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安內為先
字數:674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洛陽城內,近西市的那幾條巷弄,百姓們緊閉門窗,豎起耳朵聽外麵的兵鋒交戈的動靜。
兵士們的甲胄摩擦聲,雜亂中又有有力的腳步聲,兵將的冷喝,甚至有人負傷的悶哼,交織錯亂。
最先的一隊死士被清除了。
驃騎將軍竇武冷眼看著袁家的秘密宅邸,讓人高聲喊道:“裏麵的各位家主,陛下有令,袁氏豢養死士,聚眾造反,死罪。
朝廷隻誅首惡袁氏,其他從眾從輕處罰,爾等還不繳械伏地。”
除袁直以外的其餘家主麵麵相覷,已經沒有了原來的義憤填膺。
“張家主,許家主,爾等可別聽信竇武的蠱惑之言。想想天子的手段!”
他不提還好,提起這個,他們的心裏更慌。個個聽到外麵的兵戈聲,都手腳發軟。
讓這些士族家主們搞搞陰謀詭計還行,真的麵對武裝力量,一個個心裏都是虛的。
一些被家主聚在這裏的部曲家丁,此時也發蒙。被北軍包圍了怎麽辦?
他們都是些烏合之眾,暗裏抽冷子下暗手或許行,真刀真槍的對陣,能幹過正規軍嗎?
根本不可能。
他們互相緊張地看看,又打量家主的神色,迫切希望家主投降。
許家有一個家丁首先扔了手上的環首刀。
有人開頭,自有人追隨。
韓氏部曲和趙氏部曲見此,倒戈相向,搶步上前,挾持了袁家主和張家主。
而廳堂外麵,靠大門的一處門牆上,正潛藏著二名弓箭手。
竇武一雙大眼睛正四下逡巡,
忽然門牆上射出一道暗箭直指為首的他。
隻見他眼神一凝,盾牌一舉,一個側身躲了過去,然後,他身邊的親衛快速取張弓搭箭。
弓弦響起,羽箭呼嘯而出,沿著暗箭射出的痕跡射上高牆,一聲慘叫頓時傳出。
眼見親衛如此犀利的箭法,在場的五軍將士不由一臉驚訝的扭頭看向他,目光之中滿是欽佩。
“還愣著幹什麽?弓箭警戒。但凡發現冒頭之人,就地射殺。”
看到所有人愣在原地,竇武不由眉頭一皺,隨即抽出環首大刀,神色警惕。
五軍將士也反應過來,凝神肅目,警戒牆上弓箭之餘保護自己。
室內,韓峰帶領十幾名握著兵器的部曲一聲不吭的衝了上去,將未曾經過兵事的世家家丁部曲首腦斬首。
僅僅片刻過後,戰鬥結束。
走出大門的韓峰,手中的大刀滴答著鮮血,森冷的目光依舊充滿殺氣。
“稟驃騎將軍,此處動亂已平定。”
韓峰平靜的說完這句話,然後靜等指示。
“韓校尉,韓家主辛苦了。”竇武看一眼袁直,冷聲道:“押下去,聽候陛下處置。”
北軍舊五營,由黃忠、馬騰、李傕在接到詔書的那一刻,也快速率領著羽林騎軍,兵分三路,趕往那些被宦官所滲透的兵營之中。
而黃忠帶著李傕負責的正是清剿越騎營當中被老舊宦官勢力收買的中上級軍官。
這些將士若不迅速剿滅,一旦被他們趁機逃脫出去,那麽他們對地方會造成難以想象的破壞。
兵,很多時候比匪可惡。安排
“咦?那不是羽林軍嗎?他們過來做什麽?”
看著疾馳而來的羽林騎兵,越騎營的守門士兵也不禁議論紛紛,有些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
“快,關上轅門。”
守衛越騎營轅門的一位司馬,頓時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連忙催促手下關閉轅門。
“奉天子詔令,誅殺閹黨餘孽。”眼看轅門即將關閉,隊伍前方的黃忠頓時取出詔書,急聲高喝,而正在關閉轅門的士兵聞言不由手下一頓。
看到士兵遲疑,那名軍司馬,急忙抽出長刀,衝著手下士兵怒聲喝道:“別理他,快關閉轅門。”
“他是…”射聲營校尉。
趁著士兵愣神的功夫,黃忠已然手握長刀,一馬當先衝到了守衛軍官的近前。
隻見他用力一夾馬腹,並勒住韁繩,奔跑中的馬兒頓時人立而起,碩大的馬蹄,當即就向著那名軍官的胸口落去。
那名司馬見狀,當即一個側滾,躲了過去,堪堪起身就感覺到了勁間一痛,然後一股鮮血從頸間噴射而出。
這一切發生實在太快、也太過突然,周圍越騎營的幾名士兵,看著倒在地上的軍官以及馬背上一臉凶相的黃忠,一時間呆愣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黃忠見狀,當即舉起手詔書,目光森寒的看向眾人,厲聲喝道:
“陛下詔書在此,爾等還不奉詔?”
“吾等奉詔!!”
