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中邊聯係

字數:783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事情再多,都得一件一件做。
    清查人口、丈量田畝的事情,華耀交給了係統,有攝像頭,又有自動統計數據,誰也隱瞞不了。
    然後,收歸國有的土地如何分發下去給失地的民眾,華耀派大鴻臚喬玄暫領此事務。
    在生產力低下的農耕時代,人口和耕地是最為重要的資源。
    喬玄是個清廉又有能為的忠義之士,華耀對他比較信任。
    另外特派了一隊士子做書吏統計員幫忙,再有一營步卒一直協助縣尉郡尉管理治安,穩定秩序。
    墾荒和吸引流民回歸土地的事情則交給了各縣縣令,督察則交給了大司農劉合。
    剩下的朝臣則跟華耀一起,負責朝廷內外的日常政務,為恢複整個大漢的秩序提供保障。
    尚書台,華耀正在查看最近的相關卷宗。一邊看,一邊做記錄,旁邊李儀、荀悅則負責整理歸納。
    荀悅是潁川荀家出身,世家大族,才學能力人品都是一流。
    華耀著重培養的人員之一。
    洛陽城外的地區在清理不法、不忠之徒,洛陽城內,少年軍官預備營的武藝考核如期舉行。
    為了以防受傷,考核並不是對練,而是上台舞刀弄槍,然後弓馬騎射,有箭靶,草人提供。
    至少,入選的每人都必須會一套刀法或槍法,能跑馬射箭。
    在相同的距離下,相同的時間內,以中靶的環數以及砍中草人的頭數而定名次,待遇。
    大司馬劉寵,驃騎將軍竇武、太尉李膺、衛尉皇甫規、改名為龍鑲軍將軍的羽林中郎將徐榮,五個人擔任考官。
    西苑的校武場上,孫堅首先出場上台,隻見他一套基礎刀法,舞的虎虎生威。
    在騰挪閃轉間,一刀一刀地劈向草人頸部,刀刀未落空。
    武場外,排隊參賽的少年人看的是熱血沸騰。甚至包括考官。
    一麵紅色的鐮刀斧子大旗高高隨風飄揚,中間一個大大的金色“漢”字耀眼生光。
    這是華耀這個天子新製定的漢軍軍旗,它認人熱血燃燒。
    孫堅在旗幟下展示完刀法,武力,劉寵老當益壯,大聲喝好。
    接著周奇、趙風、劉海、曹操等等,最後,關羽、劉備、劉磐幾個更小的,沒有參加這屆預備營的,也跑上去湊熱鬧。
    值得一說的,讓華耀高興不已的是,這次招收到了趙雲的兄長,趙風加入。
    而趙雲,確實與劉備同年生,比關羽略小二月。
    看來,古代稱兄道弟,並不以年齡,而是以成名早遲來排長幼。
    大漢經過幾次刮骨療傷,流出大部分腐血之後,朽敗之色漸消,已經初顯生機。
    華耀已經掌握了軍權,在該進時進了,該退時也退了,算是基本將朝堂的軍政要務,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雖已加元服,但他仍是十二歲的少年。
    一個像他的名字一般,胸懷如宏宇,氣度華耀的,再沒有任何人敢小看的這少年天子。
    那些見識了少年天子雷霆手段的百官,如今一改往日的懶惰怠政之風,個個都開始勤勉辦公,行事果斷,不敢再有半分拖遝。
    大漢十三州的各級地方官吏也比從前更加勤勉了。
    時常遊走於田間地頭,帶領百姓修繕水利,開溝引渠,為今歲即將到來的冬旱、明年可能有的水澇而做好準備。
    至於那些已經奔赴各地任職的士族和寒門學子,興奮自己終於入了仕途之餘,各個都對天子感激不已,渾身充滿了幹勁。
    幾日之後,駐守在西部邊城的段熲,得知天子又清除了宦官的消息,又有些忐忑不安。
    雖然天子對他表示了信任和親近,但自己無人在朝廷,天子身邊又有的是巴結討好之輩。
    一時的信任不代表的一輩子的信任。況且有那麽多想拉下吾,踩低吾的屑小之人。
    段熲的異樣也被董卓看在了眼裏,他雖不如從前得將軍信任,但還是敢說說話的。
    他也得了洛陽的消息,自然明白自家將軍為何煩惱。
    天子雖然信任征西將軍,可是他畢竟曾經投靠過那些宦官,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朝堂之上恐怕不知多少士人想要將他拉下馬,想收掉將軍手中的軍權。
    董卓此時慶幸自己之前還沒有開始去巴結宦官,先帝就走了。
    否則,此時愁眉不展的人應該就有他董卓一個了。
    巡查遊走於營地四周,走到轅門口時,突然發現不遠處一騎快馬向著營門奔襲而來。
    當看清來人身著羽林軍的服飾之後,董卓趕忙迎了上去。
    這名羽林軍來到轅門口,勒住韁繩,然後翻身下馬,來到董卓麵前。
    “在下乃天子親衛,龍鑲軍將軍徐榮麾下,百夫長於禁於文則,不知足下是?”
