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海露公主
字數:466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有了州府官員的支持,李叢益便著手發布政令。
宣州緊靠蘇杭,各縣工商活躍,比如宣城縣的瓷業、涇縣的紙業、寧國縣的磚灰窯、太平縣的茶業等等,但農業總歸是當下的第一行業。
州府官員對江國公這個宣州刺史,談不上陰奉陽違,但也沒人把他太當回事。原因就是江國公任職的前半年,就沒理過政事。這幾個月,李叢益的重心要麽在商業上,要麽在軍隊,對州府諸事,隻是通過公文邸報進行掌握,在唐浦澤長史也上班的情況下,李叢益圈閱和批示的也很少。
不過,閱兵後,李叢益也明顯感覺州府官員對自己的態度要熱心了很多,便著手推進早就想幹的兩件事。
一是興水利,二是養豬漚肥和稻麥複種。
宣州多山區,興水利可以極大地新加水田規模。不過完全走宣州建設的bot模式,宣州建設的現金流壓力就太大了。因此,李叢益與許士鳴、鄭德水還有徐建章討論後的方案就是,給各縣壓指標,要求各縣今年每縣三座水庫,宣州8縣,全府就至少要建24座水庫。然後宣州建設隻提供8座水庫的名額實行bot模式。其他的16座水庫,則各縣要麽自建,要麽委托給宣州建設。
二是在全府推廣養豬漚肥和稻麥複種。養豬漚肥和稻麥複種是一體兩麵,沒有養豬漚肥,田力便不足以支撐稻麥複種。而稻麥複種又極大地提升了水田的穀物產量,從而使得家養豬也可以吃一些穀物從而增肥。當前農業,隻種一季稻,收割後,稻桔杆除了儲存一些給黃牛過冬外,便是在耕田時直接埋進田裏,以增加田力。而養豬漚肥則是把桔杆鋪在豬圈裏,和豬屎豬尿混合發酵後,再於水稻種植時鋪進田裏,肥力效果自然遠超直接埋桔杆。
至於耕田所用犁具,宣州鋼鐵和大強木業合作,正在設計一款標準化生產的鐵製犁具,一旦投入規模化生產,把價格打下來,新技術自然就推廣了。
第一件事需要州府官員向各縣強壓,第二件事則比較複雜,需要把相關知識傳遞到田間地頭。不過李叢益早就要求石坑周誌輝在村裏推廣養豬漚肥,這會時日尚短,但春耕即將開始,也試著將部分豬圈的豬肥取出並堆肥發酵,目視效果不錯。李叢益便讓徐建章帶著人,以石坑經驗為主寫了本手冊,李叢益又親自修改和增加了一大堆。包括取豬肥之後,還需使用生石灰消殺等事,便讓徐建章等人隻覺江國公真是知識淵博、深不可測。
李叢益又建議高景同在州府層麵成立養豬漚肥和稻麥複種推廣辦公室。這也成了之後南唐政府各類辦公室臨時機構濫觴之始。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
再說湖州這邊。
聞芳菲當了瑞蚨祥的掌櫃,這出行便非常自由。吳越國又是魚米之鄉,經濟發達,那攔路匪盜之類便極少聞,所以聞紹祺也不拘著這個女兒。
聞芳菲不聲不響地從湖州家裏走了,聞紹祺也沒當回事,隻道聞芳菲又匆匆回杭州了。
隻到湖州這邊的掌櫃石良疇托人送來信件,才知道聞芳菲竟然去宣城了。
隻把聞紹祺氣得夠嗆。便給在聞芳菲在杭州的生母石氏傳信,讓石氏去宣城把聞芳菲帶回來。
不料,卻有一個聞紹祺絕無可能想到的人,跟著石氏一塊兒來了湖州。
海露公主可以說聞家和石家的貴人。聞紹祺這麽大把年紀,還在各個州府蹉跎,想回中央再進一步的可能性較小了。但直從錢海露和聞芳菲湊到一塊,更搞出了瑞蚨祥之後,聞紹祺與杭州達官貴人的交往一下子密切了很多,特別是妾室石氏走夫人路線,和吳越國中央的幾家重臣搞好了關係,使得聞紹祺又燃起了升官的希望。
因此,看到海露公主來到湖州,聞紹祺是又高興又惶恐。高興是海露公主竟然來湖州,惶恐是連石氏也不知道海露公主來湖州究竟是想做什麽、而且聞芳菲這會兒還不在。
吳越國主錢俶也降規製,不稱帝王,隻稱國主。錢海露按宋製,隻能稱為縣公主,簡稱縣主。不過吳越內部,圖個高興,便稱呼公主。
錢海露偷偷跑到湖州來,也是找了錢惟濬打掩護,假裝和錢惟濬去錢塘江南岸觀潮,到南岸盤桓旬日,實際是坐船一溜煙來了湖州。隻讓錢惟濬自個兒去南岸度假,錢惟濬知道這個妹子很有主意,也不問她要做何事。
