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關於大腦的第一輪科普-1
字數:308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上學之烏托邦 !
喬麗萍突然就有一種感覺,好像弟弟一瞬間就長大了。她一直擋在前麵保護的人不知什麽時候起已經站在了她的身前,盡管他什麽都沒做,但是那種頂天立地撐在她前麵的感覺突然縈繞在她的心頭,讓她感到既欣慰,又有一點兒失落。
晚上,鍾喬伊也順利拿到外出許可,可以去聽王路易的科普解說了。沒想到,夜色下的學習博物館與白天素靜、雅致的感覺完全相反。金色的燈光穿透了一扇又一扇長方形的高清玻璃,遠遠地就能看清懸在大廳中央的神經元森林雲雕塑中流過一道道幽藍色的光芒,被點亮的神經元細胞核像群星般閃閃發亮。博物館的外觀如同優雅的琴鍵一般明暗交錯,內部光芒四射、金碧輝煌,仿佛要把“知識的殿堂”五個字直接標記在每個夜訪者的第一觀感中似的。
王路易站在“大腦是可塑造的”的logo旁邊,再次故意把“少年講解員”的標誌藏了起來。他滿意地朝準時趕到的鍾喬伊點了點頭,沉穩地說道,“這就是我們今天講解的主題,請大家記住這句話,‘大腦是可塑造的’,也請記住此時此刻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因為我相信,聽完我的講解之後,你們會對這句話產生新的感受。”
王路易的聲音不高,但隱形麥克準確地捕獲了他的聲音,再通過特定的輻射網,如同武俠小說裏的千裏傳聲神技一般,清晰地傳輸給他的聽眾們。
隨著他的聲音,鍾喬伊的視域裏出現大腦的模型,鍾喬伊瞬間想起被小舅舅百般嫌棄的腦花湯,隻好非常努力地把眼前的大腦想象成一顆核桃仁。
王路易說道,“左、右腦分工理論是傳播最廣泛的腦理論,也是最直觀的腦理論。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裏博士通過著名的‘裂腦人’實驗證實左、右腦具有不對稱性,請記住,“王路易突然重聲說道,”我說的是,左右腦具有不對稱性,而不是,左右大腦分工不同,我馬上解釋。“
他把腦模型推起來,將頂部衝向他的觀眾們,讓他們清晰地看到兩個大腦半球:
“正常的人腦有左右兩個半球,中間由胼胝體聯接在一起。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左右腦就是通過中間的胼胝體傳遞信息,協同工作的。但是,在人們對大腦還非常不了解的1936年,人們為了治療癲癇病,切斷了病人的胼胝體,讓左右大腦分開獨立工作,這種人就被稱為裂腦人。可是後來,人們發現‘裂腦人’在行為和認識上都發生了問題,停止了這項手術。“
“1952年,斯佩裏先後用貓、猴子、猩猩進行了大量的裂腦實驗。1961年,他憑借從動物身上得來的實驗經驗研究‘裂腦人’,最後發現,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要比左腦好一些,證明左右腦的功能具有不對稱性。“
“但是,不對稱不意味著不同。斯佩裏得到的結論不是人的左右大腦各有分工,而是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比右腦好10%左右,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比左腦要好一些。1981年,斯佩裏獲得諾獎時提到,沒有所謂的左右腦分工,左右腦都有獨立完整的記憶、感知、思維、推理和感情係統。”
“但總有人把這個理論誤讀為,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和語言,左腦的思維是連續有邏輯的;右腦負責形象思維和情感,右腦的思維是跳躍的直覺的。而真實的情況是,人的左右大腦功能是互補的。隻是在某些方麵,一邊比另一邊更具有優勢,尤其在一些複雜的腦活動中,要你們的左、右腦同時進行。“
他突然語重心長地說道,“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左腦和右腦不一樣,自己把自己弄成一個裂腦人。“
這話莫名其妙地戳到了一些人的笑點上,人群中發出了克製的笑聲。王路易對這種反應滿意極了,得意地打了個響指,核桃般的大腦轉了個方向,露出它的側切圖。
“如果說左右腦相對優勢理論是我們應該知道的第一個理論,那‘三重腦’假說就是我們應該知道的第二個理論了。提出這個假說的麥克裏恩博士是美國神經學家,他認為,我們的腦不是一個,而是三個,這三個腦按照進化的順序一層覆蓋著一層,就像考古遺跡一樣,每一層都有自己獨立的智能,但又相互影響和聯係。”
大腦的側切圖隨之變化,由內至外依次分成三層,最裏麵的一塊寫著爬行腦、中間寫著古哺乳動物腦、最外麵最大的一層寫著新哺乳動物腦。
“從命名看,這個假說顯然是依據進化的先後順序提出的。這個假說認為,爬行動物腦是最先出現的腦,控製著心跳、呼吸、睡眠等基本生理功能,在這個腦的控製下,人們的行為也比較原始,衝動、死板、多疑、妄想等等。“
他瀟灑地打了個響指,這一塊出現一條蛇。
“古哺乳動物腦又叫邊緣係統,邊緣係統處在中間,包含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腦結構,比如海馬體,能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再比如杏仁核,負責創造情緒並產生相關記憶。“
他又打起響指,於是中間一層出現一隻毛茸茸的大老鼠。
“新哺乳動物腦也叫新皮層,它是大腦的主體,大約占了人腦容量的三分之二,而且,“他強調道,”新皮層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大家還記得我剛剛說過什麽嗎?“
“我說,你要發展的不是你的左腦或者右腦,而是你的空間感、抽象思維、音樂感和藝術感、你的邏輯思維與語言能力,控製你的情緒動機等等,做一個正常人。“
他再次打起響指,這次,新皮層卻出現了兩個動物,一個是猴子,一個是海豚,他指著海豚的位置說道,“我不是想說海豚比猴子更高級,但是在新皮層中,確實有一塊功能特別重要,它就是額葉前端,它控製我們的許多高級認知,還能阻止我們做出一些低級的不恰當的行為。“
觀察了他的觀眾之後,他再次打了響指。於是腦圖被推到旁邊,一係列的測試題出現在視域中央,有圖片、有題目,有數字、有圖形等等。
“第三個值得了解的腦理論是智力測試,”他嚴肅地道,“智力測試常常讓我們誤以為人們的智力是有等級的,但智力測試隻是一種方法罷了,就像考試分數不能說明你真正的學習成績一樣,人的智力也不可能被幾十道題決定。不錯,看上去,確實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聰明一些,但是,逆襲永遠存在。因為大腦是可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