    “某乃西涼董卓董仲穎,鎮西大將軍麾下校尉。”
    兩人自報身份之後,董卓不由得問道:“不知這位於禁於衛士官,來此何事?”
    董卓對於天子對親衛羽林郎的改編比較有興趣。
    龍鑲軍,聽著好聽。對於這些天子親衛,董卓表現的非常客氣。
    “在下奉天子之命,給西北軍帶來了改編的軍番號,還有陛下給段將軍帶了一封親筆信,和一些禮物,不知段將軍何在?”
    “陛下的親筆信?”董卓先忽略了改編一詞。
    當聽到這名天子親衛軍帶來的是天子的親筆信,而不是詔書之後,頓時喜上眉梢。
    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自家將軍和自己這些人還是穩當的。
    “快快快,快隨某來,將軍正在大帳之中。”
    領著這個龍鑲軍趕往大帳的同時,董卓叫過來了一名軍中士卒,“去取些上等草料,一定要照顧好這位衛士官的坐騎。”
    “諾!”士卒也知道輕重。
    大家都是天子的親信,互幫互助,衛士帶來了好消息,咱們肯定要給他喂好坐騎。
    很快董卓帶著於禁來到了段熲所在的中軍大帳。
    “將軍就在裏麵,衛士官且容某進去通報一聲。”
    “好。”於禁點頭,站一邊等待著。
    雖然他們不屬於一個番號,但對於上下關係,他還是很懂的。
    董卓話落,風風火火地闖了進去,邊走邊大笑著說:“將軍,喜事,大喜事啊!哈哈~”
    被打斷了思緒的段熲,眉頭微皺,有些生氣:“仲穎,何事如此無規無矩?”
    董卓假裝不在意上司的惱怒,喜形於色:“將軍,外麵來了一個羽林郎官,現在叫甚龍鑲軍衛士,說是帶了陛下的親筆信,還有陛下給你的禮物。”
    “哦?快請。”段熲聽了,愁眉立時舒展,也不去計較董卓在他麵前的不規矩了。
    他和董卓的猜想應該是一樣。這一次的宦官倒台,依舊沒有牽連到他。
    他的地位還是很穩當的。
    以後,皇宮內的那些太監就與他沒甚關係了。
    他曾經巴結討好過的三位,已經全部下了黃泉。待時間長一些,誰又還記得誰?
