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登基為帝
字數:504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翌日,正月二十一,晴。
辰正,虛記年十二的華耀身穿袞服,迎著第一縷晨曦在德陽殿的後殿門前,任由太後親自為他戴上了帝王冕旒。
隨之端肅麵容,莊重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步進德陽殿的前殿…
在文武百官和觀禮的在野士人、在讀太學生們的見證之下,於靈前登基繼皇帝位。
因為先帝大行之日在舊年的年尾,所以,朝廷下詔今年改元-建寧。是年為建寧元年。
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
又有詔書言竇武定冊陛下登基有功,封為聞喜候。
華耀聽著那後麵的二紙並非出自自己之口、自己之手而下達的詔書,沉默。
俯瞰文武百官,沉默著不動聲色的若是所思。
登基完畢,應該去祭天地和太廟內的列祖列宗,不知道誰是這時期的太史令、太常令。
瞥一眼寬大的禦座後麵,隔著一重珠簾的地方,那是備給竇太後垂簾聽政的坐榻。
華耀戴著天子冠,握著高祖曾經斬白蛇的天子劍,卻沒有握著傳國玉璽。
此刻,他無比清晰的知道了,權臣、外戚、太後,三方都已經準備好了掌握朝中大權。
這是沒有將年少的小皇帝放在眼裏。處境艱難,隻能慢慢來吧!
華耀先被太史令、太常令引著去皇城東的社壇(圓壇、後世稱之為天壇)祭天,再去稷壇(方壇,後世稱之為地壇)拜地。
最後去宗祠(太廟)祭拜劉氏皇室的列祖列宗,跪聽完宗正的大篇祭文後,三叩首而拜、上香,禱告宣言…
言不會辜負皇父先帝的托付,辜負列祖列宗的基業。勤勤懇懇治國,努力讓天下子民繁衍生息。
最後禱告列祖列宗保佑劉氏皇族的後嗣繁榮。
折騰忙碌一天,回到北宮德陽殿的寢室時,又已經是黃昏。
落日餘暉並不讓人感到溫暖。風吹過,身體不由因寒冷而心髒緊縮一下。
這個少年的身體有些差勁。一顆固本培元丹好似沒有什麽效果。
洗漱更衣後,昨日曾見過的那位宮女,叫綠蔓的,送來飯食。
“陛下,夜食時辰已至。”
華耀昨日吃的辟穀丹是一粒頂三日肚餓的,但昨日沒進食,今日不能不進食。
“你擺上吧!”
一碟子水煮涼拌菜幹混黃豆,一碟子水煮雞蛋,就二個,一碗褐色的粱米粥。
“太後疼惜陛下守孝清苦,不能飲酒食肉,特意吩咐為陛下備妥二枚雞子,菽菜湯煮成粱米粥。”
華耀不知道這綠蔓的話語有沒有言外之意,但聽著她的特意解釋更讓人沒有食欲和心生疑竇。
“多謝母後的慈心。”華耀看她一眼,口才挺好,長得也挺嬌俏可愛,隻可惜是太後的人。
她似是擺山珍海味一般,纖巧瑩白的玉手慢取慢放,細致地將二個碟子和一碗粥擺上食案。
華耀看著她瑩白的雙手和細膩的臉蛋,還有羞澀著低頭微笑的樣子,懷疑她在勾引自己。
他眯了眯眼,不知道是她自做主張,還是有人指示。
食案後一張錦席鋪地。
綠蔓擺好了碟碗箸,偷眼瞧一回華耀,方垂頭躬身、軟言相請,“陛下,請食用。”
華耀走過去,慢慢跽坐於錦席之上,看著飯食、緩慢執箸。顯得斯文有禮。
腦子裏卻在緊急呼叫係統,“統子,快幫你主人掃描檢查一下,飯菜裏麵有無毒素?”
“來了,小統幫主人掃描分析成分看看哦!”有活幹,有熱鬧可看,係統蔫蔫了一下午又乍然精神滿滿起來。
華耀夾了顆黃豆,欣賞半天才放進嘴裏麵無表情地慢慢咀嚼。等待檢查結果。
二分鍾後,係統報告:“飯食裏沒有毒素,不過,經查養生數據顯示,黃豆不宜與菜幹、雞蛋、豬皮等同食。而且食過黃豆以後還不宜立即飲茶。”
“哦。”華耀心裏點頭,吞下嘴裏的食物。開始剝雞蛋,混在粥裏吃下去。不吃難吃又不宜吃的涼拌菜幹黃豆。
吃過飯不一會兒,張讓又呈上一杯黏呼呼的茶麵。大概是宋以前加鹽加胡椒粉一類,可以衝調作圖畫的那種茶麵糊。
華耀看了二眼就想罵娘,這怪模怪樣又怪味道的,讓人咋喝?
