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世家醒悟
字數:809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不多久,尚書台就發布了一條詔命,此後三年一屆的文武考核正式通告了天下。
天子和太傅陳蕃以及司徒胡廣三人私下商議並通過的這條詔命,打了一流二流世家們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雖然在詔命帖上宮牆,老司徒又對廣大少年公告時,已經感知到了不對勁,可事實已造成…
天子的詔書也不能撕下來,怎麽辦?難道就這麽讓步?讓世家們手中掌握的察選人才的權力落到皇帝一人的手上?
各位世家家主紛紛開始動起了腦筋,暗地裏開起了大大小小的士人內部會議。
此時,華耀正坐在書案後審閱三輔之地的情報。
上次考核通過的正當齡入仕的學子,其中大部分都被安排到了三輔地區和西涼、遼東、遼西去做了縣令,隻有少數幾人被皇帝留在了尚書台。
上次的這件事情,並未引起什麽波瀾。畢竟也是世家子弟占了更多的名額。
而且,自光武帝定都洛陽,大漢的政治中心東遷,再加上西部北部的蠻夷時常入侵,導致關中地區和隴右等西涼地區,早已不複往日的繁華了。
如今朝堂之上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出自山東士人,對那邊自然是不甚重視,況且也沒有甚一流二流世家士子願意去那些比較苦寒的地方為官。
山東大士族之人的這種表現也正是華耀這個皇帝樂意見到的。
關中平原自古以來就是一片難得的沃土,若是能夠再次將關中地區打造成大漢的糧倉,對整個大漢而言,無疑是極為有利的,也方便將來對西北部地區的控製。
隻是,特殊年代,天災多,三輔地區尤其多,發展難呀!
華耀為了西涼和關中,也是快愁白頭了。
而這次的這條三年一輪文武考核的詔命,也是為了給下麵的二三個階層一個希望。
再加上有太傅和司徒支持,華耀就大膽撩一下貓須,看看貓兒炸了毛會如何?
但顯然的,世家士族不是貓,而是馬蜂。
皇帝陛下和寒門士子的頭領胡廣,以及剛正的太傅陳蕃,三人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沒過幾日,自天子登基以來就暗流湧動了八九個月的朝堂,突然因為一件事而徹底炸了鍋。
原來是有人向司隸衙門舉報了一樁殺人案,而司隸衙門的人也很快就抓獲了殺人犯。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根據殺人犯的口供,他殺人有內情,乃是受人指使,而指使他殺人的正是國舅,也是驃騎將軍竇武的兒子,羽林中郎將竇驍。
而那被殺之人,卻又是一名世家士族的子弟,這次的原因居然是因為爭奪一個青樓妓女。
司隸校尉得知了情況,也第一時間命人傳喚竇驍,卻被時任羽林中郎將的竇驍命人打了出去。
這殺了世家士族子弟,還命人毆打司隸衙門的差役,這二件事,哪一件都是犯國法的大事。
而暗裏的有心人在這個消息出來之後,立刻趁機在市井中大肆散布謠言。
說驃騎將軍和羽林中郎將父子倆都圖謀不軌,欲行那梁冀之事,一時間司隸地區妖風四起,且大有吹遍整個大漢的勢頭。
無數受人蠱惑的士人和太學學子也紛紛走上街頭,甚至在宮門口舉臂高呼:鋤奸。
眾人聲討道,以往那些妖孽宦官們想要殺人,且得找出一個合適的罪名方行。
再看如今,這個竇氏,仗著是外戚,是太後之弟,居然如此囂張跋扈,派人行駛暗殺這種卑劣的手段致死士子,這種針對天下世家大族的事情如何可行?
很快得知消息的竇武也是被嚇的大驚失色,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膽大。
他自覺以竇家如今的實力,哪怕是得罪了天子也不怕,可自己的兒子偏偏要去得罪那些士人!
對於世家士族的勢力,竇武非常清楚,兒子的這次失誤,不禁讓他驚怕!
想到前些日子的那道詔命,自家兒子這次絕對是受到了陛下的連累。
竇武心下怨怪陛下、太傅和司徒,可是眼下能夠幫助竇家擺脫困境的,也隻有天子了,於是他趕忙入宮求見太後。
德陽殿內,得知消息的華耀也是異常憤怒。
他娘的,這次又拿外戚試探?從內部來攻破的堡壘?
