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遠方

字數:238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你好依貝 !
    蘇氏夫婦問過依依的名字,依依應該是小名,李蘭希望依依將來能夠像貝殼一樣,內心堅強勇敢,外表也不要看著好欺負的樣子,所以給依依取名依貝,蘇依貝就是大名了,蘇氏夫婦都叫依依“貝兒”。
    在鄰居眼裏依貝是個既懂事又漂亮的好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同學們眼裏依貝是才女兼美女,從小愛看課外書籍的依貝語文成績總能排在全年級前三名,作文都是當作範本被老師拿來朗讀。可惜人無完人,金無足金,在z城最好的高中z城一中,依貝數學成績常年徘徊在及格線,在理科班就是“致命”的缺點。還有60天就要高考了,黑板上高考倒計時每天都在減少,除了考試,就是刷題,成績也不見好!悲催的高三生活被人們說成是最有學問的時期,因為這個時候高三學子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同學們眼裏努力、愛學習、長得好看,這些隻是表象,依貝喜歡看課外書籍,跟作者一起遊遍大江南北,暢想宇宙萬物,做一個個美美的夢!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依貝六歲的時候,媽媽李蘭就生了一個小妹妹,剛開始看到那麽小小的、萌萌的,糯米團子似的小妹妹時,依貝剛開時是緊張的,抱著妹妹的時候像抱著瓷娃娃。等到妹妹雨玲一歲會走之後,依貝整天跟在妹妹屁股後麵收拾“破爛”都累得夠嗆。沒想到的是第二年又有了個弟弟雨凡,從此蘇家打鬧聲再沒停過。依貝作為姐姐管著兩個不懂事的弟弟妹妹,像個囉嗦老太婆,弟弟妹妹一聽依貝開口說他倆就想辦法溜出去玩,免得被口水“淹死”。
    依貝喜歡一個人呆著,想象著書裏看過的某個畫麵,仿佛身臨其境。從小就是一個靜得下來的性子,依貝的內心世界從不無與人分享,因為擔心心事被人知道了願望就不靈了。
    有一個人除外!這個人就是陳曉櫻,依貝和曉櫻從初一就認識了。她倆本來是不會在一所學校讀書的,隻因為依依想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見識不同的風景,不想和小學同學直升到一所初中,就選了離家一樣遠的另一所初中。她倆性格差不多,氣場非常合,成了最要好的閨蜜。
    高三24班的教室門口站著一個穿寬大校服的女生,一米六五的個子,皮膚白皙,巴掌大的臉上一雙俏皮的杏仁眼,唇紅齒白,嘴巴大小剛好,是極具魅力的圓形唇,五官立體帶著異域風情,即使穿著校服依然看的出姣好的身材。往門口一站,24班的人都知道是誰了,也知道是來幹嘛的。“陳曉櫻,1班的蘇依貝找你!”依貝有點不好意思了!雖是長得討喜的模樣,卻是一點不喜歡張揚的個性,最不喜歡別人盯著自己看!依貝努力朝教室裏望去,在一堆堆書本中尋找曉櫻的影子,對於近視眼依依來說,大家都長得差不多。“貝兒,我在這兒呢!你在看什麽?”軟軟糯糯的聲音傳來,依貝轉身看去。曉櫻一米七的個子,高高瘦瘦,依貝的身高也需要仰望。與身高不相符的是曉櫻文文靜靜,戴著一副眼鏡,眼鏡下麵的眼睛又大又黑,五官端正,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雖不算明豔動人,也是大家閨秀的模樣。
    “晚上還去跑步嗎?要高考了!”依貝問道。“去啊!怎麽不去!要勞逸結合!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眼睛不好,晚上沒有熬夜寫作業的習慣。”曉櫻有點心疼依貝,明明很努力了,可數學成績總是上不去,初中成績比自己好太多了,高中就是分水嶺,學霸和學渣差的不是時間,是悟性!
    “早知道高中數學這麽難,理化生費腦筋,你跟我一樣選文科就好了!”曉櫻邊跑邊說,才跑了兩圈就有點喘氣了,果然老師說的不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跑兩圈再回宿舍洗漱剛好錯過高峰期。“悔之晚矣!我喜歡理化生,感覺搞科研很酷,我隻是缺乏悟性……”依貝說著也有些時光不可倒流的感慨。
    依貝曉櫻跑步的地方正是學校足球場,平時學校的足球比賽在這裏舉行,連校外人士偶爾也在這裏踢友誼賽,隻可惜升高三之後就不讓舉辦足球比賽了,連依貝最喜歡看的籃球賽也一並取消了。足球場上除了鍛煉身體的人外,還有一部分人在這裏談天說地,直白地說就是談戀愛,這也是依貝唯一覺得不自在的地方。依貝就快二十了,同班同學卻大都十八,依貝把他們當弟弟妹妹,從來沒有喜歡過哪個男生。上天是不公平的,高中談戀愛的不是學霸和學霸,就學霸和學習一般的,學習一般的人跟學霸談戀愛了之後成績還變好了!隻剩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學渣學弱們互相嫌棄!都參加過學校舉辦的成人典禮了,連家長和班主任也都放棄教育了,不耽誤學習就行,隻有教導主任每天晚上去足球場“棒打鴛鴦”……
    依貝的課間時間都留給了教室角落書櫃上堆放的各種書籍雜誌,關注著誰借的書還沒還回來,仿佛書中的世界就是自己一直追尋的詩和遠方。高考在逼近,去上什麽大學還未可知。老師說高考是人生第一次重大轉折點,要全力以付超常發揮,未來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對於老師說的考試決定人生,依貝懵懵懂懂,她沒有經曆過。隻是很多年以後,依貝想起老師說過的話,心中感慨萬千,原來學校是一把保護傘,出了校園,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經曆酸甜苦辣鹹,麵對生老病死,得到的很多,失去的更多,那個時候想起母校,想起學生時代,隻剩懷念,再沒了難解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