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殺將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李叢益在采石耽擱了十天,等回到宣城,竟是剛好在外頭晃蕩了一個月。
李叢益並沒有大張其鼓的進城,因為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李叢益便直接在東門渡下了船。不久崔飛虎便來匯報,說一切準備妥當。
郝滌與崔飛虎同為廂都指揮使,兩人級別相同,但再往上爬,兩人都缺乏高層助力,現下又沒有軍功可掙,就很難再往上升上去。而且,兩人就算走了狗屎運,能往上再升一級,也斷不可能任寧國軍都指揮使。因此,兩人也不存在競爭關係。
但兩人的關係也好不到哪裏去。設左右廂都指揮使,而不是設軍都指揮使的副將或裨將,本質上就是為了製衡。郝滌有軍功,便不把崔飛虎這種將官看在眼裏;崔飛虎則不以屑郝滌的為人,再加上官職所在,兩人將也沒有什麽交往。
不過,今年以來,李叢益對寧國軍下手,分別從左右廂各劃走了一個營,又新設了自己的親衛營,還在遠離宣城的東門渡嚴加訓練,便讓崔飛虎和郝滌有了危機感。就怕李叢益溫水煮青蛙,一個營一個營的動手,把他倆架空掉。
郝滌倒也知道崔飛虎有抱李叢益大腿的想法和動作,不過看崔飛虎的樣子,似乎不大成功。
對江國公這種皇親文臣,郝滌卻是看不上的,說什麽也不會去做那投效事。
這日,聽說江國公被皇帝召到金陵去了,郝滌倒心裏一鬆,暗想最好是一去不回。
心情頗為高興,便去那寧國軍衙署晃一圈,卻見正堂被用柵欄圍了起來,一些工匠正在裏麵勞作。一問,才知是軍都指揮使嫌衙署破爛,雇了人要整修一下。
郝滌心下啐了一口。正堂是寧國軍都指揮使辦公的地方,也是寧國軍將帥議事的地方,亦稱帥堂,也就是說書裏所稱的白虎節堂,實際上是因為掛有山川地形、軍力部署的地圖等機密,因此不容人擅闖。但不過左右廂都指揮使的衙署是在東西廂房,亦是破敗不堪,但軍都指揮使要是不肯順便給他們修,那這好事便輪不上。
卻見對麵崔飛虎剛好走出來,看見郝滌,明顯地猶豫了一下,竟直直地走了過來。郝滌便在廂房外等著,不料崔飛虎道:“難得與郝將軍碰上,若是郝將軍不忙,不如過來喝一杯?”
江國公不在,兩人就是寧國軍最大的頭,中午在衙署裏別說喝一杯,就是喝醉了亦無妨,郝滌當下便跟著崔飛虎進了西廂房。
崔飛虎在桌上支了一個宣瓷產的小煤爐,上麵架個銅鍋,正熱氣騰騰,桌上放了一堆切好的肉片,看起來應是羊肉,也有幾樣菜蔬。郝滌一看,當即讚道:“那些個文人隻拿這小爐煮茶,我看著恁是討厭,倒不意崔將軍這用法才是真正的物盡其用。”
兩人便喝酒吃肉吹牛,當真是快活。
兩人不需點卯上班,不過隻要遇上,便中午一起吃個火鍋,就在李叢益不在宣城的這一個月裏,竟也吃喝了四回。兩人都不談軍務,不談國事,但各類牛皮倒是都吹了個遍。
這日,郝滌又和崔飛虎碰上了,那崔飛虎便興衝衝的從裏屋拿出一箱敬亭山清酒出來,郝滌見崔飛虎從箱子裏取出酒瓶,眼都直了,“這酒瓶也太講究了吧?”
“這酒雖說是宣城所產,但目前隻在金陵有賣。在金陵賣一兩銀子一瓶,還不一定能買到。”崔飛虎道。
郝滌聽了直咋舌,“這是喝酒還是喝銀子啊……”一邊說著,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木製酒塞。那酒倒入杯中,竟是清澈凜冽,一股酒香隨之飄出。“果是好酒!”郝滌一口便幹了一杯。這酒雖是清酒,但酒精度數比此時用米作的濁酒要高上一兩倍。郝滌一口下去,有些嗆人,不舍得吐出來,隻是強自忍耐,良才才吐出一口氣。“直娘賊!喝了這酒,以後那些濁酒如何入口?”
一共六瓶酒,那郝滌隻是一口一杯。崔飛虎便有意讓他,最後郝滌一人竟是幹掉足有四瓶。不由地有些醉熏熏了。崔飛虎便又吹噓這次從金陵買了不少好東西來。又說自己買得一柄唐刀,竟是隕鐵所製,端的是吹毛斷發,削鐵如泥。那郝滌自是不信,覺得這牛皮吹得有點大,嚷嚷要見識見識。
兩人便一腳高一腳低的往側院走。東西廂房後都有個側院,本為供廂都指揮使一家居住的公廨,但崔飛虎就在宣城安家,便隻是偶爾供廂都指揮使的幕僚、隨從所用。郝滌隻道崔飛虎把側院用作倉庫,也不懷疑為啥寶刀不帶在身上,偏要放在側院。
眼看就要進廳堂,崔飛虎卻突然道,“喝多了,我吐會兒,你先進去自個兒看。”看崔飛虎撐著房外樹木,彎腰幾欲嘔吐,郝滌哈哈大笑:“崔將軍這酒量還得再練練。”便推門自個兒走了進去。
房內物品擺設倒也簡單,就是牆上、桌上都蓋了油布,頗為怪異,不過酒意上來,郝滌也未多想,看一側靠牆桌子上的刀架上擺著一柄唐刀,便徑直上去取下,刷地一聲便拔出刀來。隻聽一聲清脆刀鳴,再看刀身錚亮,端地是把好刀!
