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神龍守護

字數:5650   加入書籤

A+A-


    品玄鑒!
    龍,在世界各地都有其形象的傳說,也有屬於當地的叫法。
    龍、魯、拽根、德拉貢、娜迦、尼卡、宅謬(音譯)等等,都是普世意義上的龍。而這其中,當屬華龍的形象最為‘正麵’,在華數千年的文化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代的統治者,也被稱呼為‘真龍天子’。
    要說這其中哪位天子最強,眾說紛紜。首先一統華夏大地的秦皇,威望最足,也最受認可。但要論及國力,就不得不提一個曾經差一點點就統治世界的古國
    蒙。
    唐宋元明清,幾乎從小學課本就會熟知的朝代知識裏,元朝是最不被重視的一個。因為從很多‘高知’的口中,這是漢首次被少數民族統治的一個時期,所以不願過多回想。
    但實際上,從本源探究,都屬華族,即——華夏大地誕生的民族。
    而元朝,屬於蒙國的五大分支之一。哪怕隻是分支,也滅了大宋、西夏、金國,成為了當時的華夏正統皇朝。
    其它分支則奔襲東歐,踏足非洲,大殺四方,統治了將近24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如若不是造船技術差一點,以及後來的權力鬥爭所致。那半個地球甚至整個世界,恐怕都會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而之所以說,都屬華族,並不是攀炎附勢,張嘴胡來。
    無它,華龍(藏、蒙稱魯)圖騰,華龍信仰,皆認自己為龍的傳人。
    以及最重要的,族之‘守護龍’。
    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晨曦初升,綠草如茵,綿延至天際。金色的陽光灑在起伏的草海上,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輕紗。
    可惜的是,這片絕美的淨土,即將成為戰火的蔓延之地。
    蒙帝國的鐵騎如同黑色的風暴,從草原的深處席卷而來。他們人數眾多,手中的長矛和弓箭是他們征服世界的利器。
    戰馬的嘶鳴聲、戰士的呐喊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雖然頗顯雜亂,但也彰顯了草原民族特有的豪邁之情。
    但老實說,要不是那占據將近一半的全甲重騎兵,裝備極其精良。剩下這些吊兒郎當的士兵,怎麽看怎麽像一群烏合之眾。
    對麵,歐洲三大騎士團嚴陣以待。身穿鎖子甲的騎士們如同鋼鐵的堡壘,列成緊密整齊的軍陣。戰馬披掛著華麗的裝飾,戰旗獵獵作響。手中的劍和盾上鑲嵌著家族的徽章,代表著他們的榮耀和信仰。
    條頓、聖殿、醫院騎士團,是歐洲中世紀最強大的軍團,也是隸屬於教廷的最強大武力集團。
    三大騎士團在歐洲戰無不勝,威名赫赫,根本就不把這些外來入侵者放在眼裏。
    與充滿信心的主人不同,這些戰馬能敏銳感受到敵人的強大,他們的戰馬不安地刨著地麵,鼻孔中噴出白色的霧氣。
    隨著戰鼓的擂響,戰鬥終於爆發了。蒙帝國大軍如黑雲一般壓向歐洲騎士團,他們的箭矢如瓢潑暴雨傾瀉而下,試圖在衝鋒前削弱敵人的力量。
    歐洲騎士們身穿的是鎖子甲,這種鎧甲由環環相扣的鐵鏈組成,雖然輕便靈活,麵對劈砍也有很好的防禦效果。但在箭矢麵前,說是千瘡百孔也不為過。
    密集的箭矢如同烏雲遮蔽了天空,帶著呼嘯聲射向歐洲騎士團。騎士們紛紛舉起盾牌,試圖抵擋這如暴雨般的攻擊,但箭矢的數量之多,根本沒辦法做到完全的防禦。
