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樹葉?閑子?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一品閑人 !
    楊定隻能硬著頭皮點點頭,說道:“在下楊定,祖籍青州府樂安縣,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下應該就是楊司官的堂弟了!”
    “回皇上,這兩兄弟,兄未見過弟,弟未見過兄,就算兩人都承認了,也無從證明這兄便是兄,弟便是弟!”就在這時,曹吉祥忽然說道。
    景泰帝微微一皺眉,曹吉祥說的不錯,這從未見過的兩人要如何相認?
    “皇上,臣的身上帶著我那堂弟在正統十四年寫給臣的家書,隻要皇上將臣堂弟的字跡與楊大人的字跡兩相比較,便可知道楊大人是不是臣的堂弟了!”
    景泰帝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個好主意,來人,將楊定前幾日的奏折拿上來!”
    楊彥從衣袖中取出一封書信,由小太監承給景泰皇帝,片刻之後又有一個小太監將楊定第一次入朝的時候給景泰皇帝畫的那張“大餅”拿了出來,景泰帝一邊打開書信,一邊打開奏折,之後便開始比對起字跡來了。
    此刻楊定的額頭上不知不覺已經滲出了汗珠,楊定哪裏給楊彥寫過書信,難道說楊彥真的有一位堂弟不成?
    就在這時,景泰帝意味深長的看了楊定一眼,之後便將這兩份字跡遞給了兵部尚書於謙,於謙看後,又遞給了禮部尚書胡濙,胡濙看後又遞給了吏部尚書王直,隨後這一封家書和一份奏折便在六部尚書中傳閱了一遍。
    看到這,楊定的心這才稍稍安定了下來,同時更大的疑惑又湧上了心頭,這個楊彥,到底是誰?
    “楊彥,方才的筆跡朕仔細比對過了,楊定的字跡確實與你堂弟的字跡如出一轍,你們兩兄弟,可以相認了!”
    “謝皇上!”楊彥大喜,看著一旁還有些傻乎乎的楊定,一把將楊定抱住了。
    “我的好兄弟,為兄找得你好苦啊!如今楊家隻剩下你我兄弟二人,今日你必須隨我回家見見你家嫂嫂!”因為突如其來的兄弟重逢,楊彥因為激動用的力氣大了些,不過這樣以來,兩兄弟重逢的喜悅反而更加真實了。
    “大哥,兄弟今日便帶著弟妹登門拜訪,順便看看我那小侄兒!”
    景泰帝見到兩兄弟當場相認,心中的疑惑盡去,景泰帝道:“楊定,連續三日被連參三本,你自己應當好好反省一下,你是朕的給事中,是給朕解決麻煩的,不是給朕增添麻煩的,朕罰你一個月俸祿,你可有意見?”
    “臣不敢,臣自願領罰半年俸祿!”楊定道。
    景泰帝點頭道:“算你還有悔過之心,那就罰你半年俸祿,外加十日的閉門思過!楊彥!”
    “臣在!”楊彥朗聲道。
    “你現在是朕的親軍司官?”
    “是,臣現任神機營中軍司官!”楊彥道。
    景泰帝道:“今日你為朕和眾位大人解惑有功,朕封你為神機營中軍指揮!”
    “臣楊彥,謝皇上!”
    這---?這叫什麽?這分明是明貶實褒,雖然楊定被罰了半年俸祿,但其堂兄卻由一個小小的司官晉升為了中軍營的指揮使,要知道神機營乃是皇帝的禁衛軍,也就是說楊彥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躍成為了景泰帝的親信。
    楊彥升官,不僅是景泰帝做給楊定看的,更是做給所有人看的,再加上楊定今日在奉天殿上親自逼死了曹吉祥的兒子,充分顯示了楊定狠辣以及無所畏懼的一麵,兩相之下,恐怕今後再也無人敢隨便的彈劾楊定了。
    散朝之後,楊定被人圍住連連道喜,這與前幾日無人搭理的情況截然相反,楊定一一回禮謝過,等到楊定回完最後一禮的時候,隻覺得老腰都快有些直不起來了。
    這還真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時楊定再找楊彥,楊彥已經不知去向,或許是與神機營總指揮楊能一起下朝了,不過不要緊,楊彥府上今日他是必須去的,否則自己心中的疑惑怎能去掉。
    楊定走出奉天殿,心中這才長長舒了口氣,今日他本不想這麽高調,不想這麽咄咄逼人,可是他三番兩次的被人彈劾,讓他厭煩至極,一連三日,朝堂上變著花樣的彈劾他,難道這真的是巧合嗎?
    今日曹吉祥和程熠的出現,讓楊定意識到這絕不是巧合,至少在曹吉祥眼裏,是看他不順眼的。
    “楊大人,且留步!”
    “李大人!”
    楊定正低頭沉思的走著,忽然被人喊住,楊定回頭一看,見到喊他之人竟然是戶部右侍郎李賢,楊定不免有些錯愕了起來。
    “李大人喊下官,可是有事?”
