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西北之事
字數:585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文和兄,真是讓人意料不到的精彩啊,汝看似手無縛雞之力,實則為勇士也!
居然在深陷狼窩之時,猶可獨自斬殺一名羌人騎兵,還成功驅馬逃了出來,厲害厲害!”
李傕和李儀弟兄倆嘴上嘖嘖稱奇,上上下下打量著賈詡。實在是不敢相信以賈詡瘦弱的身板能夠製服並斬殺了羌騎。
韓遂的目光裏滿是對賈詡的讚許,也佩服道:“然。”
“文和兄實乃豪傑也!”馬騰也是忍不住為賈詡鼓掌而讚。
一隊羽林軍以及與賈詡年紀相仿的李儀、韓遂與馬騰,皆是聽他講述了這二日的遭遇之後,衷心佩服他的膽略,勇武。
“諸位兄弟過譽了,詡不過是兵行險著,僥幸成功一逃罷了。”
對於這幾個與自己一般被天子點名征去洛陽,或參加考核或入職羽林衛的少年郎,賈詡的言語行動之間也很是客氣,謹慎。
原來,賈詡出門早了半日,錯過了上門征召的羽林軍。
而這隊羽林軍在扶風先征召了馬騰以後,帶著他再去西涼征召了韓遂、李儀、李傕、正返回洛陽的途中遇上迷路的賈詡。
確認了他的身份以後,眾人都有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慨。
在了解到了賈詡的那番遭遇之後,眾人佩服、欣賞他之餘,也不免暗自為他感到慶幸。
賈詡加入了隊伍,羽林軍也高興,他們這兩隊西行征召人才的任務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時將至五月中旬,白日裏暑氣蒸騰。
一眾人馬陪著賈詡飲水食餅補充能量過後,又開始騎馬前行。
揚鞭催馬之前,羽林隊長回望西涼,低喃一句:“不知道那隊送物資去軍營的郎衛們已回轉否?”
~~~
高平。
此時的段熲站在一幅行軍地圖前愁眉不展。
因為桓帝先逝之時,剛登基的新皇就派人送了他候府內的私產來以作軍餉。
現在,他帶兵在這裏堵著,羌人龜就縮寨內不出,他們一撤走,羌人又率眾出來作亂。
“唉,糧草又不多矣,如何方能攻下他們這占盡地利的山寨?”
段熲蹙眉苦思,想著陛下一個小小少年公子,孤身入洛,甫一登基,不掌權柄之時就派遣他師兄一人,押運幾十車糧銀而來的情景。
可是,他轉念又想到陛下誅除宦官之事,心思又不免翩飛。幾經反複思慮,考量,唯有一途可行。
“如今,吾可不願退守彭城,那有負新君之信任,重托也!”
“將軍,如今咱們在此圍困已經三月有餘,若再不能破賊…軍中糧草又不足,到時將士軍心渙散,若是朝廷不能盡快支援,隻怕軍中的兄弟們會…”
董卓匆匆忙忙進來營賬,憂心忡忡地看著段熲微躬的背影,話到最後還是吞下了那讓人心焦之語。
“仲穎,汝看陛下此時,手裏握有些權力否?能夠顧及到吾等西涼邊塞前線乎?”
“將軍此言何意?末將前些日子曾聽聞,陛下雖年少,卻多智英武,不隻壓下了太後和大將軍,還誅除了王甫、候覽等宦官。
聞說陛下乃是難得的中興之主,想來他應該清楚西涼、我等與羌人之間的形勢吧!
從陛下的師足二月初就押運糧草到來亦可知,陛下不是器量陝小的無識之君。”
董卓不明白段熲的憂慮從何而來,說到這裏,略皺的眉頭又舒展開來,更是加強了對高坐朝堂的新君的信任。
恨恨地望向對麵崖上的山寨,狠聲道:“我等不應在此擔心陛下掌權否,而應該想法早破此羌寨。或許,咱們又當招一批敢死隊員。不信拿不下它!”
段熲對董卓的話聽而不聞,自顧轉過身,怔怔看向洛陽方向。
“汝說的不錯,陛下確實為英主。但他畢竟如今年少,又是以藩入洛,朝內朝外毫無根基,受各方掣肘太多。
又因不喜宦官,早早拉開了派係爭鬥…”幼虎入狼群,又豈能討得便宜,不被老狐狸們吸骨敲髓,算是勝利。
“唉~”段熲長長歎氣,內心非常憂慮,“吾昔日曾不得已委身阿附於宦官王甫,如今李膺、陽球二人得勢,吾與他們又皆曾小有過節,隻怕…”
就在段熲越想越悲觀之時,他手下另一名校尉臧旻突然喜形於麵的歡快跑進來。
“將軍,據斥候來報,陛下派出的天使已經在不遠處。屬下猶聞說,陛下調派了羽林軍押運著大量的糧草軍械向著軍營這邊而來。”
“哦?此話如實否?”段熲不可置信,緊盯著臧旻。
“屬下不敢哄騙將軍,而今天使應該離營不足一十五裏矣!”