    這下,段熲真的是渾身輕鬆,壓在心上的石頭,全部沒了。
    很快一名羽林軍士兵跟在董卓身後,來到大帳之內。
    “在下奉天子之命,有一封改編軍番號的通告,一封天子親筆信交於將軍,還有一包禮物。”
    說完,於禁從懷中取出二封信箋,然後解下了腰間的包袱,一同交給了段熲。
    段熲接過信和包袱,確認了信封的火漆沒有問題之後,然後開封取出信件。
    第一封通告,段熲麾下的邊軍正式定番號名為大漢白虎軍。
    白虎軍為騎兵,一萬二千員為最少名額。最多,不超過一萬五千人。要求段熲如實上報軍員人數。
    段熲的軍職為白虎軍統帥,征西將軍為二品尊號。
    看完通告,段熲激動跪下:“白虎軍統帥,段熲謹領陛下聖命,謝陛子信任。”
    良久之後,看完密信的段熲,雙眼也是略顯濕潤。
    信中天子不僅對段熲的能力進行了誇讚,而且還著重說明了對他還有他手下將士的信任和倚重。
    最後,向他請教了關於西羌的一些問題,信中末尾使用的還是皇帝的私人印章。
    很快段熲給陛下寫好了一封回信,除了表達對天子的感謝和忠心之外,也詳細的闡述了關於針對西羌的一係列舉措。
    西羌內附大漢多年,由起初的十幾萬人,發展到如今的近兩百萬人。
    現在,除了他們自身的發展空間不足以外,天氣更寒冷,生活難以為繼,也是導致他們幾十年來一直不斷的襲擾大漢邊境…
    搶走了無數物資和漢人女子,用以發泄和繁衍生息。
    如今雖然經過聚義山一戰,斬殺了敵酋並消滅了他們將近三萬生力軍。
    但是,不出五年,一旦西羌當中再次出現一個滇穆那樣的人物,他們必定還會再次反叛。
    信中,段熲也著重向華耀說明了他殺俘以及放一位豪頭回去的真實目的。
    他希望天子能夠相信他,采用他的治羌策略,鼓動支持羌人互相征伐。
    這樣不僅可以大幅度消耗他們的人口,也讓他們不能統一。
    一盤散沙的羌胡對於大漢的威脅不大。
    這樣一來,等大漢恢複一絲元氣之後,就可以趁羌人衰弱之際派出大軍,徹底的消滅他們。
    將回信交給於禁之後,段熲這才打開那個包裹。
    這才發現竟然是一麵軍旗,一麵帥旗,一套軍官服,連帽子帶靴子,還有一個藥瓶。
    段熲先收好藥瓶,翻開看了看軍旗、帥旗、軍服,真漂亮。
    五十來歲的軍中硬漢,此時也不禁眼含淚水,隨即,向著洛陽方向跪倒,深深一拜。
    ~~~
    德陽殿,收到段熲回信的華耀將信遞給了一旁的鍾繇。
    “元常,你覺得定邊侯的治羌策略如何?”
    鍾繇微微一笑,擱下筆墨,看著今日陛下的起居注,道:“段將軍不愧是在西部的百戰老將,非常了解羌人習性。
    若是按照他的計策行事,隻怕不出十年,大漢就可徹底解決西羌動亂。”
    華耀深深地看了鍾繇一眼,斟酌道:“你應當明白朕的心思,這不是朕想要的結果。”
    “陛下,段將軍的這份計劃是眼下最適合大漢的。
    您想的所謂民族融合,吾覺得時機未至。
    而且臣認為,那個滇賢隻怕不簡單,恐又會是一個變數。”
    華耀聽了有些失落。
    他前世多次去過羌寨,對羌民同胞挺有好感的。
    “唉!而今,朕也隻能如此…希望羌民們識時務些。”
    而對於鍾繇說的變數,他才不擔心。
    他通過係統從其他星球購買的高產良種,多幾年,大漢發展起來了,怕甚變數哦?
    有變,正好練兵。
    不過,為了多聽智慧之士的意見,作為皇帝的他還是很好的表達了善於傾聽意見的風格。
    “哦?元常所說的變數會是在哪裏?”
    “金城或匈奴!”
    “金城?匈奴?”
    華耀若有所思,對照原世界的曆史,也不禁配服起了古人。
    過不多幾年,不就是金城的韓遂造反嘛!
    此世,韓遂早早被自己弄來了洛陽,扔在虎賁衛曆練。
    離開了養育他的土壤,在朕的眼皮底下,看他怎麽選反?
    不過,沒了韓遂,或許會有張遂王遂什麽的,也不知道曆史是否有修正性?
    華耀想到這裏,一笑:“莫非元常的意思是,那個滇賢神經病會聯絡金城的羌人豪強?”
    鍾繇點頭:“按照段將軍的設想,放縱,那個滇賢應該會逃回先零羌的部落,然後跟那個嘟雲合爭奪先零羌部落的統治權。
    可是段將軍不知道的是,滇賢並沒有他父親的威望,再加上他們部落損失了一大半的主力。
    一個沒有強大武力守護的富庶部落,定然會遭到其餘部落的圍攻瓜分。”
    “是啊!沒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守護,即便富甲天下,也不過是別人眼中的錢袋子罷了。”
    “不過,說起匈奴…”也不知道張溫把事情辦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