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戶籍

字數:318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一品閑人 !
    孫英道:“這位宋師爺年輕的時候可是咱們青州府有名的訟師,最善詭辯,可是今日楊公子與宋師爺一番較量,卻將宋師爺說的啞口無言,在下很是佩服!”
    楊定哈哈一笑,說道:“我也不過是借鑒了一位偉大詩人的思想,這倒不是在下的功勞!”
    孫英道:“楊公子真是謙虛了,不管怎麽說楊公子學識淵博在下倒是見識過了,不知楊公子今日可有閑暇?在下找楊公子有些事情。”
    嶽仙樓,楊定與孫英時隔一日再一次來到了嶽仙樓,嶽仙樓的夥計見到楊定覺得甚是眼熟,可是楊定身穿一身公服,倒是讓這個嶽仙樓的夥計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小二,在下這次還是要去二樓,需不需要在下再給你寫首詩?”楊定見到店小二望著自己發呆,於是嗬嗬一笑調侃道。
    “啊,客官是你,啊不,是官爺!”
    楊定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公服,問道:“小二,二樓可還有空桌?”
    “有的有的,官爺請上樓!”
    楊定搖頭一笑,便與孫英登上了二樓。
    店夥計見到楊定消失的背影,暗暗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汗珠,自言自語的說道:“這位爺短短一日的時間就由短工變成了官爺,看來以後不能以貌取人啊!”
    “孫兄,在下借此薄酒多謝孫兄的引薦之恩!”兩人來到二樓分賓主落座之後,楊定端起剛剛斟好的一杯酒,敬道。
    不管怎麽說,他能夠從最底層的雇農變成今日衙門的差役,真要多謝眼前這位孫公子的引薦,雖然楊定並不是吃不了苦,可是若真讓他堂堂的一個理工科的學生為了生計整日幹些抬抬扛扛的粗活,他自己的心裏都覺得不平衡。
    孫英擺擺手,忽然從袖中拿出一本黃冊子,說道:“楊公子是有才之人,在下也不過是為我叔父物色人才,楊公子,在下還有一份禮物要送給楊公子,楊公子看過之後再謝我也不遲!”
    “哦?”楊定接過黃冊,打開之後翻了幾頁,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楊定驚訝的張了張嘴,說道:“孫公子,這是---,在下的戶籍?”
    孫英道:“不錯,正是戶籍,這本皇冊正是咱們樂安縣將要呈報上去的戶籍,按理說咱們大明的戶籍是每十年上報一次,可是現在皇上初登皇位,加上最近一年連番征戰,咱們大明人口損失嚴重,因此皇上這才特別下旨命各府各縣統計人口,所以在下便自作主張,將楊公子的戶籍落在了樂安縣!”
    楊定看著黃冊上自己的名字,忽然萌生了一種有家了的感覺,不管他之前是誰,但是現在,他已經變成大明朝的一份子了。
    孫英見到楊定出神的樣子,忽然笑道:“楊公子有了這身份證明,日後便可參加科考,在下相信以楊公子的才學,中舉應該不是問題的!”
    楊定聽到科舉兩個字,抬頭看著孫英,或許是被楊定熾熱的眼神盯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孫英竟然臉色微微有些發燙,一時之間竟然露出了小女兒家的神態。
    見到孫英突然露出的嬌羞模樣,楊定的心裏忽然緊跳了幾下,難道說這位孫公子是女扮男裝?這未免也太像了些!
    楊定順著孫英的臉龐往下望去,白皙細膩的脖頸確實與他們這些皮膚粗糙的男人有很大區別,難道---,難道這位孫英孫公子是一位女扮男裝的姑娘?
    楊定心中暗驚,他第一次見到孫英的時候怎麽就沒有發現呢?猜到了孫英的身份,楊定心中倒是有些拘謹了起來。
    “孫、孫公子,在下、在下沒有考科舉的打算!”楊定有些為難的說道。
    “哦,楊公子可是擔心自己的字寫得不夠好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楊公子便有些多慮了,在下的意思不是讓楊公子參加這一屆的科舉,而是參加下一屆的科舉,用三年的時間準備,想必對於楊公子來說,足夠了吧?”孫英笑道。
    “下一屆的科舉?這---?”
    這一下楊定倒真是犯難了起來,他不想參加鄉試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現在的字寫的不好,而是從他所學的知識上來說,他根本做不了八股文,試問一個從小就學習現代科學的學生,怎麽能在八股文上勝過古代的考生?
    可是就在楊定為難之際,忽然看到孫英期盼的眼神,楊定心中一動,雖然這位孫姑娘是男子打扮,而且也隻與他見過兩次麵,可是當楊定看到孫英那雙清澈的眼神時,拒絕的話突然卡在了喉嚨裏。
    “孫兄,在下的身份,怕是不經查的!”不知怎的,楊定卻說出了這麽一句話來。
    孫英笑道:“楊公子,你這身份的事情勿需擔心,你的身份是秦捕頭親自去安排的,這一家姓楊的家族已經無人了,去年瓦剌圍攻京城,這戶姓楊的人家最後一名男丁也被招募入京了,而且時隔一年還沒有傳來消息,想必已經陣亡在了京師,所以楊公子的戶籍絕對可靠,而且這件事連我叔父也不知道!”
    楊定皺了皺眉,說道:“孫兄,實不相瞞,原本在下的計劃之中,並沒有參加科舉這一項,所以在下不敢承諾一定會參加三年之後的科舉。”
    “哦?楊公子竟然不想參加科舉?可是楊公子應該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個道理,而參加科舉,是每一個讀書人唯一的出路!”
    楊定點點頭,說道:“這些道理在下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在下讀的書,並不適合考科舉!”
    “楊兄,在下不明白,難道這天下的書籍,還能離得了孔孟之道嗎?”孫英有些詫異的說道。
    楊定笑道:“當然,孔孟之道不過是一種思想的傳承,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下讀的書既有聖賢之書也有實用之學,著實駁雜了些,如果單拿出孔孟之道來說,在下的水平著實有限,恐怕不夠資格參加科舉!”
    “啊?楊兄,你說的話在下有些不明白!”孫英仍舊不解的說道。
    楊定搖頭笑道:“一時之間在下倒也不好解釋,如果日後孫兄與在下接觸多了,便會知道其實在下對那八股文章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