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行路難

字數:4234   加入書籤

A+A-


    再興南唐!
    許家大院裏,羅正武來和雙胞胎哥哥羅正文道別。倆人雖說是雙胞胎,但麵貌差異很大,兩人性格更是天差地別。李從鎰成人後建府,兩人父親便任王府(公府)管家,兩人比正主李從鎰小兩歲,羅正武隨父親在王府(公府)任事,而羅正文卻鞍前馬後的做了李從鎰的跟班。
    除了點換洗衣物,羅正文也沒啥行李。房間也懶得收拾,想著留給許家人處理。這會早早地吃了午飯,正在房內小寐。
    羅正武進得院子,瞥見許美蘭也在進進出出地收拾行裝,羅正武停下腳步,恭敬的打了個招呼,這才進羅正文的房間。
    羅正文尚未睡著,因此聽得分明,待弟弟進來,便訝異地問道“咱和美蘭姑娘和和氣氣的便是,你剛才卻是過於謙恭了吧?”
    羅正武正色道“許姑娘冰雪聰明,國公大人給我們幾個講複式簿記法,又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表,卻是許姑娘能舉一反三,甚至能把國公大人都問住了。目前國公大人已經明確國公府和公司都要用複式簿記,每月還要編三表。今年許姑娘要代表國公大人每月組織我們編表,一並查賬。你說我不恭敬點兒行嗎?”
    頓了一下,羅正武又問“這許姑娘什麽底細?”
    羅正文一下子也好奇了起來“我聽說是小時候就沒了爹娘,被他二哥帶到南昌去給大戶人家小姐當丫鬟很多年。前年回家了,別說農活了,女紅等活兒都啥也不會,被大哥大嫂嫌棄的不行。去年趁她二哥不在,她大哥大嫂收了人家20兩銀子,做主就把她嫁給人家犯病的小兒子衝喜,結果拜堂當夜,人家小兒子就過去了。據說全賴她二哥現在每年給婆家孝敬,便算是養在婆家守寡。”
    “她這二哥倒是條漢子。”羅正武點點頭,“以後若是碰上,倒要會一會。”
    羅正文咂磨下嘴,道“國公爺也真是奇怪,那日見了美蘭姑娘,先是要趕她走。你說那麽漂亮的姑娘,他卻是偏要趕走。還是許總經理說了句話,說是許姑娘要被國公大人趕走了,那就真是無路可走了,國公爺才作罷。卻又是問認不認得字,聽說認得字才算是高興地留下許姑娘。”
    “國公爺是想做些事,才要求會認字。若是光長得漂亮,國公爺什麽樣的漂亮姑娘沒見過?”羅正武心想,不過像許姑娘這麽聰明厲害的還真是少見。
    羅正文又道“國公爺現在每日忙得緊,也不玩兒了,便是我也被差遣著每日寫公文,還得給那幫大頭兵教大字。真是好懷念以前的國公爺啊。”俄爾輕聲道“你說國公爺不會是真的換了個人吧?我瞧著現在國公爺會的那些東西,他咋能會啊?”
    “噤聲!”羅正武聲音雖輕,但已是聲色俱厲。“哥哥,這種話千萬不要說了。人家說,國公爺那是天下星宿下凡……”
    “好了好了,我省得了。”羅正文當然不信這樣的鬼話,“我就覺得爹娘這名字取的不對,合轍就該你叫正文,我叫正武……”
    ————
    一行人有馬的騎馬,其餘的或坐馬車、或坐牛車,往宣城而去。80裏地路程,前半程沿澗河匯入的華陽江方向,緣官道而行;到得華陽江匯入水陽江,江麵寬闊起來,便可乘船順流而下,一夜慢行,次日上午便可到達宣城。
    一行人分乘數船,徐建章特意拉著侯弘業和許士鳴同乘一船“今晚需與侯大人和許總經理長聊,望兩位同誌幫我解惑。”這個同誌也是國公爺偶爾用來稱呼許士鳴等無官身之人的用法,應是化用“誌同道合”之意,在不便於具體稱呼的時候,倒是個方便的詞。
    三人在船上找地兒坐定,著船家端來炭火,便一邊煮茶一邊聊天。
    “今日路上國公大人安排了幾件事,我稍加總結,一曰水庫規劃,二曰興修水利,三曰煤鐵探礦,四曰發展交通,五曰延攬專才。”徐建章掰著手指頭道,“水庫規劃和興修水利二事,還請許總經理全力協助我。這發展交通和延攬專才,國公大人這些個新詞的意思我曉得個大概,還需請許總經理幫我參謀參謀。”
    又轉向侯弘業“還有這煤鐵探礦,我聽國公大人意思是不管礦大礦小,先把采礦之事做起來,故想請侯大人協助,咱們立刻把這事落實下去。當然,其他四條,不管哪一條,我意均先從宣城縣著手。因此,以後卻是要多多勞煩侯大人了。”