    不少箭矢透過防禦的縫隙,射了進來。
    鎖子甲在箭矢的穿透下力不從心。一些騎士被箭矢射中,痛苦地倒下;另一些則因為馬匹受傷而失去了戰鬥力。
    緊接著,蒙帝國大軍發起了衝鋒。他們騎著戰馬,手持彎刀長矛,揮舞叫囂著,以驚人的速度衝向歐洲騎士團的防線。
    歐洲騎士團在第一輪攻擊中,雖然有不少人倒下。但較高的戰鬥素養,讓他們的陣型卻如同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他們用盾牌擋住了蒙帝國大軍的衝鋒,同時揮舞著長劍、騎槍進行反擊。
    在激烈的戰鬥中,雙方的戰士不斷倒下,但更多的人湧上前來,填補著空缺。
    盡管騎士團的鎧甲在防禦上存在局限,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卻絲毫不差。作為教廷的忠實信眾,堅定的戰鬥信仰,才是他們能稱霸歐洲的根本原因。
    他們緊握著手中的劍和盾,高喊著戰鬥口號,向蒙帝國發起了反衝鋒。
    劍鋒與盾牌相撞發出金鐵交鳴的聲響,到處都是飛濺的鮮血和斷裂的兵器。每一次衝撞和砍殺都伴隨著戰士們的怒吼和呻吟聲,這場戰鬥仿佛成為了草原上的絞肉機。
    蒙帝國的輕騎兵則以靈活的戰術,應對著歐洲騎士團的衝鋒。他們時而迂回包抄,在戰場周圍奔馳射擊,時而集中兵力突破敵人的防線。
    在激烈的戰鬥中,雙方都有大量的戰士倒下,戰鬥愈發慘烈,但顯然蒙帝國在牢牢占據著上風。
    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騎士團的傷亡逐漸加重。他們的鎖子甲在蒙帝國弓箭的連續射擊下,已經難以抵擋。然而,他們依然頑強地堅守著陣地,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何為騎士的榮譽與信仰。
    就在歐洲騎士團即將覆滅的危急時刻,突然間,遠方的天際被一片赤紅的光芒所染紅。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龍吼聲,一條西方赤紅巨龍破空而來,它的出現瞬間改變了戰場的局勢。
    這條巨龍身軀龐大無比,鱗片閃爍著熾熱的火光,雙翼展開時仿佛能夠遮天蔽日。它懸浮在半空中,巨大的眼睛俯視著下方的戰場,目光中透露出凜冽的殺意。
    隨著巨龍的一聲怒吼,它張開了血盆大口,一股熊熊燃燒的火焰從它的口中噴湧而出。這火焰如同一條炎柱,犁向地麵,瞬間將大片的蒙帝國士兵吞噬其中。
    被火焰掃中的士兵們發出淒厲的嚎叫聲,他們在火焰中掙紮著、哀嚎著,很快就化為了一具具了無生息的屍體。整個戰場上彌漫著一股濃烈的焦臭血腥味,嗅之欲嘔。
    赤紅巨龍的出現,讓蒙帝國的士兵們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們原本井然有序的陣型被徹底打亂,士兵們四處奔逃,試圖躲避那可怕的火焰攻擊。
    歐洲騎士團則趁機發起了反擊,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劍盾,勇敢地衝殺敵人。
    在巨龍的幫助下,歐洲騎士團逐漸挽回了頹勢。他們與蒙帝國士兵展開了殊死搏鬥,雖然他們的鎧甲已經殘破不堪,但他們的鬥誌卻愈發高昂。
    蒙國大將目睹了赤紅巨龍對戰場造成的毀滅性影響,為了挽回局勢,他毅然拽下頸部的龍骨項鏈。
    隨後用力割開自己的手腕,鮮血立刻噴灑而出,染紅了龍骨項鏈。
    他抬頭望向天空,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喊一聲
    “魯!”
