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論證秦法
字數:8843 加入書籤
邯鄲。
李斯一臉喜色的來到田秀麵前,拱手道:“丞相,好消息,好消息呀!”
田秀抬起頭看向李斯,問:“是不是大將軍有捷報傳來?”
李斯點了點頭,呈上了李牧的戰報,喜道:“丞相,大將軍發來戰報,三日前齊軍與我趙軍會戰與聊城以南,我軍大破齊軍,斬首萬餘,俘虜齊軍近十萬,另外還俘獲了齊軍大將彭真,以及三十餘名齊將。”
田秀聞之,急忙接過戰報,看完以後不禁連說了三個“好”,“大將軍這一仗打的漂亮,李斯,立刻以孤的名義給大將軍去信,就說孤祝賀我趙軍將士取得的捷報,我要給大將軍他們記功!”
“唯!”
田秀又對李斯吩咐:“立刻讓官府張榜,通告全國,就說我軍大捷,一舉殲滅齊軍主力!”
“唯!”
官府貼出告示,將此次大捷通告全國。
告示一貼出來,百姓們都圍攏過來觀看。
一個壯漢擠進人群,向旁邊的一位老者打聽:“老者,這上麵說什麽?”
老者看了一眼告示上的內容,說道:“這告示上說,我將在聊城和齊軍打了一仗,殲敵無數,齊太子落荒而逃。”
眾人聞之,一片驚呼。
“武安君果然厲害,齊國鼠輩根本不是對手!”
“趙國能有丞相和武安君這樣的賢才真是國之幸事!”
“我本來還擔心官府不能取勝,現在看來是我多心了,明日我就要小兒參軍,咱們也得替國家出一把子力!”
“……”
聊城。
李牧率趙軍破齊太子後,又率領趙軍一鼓作氣打到聊城城下。
聊城司馬夏雍聞知齊太子大敗,又見趙軍兵臨壓境,權衡利弊以後,決定開城投降。
是役,趙軍不戰而克聊城。
趙軍克聊城以後,李牧率軍入城。
司馬府。
趙軍眾將齊聚於此。
錢緊興奮的抱拳說道:“大將軍,如今齊軍主力大敗,國中必定人心惶惶,末將以為,我軍當攜大勝之餘威,立刻攻打高唐。”
沈鴿也跟著說道:“大將軍,末將也以為我們應該立刻發兵攻打高唐,不能讓齊人喘過氣來。”
李牧見眾將紛紛請戰要攻打高唐,不禁沉思起來。
齊軍這一戰大敗,折損將士十餘萬。
趙軍如果趁勝進攻,的確有可能打下高唐。
隻是齊國剛剛丟了聊城,必定不會再放棄高唐。
齊王很可能會以舉國之力來救高唐。
三國很有可能也擔心趙國會滅掉齊國因而發兵來救,所以攻打高唐的時機還不成熟。
想到此,李牧緩緩說道:“齊國地大,我軍不可貿然進兵,還是等楊將軍他們到了再說。”
錢緊有些等不及了,急道:“可這…這要等到什麽時候?”
李牧沉聲說:“等到楊將軍來。”
臨淄。
齊王建聽聞齊太子大敗,聊城失守,驚的一下從椅子上摔了下來。
公子田桓急忙上去重新把齊王建扶到王座上坐下。
重新坐下來以後,齊王建雙腿依舊在打顫。
齊國二十萬大軍一戰覆沒,聊城失陷,這高唐還能守多久?
齊王建神色驚恐的從群臣身上掃過,急道:“諸位有誰能帶兵去擋住李牧?”
話音一落,群臣皆將頭低下無人應和。
齊王建掀開冕旒,提高了聲調:“誰能帶兵去擋住李牧,寡人立刻封給他三百裏地,誰?”
大殿上依舊鴉雀無聲。
齊王建隨手說指了一個大臣:“來,你說怎麽辦!”
這個大臣慌忙跪在地上,求饒道:“大王恕罪!”
齊王建又指了一個大臣,這人也是慌忙跪下請罪。
一連叫了幾個人,這些人愣是沒有一點辦法。
周子看不下去了,站出來說:“大王,為今之計,我們隻有一條路!”
“什麽路?”
“和!”
周子接著說道:“為今之計,我們隻有求和才能保全社稷!”
齊王建聞之,又看向群臣,征詢他們的意見。
眾臣都低著頭顱,一言不發。
齊王建見此隻得妥協:“大司行,你馬上到聊城,找趙軍請和!”
“唯!”