    許士鳴道,“徐大人總結的很全麵。水庫規劃和興修水利這事,宣州建設即為此而生。鄙人及公司一定會全力配合,保證完成各位大人的任務。我先講講自己的理解,供大人參考。如今宣州建設草創,工程建設經驗尚有不足,國公大人也是建議先易後難,先從小水庫著手積累經驗,此為其一。其二是大型水庫靡費巨大,且恐會淹沒田地、城鎮,屆時所得與所失難以精算。因此,此次水庫規劃,主要是針對府內各縣境內多山的情況,開發山地鄉鎮的小河小溪,大幅提高上述地區的水田麵積,進而增加糧食產量和田稅規模。其三,以門坑等村觀之,水庫可建數量,僅一府之地,怕就能不下千座,故不可能一鼓作之,國公大人的建議是設置五年規劃,徐徐圖之。”
    “而興修水利,當然不止於修造水庫,像坑口村一樣設置梯級攔河壩,修建幹渠支渠,則完全可以由官府鼓勵支持引導,由鄉間各村主導修建即可。”
    “另外,發展交通方麵,不外是修路造橋。國公大人和鄙人倒是說過,希望宣州建設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是建橋,尤其是在大中型河流上建橋。這一塊,我等還是多請示下國公大人,國公大人指點一二,便勝過我等苦思半天。”
    “再說延攬專才,國公大人說過不少,但凡是在農業、水利、交通、建築、礦業、冶鐵、造船、機械、紡織、醫療等所有與民眾生產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麵,有一技之長的,都是我們急需的專才。”
    徐建章和侯弘業不由地雙雙吸口氣。徐建章更是忍不住問道“這些專才延攬來了後,國公爺又打算怎麽用?”
    “開公司。比如國公爺現在心心念的探礦人才,可以在礦業公司裏專門養一支探礦隊伍,不斷為礦業公司發現新的礦源。按國公爺的說法,未來條件成熟了,便是開個專門的探礦公司,也是可以的。”
    許士鳴又往細裏分說了半天。再輪到侯弘業回答徐建章的問題。
    “明日我就安排把縣境內已經發現的煤鐵礦分布情況,專門給徐大人送過去,這裏麵有些煤鐵礦,國公可以直接開發;另外,想來沿著這些礦脈找一找,說不定也能有新發現。”
    “至於其他四條,徐大人說是要在宣城首先推行,本縣自然感激不盡,除了全力支持配合,更無二話。”
    三人一番長談,不覺已是夜深。徐建章這司士參軍職,主管河道、橋梁和營造等事,在府裏幾乎就是個閑職,和侯弘業同為正七品官員,但論及權勢地位前途,卻是雲泥之別。但看現在國公大人卻是對這一塊高度重視,若能做出事情來,入了國公大人的眼,未來亦未可知。
    這麽想著,徐建章便覺得渾身幹勁。“我觀國公大人行事,今日之事便不願拖到明日。我意是這數日間就選定煤礦、著手籌備,若能在宣州建設開業那天,把這煤礦公司也定下來,想必方合國公大人心意。因此,我意就不要公文往來了,便請侯大人明日派個熟悉些事的人與我一起,將縣內幾處煤礦現場考察一遍,盡快給國公大人準信。”
    ————
    待棄船登岸,情形卻又不同。
    李叢益在門坑等地所見,往來都是鄉間大族,所見平民,也普遍有房有屋可住、有田有地可耕,便覺得此時生活水平超過自己所預想。到這宣城邊上,李叢益本以為當地會更加富裕,不料所見卻是有大量乞丐模樣人群,擠在渡口路邊牆角。還有幾個人,身體瘦削,卻挺著大肚子,孤零零地躺在路邊,也不知是死是活。再看遠處江岸邊,散落著一些落落爛爛的茅草屋,看那樣子,雨遮不住、風擋不住,也不知裏麵怎麽住人。
    縣衙捕快在前麵開路,國公府衛隊則是威風凜凜的把一眾官員隨從護在中間,別說乞丐了,便是路人商賈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李叢益示意侯弘業上前一步,問道“宣城縣內,這種大肚子病多否?”
    侯弘業沉吟了一下,道“本縣境內,當隻是零星案例,聽聞廣德、郞溪得此病的要多一些。”
    徐建章也補充到“此病唐時為禍甚烈,近年來倒是好了很多。且與太湖沿岸諸縣相比,本府曆來不算災區。”
    李叢益點點頭,不再多問。不過心裏麵倒是又給自己增加了一項消滅血吸蟲病的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