看著隔壁的射聲校尉,黃忠手中那道明晃晃的詔書,所有士兵頓時跪倒在地。
越騎營的部分官員都被人拉攏收買,可是這些普通士卒並沒有,天子詔命依舊神聖威嚴,依舊使他們感到敬畏。
隨後黃忠展開詔書,高聲念道:
“今有人勾結宦官一黨,意圖禍亂洛陽,宮庭,驃騎將軍已令其伏首,今肅清其黨羽,著眾將士配合調查,不得嘩營起亂,否則,視為謀逆,誅族。”
宣讀完畢,黃忠、李傕當即率領羽林衝向越騎營內部的中軍大帳,而那群士兵也緊隨其後。
凡是聽說有天子詔令的越騎營的士兵們,也紛紛拿起武器跟隨在黃忠等人的身後。
此時大漢的士卒,絕大多數還是心問皇室,心向天子的。天子有詔命,他們自當遵從。
一時間,越騎營內雖然人心惶惶,但也不敢生亂。
那些是忠於袁氏的心腹之人,天子早有定論。以“誅除閹宦黨羽”的口號,將那些不忠朝廷和天子之人清除出去。
很快,營內那些投靠了袁氏和宦官的軍官便被徹底清除。
至此,越騎營也被李傕順利接收,看著被捆綁起來的十數位,包括越騎校尉在內的一眾,隻有袁氏沒有天子的軍官,黃忠冷冷一笑。
“將他們帶走,交由陛下發落!”
隨後黃忠帶人將這些人押往皇宮,並留下近百名禦林軍協助李傕開始對越騎營進行整頓。
而另一邊的馬騰二人也順利的接收了屯騎營,並一路驅趕著那些袁氏黨羽向著洛陽皇宮方向而去。
至於另外兩營,也早在驃騎將軍複命之後,就秘密的交接給了天子,是以並未引發騷亂。
至此,羽林軍、虎賁衛、北軍六營,也基本落入了天子的掌控之中。
還有兩營由張奐帶出去了汝南袁氏祖地抓人。
而皇宮內,在肅清了最後一個宮室之後,羽林軍和虎賁衛開始向著德陽殿集結。
栗崇則負責率領宮內的太監開始搬運屍體和清理血跡。
他們幾個最先投靠了天子的宦官,華耀還是要保他們的。
被天子詔進皇宮的文武百官,看著不斷集結於德陽殿前的羽林軍和虎賁衛,膽戰心驚的同時,又有些莫名激動。
不說曾經欺壓他們多時的宦官候爺們全部被誅除而值得高興,就是不顯山不露水的袁氏、許氏倒下了,將會騰出來多少重要的職位。
他們家族的子弟,有多人可以升官,可以入仕。
若說跟隨皇帝迎來大漢中興而名垂史冊,是為名,那麽,家族的發展,子弟的仕途,是為利。
人生在世,誰又能拋卻名利?
不多時黃忠等人也押著那些宦官黨羽來到了廣場之上。
黃忠、馬騰等人也來到天子麵前向他複命。
而後,黃忠開口稟道:“一幹閹宦新舊黨羽,已全部捉拿,請陛下發落。”
華耀淡淡地看了一眼眼力特別不好的這群人,大漢沒倒,袁氏主支早就倒了,還不早早靈醒的改旗易幟,跟著朕混,反而跟隨袁氏一族走進死路…
“首惡,斬!其餘者編入邊軍的敢死隊,讓他們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吧。殺三十個異族敵人,可免去罪責。”
“謝陛下開恩。”
除了幾個惡首,其餘那些並未犯過大錯的人,則立馬叩頭謝恩。
華耀看向集結於廣場上的羽林軍和虎賁衛的將士。
“各位臣卿,各位將士,大漢正處於艱難時期,天體(太陽)運動致使大漢災害頻發,周邊異族虎視眈眈,為禍邊塞。
攘外必先安內,朕今日除去國賊,平定內患,皆有賴於借助諸位之手。
各位臣卿,各位將士為大漢,為朕,為百姓立下了首功,朕心甚慰之餘,也必有功當賞!”
李傕當即高聲喊道:“天子萬歲!”
“天子萬歲!”
“天子萬歲!”
黃忠、馬騰以及所有的羽林軍和虎賁衛將士們齊聲高喝,就連不少文武大臣也忍不住一起呼喊。
華耀也激動地上前了一步,張開雙臂接受了眾人的歡呼之餘,對文臣武將躬身一禮。
“大漢萬歲,諸位臣卿萬歲,大漢人民萬歲!”
“天子萬歲!”文武百官在火把的照耀下,月光的輝映下,越發激動。
呼聲過後,皇帝環視著一眾將士,而後凝氣,朗聲說道:
“而今,朕就等待車騎將軍率軍歸來了,再一起論功行賞。”
“咱們的大漢自高祖皇帝定鼎天下以來,也曾經曆動蕩不安,經曆分崩離析,後有光武皇帝再造大漢,距今四百載而依然不倒,全賴諸位文臣武將和天下百姓之功。
大漢民族為華夏的主族,有諸子百家,有先賢文聖,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有武哲孫武、吳起、白起、
有謀聖留候張良,有兵仙淮陰候韓信…有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有飛將李廣…
上有高祖皇帝,傳承有孝文皇帝太宗、有孝武皇帝世宗…自孝武皇帝北擊匈奴以來…
我大漢威加海內,四方蠻夷無不懾服,有陳湯一句,“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激蕩漢人血氣。
然,如今四方蠻夷又已經蠢蠢而動,窺視大漢,西羌、鮮卑、烏桓北匈奴越發放肆,屢屢犯我西北邊境,擄殺我大漢子民。
他們無視我大漢天威,無視大漢將士之勇,無視大漢百姓之勞…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知諸位可願隨朕一起,力精圖治,蕩平四方,揚我大漢天威於海內海外?”
天子這一番極具誘惑和鼓舞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熱血翻騰。
馬騰不愧為馬革裹屍還的伏波將軍之後,這一次是他搶先開口高呼:“臣願誓死追隨陛下!”
“臣願誓死追隨陛下。”
他帶頭高喊,幾千將士衛卒們也熱血上頭,也跟著振奮高喊。
這一次所有人都用盡渾身力氣高聲呼喊,數千人的高聲呼喊傳遍了整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