,闞澤就來了北岸。
    闞澤帶來了黃蓋的投降書信,還言辭激烈的把周瑜詆毀了一頓。
    曹操厚待了闞澤,然後又單獨向郭嘉請示,郭嘉爽朗的笑了,“到現在,我全都想明白了。”
    “哦?奉孝,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說。”
    郭嘉解釋道:“周瑜既然打算用火,又讓龐統獻了連環計,但這裏麵還缺少一個環節,就算江風突然轉向,利於周瑜縱火,可我軍守衛嚴密,江東的船隻怎麽可能輕易的靠近呢?現在,闞澤來了,還帶來了黃蓋被打要投降我們的書信,哈哈…這黃蓋,就是縱火的關鍵人物。”
    曹操也明白了,咬牙罵道:“周瑜小兒想不到如此毒辣,竟然不惜用了苦肉計,痛打了老將黃蓋。”
    郭嘉道:“是啊,闞澤的詐降計,黃蓋的苦肉計,龐統的連環計,再加上周瑜的火攻之計,環環相連,一計接著一計,這周瑜足以稱得上當世奇才。”
    曹操卻挑起了大拇指,對郭嘉稱讚道:“任周瑜再厲害,隻可惜,老夫身邊有奉孝在,任憑周瑜計謀再多,奉孝卻隻用了一計,那就是將計就計!”
    不用郭嘉提醒,曹操便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了,他馬上給黃蓋寫了一封回信,和他約定好時間,讓闞澤把書信捎回江東,交到黃蓋的手裏。
    既然約定了時間,曹操這邊便加緊準備,因為大戰即將到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