太後真沒安好心啊!這樣的茶糊裏,放了毒也不易讓人察覺吧。
摸了摸脖子,他忍下了剛上升的那點忿忿不平,笑著對張讓道:“朕不愛喝它,賞汝喝了。”
張讓看看華耀,又看看雙手捧著的大茶杯,“陛下,這是很珍貴的茶,不是奴婢能飲的。”
“朕說了朕不愛喝,喝了會身體不適,怎的,汝欲謀害朕乎?”
華耀一把推開他湊遞上來的茶杯,狠狠地盯著張讓,指著茶杯,壓抑著怒火低聲嗬斥道:“汝要麽喝了它,要麽處理了它。朕不想再說第二遍。”
張讓看著華耀眼裏露出的濃重殺機,再看看手裏的茶杯,心尖顫抖了一下,猶豫著問:“陛下,奴婢喝了(無甚)吧?”
茶是他親自調的,肯定無毒,隻可能與皇帝的飯食相衝。
“你喝應該無事。”太監們晚上怕是沒得雞蛋吃的。
張讓聞言,微仰脖子,呼嚕呼嚕的似喝米糊,幾大口喝完,衝著華耀咧嘴一笑。
“有前途!”華耀看張讓那麽快就能夠想明白了整個事情,豎大拇指讚。
“謝謝陛下。”張讓跪地三叩首而謝。這是投誠。
是個聰明人,怪不得能留名青史。盡管在史上惡名昭著。可是壞人,大概也隻有聰明人才能夠當。
華耀虛扶他一把,“起吧。以後為朕好好辦差事就是!”
張讓又叩首:“奴婢定然為陛下盡忠。”
“起吧。不必行大禮!”華耀看了一眼起身整理衣擺的張讓,走到窗欞前沉思。
“難怪曆來的皇帝盡管知道用太監容易亂政但還是要用,這分明是不得不用啊!”
“看來,竇太後對我確實不安好心…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兵法有言,久守必失,一味的防守可不是辦法。
她此番肯定又是試探,或者是想不到我懂食物相克之理。若是有心加害,欲早日除去我,下次肯定還會繼續上相克的食物。
再看幾日吧!有些事情咋的也得等到送了先帝入皇陵落葬之後才能進行。”
計議定了,暫且放下。華耀又心平氣和地洗漱過後早早地上榻休息。這破身體,須得善自保養。
長樂宮中,竇太後又開始聽這一天的情況匯報。
聽完二個內侍和一位宮女的報告之後,又沉思著久久不言。
~~~
第二日,華耀早睡早起,準時去給先帝上香行禮以後,去接上太後,扶著她去上朝。
主持朝禮的中官高喧:“陛下駕到,太後駕到!上朝!”
眾臣緩緩跪拜,高呼:“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華耀俯瞰下方著黑服、穿黃衣的兩列文武朝臣,學著記憶中劉宏的語氣口吻,中氣十足的大聲沉穩回應:“諸卿平身。”
“謝陛下!”
中官循例宣布:“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大司農劉寬抬眼看前麵位置的太傅、司徒、大將軍等幾位無甚動靜,無奈地手持笏板出列。
“臣啟奏陛下,今已有三日天晴,當訓導各級司農官員,整修農械、查備種子,以備春耕。
另,司隸、河南、河內,灌溉農田的溝渠倒塌堵塞良多,此時節應整修水渠、河溝,以利田畝。”
華耀聽完來不及回應,竇太後已在珠簾後麵緩聲答曰:“準大司農所奏。”
“喏。”
不待華耀當個傳聲筒,劉寬已經又站回隊伍。
太傅陳蕃此時方手持笏板出列,躬身行禮後道:“啟奏陛下,陛下已過繼給先帝,此時也已經登基改元,承嗣太廟。
大漢以孝治國,陛下也當為先解瀆亭侯過繼一個嗣子,以四時祭祀,供奉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