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朝政弊端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A+A-


    千古聖君秦二世!
    “不知道為什麽,我明明看出來這就是皇帝在拉攏人心,可卻還是心甘情願的被他拉攏,心甘情願的為他而戰,哪怕為他去死,我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英布看著前方的皇帝,低聲對著人身邊的韓信說道。
    韓信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這,就是皇帝的魅力,你看我,都敢摟我夫人以外的女人了,這也是皇帝的魅力。”
    英布輕咳一聲“真不知道你這個是在誇陛下,還是在咳咳……那個啥?”
    “上馬!我們往軍中走一圈!”嬴胡亥翻身上馬,身後的諸將齊齊發出呼喝,一並翻身上馬,追隨在皇帝身後,縱馬馳騁!
    大軍之中,皇帝所到之處,萬歲的呼喊聲震天動地。
    這就是皇帝的威嚴和魅力所在!
    但凡是參與過北伐的將士們,人人都心甘情願的去為皇帝而起。
    正如英布所說的那樣,他明知道皇帝這樣做,就是在收買人心,可那又如何?
    自己就是心甘情願的為皇帝而死!
    “萬歲!”
    “萬歲!”
    英布的大吼聲,蓋壓全場。
    熱切無比的呼喊聲過後,大軍開始平靜下來,尉先生也捧著令書,過來找皇帝稟告各族現在的真實情況。
    亞羌人隻有四萬部眾,其餘的部眾尚且在長城之外。
    按照現在的西戎王西卡生所說,西邊的高原之上,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天地盡頭在什麽地方。
    其餘的五戎族人,烏氏一族已經不知道逃到了什麽地方,但剩下的四個部落,以義渠人為首,尚且有十四萬之眾。
    “陛下,這些人是就地留下,還是帶回鹹陽?”
    嬴胡亥把令書丟給了尉先生,問道“愛卿有何看法?”
    “從目前種種跡象表明,六國餘孽,正在謀劃一場顛覆我大秦的惡毒計劃。
    如果這些人全部帶回到鹹陽城,整好就可以彌補一旦開戰,鹹陽城壓力過重的問題。”
    尉先生進一步解釋道“一旦開戰,那軍械首先就是大頭消耗,需要非常多非常多的人手來支撐軍械的製作。
    這是其一,其二,那就是糧草的供應,也需要大部分的人手來支撐。
    我朝北伐之戰,調動關中子民上百萬,為大軍運輸糧草。
    先帝時候,各地糧庫豐富無比,但卻也因為這戰而消耗過半,堪稱先帝一朝,自南征百越大戰之後,最可怕的消耗。
    所以,這些人到了鹹陽城以後,可以把替換下來我關中子弟,用來運送糧草等後勤補給。
    畢竟,後勤補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交給這些奴隸來運送,其危險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嬴胡亥沉吟了一會兒,說道“自北伐之戰後,鹹陽城那邊匯聚的匈奴已經數十萬。
    北上草原的捕奴團,也在不停地越過陰山,從草原上抓奴隸回來。
    這個數量依舊會劇增。
    如果我們把這些人帶回鹹陽,雖然有你說的好處,但將來如果鎮壓不住,這些人站起來造反的話……”
    尉先生也有些遲疑,這事情說白了就是好處有,但是壞處如果鎮壓的下來,那自然就不能算是壞處。
    可如果鎮壓不住,那就是一把直插心髒的刀!
    “此事不急,回到烏氏城以後,再度商議。”嬴胡亥轉過頭,看著轅門外,跪在地上的一望無際的降卒。
    這一下子,可就又是十八萬人了。
    “這邊的資源不錯。”嬴胡亥忽然說了一句不著邊際的話,尉先生不解其意。
    嬴胡亥道“你看到這邊的山丘了嗎?”
    尉先生跟隨者皇帝的目光看了出去。
    “贏田正在關中培育水稻,這水稻的產量,素來比粟米高得多,但是栽種起來,卻一定要精耕細作。
    而這邊有涇河在,水的問題倒不用擔心,如果把這些山穀地帶的衝積平原,全部用來栽種水稻,而山腰上,則廣闊的栽種果樹、桑樹。
    如此一來,北地郡也會很快的富裕起來。”
    尉先生沉思了一會兒,隨即眼睛一亮,看向皇帝道“陛下,此計可行啊,可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就隻有從內地遷移百姓過來。”
    “哦?”嬴胡亥道“這又是為何?”
    尉先生認真道“北地郡富饒,但一定要是我老秦人富饒才可,此前陛下也說過,這北地郡看似在鹹陽西北以北的位置。
    但如果北地郡作亂,那就相當於在我大秦後腰上捅刀子,其危險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大秦要強盛,好的政策一定要執行下去,可老秦人富饒,方才是穩固之策。”
    嬴胡亥端坐在馬背上,琢磨了片刻後,看著尉先生問道“那依照你來說,這要移民多少過來?才算是安穩之策?”
    尉先生一番斟酌了,卻又忍不住搖頭。
    “以臣之見,最少十萬,三十萬才是最合適的數字。”說話的人,不是尉先生,而是婁敬。
    婁敬在曆史上,乃是西漢初年鼎鼎大名的關內侯,其人以智慧侍奉劉邦,得劉邦恩遇,遂而顯貴。
    所以,嬴胡亥對於婁敬說話的,倒也是非常看重。
    “三十萬?”嬴胡亥微微點頭,卻又微微搖頭,他隨即看向婁敬
    “那這十八萬的奴隸,可要留下?”
    婁敬拱手道“這就要陛下想要一個什麽樣的北地郡了。”
    “哦?”嬴胡亥忍不住笑了起來“朕倒是想聽聽你的意思。”
    婁敬道“陛下可曾知道,北地郡五戎族人的由來?”
    “哦?”嬴胡亥想了一會兒,說道“據說昔年周天子曾率軍在此處和戎族苦戰。
    那個時候,是血流成河,後來改征戰為安撫。貌似我大秦都尚未得到周天子冊封而立國?”
    “陛下學識淵博,確實是如此。”婁敬道“昔年周天子苦戰於此處,血流成河,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這也是為什麽自商周時代過來之後,亞羌人一直居住在高原之上,而從來不敢東出高原,入中原的原因所在。
    當年曠日持久的血戰中,周朝在這裏虧損大量國力。
    最後不得已之下,方才想到了用我華夏文化,來滲透這些戎族。
    戎族之中,也有大智慧的人,他們看到了我華夏先進的禮樂製度,就開始用心學習,臣服周天子。
    這戎族之中,學習華夏禮樂製度最快的,便是義渠。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義渠建國,百餘年前,義渠也曾一度成為了我大秦的心腹之患。”
    婁敬笑了笑,繼續說道“所以,臣的意思很簡單,讓這些反叛者為奴二十年,讓他們看到希望。
    二十年之後,就是自由之身,等到那個時候,北地郡依照陛下的詔令,在山穀衝擊小平原上廣泛開水稻田。
    如此富饒的情況下,又有我大秦自關中遷移而來的三十萬老秦人。
    文化認同,且有富裕充盈,就算是有十個張良來這裏蠱惑人心,也沒有人會跟隨他作亂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