聊城。
李牧接見了遠道而來的田到。
聽到齊國要求和。
李牧不禁沉思起來。
趙國這一次發動了六十萬大軍,誌在一舉消滅齊國。
若是就這樣講和,那趙國可真是白忙活了這麽久。
可若不答應齊國的求和,又恐齊人被激出死戰之心。
李牧沉思了許久,然後摸著胡須,笑著開口道:“其實請和這種事情,本將本應該請示丞相,但本將也不願意看著齊趙兩國繼續打下去,這樣吧本將就擅自做一回主,答應議和。”
田到聞之,大喜正要拱手拜謝。
李牧攔住了,他說道:“到公,我的話還沒有說完,議和可以,但這價錢可要談好。”
田到已經做好了李牧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便說:“大將軍但說無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牧又摸了摸胡須,心道:“我得開一個你們齊國接受不了的求和條件。”
“這樣吧!”李牧很快就想好了條件,說道:“齊國需要昭告天下,承認是你們先背盟攻趙,然後由齊王帶著太子,親自到邯鄲請罪。”
田到聽了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李牧有接著說:“貴國這次要賠償我們三十萬石糧十萬金,作為賠款,當然了作為交換,我國以釋放被俘的齊軍戰俘。”
田到剛要討價還價,李牧又伸手打斷他繼續說:“本將還沒有說完,齊國還要割讓聊城、高唐、千乘、翟邑、阿城、安陽、薛陵等濟水以北所有的土地。”
“這也太苛刻了!”田到剛要反對,李牧再次將他打斷,繼續說道:“齊國依舊要向我國稱臣,齊太子要來做人質,齊國降為公國不得再稱王,齊國還要與楚國斷交,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趙國還想到臨淄駐軍。”
田到忍不住了拍案而起:“大將軍,要是談判你就好好談,要是許願的話,你到廟裏去!”
李牧笑著說:“到公,您別急呀,我還沒說完呢!”
“你還說?”田到被氣笑了:“就大將軍開出的那些條件,幾乎是要我齊國無條件投降,齊國絕不能接受。”
李牧臉上的笑意戛然而止,站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好談的了。到公,齊國想求和,隻有接受本將上述的條件,否則就請到公轉告齊王,最多一年,本將定要與他會獵臨淄!”
田到臨來的時候齊王建就交代過,要盡量接受趙國的條件,田到想起齊王的囑托,隻好緩和了下語氣說:“大將軍,這條件太苛刻了,能不能降低些?”
李牧說:“好啊!”
田到麵色一喜。
“那本將就把後麵那些條件都去掉,隻保留剛才說出的這些。”
李牧說完後,田到麵色一僵,意識到自己被耍了。
“大將軍!”田到指著李牧,氣的渾身發抖:“你…你欺人太甚!”
李牧哈哈一笑:“到公也得記住一句話,在戰場上勝利者是可以漫天要價的,而戰敗者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說著李牧還搖了搖頭。
田到見此,知道談判已經破裂。
“好吧!”田到站起身,抱拳道:“老夫告辭。”
李牧在他臨走的時候說:“到公,麻煩你回去告訴齊王,叫他考慮清楚,本將隻給他十天時間,十天後如果齊國不做回複,本將就隻有引兵攻略齊國濟水以北的土地了。”
“哼!”田到氣的拂袖而去。
回到臨淄。
田到哭著說:“齊王,趙國不肯講和呀!”
齊王建聞之,也是心生絕望。
趙國居然不肯講和,寡人要怎麽辦?
公子假拱手說:“王兄,既然趙國不肯講和,我齊國也隻有奮力一戰。”
齊王建點頭:“也隻好如此了。”
周子拱手說:“大王,齊國有亡國之危,我們必須得放下身段,去向魏國楚國求救!”
齊王建點了點頭:“對,馬上派人去見魏王、楚王,向他們求援。”
齊國派出使者向魏國,楚國求援的同時。
邯鄲。
田秀正和李斯對弈。
毛遂匆匆走進來,拱手說:“丞相,臨淄那邊密探傳來消息,齊王建已經決定向楚國和魏國求援。”
田秀聞之,夾著棋子的手指不禁一抖,而後又迅速恢複正常,悠然的落下一子。
“先生!”田秀抬頭看向李斯:“看來得勞煩您到魏國、楚國去走一遭了。”
“哈哈!”李斯落下一子,道:“臣稍後就動身前往大梁遊說魏王。”
田秀有些不放心:“先生此行可有把握?”