“善!大善!!走,仲穎、伯昭,快隨吾一同出營迎接天使。”
段熲喜上眉梢,興奮地一手拉一個屬下,大踏步向營外走去。
董卓和臧旻皆低頭看看上官粗糙的大手掌,掙脫也不是,不掙脫也不是。相視無奈一笑。
高平大營外,由於天使將至,是以破羌將軍一聲令下,各大小將校帶著兵士列陣等候。
不多時,一麵大旗,一隊人馬就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向著軍營緩緩而來。
田宴奉命前去接應,此刻也護衛在一側。
“將軍,他們快到了!”董卓滿眼興奮看著隊伍言道,並沒有注意到段熲的神色。
段熲看著隊伍點了點頭,目光深沉,此刻又有點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不知在算計些什麽。
很快,這支隊伍便來到了眾人麵前,段熲一見,隊伍裏有個麵熟之人,趕緊收斂思緒,麵帶微笑,大步上前見禮。
“末將段熲,恭迎天使!”
“段將軍免禮,陛下在京,得知將軍與眾將士征戰辛苦,是以特派吾帶隊前來慰問。”
華昭的這一副身外化身衣袂飄飄,雖出塵不似凡人,但言語間對段熲這位鎮守西北邊塞的大將很是尊重客氣。
段熲看到眾人皆是風塵仆仆的模樣,顯然是一路奔波、馬不停蹄而來,提議道:“天使,營外風沙大,咱們入營再敘談!”
“善!”
這些人馬的確很乏累,需要歇息,吃喝以補充能量。
由於皇帝和朝臣對西涼戰事的特別關注、重視,所以在華昭的帶領下,這一隊人馬於路途上不敢有絲毫懈怠。
華昭一聲令下,他們便下去歇息不提。
校埸之上,段熲下令大軍在此列陣集合,準備接受天子詔書。
華昭神色肅穆,從一旁的小黃門手中接過詔書,朗聲道:“破羌將軍、段熲,接詔。”
段熲立刻神色恭敬,單膝跪地行軍禮,高聲應道:“末將段熲奉詔。”
“段卿為人忠勇,領軍得法,多年來屢立戰功,威懾一方,護我邊郡百姓,揚我大漢天威。
朕心甚慰,即擢升段卿為撫羌中郎將,封為定邊候,食邑千戶,另加封征西大將軍尊號,持節總領雍涼二州軍事。”
“臣、拜謝陛下天恩!”段熲聽得天子封他為征西大將軍,饒是浸淫官場多年,此刻也不免有些熱血上頭,激動得雙手發顫,差點接不住詔書。
他既為了保全身家,又為了征戰理想,不得已阿附宦官王甫,一直為此被士人輕視詬病。
是以,天子登基後他就一直提心吊膽,前番得了陛下支持的糧草也不曾放下心中的憂患。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擔心士族與宦官之間的爭鬥波及到他,擔心難以掌權的陛下推他出去,以示拉攏士族。
所以,在段熲的設想中,天子可能會將他這個親近宦官,手握重兵的邊軍將領撤換掉,甚至於嚴重些還會將他打入牢獄…
可是,讓他從來沒想到的是,天子不僅沒有打算撤換他,反而給他封候,封尊號。
征西大將軍,二品將軍尊號。這是他從軍以來,一直不怕傷不怕死,孜孜追求的理想。
陛下如此厚封,對吾是何等的倚重和信賴!
他對洛陽方向跪下,深深叩首行禮,由心而吟:“今向君主說,臣願守二州。羌胡不得脫,家國應無憂。戰士無旋踵,將軍有斷頭。馬革裹屍日,魂歸朱雀樓。”
“好詩!”華昭大聲誇讚道:“未料到將軍不僅武功了得,詩才也了得!”
“不敢稱詩!實乃由心而發之言矣!”
“將軍過謙也!”
校場之上的董卓、田宴、臧旻等人也是麵露喜色。自家的將軍封候升官升尊號,那麽他們這些屬下也會水漲船高。
此時的董卓且不是以後那個凶狠殘暴,不敬朝廷、不尊天子之惡徒。今年僅二十四五歲的他,還是個非常渴望建功立業,光耀門楣,以圖聲名遠揚,流芳青史的將士。
待到段熲接詔起身後,華昭示意之下,小黃門徐徐展開了另一封詔書。
“眾將士接詔。”
“吾等奉詔。”
董卓、田宴、臧旻急忙率眾跪倒在地。
“邊塞苦寒,眾將士為護國守疆,不辭辛勞來到西涼,更不計生死與敵作戰,可謂於國於家於民於君皆有功也。
然而,自先帝起,天災頻發,貪官汙吏又橫行不法,以致於國庫空虛,至此三年以來,未曾發夠眾將士之糧餉。
朕聞之思之,痛心不已。朕身為天子,有愧於眾將士為國為民的忠勇之心。
如今國事雖依舊艱難,但朕千方百計籌得錢糧以補齊朝廷往日對眾將士的虧欠。
另朕在此承諾,今後,絕不會再欠軍餉。將士們但凡殺敵立功者,依律賞金賞宅,賜爵封地,絕不吝嗇。
但有戰死者,妻兒老小由朕奉養。願朕與眾將士共勉,不忘初心,為國為家為民,奮勇殺敵,護土開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