    天空裂開一道金色的縫隙,宛若天堂之門緩緩開啟。
    從這裂縫中,一條東方金色神龍緩緩‘遊’出。其身軀修長、蜿蜒盤旋,全身被金色鱗片緊密覆蓋,猶如身披金甲。它‘遊動’在半空中,龍頭高昂,龍尾輕擺,像一位君臨天下的帝王,俯瞰著腳下的一切。
    當金色東方神龍在戰場上空顯現時,原本正在肆虐的赤紅巨龍怒吼一聲,顯然感受到了強大的威脅。它張開巨大的翅膀,用力一扇,扶搖直上。
    作為西方霸主生物的它,怎麽能允許有別的生物比它帥!
    神龍威嚴一瞥,龍嘴微張,陣陣梵音在空氣中回蕩。隨即,數道驚雷從天而降,帶著毀滅一切的威勢轟擊在赤龍的身上。
    赤龍鱗片被炸得四處飛濺,痛苦的嚎叫聲在戰場上徹響,聞之膽裂。
    它氣急之下,腹部開始升起高溫,張開猙獰的龍嘴,一道炙熱狂暴的火焰從中噴湧而出,射向神龍。
    神龍尾巴一蕩,帶起一陣颶風,輕而易舉的將赤龍的火焰吹散,使其化為無數火星在空中消散。
    但這一下卻也露出了破綻,借著火焰的掩護,赤龍已飛到近前,趁機一口咬住了它的尾巴。這一咬力量極大,誓要將龍尾生生撕裂。
    神龍感到一陣劇痛,猶如一條巨蟒在空中遊動,迅速纏繞而上,近身肉搏展開反擊。
    它全身的肌肉繃緊,身軀如同鋼鐵般堅硬,將赤龍死死地捆住。隨後一口咬在了其的脖頸之上,深深地刺入了赤龍的皮肉之中。
    赤龍感到一陣劇痛傳來,被死神緊緊扼住了咽喉,發出了一聲淒厲的哀嚎,正好迫使其放開了神龍的尾巴。
    在這生死關頭,赤龍開始劇烈地掙紮起來。在掙紮中,口中的火焰開始漫無目的地噴射而出。這些火焰在空中四處飛濺,化作一條條火蛇在戰場上肆虐。
    戰場立時變成了一片火海,雙方的士兵都未能幸免於難,被火焰波及的人紛紛發出慘叫聲,在炙熱地獄中痛苦掙紮。
    他們的盔甲和武器在火焰中融化,整個人都被燒成黑炭,風輕輕一吹就化為粉末飛灰。
    金色神龍引動天地之力,無數道雷電從烏雲中傾瀉而下,準確無誤地轟擊在赤龍的身上。雷暴轟擊讓其的身體劇烈顫抖,鱗片在雷電的轟擊下崩裂,皮肉被電焦綻裂開來,白骨嶙峋。
    神龍從容不迫,繼續加大纏繞的力度,同時再次引動天空中的雷電之力,不斷對赤龍發動致命的攻擊。每一次雷電轟擊都讓赤龍受到重創,它的掙紮變得越來越微弱,直到最後完全停止了動彈。
    鬆開束縛,赤龍的殘軀從空中墜落,又壓死了一大片騎士團的士兵。
    龍戰,東方神龍,完勝。
    隨著赤龍的慘敗,騎士團信仰崩塌,眼中的恐懼如同瘟疫迅速蔓延,曾經的勇氣與堅定在這殘酷的現實麵前,顯得如此脆弱。
    騎士們紛紛扔掉手中的武器,丟盔棄甲,倉皇逃竄。他們的背影在塵土飛揚的戰場上顯得格外狼狽,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驕傲。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蒙國士兵們士氣大振。他們乘勝追擊,猶如猛虎下山,不可阻擋。
    經此一役,蒙帝國的聲威如日中天。他們接連占領了大片國土,將戰火燒到了整個東歐。蒙帝國的鐵蹄所到之處,無不瑟瑟發抖,無人敢與之抗衡。
    他們的威名遠揚天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