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搞通訊設備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王耀祖心裏暗罵一聲:“這破係統,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來湊熱鬧,這不是逼著老子往火坑裏跳嗎?”
不過,這係統提示音就像是在耳邊放了個二踢腳,炸得他心裏那點猶豫徹底煙消雲散了。
大陸第一家通訊公司啊,這塊蛋糕要是真讓他啃下來了,那以後還不得財源滾滾?
他‘啪’地一下把煙按滅在煙灰缸裏,抬起頭,臉上已經換上了一副舍我其誰的豪邁表情:
“既然劉市長和賈市長這麽看得起我,那這個事兒,我幹了!”
劉市長和賈市長對視一眼,兩人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小子,果然沒讓他們失望。“好好好。
”“好啊,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劉市長連連叫好,激動地一拍桌子,差點把桌上的茅台給震翻了。
“耀祖啊,我就知道你小子有魄力!來來來,咱們走一個,預祝你馬到成功。”
賈旭東也興奮地端起了酒杯。王耀祖心裏暗暗叫苦,這酒還沒喝完,事兒就落到自己頭上了。
不過,表麵上他還是裝出一副義不容辭的樣子,和兩位市長碰了一杯。
回去後,王耀祖想了一晚上,覺得通訊設備的這事情能做,雖然因為係統的原因,但是畢竟已經答應了下來,現在已經被架在火上烤了,不做也不行。
接下來的幾天,王耀祖就開始為組建團隊的事情發愁。通訊設備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高科技,沒點真本事的人,根本玩不轉。
他先是把電話打到了香港那邊,想從那邊挖幾個人才過來。
結果一聽說是去大陸搞通訊,那些香港工程師一個個都像躲瘟神似的,找各種理由推脫。
王耀祖這才意識到,這年頭,大陸在很多人眼裏還是個土老帽,想挖牆腳,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沒辦法,他隻能把目光轉向了內地。他托人四處打聽,最後終於打聽到,在北方幾個大型電子廠裏,還真有幾個技術骨幹,據說都是當年從蘇聯留學回來的,有兩把刷子。
王耀祖立馬就坐不住了,直接帶著厚禮,親自上門拜訪。
這幾個工程師,本來在廠裏也算得上是香餑餑,待遇也不差。
但是,當他們聽完王耀祖的來意,得知有機會參與研發國內自己的移動電話時,一個個眼睛都亮了。
“王老板,你說的都是真的。”
“咱們國家真的要搞自己的移動電話?”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工程師,激動地雙手都在顫抖。
王耀祖知道,對於這些老一輩的工程師來說,能為國家做貢獻,那可是比什麽都重要的事情。
“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您老不成。”
王耀祖對老一輩的工程師還是很恭敬的,立馬拍著胸脯保證道:
“兩位市長說了,隻要是人才,要什麽給什麽,您幾位要是願意來,待遇絕對比現在翻幾番。”
老工程師還是有些猶豫:
“可是,我們對移動電話塊塊,也隻是一知半解,萬一……”
他擔心王耀祖花大價錢把他們請過去,最後做不出來的話,一張老臉都沒有地方去放了。
“您放心,資金方麵完全不是問題。”
王耀祖知道他的擔心,不過沒在意,隻是大手一揮,直接打斷了他道:
“我這次來,就是想請您幾位出山,組建一個研發團隊,資金、設備,我全包了。”
看著王耀祖那一臉真誠的樣子,老工程師終於點了點頭:
“好,我們我幹了。”
就這樣,王耀祖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以及鈔能力的加持,成功地說服了幾個老工程師加入他的團隊。
在搞定幾位老工程師之後,王耀祖心裏的大石頭算是落了下來,不過一想到幾個老工程師雖然技術過硬,但畢竟年事已高,精力有限。
王耀祖明白,要搞出真正能和國際接軌的移動電話,還得靠新鮮血液。
他立馬想到了在香港碰的壁,那些眼高於頂的香蕉佬。
“行,你們不是嫌大陸土嗎?老子這次偏要高薪把你們挖過來。
”王耀祖二話不說,直接在香港最繁華的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廣告,開出的條件簡直能讓那些香港工程師眼珠子都掉下來:
年薪百萬港幣,配豪宅,配專車,子女還能去國際學校。
這下,那些原本對大陸嗤之以鼻的香港工程師們,一個個都坐不住了。
“喂,阿強啊,聽說大陸那邊有個姓王的老板在招人,開價老高了。”
“真的假的,年薪百萬不會是騙人的吧?“
“騙你幹嘛?報紙上都登出來了,聽說那個姓王的老板背景很深,連市長都對他客客氣氣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是這些本來就一心想要賺錢的工程師們。
很快,王耀祖的公司門口就排起了長隊,一個個西裝革履的香港工程師,操著各種口音的粵語,都在焦急地等待著麵試。
王耀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親自上陣麵試,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把公司的前景描繪得天花亂墜,把那些香港工程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當然,王耀祖也不是什麽人都要,他隻要那些真正有技術,有經驗的實力派。
對於那些隻會誇誇其談,實際水平卻一塌糊塗的水貨,王耀祖直接讓他們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就這樣,王耀祖招攬了一批來自香港的精兵強將,再加上從全國各地招募來的技術人才,他的團隊迅速壯大,很快就擁有了上百人的規模。
人有了,技術也不能落後。
王耀祖知道,要想研發出真正領先世界的產品,就必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他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國,那裏可是世界科技的中心。
他托人找關係,終於聯係上了一家美國通訊設備公司,願意以技術轉讓的方式,將他們最新的移動電話技術賣給王耀祖。
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王耀祖激動得差點跳起來,當即拍板,花了整整一千萬美元,買下了這項技術。
一千萬美元啊,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要知道,那可是八十年代末,一美元都能換好幾塊人民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