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真相!
字數:3468 加入書籤
開平五年十月,杜睿求得奇藥月中騫,率著別達這一眾軍校、腳夫、雜役從沙陀部返回,原本預計一月就可回到開州複命。
屆時,將奇藥“月中騫”獻與梁王天子,如能研究透徹,批量生產,用於衙府司軍,那親軍戰力爆漲,梁王就再也不懼天理軍這些反叛力量,就算是削藩製衡節度使,從而實現真正的天下大一統,也指日可待。
如此一來,也就不會有後邊兒引入玄醫局的事兒了。
在杜睿一行人經過武威郡時,河西節度使張承遣使來到杜睿一行隊中,邀請杜睿等人,前往武威城張承府上居住。
杜睿乃奉旨前往西域,作為梁王特使,戍衛邊疆重鎮的節度使以禮相待、邀請前往,並無任何不妥,反倒是對梁王天子赤誠忠心,尊王重道的表現。
這張承,可絕非一般人。自其祖父起,就領任河西節度使,治武威八州四郡,世代相襲,已有三代五十餘年,在河西涼州一帶,根基深厚。
河西節度使,原是前朝所置涼州節度使,是當時天下最大的藩鎮勢力,受皇帝特許,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故當時涼州又有“天下第一節度”之稱。
天祐之亂時,回鶻、黨項趁天下大亂分占河西之地,而甘、肅等州,人民自立守將,唯有瓜州、沙州還時常遣使進貢,涼州逐漸衰微,幾乎分崩離析。
張承之父死後,張承繼任河西節度使,其人善於用兵,率河西軍所部清掃周圍殘餘勢力,幾年時間,陸續收複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一路攻城掠地、招兵買馬,河西軍竟又複五萬餘人,張承名聲大噪。
杜睿得到邀請後,欣然應允,率眾前往武威城。
武威東距靈武千裏,西北至甘州五百裏。舊有鄆州人二千五百人為戍兵,城中約有漢戶百餘,都是這些戍兵的子孫後代。武威城如今方圓數裏,置有縣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馬使,等等,追隨的異族眾多,但衣服語言都依照漢人的習慣。
杜睿到武威城時,張承已早早出城迎接,並引著杜睿一行,檢視了所轄河西軍,杜睿所到之處,皆見軍紀嚴整,士兵勇猛,絕不亞於衙府司軍。
當夜,張承在府營上張燈結彩,大擺筵席,宴請杜睿一行。
張承世代為軍,所住府院亦府亦營。張承與杜睿及禮部隨行官吏在府營堂內一桌,別達等一眾隨從、腳夫也頗受款待,在府營堂外院中設席飲酒,擺了二三十桌。
這張承與杜睿都是性格爽朗的人,互不拘束,席間推杯換盞,相聊甚歡,剛開始時,無非聊的是京中故友、舊城往事、塞外風情。
酒過三巡,張承突然拉著杜睿的手,問道“杜公侍郎此行,覺得我河西軍如何?”
杜睿雖是一書生,但身形高大,儀表堂堂,身長七尺八寸,蕭蕭肅肅,爽朗清舉,風姿特秀、頗具風範。
這點兒也很好地遺傳給了杜衝。
“我見將軍所部,星旗電戟、堅甲利兵,應是當朝數一數二的善戰之師。”宴席之間、禮尚往來,杜睿所言雖有奉承抬舉的意思,但也算事實,河西軍勇猛,善戰之師的誇讚並非言過其實。
“哈哈。”這張承身形敦實,虯髯尺餘,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又若狼形。舉手投足,頗具霸氣,抬頭時,有驅使萬軍之度量,低眉間,又見吞具四海之心機。
張承似是酒後興致高昂,手執酒樽,站起狂笑,借著酒勁說道“是啊,梁王反時,我這河西軍卻按兵不動,若我進京勤王,那這天下,豈不姓張?”
杜睿一聽,大驚失色,張承此話如此不敬,這是要反啊。趕忙也站起來,端起酒打著圓場“所言甚是,將軍當日按兵不動,這就是對聖上的赤膽忠心啊,我等佩服。”
若說杜睿,不愧是禮部侍郎,機敏聰慧,若這時張承自覺失態,應順著杜睿給的台階下來,此事也就了了。
但張承並未如此,他緊握杜睿的手,怒睜雙眼,以手中的酒樽指向東方的夜空,說道“杜公,你說我河西軍善戰之師,那若這月中騫,用於我河西軍,又是什麽之師呢?哈哈”
“將軍確是醉了。”杜睿此時心中已知,張承必反,開始擔心起來,轉眼向桌上的其他人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然而,尚未得到回應,張承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手中酒杯一擲“杜公侍郎,不若今日便將這月中騫給我,待我河西軍用後,殺入開州,我當王,你為相,有何不可?”
月中騫給你?忽悠誰呢?
杜睿心中明白,若將這月中騫給了張承,必被其殺死,根本不用回到開州被梁王治罪。
杜睿為人,忠貞剛烈,朝中盡知,眼下這局勢,張承一心要反,自己更在劫難逃,絕無生還可能,於是破口大罵。
宴席未開時,張承便命手下暗地買通杜睿隨行的一名腳夫,知道杜睿將月中騫隨身攜帶,於是也不與杜睿言語,一把推倒杜睿上來便搶,被旁邊的禮部隨行一齊拉住,扭打在一起。
話說張承這麽做,肯定是謀劃已久,精心準備了的。
此時,隻見院內廊亭房後,閃出十餘名輕服侍衛,皆穿黑色戎服,係玄色抹額,手中或執短匕橫刀,或持鐵錘手戟,蓄勢待發;廳堂房梁之上,也冒出若幹弓弩手,十字弓弩,居高臨下,箭搭弦上;府營牆外,百餘重甲士兵,手持銀槍,身披金甲,已經把府營圍了個水泄不通。
局勢突變,人群大亂。
杜睿隨行的數十人自知橫豎都是死,紛紛擲下酒碗,奮起搏命。
一時間,哀嚎四起,血肉橫飛,手無寸鐵的杜睿隨行,在張承的精心準備之下,不過是羔羊待宰,所謂反抗,也不過是屠殺下的掙紮。
混亂中,杜睿見營堂右側,堆放著幾區伏火雷,便掙紮著爬了過去,趁亂點燃,頓時火光四起,炸藥轟天。
伏火雷威力巨大,又在同一瞬間被一起點燃,張承和一幹近衛士兵均來不及逃脫,被大火燒死,杜睿等數十人也無一生還。
唯有別達仗著閉氣潛水奇術,跳入院中水井裏活了下來,一直待大火燒了足足兩天,火滅後,才趁夜逃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