正要細看,突然從堂後轉出數人,接著便有人大喝一聲:“誰人竟敢持刀擅闖帥堂!還不速速拿下!”便見寧國軍都指揮使、江國公在一群護衛的簇擁下突然出現。
郝滌一手持刀,一手拿鞘,喝多了酒頭暈乎乎的,一時反應不過來,便有數人一擁而上,搶刀的搶刀,擒拿的扣手勒腰,當下就把郝滌按倒在地。
這時候當然還沒有水滸傳,不然郝滌一定省悟這就是“林衝誤闖白虎堂”的活學活用。郝滌嚇了一跳,出一身冷汗,酒便醒了一半,隻見有侍衛掀開牆上油布,果然是寧國軍部署和宣州地形圖。原來因為正堂修葺的原因,這帥堂竟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挪到了此處!
此時郝滌哪還不知自己中了崔飛虎的毒計,一邊掙紮,一邊大叫:“國公大人恕罪,這是崔飛虎害我!”
李叢益哪容他囉嗦,當下便命人堵了郝滌的嘴,再把郝滌的親衛隊控製住,又抓了三個跟郝滌關係比較近的營指揮。等一切落定,李叢益便朝侯弘業道:“接下來便麻煩你了。”
侯弘業回道:“屬下早已準備妥當,三日內便給大人結果。”
此前因為兩任宣州刺史的原因,郝滌所犯惡行,竟是無法追究。苦主除了得些補償,亦是無可奈何。但此次郝滌被拘,宣城知縣親自動員苦主告狀和作證,這動作便快的很。
第三日,侯弘業便把文書呈上。言郝滌惡行累累,苦主向宣州刺史告狀,刺史著宣城縣核實,不意郝滌竟然膽大包天,竟手持利刃擅闖帥堂,威逼主帥,幸得左廂都指揮使崔飛虎使計製服郝滌,方未釀成大禍,而郝滌自知罪孽深重,竟自在縣牢中自縊身亡了。又附上諸多苦主的狀詞和宣城縣的證據證詞。
寧國軍都指揮使衙署也附上郝滌持刀擅闖帥堂的證人證詞,並附上了數名被屈打成招的郝滌親衛的供詞。
行文上到樞密院和大理寺,陳喬雖覺此事或有內情,但看這郝滌也確是惡行昭昭,也沒有深究的想法,這事便這麽過去了。
為了防止樞密院有人使壞,又迅速空降一個廂都指揮使來,李叢益又火速上文,兼了這個右廂都指揮使職務。又有崔飛虎的配合,剩下兩個廂副都指揮使沒有密折上奏權,也隻能任由李叢益搓圓搓扁。寧國軍內,再無掣肘。
而此時時間已經到了五月份,距離宋伐唐的時間已經很近了。而此時擴軍練兵備戰的前提條件已經具備。
特別是錢財方麵,此次金陵之行,江南銀行募資三十餘萬兩,加上江國公府和宣州幾個大戶的入股,湊個五十萬兩不成問題。再考慮宣州府和金陵府開始應用江南銀行的本票和匯票,江南銀行再吸儲五十萬兩不成問題,這樣,從江南銀行借出幾十萬兩毫無壓力。而實際上,寧國軍購買軍械的大部開銷,最終還是回流到了李叢益的內部體係。
有錢就好辦事。
李叢益當即再次對新軍架構朝廷調整,主要是將原來營所屬機構提到團級,在團下設三個營,每個營三百餘人,一個團一千一百餘人,一個旅三千五百人左右,而整個寧國軍則為師級建製,含三個旅正好萬餘人。
這個改動,就是將基本戰術單位從原來的營級改為團級,在團和師常設直屬部隊。這個改動對新軍來說變化不大,本質就是營改團;對寧國軍舊部來說,變化也不大,因為這樣一營也就是三百餘人,跟過去差不多。
三個新軍營長中楊飛和胡元坐了火箭升成了團長,另一個團長則由武飛星擔任。而穀大壯一方麵是在指揮上確實有欠缺,另一方麵是穀大壯知道李叢益想建一個騎兵營。不論是宋還是唐,騎兵都很少。也因此,能騎馬打仗,自然是非常威風的事情。此前有個都隊長就是不當連長,就要當個騎兵排長。到穀大壯這裏也是如此,爭著要做騎兵營長,便沒人能競爭過他。
寧國軍也就六千人左右,分流了一部分人到東門渡的三個團,再扣掉輪駐廣德和寧國縣的4個營,剩下的都不夠一個旅。這個旅的三個團長,則是由崔飛虎和另外兩個廂副指揮使暫代。崔飛虎心裏當然有落差,不過李叢益專門勉勵了他們一番,加上剛把郝滌殺掉的餘威,幾人也隻好捏著鼻子認了。
升級最猛的倒是數陸士朗和董經業,兩人原本相當於團級(三個營)的參謀團隊和後勤團隊,現在直接升格成師級的參謀團隊和後勤團隊了,不過這塊暫時倒是沒人跟他倆搶。
李叢益又命令以王大木為招兵及訓練總監,帶隊到宣州各縣的鄉下招兵,打算再招一個旅,使寧國軍紙麵上的萬餘人編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