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自強之道

字數:698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崇德殿,尚書台的官員們,經過十幾日的努力,總算將前幾年大漢各個州郡的錢糧收入做出了精細的比對和整理。
    “陛下,這是尚書台對今年秋收做出的預算,今年的糧食長勢喜人,各地也沒有爆發太大的天災,收入應該會比往年增收兩成。”
    “很好!”
    華耀接過李儀手中的報表看了看,滿意地點頭。
    孝桓帝時期的財政收入除去軍費和各項開支,每年都是負增長,如今邊關比較穩定,並沒有造成太大的耗費。
    若是今年秋收產量能夠達到預期,不僅可以填補去年的各項開支,說不定還能有所結餘。
    這是除了江南夏收之外的又一個好兆頭,前提是當中沒人作亂。
    “詔司隸校尉,太尉,廷尉,覲見!”
    “諾!”
    不多時李膺、陽球和劉瑜同時來到了崇德殿。
    “臣拜見陛下!”
    “免禮,不知秋收聯合巡查組可否組建完畢?”
    華耀看向劉瑜,詢問起了巡查組的情況,對於這一次的秋收,他顯然是非常重視,也在時刻關注著巡查組的情況。
    劉瑜起身行禮後回答道:“回稟陛下,此次以廷尉為主,司隸衙門為輔的巡查組已經組建完畢,隻等陛下一聲令下,便可出發前往各個州郡巡查監督。”
    “好!組建好了就成!”華耀點了點頭,然後取出尚書台的報表遞給兩人:“你們也看一下!”
    “秋收,得多重點關注那幾個產糧大州,讓人暗中調查監督,如果他們上交的錢糧與朕給出的數字出入太大,必須嚴厲徹查!”
    華耀看向陽球:“這件事,司隸校尉負責!若再有不法,懲處重二倍於夏收之時!”
    “多巡查幾年,形成慣例,朕看他們可還敢鑽空子貪了去!”
    “諾!”陽球和劉瑜也聽出了天子話中的含義。
    夏收之時,天子已經擺明態度和法度,再犯,那是知法犯法,明知不可為而為,罪加一等。
    如今天子對各個州郡的稅收了如指掌,肯定也明白其中的水分。
    如今隻是增加三成,還給他們留了一成,已經是留有餘地了,若還要貪心不足,這次隻怕會碰得頭破血流。
    陽球那顆沉寂許久的心再一次躁動起來,自己似乎又有一段時間沒殺人了?
    第二日,聯合巡查組的骨幹成員便率領著由廷尉府差役、司隸衙門中侍官和部分龍騎軍、虎賁營組成的督查人員。
    幾個隊伍,聲勢浩大地離開了洛陽,然後分散前往各個州郡開始了巡查工作。
    而陽球也將“探事司”的全部探子散了出去,還有那些潛伏於豪強世家當中的暗探,也全部啟動。
    洛陽的百官和那些世家成員見到這種陣仗,也明白了天子對於這次的秋收的重視程度。
    紛紛寫信給交好的地方官員和族中子弟進行警告,以免他們撞在槍口上連累了自己。
    钜鹿,一行三人身穿道袍,行走在田壟之間。
    為首之人額頭突出,雙目神采奕奕,麵容和善,手持九節仗,再加上一身道袍,確有一番化外高人之感。
    這三人正是受命於天子在民間傳道的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
    兄弟三人因家中環境影響,自幼就信奉道家學說,尤其是黃老之學。
    後來長大之後,張角偶然間得到一本“太平經”便如獲至寶,每日研究其中之經義,發現其中許多思想都是與自己不謀而合。
    於是張角提取部分其中核心再加上自己信奉的黃老之學,獨創了一個自己的道家學說。
    就因為張角產生了一個弘揚並發展自己學說的想法,並引著他的兩個弟弟成為他的第一批信徒。
    三兄弟上次去到洛陽,幾天的時間內,命運徹底改變。
    現在,三兄弟遊走於冀州百姓之中,一邊為窮苦百姓治病,一邊宣傳天子的“自強之道”學說。
    順便發一發啟蒙書下去,給百姓取名字,教導百姓學會寫他們自己的名字。
    原來時空,張角搞出的那個什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口號,這一世怕是沒機會出世了。
    眼下的他,隻想把天子的自強之道學說發揚光大,然後達到人人不餓肚子,人人可識字的大漢的大道而已。
    去年,他們三兄弟行走於钜鹿街頭和各個鄉鎮,宣傳他們自己的教義,而且還會免費為那些窮苦百姓治病,所以在此也是頗有名聲。
    因為他們的主旨是導人向善,無論人做什麽事,都有各方鬼神注視著你,並且要求人們多做善事才會增加壽命,做了惡事就會受到懲罰,還要求人們要敬天。
    由於道家在此時是主流宗教,人們並不排斥,相反還經常幫助張角兄弟進行宣傳,起到了一定的治安穩定的作用。
    所以,當地官府並未過多關注和阻礙他們傳道,反而還有不少富家和官家之人信奉他們的學說。
    今年這又一路走來,張角看著田地中呈現金黃色的莊稼,其中百姓們也遊走其中查看成熟情況,空氣中飄過果實成熟後獨有的香氣。
    “天子整頓後的這半年,冀州的變化可真大啊!”
