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發!玄醫局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李晉被馬靈纏住,可太子這邊兒卻等不及要去玄醫局了。
太子這次學聰明了,沒有請奏梁王是否準去,隻稟報了昨夜天理軍第四次行竊。
雖然主意已定,但他沒有立即出發,還在等。
等什麽呢?
首先當然是等去稟報的人回來,看有沒有消息。萬一父皇陛下不問自答,又說不允,那自己再次中途返回,不是又駁了儲君的麵子,總是這樣,這武機局,以後還怎麽帶?
那還在等什麽呢?等李晉。
天理軍這第四次行竊,和前三次完全不同,這一次來無影去無蹤,的確讓鼎鼎大名的武機局十分難堪。
太子抓過緝衛營的幾名校尉僉事,問道“小王從未參與你們夜間的巡邏,這幾日晚上的霧氣中,到底能看多遠?”
回道“近日夜霧甚濃,可看五六步,玄醫局大門外和街角處有石燈籠,可看七八步,車馬道望火樓下燈火較亮,也隻可看十餘步。”
“這霧氣確實為賊人行了方便。”太子默默念,又詢問了昨夜當值的情況。
司衛營一昨夜當值的禦察使道“殿下,這霧的確沉重,但我等除城東南西北入河處各值守二人外,兩班巡邏,一班休息,無論何時,總有八人巡邏,這賊人要想不被發現,不說全不可能,那也必是極為困難的。”
徐戎也說“玄醫局通往東南西北各處,共有八處聽翁,現在後牆又有綠礬蠶絲,想要完全避開這些機關,除非是熟知所有機關所設的具體位置,但這還是很有難度的。”
聽到熟知二字,太子心中一震,眉頭更緊莫不是武機局內有人通賊?
想到這,太子獨自一人踱步來到院中。
這聽翁,雖然都是由服備營趁夜施工,還變更過幾次位置,但在開州府內知道城內八處聽翁準確位置並不稀奇,很多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幾處。
熟悉武機局夜晚巡邏時間、人數、間隙、路線的,也不在少數,至少緝衛營司衛營數十人上上下下都參與巡邏。
可知道綠礬蠶絲位置的,卻隻有李晉一人。
難道是他?
在太子心中,李晉雖然性格不羈,缺乏沉穩,但至少對緝凶查案事務兢兢業業,立了不少功勞,最重要的是,這人他一貫沒什麽追求啊,你讓他通敵謀反,就算能反,他也懶得造反。
李晉平日最常說的,就是這也好,那也好,梁王也好,太子也好,而且都是發自肺腑,不像是做戲。
且綠礬蠶絲並未鋪滿院牆,賊人即使不知具體位置,也未必一定會觸碰到。
況且李晉年紀不大,便當了六品禦察使,還拿了兩枚武機印,前途無量,唯一的念想,無非是自己的“心疾”,要說通賊,實在不像。
最重要的是,若是天理軍收買,不買通劉刈,買通徐戎,買通崔瞳,去買一個小小的禦察使,又有什麽大用?
還有,李晉乃是衙府司軍遴選而來,原屬北衙府司銀槍效義營。
衙府司軍什麽來頭,那是一般人能進的嗎?
衙府司軍軍資充盈,即使天旱地澇的災荒之年,也要優先保障親軍軍餉。而且士卒每月餉錢都比邊塞軍士多上一倍,又不似邊塞部隊常年作戰有死傷風險,如此優厚的待遇,不是誰家子弟都能進得來的。
所部的將士,要麽是梁軍舊部,要麽都經過嚴格的審查,三代九族都查個仔仔細細,這比武機局用人,嚴格不知多少倍。
況且衙府司軍也設立了嚴苛的選人條件,除嚴查背景外,要麽是俸祿在兩千石以上的官吏子弟,要麽是有四萬錢的非商賈之家,才有資格參加遴選。這種優厚的家庭條件也更能保證衙府司親軍很難生反心。
雖然有這麽多理由,但太子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所以,沒錯,他在等李晉。
越是這樣越要帶李晉一起去看看,紙麵上理由也很簡單,畢竟他好歹從牆頭看過一眼玄醫局。
就這樣,等了不一會兒,李晉沒回來,前去稟報的經曆營文書策馬返回。
一同前來的,還有那名太子熟悉的梁王近侍黃琪。
剛一下馬,黃琪便大聲道“武機局以下接旨!”
畢竟是太子執事,凡事大多是父子之間口口相傳,使用內官傳諭這種情況在武機局並不多見,眾人都覺大事不妙,紛紛跪在院中聽宣。
“……天理軍叛賊愈發猖獗,玄醫局安危更事關社稷,武機局都統領以下,皆決斷不周,查案不力,難辭其咎。令將昨日當值統領,緝衛營劉刈投獄羈押,其餘人等,暫不法辦,戴罪立功,限十日內查清此案,若未能破,皆移送法辦,緝衛營統領劉刈,斬。”
聽完梁王諭旨,武機局的人全部嚇傻了。
殺雞儆猴激發高管鬥誌,寬宏大量收買基層人心,可憐的中層劉刈,就這麽先被犧牲了,這梁王妥妥的現代管理之父啊。
眾人一看,陛下這是來真的呀。
徐戎瞄了一眼劉刈,隻看見他更是癱坐在地上,麵如土色,三魂七魄盡失。
天理軍案,雖然緊要,但本是武機局日常事務,雖然原來也說“與賊同罪”,但那好歹隻是個口頭諭旨。
如今手諭一來,性質就不一樣了。原本執紅衛們查案是為立些功勞,圖個升官加餉,這下可好,別說封賞,先保住腦袋再說。
黃琪宣讀完畢後,扶起太子,三叩九拜,行了君臣之禮,隨後戚戚的說到“太子殿下,龍顏震怒,龍顏震怒啊。”說罷,匆匆離去。
送走近侍黃琪,太子仍驚魂未定,急匆匆使人將劉刈扶起,送去司衛營牢中。
劉刈被拖走時,似乎已經絕望,大喊道“太子殿下,定要破案救我!救我!”
這喊聲,瞬間像座山一般壓在了太子心頭,望著劉刈和驚慌失措的眾人,武機局一掃往日的輕鬆。
太子有些無力地抬頭看了看天空,仿佛昨夜的濃霧,隻有武機局上空的沒有散去。
這壓力,對年不足二十的太子來說,的確沉重了些。
玄醫局是非去不可了,可李晉還沒來。
“不等了。”見李晉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太子招呼徐戎“差人通報玄醫局,武機局即刻前來調查昨夜失竊之事。”
隨即,立即起身,掃了一眼院裏等候的眾人“走,玄醫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