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祖龍之死

字數:8616   加入書籤

A+A-


    內史騰也跟著附和:“大王,此刻我們隻有效仿越王勾踐,隻有忍耐,忍得住才有機會。”
    成蟜眼見自己的左右丞相都讓他忍了這口氣,雖然已經打算妥協,但心裏依舊覺得是懊惱:“趙國欺人太甚了,這筆賬,寡人遲早要找田秀討回來。”
    尉繚聞言,嘴角一抽,沒有說話。
    轉眼,尉繚找到田秀。
    “師父,秦王已經同意割讓關中給趙國了。”
    “善!”田秀聞言非常高興。
    隻要關中到手,趙國厲兵秣馬兩年,就又可以興兵滅國,或許不用十年,天下就能統一。
    趙王元四年六月公元前238年),秦國將關中之地割讓給趙國。
    同年趙國在關中設置內史郡、隴西郡、及北地郡。
    關中秦人聽聞他們馬上要被趙國管束,心中皆是非常惶恐,生恐被趙人迫害。
    但趙國並沒有迫害關中百姓,反而是發榜安民,承諾一切如舊。
    關中百姓看到告示,民心稍安。
    田秀又讓人從趙國運來糧食,全力賑濟關中災民。
    蕞城。
    百姓排著長長的隊伍,正在糧店領取賑濟糧。
    眾百姓聽說趙國要給他們發放賑濟糧,大早晨的就排起了長隊。
    “下一個!”趙國的官吏負責發放賑濟糧,所有領取糧食的百姓隻需出示通傳,就可以領取一份賑濟糧。
    一個老漢排了很久,終於領到了一袋糧食。
    抱著懷中沉甸甸的糧食,老漢老淚縱橫。“幾百年了,都是我百姓給官府交糧,還從未有官府能給百姓送糧食。趙國真仁義呀!”
    “是啊,趙國真仁義!”
    在場的秦人紛紛附和起來。
    一個漢子說:“我聽說,這些糧食都是趙國丞相田公讓人發來的。”
    馬上就有人說:“我知道田公,他曾經做過我們秦國的昭武君,當年我隨他征討過楚國。”
    “田公,也是一個仁義之人啊!”
    “……”
    鹹陽。
    田秀的搬到了他做昭武君時的府邸。
    毛遂正站在他麵前匯報各地賑災糧的,發放情況:“丞相,關中百姓領取了我國發放的賑災糧,皆稱我國仁義,不少人也在稱讚丞相您,誇讚您的仁義。”
    田秀聽了很高興說:“隻有賑濟糧是不夠的,再有幾個月就秋天了,到時候百姓可以補種麥米應急,你去傳令,讓李進籌措一批糧種送到關中。”
    毛遂馬上明白了田秀的意思,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丞相這是準備給關中百姓發放糧種。
    “臣馬上去辦!”
    田秀又叫住毛遂:“等等,傳令下去,讓各地官吏監督百姓補種麥米,麥米難吃,如果關中百姓吃不慣,將來可以按照市價賣給我趙國。”
    毛遂聞言,大為感慨,稱讚道:“丞相將事情考慮得如此周全,臣佩服!”
    官府要發放糧種的告示傳出以後,關中百姓對趙國的好感又上升了一層樓,大部分人對成為趙人,已經沒了什麽抵觸。
    田秀趁這個機會又頒布律令即日起關中地區廢除秦法,改行趙法。
    關中百姓聞之,皆拍手稱讚。
    鹹陽。
    一家茶館。
    “聽說了嗎?關中其他地方都已經下詔廢除了秦法。”
    “真的?”
    “那可不!我聽說關中其他地方都在執行趙國的法律了,趙國律令寬鬆,我秦人終於不受秦法之害了!”說到此處,喝茶的這個男人不禁扼腕歎息。
    旁邊那人輕聲問:“你歎什麽氣?”
    這人說:“隻恨趙國不取鹹陽,我等依舊是秦人,不然我們也可以去做趙人,也不必再受秦法的約束。”
    此言一出,茶館裏一眾飲茶的客人紛紛歎息。
    這些話都被旁邊的掌櫃聽得一清二楚。
    若放在平時,店掌櫃肯定要把這些話上報。
    秦之法度,非議朝政者要受鞭刑。
    可如今,他卻隻是默默聽著,並未聲張。因為他心裏也清楚,秦法嚴苛,趙國律令寬鬆,若能成為趙人,日子或許會好過許多。
    就在眾人歎息之時,茶館外突然走進幾個秦國士兵。士兵們徑直走向那群議論的客人,其中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喝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非議朝政!”