    身後的張寶也不由得感歎道。
    張梁點頭附和:“是啊!去年走在鄉野之中,還到處都是荒蕪的土地,遍地的饑民!
    如今地裏長滿了莊稼,百姓的生活也穩定許多。”
    “咱們這天子,真是了不起,能讓大漢發生這種變化,整治的那些貪官汙吏也老實了許多。
    大兄,您說他是天神轉世,我現在也這麽覺得,他有大本事!”張寶不禁嘖嘖出聲感歎。
    “是啊,天神轉世!”
    聽到張寶的話,張角又靈光一閃,似乎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看來,陛下比咱更懂人心。
    相比於虛無縹緲的神靈,他知道百姓們更願意信奉他那個天子,天子是給他們帶來實惠之人。
    隨著張角的沉思,他的智慧有所增長。
    幾人對話間,張角走向一個田壟之上的老人,這名老人頭發花白,皮膚被日曬成了呈古銅色…
    雙目已有些許渾濁,看著田地中的莊稼,麵上帶著希望的神色。
    張角上前稽首道:“老人家,貧道有禮!”
    “哦,見過三位真人!”
    老者看到張角身著道袍,氣質非凡,想來應該是有道好人,連忙回禮。
    張角頷首問:“這片田地可是老人家自家耕種?”
    老者笑著點點頭,“不錯,是老朽和家中兩個兒子所種。”
    “看來,今年應該是一個豐收之年!”
    “是啊!多少年了,才趕上這樣的好年景,不容易啊!”
    老者幽幽歎息一聲,隨後又充滿希望的說道:“要不是當今天子登基,我等百姓還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等到這一天。
    如今好了,天子愛惜我等,這日子應該會越來越好咯!”
    張角微微一愣,想不到天子在百姓心中,聲望居然如此之高!
    若是...張角心中剛泛起一絲竊天之念,心口就似被火燒一樣的疼痛難忍。
    “啊!”張角痛叫一聲,跌倒在地。
    “真人,這是怎麽了?”老者一臉驚嚇。
    張寶、張梁扶起張角,一臉擔憂地問道:“大兄,你哪裏痛?還是有毒蟲咬你了?”
    張角拋開了心上的念頭,心口就又不痛了。
    他按按心口道:“沒事!”
    試了九回起一絲叛主之念,心口痛了九回。
    由此,張角再也不敢起一絲歪念,他知道陛下的道法高超,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施了什麽手段!
    隨後,張角又沒事人似的和老者閑聊片刻之後離開了此地,繼續替天子傳道。
    一路上,張寶有些興奮的開口說道:“大兄,如今百姓們生活安穩,我覺得對咱們宣傳教義有著很大的幫助。”
    張梁疑惑的看了張寶一眼,問:“此話何解?”
    “您想啊,百姓吃飽飯了,就不會無家可歸,也不會忍饑挨餓,自然不會做出什麽惡事,這不正符合咱們的教義嗎?
    而且百姓家中有了餘糧,也有能力去行善事,那咱們天下太平的理想不就實現了嗎?”
    張寶興奮的描繪著人人向善,天下太平的景象,引得張角又不禁反思,並心生向往。
    原來自己的教義還隻是不完善的教義之時,陛下已經在著手在實行了。
    此刻的的張角雖然有野心,但也僅僅隻是一個有著心中正道信仰之人。
    相比於引致天下大亂,他覺得倒不如在安穩太平的生活裏獲取功德,然後百姓們在天子的思想引導下,他的傳道中,自強自力,過著充實富足的生活。
    “人人自強,人人有能為,方能人人向善,大漢天下可在相對富足中走向大同!”
    張角呢喃著這兩句陛下曾說過的話,轉身向著青州方向行去。
    冀州百姓的生活變好了,他要去青州,看看青州的百姓生活又如何,是否如冀州。
    若是青州百姓的生活不如冀州,他要留在那片土地上,幫助他們學會自強之道。
    張角一邊走,一邊誦起了天子寫的《自強之歌》。
    自強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
    是一個人健康成長、努力學習、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
    自強是在自愛、自信的基礎上充分認識自己的有利因素,積極進取,努力向上,不甘落後,勇於克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樹立自強的目標,有助於克服意誌消沉、性格軟弱,從而振奮精神,擔負起大漢建寧時代賦予的重任。
    自強的表現:
    自強是努力向上,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不懈追求;
    自強是奮發進取,是狂風暴雨襲來時的傲然挺拔;
    自強是腳踏實地,百折不撓,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崇高的理想邁進;
    自強是對困難的蔑視,對挫折的回應,對成功的向往和渴望;
    自強是在命運之風暴中奮鬥的汲汲動力,是在殘酷現實中拚搏的中流砥柱;
    自強,是有誌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的淩雲壯誌,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雄魂氣魄;
    自強是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勇往直前的勇氣和魄力;
    自強是“看成敗,人生豪邁,隻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決心,是振作精神,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的信念;
    自強,是一種困難壓不倒,厄運不低頭,危險無所懼的差麗操守。
    男兒立身須自強。
    《易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荀子》中有言,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聖人有言,篤行信道,自強不息。
    window.fkp = \”d2luzg93l9jdxxn2r0vuh0mvjooth5r1b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