錢海露也不知道聞芳菲竟然去了宣城,她出發時比較急,等她到了湖州,這邊周元青的急信才剛剛送到宣城的李叢益手上。
聞芳菲這幾日,一找到機會就和李叢益討論芳菲服裝的公司籌建問題。李叢益想搞芳菲服裝公司,最核心的需求其實是軍服。新軍的訓練強度一上來,衣物的磨損就比較快,尤其是軍士那身寬鬆的衣服,鉤鉤掛掛的,特容易爛。而且當世軍隊,也隻管外衣,還得軍士自備內衣,李叢益便想自建服裝公司,把軍服從裏到外整套都配給。
做服裝,聞芳菲倒是輕車熟路。先雇了幾個製衣匠,便按照李叢益的草圖,製作內衣、外套樣圖。城內軍營廢棄不用,李叢益便幹脆的把營舍租給芳菲服裝使用,給聞芳菲省了老大一件事。瑞蚨祥主打高端,所用麻布絲綢錦緞俱是最好的麵料,因此芳菲服裝還沒法直接用這塊的供應商。因此,近幾日聞芳菲便在聯絡各處麵料商鋪,挑選合適的供應商。
至於軍靴、皮帶等皮製品,兩人的意見都是先放放,一步一步來。
此外,李叢益的思路是生產模式為“公司+家庭”,就是將一些可以拆解的活,找中間人分包給家庭主婦去做,比如布製鈕扣,等等。這個思路倒讓聞芳菲挺為新奇,纏著李叢益聊了好幾次。
接到急信,李叢益當即就要帶著聞芳菲回湖州。聞芳菲正籌備在緊要關頭,隻道是自己爹娘給江國公來了信,堅決表示“我的事情我做主”,不願離開。李叢益沒法,隻好告訴她錢海露到了湖州。
聞芳菲果然一臉狐疑,“海露妹妹到了湖州?你怎麽知道?”
過了半晌,聞芳菲突然道:“上次你去杭州,是要找海露妹妹對不對?”
果然女人一旦智商回歸,很多事情便一點就通。
見李叢益吱吱唔唔不肯回答,聞芳菲倒是嗤笑一聲,“大人那麽大的軍威撐腰,也是有膽做沒膽說麽?”聞芳菲自然沒見過閱兵情形,不過閱兵之後總有人說起新軍的軍容鼎盛、軍威赫然,竟是天下強軍,所以這麽揶揄了一下李叢益。
見聞芳菲沒有深究這事,李叢益便舒了口氣。反正到時自有錢海露來和聞芳菲講一套說辭來。
於是便自宣城出發,經泗安鎮往南到梅溪鎮,便坐船順苕溪而下,直奔湖州而去。
————
聞紹祺在湖州騰出間園子來,安排侍衛奴仆,便供錢海露暫住。
李叢益到了湖州,便和聞芳菲一起住了進去。
聞紹祺一聽說聞芳菲帶了數十精壯人馬,進了別院,登時便明白怎麽回事。隻是一時想不明白。倒是石氏在旁說道,“我觀這江國公創這宣州商貿,倒和海露公主創瑞蚨祥,頗有一時瑜亮之感。”
聞紹祺再一細想,還真有可能如此。有聞芳菲牽線搭橋,海露公主和江國公猩猩相惜,還真有極大可能強強合作。便道:“吾便不參與了,就由你去找芳菲吧。”
石氏便道,“如此僅由石良疇與宣州商貿談合作,便有不足。奴家這就去信秀州,且讓族長來湖州。”
聞紹祺略一思索,“也好。不過此間事就不要見於書信了。”
“奴曉得。”石氏輕倚聞紹祺,“隻是芳菲……”
“她有公主撐腰,翅膀硬了,且隨她去。”聞紹祺著惱的說道。石氏便一手摟著聞紹祺的腰,另一手和聞紹祺的右手握在一起。聞紹祺便也心軟下來。“你得空和江國公說說,總要下個聘禮,便把芳菲娶走就是。”
另一邊,聞芳菲第一時間便找錢海露。
錢海露正在院子裏一處亭子裏端坐,亭子建在水池之上,錢海露偶爾扔點糕點碎渣,便有無數金魚爭搶。何時才能從這小池塘中一躍而出,去看外頭的廣闊天地?一時不由地癡了。
隻見聞芳菲從院門走出,看到錢海露,便小跑過來。錢海露便揮手趕走在一旁伺候的奴婢。
“我和江國公是兩世情緣,這麽說,你信不信?”未等聞芳菲開口,錢海露便道。
聞芳菲展顏而笑:“我可以嫁給大人為妾,你需不行吧?你要逼著大人休妻另娶?”
聞芳菲的反應竟然出乎她的意料,倒把錢海露整得有點措手不及。
“難怪我一見大人,便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上次大人來杭州,我便不敢讓大人知道你的存在,可能下意識裏就感覺到你倆有著相同的氣息。但是這回在宣城,我見了大人搞的那些公司,便知道,你和大人才是天造地設的一雙。”聞芳菲解釋道,“隻是覺得大人應該是一個重情義之人,而且大人的正妻亦是唐國大將之女,恐怕大人未必下得了決心休妻另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