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0章 突發奇想,讓你們來唇槍舌劍

字數:4933   加入書籤

A+A-


    千古聖君秦二世!
    嬴胡亥聽完後,心裏微微琢磨,這才意識到,作為皇帝,會遇到的問題,其實也就這麽幾個而已。
    既然在座的五位,都已經揣摩到了自己現在因為什麽樣的事情而困惑。
    那必定,也是已經想好了相應的說辭。
    嬴胡亥很直白的問道“而今天下已經平定,大秦文治武功,都已經堪稱無敵。
    有人覺得,現在是向著外邊開疆擴土的絕好機會。
    可是,也有人認為,現在我們完全沒必要開疆擴土。
    現在除了我大秦之外的地方,全部都是蠻夷之地。
    完全不值得我大秦耗費人力物力,,去把這些地方攻占下來。”
    “朕現在,正是為了這樣的事情,而感到心煩意亂。”
    其中一個博士站起身來,向著嬴胡亥微微拱手之後,方才不慌不忙的說道
    “論及過往,我華夏一族的疆土,無外乎於,便是黃河流域。
    土地,也不過是千裏之距。
    方圓數千裏之外,都不知其為何處。
    然而,自神話時代,上古七十二帝王開疆擴土,我華夏一族,方才占據了如此龐大的一片疆域。
    北,可抵無盡冰原,甚至都已經有人到了另外一片大地上生活。
    南,則抵達南海。
    若是算上天南之地的中南半島的話。
    那麽,也就更加廣闊了。
    如果沒有曆代帝王趁著我民族部落強盛的時候,向著外邊開疆擴土。
    那麽,我華夏一族,何來如此大的一片疆域?
    或許,說神話時代的七十二帝王,太過於遙遠了。
    那我們尚且可以說說,我們秦人先祖,當年受封於此處疆土,北邊有北戎,西邊有西戎,南邊有蜀國和巴國,都對我秦國虎視眈眈。
    戎王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便是義渠。
    我秦人先祖披堅執銳,親冒矢石,方才讓戎人臣服我大秦。
    如此一來,我大秦的疆土,也就從櫟陽,向著西邊廣大的地域延伸了過去。
    時間慢慢往後走,我大秦這才強大起來。
    那麽,如果我秦人先祖,不冒著流血犧牲的危險,進攻戎人,攻滅其城池,殺戮其豪傑的話。
    那我大秦而今安在乎?”
    聽著這人一番長篇大論,嬴胡亥也就聽出來了,這一位是讚同自己開疆擴土的。
    而且名言開疆擴土,乃是生死攸關之大事。
    絕非單純的開疆擴土而已。
    若是一個民族想要千秋萬世,長存古今,不把潛在的強敵率先消滅。
    那強敵一旦發展起來,就會成為這個民族致命的威脅。
    然而,還不等嬴胡亥說話表態,另外一個博士就站起身來,先是向著嬴胡亥拱了拱手,隨後才說道
    “先生所言,有些言過其實了。”
    那人也不立刻反駁,而是安靜的等待著這人說自己的觀點。
    這也算是有風度之人了。
    “華夏先祖,並非是完全以兵戈銳利,謀取疆域的,相反!
    華夏先祖,是以禮法約束天下人。
    是那些其他部落的人,看到了跟著我們華夏先祖的人,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這才自願納土歸順。
    何來之攻滅他國,而謀取疆土的說法?”
    “你怕是讀書讀傻了吧?”
    那博士冷不丁的回了一句。
    這人麵色怒紅“放肆,你怎麽敢羞辱我?”
    “羞辱你了嗎?我隻不過是陳述一個事實而已!”
    博士頗為不屑的看了一眼這人後,接著說道“天下之間,六國餘孽叛亂的時候。
    他們那邊的臣民們,難道不知道我大秦關中的百姓們,過著的是什麽樣的好日子?
    可是,你看這些人舉國歸順了嗎?
    還不是陛下親自率領我大秦的勇士,奮力拚殺多年之後,方才令這些人臣服我大秦。
    你試試看,若我大秦沒有大炮的威懾,橫浦關上的野人們會下來投降嗎?”
    嬴胡亥很讚同這人的說法。
    真理,確實是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你這分明就是強詞奪理!”
    另外那人冷哼一聲說道“這些謀逆的人,自然需要以大軍鎮壓。
    可是,你難不成是忘記了,自從天下戰亂開始以後,無數的百姓們,都開始向著關中湧入,為什麽?
    這還不是因為在我關中,他們可以得到很好的庇護。
    可以在這裏繁衍子孫,無須擔心自己會不會睜開眼,就被亂兵砍死。
    我大秦富饒,天下之人自然歸順。
    若是我大秦凋敝,天下之人又怎麽可能會歸順呢?”
    嬴胡亥不動聲色,但是卻也覺得此人說的有幾分道理。
    戶部自從成立之後,就安頓了許多從關外大範圍遷移到關中的百姓。
    這一點,也是不爭的事實。
    隻不過……
    嬴胡亥方才想到了某種可能。
    第一個站起來支持他的博士,就忍不住笑道
    “關外叛亂頻發,列國紛爭,處處都在死人,處處都有兵荒。
    而我關中,自然也就變成了天下最為安全的地方。
    天下之民,趨利避害,乃是本性,也就朝著關中跑進來了。”
    “單純一句趨利避害,乃是本性,就能忽略了我大秦吏治的功勞不成?”
    後一個博士顯然不服氣。
    嬴胡亥也不知道這些博士之間,是不是有著私人恩怨。
    大秦的吏治,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能說多好,但是自從錦衣衛和東廠設置起來後。
    大秦的吏治一直都還是很不錯的。
    尤其是教育的推廣。
    入學的孩子,都可以從官府領取到一定的補貼。
    否則的話,就算是大秦這片土地上,也沒有多少家庭,可以讓一個半大小子什麽事都不幹,整天往學堂裏邊跑。
    所以,這裏所謂的吏治的功勞,嬴胡亥倒也是承認。
    隻不過,如果忽略了關東之地戰亂頻發的根本原因。
    那這些土地上的百姓,又怎麽可能就這樣離開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
    “若是函穀關以東,沒有那麽多可怕的戰事,你看看這些原本不是我關中的百姓,是否還願意前往關中來安家落戶?”
    第一個博士輕哼一聲“更況且,我們現在爭論的問題,並非是吏治不好,而是側重於海外開疆擴土,對於現階段的我大秦而言,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強製推行。”
    被這人這麽提醒了一下後,第二個博士臉上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態來。
    “諸位先生本就可以暢所欲言,如果因為你們說話,或者是作出假設,就要問罪的話。
    那這以後誰還敢說真話?”
    嬴胡亥完全就是看人熱鬧不嫌事大。
    “陛下聖明!”
    五人齊齊拱手說道。
    須臾時間之後,爭論又開始了。
    不一樣的是,此前沒說話的那三個博士,也一並參與到了爭論中來。
    於是,五個人的論證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