    客人們嚇得臉色蒼白,紛紛跪地求饒。店掌櫃也趕忙上前,陪著笑臉道:“長官,他們也就是發發牢騷,並無惡意。如今趙國在關中推行趙法,百姓們有些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軍官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罷了,今日暫且饒過你們。但記住,以後休要再提此事,否則嚴懲不貸!”說罷,帶著士兵離開了茶館。客人們這才長舒一口氣,心有餘悸。
    而店掌櫃望著士兵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感慨,連鹹陽的士兵都不再管束這些非議秦法的普通百姓,看來這秦國是真的氣數已盡了。
    田秀在關中大刀闊斧的改革之際。
    另一邊,嬴政一行逃亡了十多日,終於到了西城縣陝西平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西城縣已經靠近楚國,隻要過了前麵的山口,他們就可以到達楚國地界。
    嬴政心情大好,隻要到了楚國,寡人就能困龍升天,到了那時,孤必能卷土重來奪回秦國。
    想到此處,嬴政放聲大笑。
    王綰不解:“大王,咱們這些天,風餐露宿的,可以說狼狽的緊,您怎麽還能笑出來?”
    嬴政整理了一下自己淩亂的衣袍,說道:“孤笑田秀匹夫無謀,他麾下的那些謀士也都是些酒囊飯袋。”
    王綰更加不解了。
    嬴政指著前方的山口說道:“王卿,你想,如果田秀真的聰明,他隻需在前方山口設一哨卡,我等皆淪為俘虜矣。”
    王綰臉皮一抽,有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哪個正經人會想到在這設伏?
    大王你能別自娛自樂了嗎?
    就在嬴政一行準備從山口通過時。
    嬴政忽然吩咐隊伍停下。
    昌平君從前麵折返回來問:“大王,出什麽事了嗎?”
    嬴政從車上下來說:“寡人馬上就要困龍升天,必須得紀念一下。”
    “來人,取筆墨來,寡人要在這裏立個牌子寫上,秦王嬴政由此處東去,等到日後田秀知道,必定氣他個半死!”
    昌平君無奈的說道:“這荒山野嶺,何來筆墨?”
    嬴政想了想覺得也是,這才說:“罷了,繼續前行吧!”
    “嬴政,你不是想要筆墨?我這裏有啊!”
    就在這時,道路前方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緊接著就是馬蹄的噠噠聲,然後在嬴政的驚愕中,樊於期騎著馬過來了。
    見到樊於期,嬴政大驚:“樊於期,汝仍會在此?”
    樊於期哈哈一笑,沒有答話。
    嬴政急忙回到車上,對昌平君下令:“快,車隊調頭,我們快走。”
    昌平君聽後不為所動。
    嬴政大怒:“昌平君,你聾了嗎?”
    昌平君看著他淡淡的說:“大王,你就不想知道樊於期怎麽會等在這兒?”
    嬴政瞬間明白過來,大怒:“是你泄露了我們的行蹤?”
    “昌平君,你這個叛賊!”嬴政咬牙切齒的大罵昌平君,口水都噴到了他臉上。
    昌平君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口水:“大王,我本不想做叛賊,是你逼的,事已至此,我勸您還是束手就擒為上。”
    嬴政暗暗把手摸到腰間,想拔出佩劍拚死一搏,可他的手卻抓了一個空。
    再回頭,隻見他的佩劍正被趙高抱在懷裏。
    “趙高,把劍拿來!”嬴政對趙高喝道。
    趙高冷哼了一聲,沒有絲毫行動的意思。
    嬴政又驚又怒,指著趙高罵道:“你這狗奴才,竟敢背叛寡人!”
    趙高撇撇嘴道:“大王,如今大勢已去,您就別再做無謂的掙紮了。”
    嬴政環視四周,見自己的親信皆已背叛,心中絕望至極。
    此時,樊於期催馬靠近,冷冷道:“嬴政,束手就擒吧,新王寬宏大量,或許還能留你一條性命。”
    嬴政瞪著樊於期,眼中滿是仇恨:“樊於期,你這個叛徒,寡人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樊於期不為所動,一揮手,身後的士兵便將嬴政等人團團圍住。
    嬴政深知已無逃脫可能,他仰天悲歎:“天亡我也!田秀小兒,寡人若有來生,定要將你碎屍萬段!”
    趙高聞言,噗嗤一笑:“嬴政,你還想把田秀碎屍萬段?算了吧!”
    “你個昏君,就不想知道成蟜上次逃亡是誰幫的忙嗎?”
    嬴政反應過來了大罵趙高:“你早投靠了趙國!你個狗奴才!沒卵子的東西!”