李斯悠然一笑,說道:“魏國臣有充分的把握,魏王貪鄙,隻需要以利誘之,魏王就一定不會出兵,隻是楚國那邊,臣就沒有十分把握了。”
田秀搖了搖頭,落下一子說道:“先生放心,楚國是不會出兵幫助齊國的。”
“為什麽?”李斯詫異的抬頭。
田秀自信的說:“楚國跟齊國是世仇,李園要是想幫忙早就幫了,不會等現在。”
李斯對這話有些懷疑,落子時都心不在焉。
齊國一滅,趙國就要從東西兩麵對楚國形成包圍之勢。
李園會有這麽傻?
“先生!”田秀又落下一子笑道:“你輸了!”
李斯聞言低頭一看,果然是自己輸了,隻好投子認輸:“臣甘拜下風。”
待到二人組走後,田秀一個人收拾棋局。
一雙玉手突然之間搭在肩上,田秀回身看到來人是玉漱公主。
“公主!”田秀拉著玉漱公主的手讓她坐下。
“丞相在與人對弈?”玉漱公主發現了桌上的殘局。
田秀點頭:“小丫頭,你也想和我下一局?”
玉漱搖搖頭:“人家哪下的贏丞相?”
“外麵冷,你懷著孕,我們到屋裏說。”田秀扶著玉漱公主進屋。
兩人到了房間之後,婢女趕忙往火爐裏添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玉漱公主看著紅彤彤的炭塊,笑道:“中原真神奇,居然燒炭取暖,也不怕中煤毒。”
田秀笑了笑,指著炭爐上的煙囪說:“沒瞧見上麵有煙囪?”
“丞相。”玉漱好奇的說道:“往炭爐上裝煙囪排毒這個辦法是誰想的?”
田秀偶然的拍了拍胸脯:“當然是你老公我。”
玉漱公主歪了歪頭。
田秀看著她:“你不信?”
玉漱公主搖搖頭:“不是,人家隻是好奇,老公到底是什麽東西?”
田秀尷尬的咳嗽了一聲,主動轉移話題:“這炭爐好嗎?”
玉漱公主點點頭,將手放到爐子邊取暖:“真暖和,丞相你太聰明了!”
田秀坐到炭爐邊,用夾子夾了兩塊碳放進爐火,說道:“等來年春天,我要把煙囪這個經驗推行到全國,到了那個時候,百姓們也就不會為過冬煩惱了。”
“丞相!”玉漱公主糯糯的叫了一聲,說:“可是我們有這麽多炭,讓那麽多人用嗎?”
田秀笑了笑說:“放心吧,趙國的炭,足夠全天下用五百年都用不完,隻不過普通老百姓用不上我們這麽好的碳罷了,他們大概也隻能用一些煙大的劣質碳。”
“那他們豈不是很慘?”玉漱開始同情起那些百姓了。
田秀說道:“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些優質的無煙煤,肯定會優先供給貴族,普通百姓能用的,也就隻有一些劣質煤了。
這其實也並沒什麽奇怪的,人都有三六九等,貴族用的東西肯定要比平民好一些。就拿常見絲綢來說吧,普通老百姓窮極一生,也就隻能用一些貴族不用的下等絲綢,而大部分貴族卻能夠使用質地上乘的上等絲綢,有些還能用蜀錦。
如果普通人也想像貴族這樣生活,就隻有向上爬,脫離原有的階層。”
玉漱公主嘟著嘴說:“普通人想成為貴族,哪有那麽容易哦!”
田秀苦笑道:“是啊!普通人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成為貴族。
秦國當年為什麽能那麽強大?秦法嚴苛可為何能讓秦人甘心接受?
歸根結底,秦法以耕戰立國,秦國的法律雖然嚴苛,但卻能夠讓普通百姓得到上升的機會。
隻要百姓跟著官府打仗,立下軍功就可以得到應有的賞賜,雖然許多人一輩子都斬首不了幾個甲士,可普通人實實在在得到了翻身的機會。
六國的法律雖然沒有秦法嚴苛,可普通人想要翻身,簡直是難如登天。
就拿齊國來說,蒙驁為什麽帶著家族舉家逃亡到秦國?不就是因為在齊國看不到希望,齊國重用田氏,忽視平民,普通人看不到晉升的希望,自然會逃亡到秦國。”
頓了頓,田秀扒拉了一下炭爐裏的煤塊,接著說道:
“打仗的時候,為什麽那麽多士兵願意站在第一排?他們不怕死嗎?他們也怕死,可在軍隊裏先登是大功,隻有立下大功,他們才有機會翻身。”
“大部分人都是平頭百姓,想成為貴族跨越階層,唯一的機會就是用自己的爛命去拚。一個普通人想成為貴族,就隻有拿著自己的命在戰場上去拚前程。”
喜歡戰國帝業請大家收藏:()戰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