    李賢笑道:“我乃戶部右侍郎,你是禮科給事中,我找你能有何事!”
    “哦?那李大人是---?”
    李賢道:“楊大人身為在下的鄰居,我卻與楊大人未曾見過麵,既然是近鄰,這下朝之後一起回家有什麽不妥嗎?”
    楊定忙道:“能與李大人一起同路回家,是下官的榮幸。李大人,請!”
    李賢哈哈一笑,說道:“楊大人不必拘謹,老夫找你,也隻是閑聊一下。”
    “哦?李大人請問!”
    李賢道:“楊大人是石將軍推薦入朝的,這麽說楊大人走得是石將軍的門路?”
    楊定一怔,李賢這話問的,太過直接了些,不過這倒也符合李賢的個性,楊定道:“下官雖然是石將軍舉薦,但走得卻不是石將軍的門路,衛千戶是下官的好友,也是我夫人的義兄,其實石將軍是看在衛千戶的麵子上才舉薦的在下!不管下官走的是誰的門路,但石將軍的舉薦之恩下官卻是記在心裏的,所以李大人也可以說下官走得是石將軍的門路。”
    李賢又道:“那楊大人是如何得罪司設監曹公公的呢?”
    楊定笑道:“下官其實並未接觸過曹公公,或許是曹公公看下官不順眼,或者是想給在下一個下馬威,這才使人彈劾下官的吧!”
    “可是楊大人今日卻逼死了曹公公的兒子,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楊定笑道:“如果是一般的朝臣,或許過了,但這人是曹公公的兒子,所以下官認為不過分!”
    李賢有些意外的說道:“這麽說,楊大人不喜歡這位司設監的曹公公嘍?”
    楊定道:“在下並不是針對曹公公,而是覺得宦官有些多權了些!洪武十七年太祖皇帝便明令禁止宦官不得幹預朝政,可最後還是成立了東廠,李大人,既然有東廠,說不定以後也會有西廠、南廠、北廠,所以不得不防啊!”
    李賢心中微微有些詫異,說道:“可就算如此,楊大人卻用了一種最笨的辦法。”
    楊定笑道:“笨不笨的總歸是個辦法,這總比什麽都不做來得強!王振當權的那十幾年尚曆曆在目,我想誰都不希望朝廷再出現第二個王振。”
    李賢道:“楊大人是不是有些多慮了?現在兵部節製五軍大營,內臣自王振死後再也翻不起波浪,可以說現在的朝廷空前的穩定,隻要有於尚書在,我想誰也變不成第二個王振!”
    楊定搖頭笑道:“是嗎?那李大人就當下官這麽做是為了自己吧,下官官小權微,長得又像個軟柿子,總是有人想捏一捏,這捏來捏去的,早晚有一日下官的腦袋就會被捏扁了!”
    李賢道:“楊大人這麽做倒也不妨是一條出路,隻要不結黨,不營私,對頭總會是少一些的,李大人明白在下的意思嗎?”
    楊定心中一動,李賢這話是什麽意思?李賢今日與他同路回家顯然不是拉攏他的,既然李賢不想拉攏他,那為何又要提醒他不要結黨呢?
    楊定想起李賢當年入仕時的經曆,那時的三楊同樣很欣賞李賢,並且極力拉攏,可是這位李大人卻絲毫不給楊士奇麵子,最後卻在與王振的爭鬥中保全了下來,難道說今日李賢找他的目的,是要讓他當一顆閑子?
    楊定越想越有可能,現在兵部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強大,李賢是於尚書的鐵粉,且又調任了戶部,而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給事中,若不是今日他逼死曹鉉,恐怕還入不了於尚書的法眼。
    或許李賢也意識到了樹大招風,因此雖然兵部很欣賞他,但卻不想大張旗鼓的將他拉入麾下,在於尚書的眼中,他現在就是一片樹葉,一粒種子,既需要考驗也需要成長,或許是這樣吧!
    “李大人,下官愚鈍,不是很明白李大人的意思,不過時間還長,下官願意慢慢揣摩李大人的意思!”楊定心中權衡了一下,選擇是雙方的事情,難不成你們兵部權力大,我就要無條件的跟著兵部走嗎?
    李賢看了楊定一眼,眼神深處閃過一道亮光,李賢哈哈一笑,說道:“不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既然楊大人是明白之人,那在下也就不多說了!好了,我們都到家了,楊大人,再會!”
    “李大人慢走!”楊定施了一禮,兩人分別邁入了各自的家門。
    “月芽?月芽?”楊定一進後院,便尋起了月芽。
    “夫君,月芽在呢,何事?”
    楊定道:“月芽,你現在收拾打扮一下,一會隨我走趟親戚!”
    “親戚?夫君,咱們家在京城哪裏有親戚?”
    楊定笑道:“以前沒有,從今日便有了,今日在朝堂之上,當著皇上和所有大臣的麵,剛認了一個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