即便是三年一次文武考核,占盡便宜的也是世家士族子弟,他們也不依?
完全不想分薄手中的重要權力!
這,分薄察舉的權力,他們就要鬧妖蛾子!
真是的,他們世家啥好處都想要占完。信不信老子掀了攤子重新來過!
華耀肯定知道這事是世家故意給竇驍下套。有心算無心,多少老狐狸都要中招。何況一個血氣方剛的愣頭青?
不過令他也沒想到的是,這個竇驍居然敢於正麵挑釁陽球!不是說世家子弟們都怕了司隸校尉?
“陛下,驃騎將軍求見。”
聽聞竇武求見,華耀皺了皺眉頭,便宣了!
知道他必然會入宮求情。畢竟那是他的嫡長子。
不過,若是就此輕輕放過,那也不成的。
他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威信會瞬間癱塌不說,國法之威嚴不容冒犯才是最重要的。
可要是因此取了竇驍的性命,那也不能。倒不怕與竇武決裂,而是需要讓人知道跟著他這個天子幹,他就會盡量庇護手下。
畢竟,竇驍的羽林中郎將是他這個天子親自提拔的。而且,如今的太後還是長姐煉製的分身。
在自己這裏,天子和太後,外戚,算是融合的比較好的一係勢力了,絕對不能讓人搗亂分化。
想了許多也不過幾個念頭之間的事情。
華耀決定等著一見竇武,名義上禮法上,他不僅是朝廷重臣,還是外祖。
“臣,拜見陛下。”
“驃騎將軍免禮!”
“謝陛下!臣此次前來,是請陛下削除臣那不孝子的職位,予以嚴懲,以正法度。”
看著眼前頭發花白,愁眉不展的竇武,皇帝輕輕歎了口氣。
驃騎將軍能做到這一步,已然是他的底線了。
自己那個兒子昏頭,犯下如此大錯,按照大漢律法難逃一死。
所以他無奈之下,隻好前來向天子求情,希望陛下此時能夠拉扯竇家一把,救一救嫡長子。
不然,嫡長子有罪,孫子孫女以後也會沒了前程。
華耀沉吟片刻,看向一旁的蹇碩:“詔司隸校尉進來說話。”
“諾!”
蹇碩快步下去了,華耀看向竇武,安撫道:“這次舅舅雖說衝動了些,其後必有內情。或許是受了朕的連累也不一定。
驃騎將軍深明大義,不使朕為難,朕領您的情!待朕詢問清楚,此事必定還有轉寰。”
“謝陛下!”
見到天子明白個中主要因由,且願意幫忙說話,竇武也是一臉感動,有良心,肯主動承擔責任的天子少,讓臣子背禍的多。
“外祖父不必如此,咱們是一家人。您現在還是先去長說話吧,太後肯定也牽掛著。待朕詢問清楚事情之後,在派人通知您,如何?”
“諾!”
竇武的確也想見見女兒,與女兒通通氣,於是告退,去往長樂宮。
~~~
長樂宮。
“臣,拜見太後!”
“驃騎將軍免禮!”
“謝太後!”
待見禮過後,竇妙隨即揮退了宮內的宮女宦官,隻餘父女二人。
“父親因何至此?”
看著眉宇間帶著幾許愁容的父親,竇妙不由出聲問道。
“唉~,此事說來話長....”
竇武長歎氣,隨後將兒子所犯之事,還有他麵見天子的情況一一說與了女兒聽。
竇妙聽了點頭:“父親這般做法殊為明智,耀兒是個有擔當的,應能保得阿驍與竇家無事!”
“耀兒?”
竇武怔愣一下,回過神來有些詫異的看看向女兒。
他雖然是想起了女兒為天子加元服時取了字,但實在沒想到,她已經與天子這般親近了?
迎著父親十分不解的目光,竇妙笑道:“是啊,父親,如今皇帝尊吾為母後,吾自然也當視其為親子!”
隨即竇妙眼神微凝,認真的看向父親,沉聲再次勸道:“這大漢的天下始終是姓劉的。
任何一個皇帝長大了都想要掌實權,咱順勢而為。
女兒也看明白了,外戚不太過貪戀權柄,方能保的長久富貴。”
“這…?”竇武微微一怔,隨又恍然:“你倒是言之有理。隻,誰能舍得放權?”