    “我是沒卵子,可我是人,不是你養的狗!”
    事已至此,趙高已經不怕嬴政了,直接怒懟他。
    嬴政眼見趙高這個沒卵子的東西都敢跟他頂嘴,不禁大怒。
    “孤和你拚了!”
    嬴政從馬車上跳下來,掐住了趙高的脖子。
    趙高沒想到嬴政會來這一出,一下被他掐的直翻白眼,連連向身旁的昌平君求助。
    可他被勒著脖子說不出話,隻能用手勢示意。
    昌平君吩咐身旁的一個士兵去幫忙。
    那士兵上去拉扯嬴政,竟然拉扯不開。
    暴怒的嬴政,力氣大的可怕。
    眼看趙高就要被掐死,昌平君果斷出劍,從背後捅了嬴政一個透心涼。
    嬴政嘴角吐出一口血,身子一軟倒在地上。
    趙高也被掐的半死,揉著脖子趴在地上大喘氣。
    緩了一會,趙高爬起來在嬴政屍體上踢了幾腳,才覺得解氣。
    昌平君看著嬴政的屍體,心中五味雜陳。樊於期下馬,走上前說道:“事已至此,將嬴政屍體帶回鹹陽,也算是給新王和中山公一個交代。”
    昌平君點了點頭,吩咐士兵處理嬴政屍體。趙高在一旁仍罵罵咧咧,似乎還不解氣。
    一行人帶著嬴政的屍體返回鹹陽。鹹陽城中,成蟜得知嬴政已死的消息,心中一塊大石落地。田秀也感到意外,沒想到嬴政居然會被殺,他下令厚葬嬴政,以顯示趙國的仁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說嬴政身死,已經被貶為庶人的趙姬也跟著自殺。
    母子二人被合葬在一處。
    田秀帶著孟贏到嬴政墳前祭拜。
    出乎意料,居然有人在嬴政墳前哭祭。
    田秀走上前,才發現哭的人是王綰。
    “王君?”田秀非常詫異。
    王綰是跟昌平君他們一起回來的。
    昌平君和趙高因為是主動投誠都得到了封賞,王綰屬於是被迫投誠,因此並沒有得到封賞,隻是保留了原來的官職。
    按理來說王綰這種時候應該對嬴政避之不及。
    沒想到,他居然敢來哭祭。
    王綰看到田秀,趕忙起身行禮,眼中仍有淚光:“丞相,我曾侍奉嬴政,雖他已死,但我念及舊情,前來拜祭。”
    田秀微微點頭,心中對王綰的忠義有了幾分讚賞:“王君重情重義,令人欽佩。隻是如今關中已歸趙國,還望王君能為趙國效力。”
    王綰歎了口氣道:“丞相恕罪,這舊主之情,一時難消,綰暫時不能到您身邊效力。”
    田秀拍了拍他的肩膀:“人之常情,不必介懷。過往之事,皆已過去。趙國正值用人之際,王君才華出眾,若能為趙國出謀劃策,定能有一番作為。”
    王綰聽後,拱手拜道:“多謝丞相厚愛,不過綰與嬴政有君臣之情,請呈上寬容,容綰為舊主守靈三年,三年以後綰當親赴邯鄲,為丞相效力。”
    ……
    田秀和孟贏祭拜完嬴政離開後。
    兩人同乘一輛馬車。
    顛簸的馬車中。
    孟贏緩緩開口:“夫君,王綰此人倒是忠誠。”
    田秀聽我噗嗤一笑,沒有說話。
    “妾身說錯了嗎?”
    田秀搖頭說:“夫人,王綰此舉不過是以忠邀名罷了。”
    “此話何解?”
    “你想啊,王綰要真的忠誠於嬴政,他怎麽沒有像王翦、李信、茅焦他們一樣殺身成仁呢?”
    孟贏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他這是既想落個忠義之名,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前程。”
    田秀點頭道:“正是,他提出守靈三年,既給了自己時間觀察局勢,又向趙國表明了他不會立刻為敵所用的態度。三年後,若趙國局勢穩定,他便來效力,若有變故,他也可另尋出路。”
    孟贏輕歎一聲:“人心如此複雜,真是防不勝防。”
    田秀笑道:“夫人不必憂心,這王綰雖有小心思,但他確實有才華,若能為我所用,也是趙國之福。三年時間,足夠我看清他的為人,也可慢慢收服他的心。”
    孟贏靠在田秀肩頭,說道:“夫君智謀過人,妾身相信你定能處理好此事。”
    喜歡戰國帝業請大家收藏:()戰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