“若非有陛下許清兒為後一諾,為父也不願退一步!”
此時再回想,自己當初可算是踩在了懸崖上。
陛下不是個懦弱之人啊!
就算自己權傾一時又能如何?即便換個皇帝,人家也完全可以熬死自己,一旦自己與太後不在了…權勢終究會煙消雲散。
自己也幸在理智一時,再有霍家、衛家、梁家幾個在那裏立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以後寫進祖訓去!
竇武此次入宮與女兒一番話,又自我完成了一回檢省。
又一次發現入宮還不到十年的女兒有了長遠的進步!
此刻,竇武心中僅存的那點權力欲望也徹底消失殆盡。拉攏此批少年之事,回去也取消掉吧!
或許正如妙兒所言,隻要他們外戚始終和天子站一邊,那麽竇家或許真的可以成為一個善始善終的外戚世家。
~~~
陽球奉口諭後立即來到了德陽殿,君臣見禮落座之後,皇帝率先開口:
“陽卿,那個殺人凶手定然是世家士人所布置,故意栽贓羽林中郎將的吧?”
“陛下所言甚是,臣定會細細審問....!”
華耀沉聲道:“甚善.....總有人想要趁機鬧事,陽卿也需多多敲打敲打才是!”
陽球點頭:“請陛下放心,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定然難逃律法製裁!”
對於竇驍之案,君臣二人都心有默契,並沒有多說其事。
前話說完,陽球才道正事:“陛下,臣已然收到中小豪強地主的訴求,那些人願意捐錢十億,獻糧一百萬石,土地五十萬畝。以願大漢修成各處水庫水渠。”
“哦?算他們有心了!”華耀笑了,笑的很真心。
“還有些大世家,大豪強,大地主,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心呢?朕該給好處可都給出去了!”
“臣也不知!然,如今風幹物燥,沒有心防著,或許大火便會燃起來了!”
陽球那張常年板著的臉,此時難得的抽了抽,露出一副怪異之極的笑臉。
唉,可憐的司隸校尉,為了威嚴,常年不笑,肌肉已經忘卻了正常的功能。
此次若非因為鏟除過於貪婪之人事迫在眉睫,估計他也難有一回好心情。
“布置了這麽久,總算有開竅的了。其實,朕真是不願意動這樣的手,顯得朕像個強盜一樣。
然,國庫無錢無糧,這個天子難當。朕也沒有奢糜,一餐就一菜一湯一中碗飯,衣服也是加元服時太後讓做了幾身新衣,如此儉省,也填補不了國庫的漏洞。”
“唉~誰當了碩鼠,撬了國庫的錢糧,朕自然要尋他們還回來,陽卿說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陛下辛苦了!臣理解陛下,也支持陛下!”
“謝謝陽卿!幸而有汝支持,否則,朕這個天子都快坐不住崇政殿了!”
陽卿轉告那些豪強、地主,讓他們選出五個捐錢糧最多的,朕會親自召見他們,還會賜予一塊親自寫的墨寶。”
“諾!”
隨著陽球的離去,一道詔書也瞬間炸燃了整個朝堂。
首先,天子撤了竇驍的羽林中郎將職務。由原五軍營校尉徐榮暫領羽林中郎將職務。
隨後,華耀又提拔了馬騰、李榷等上次考核過關的關中、司隸地區的年輕良家子弟。
劉宏兵不血刃的全部收回了羽林衛和北宮的宿衛軍,至於南宮,有一大半是忠於自己的就行。
南宮如今隻住著太後和二三個先帝的美人,不會出甚事。隻要自己大婚前,清理幹淨即可。
離大婚還有兩年多的時間,若是他們這次不乖,或許,不用等兩年就能清理幹淨先帝時期留下的,所有宦官的隱秘勢力。
沒過二日,竇驍案就有了新的情況。那名殺人的凶手在審訊中又翻供,指認是一個恨驃騎將軍的宦官指使他的。
指示他暗殺了士人並嫁禍給羽林中郎將。皆因那個宦官曾被王甫救過,而王甫生前恨驃騎將軍,為報恩而布局陷害竇氏子。
陽球也立馬將那名宦官抓捕歸案,而那名宦官也是供認不諱。
消息傳出,那些順風倒的士人學子,立馬又將矛頭對準了宮內的宦官。
這下,熱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