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深山難行

字數:4727   加入書籤

A+A-


    回到石器時代!
    羚族經過五天的時間追上了野馬群。野馬群沿著一條已經凍住了的小溪往西南方向前行,一路上可以發現雪底下依然有一些枯草和未脫落的種子。
    整個小溪是順著高山的峽穀流下來的,峽穀很窄,有的地方隻能一匹馬通過。而峽穀兩邊的高山上經常傳來虎嘯和狼嚎。
    穀中也偶爾看到被撕咬後的馬匹的殘骸。間或有衝積成的沙灘,每次宿營石路都把營地安排在沙灘上。
    追上野馬群以後狩獵隊組織了一次圍捕,在一個葫蘆形的山穀段中成功堵住了八匹跑的慢的馬,暫時解決了食物的問題。
    但是天氣越來越冷,桑把能夠發下去的獸皮都發下去了,物資隊裏幾乎沒有多餘的。獵獲的野馬的皮也不能立即用,隻能湊合著過。
    好在峽穀越往上樹木越多,到捕獲野馬的地方,峽穀周圍都是森林了。石路組織人手用石刀和火燒等方法砍了不少手腕粗的樹,把帳篷的支架更新了一遍。
    令人遺憾的是一直以來都沒發現石路認識的礦物,現在想要尋找,大雪蓋住了地麵,沒處下手。
    收拾完野馬肉,去除可能招來狼群的血腥味以後,石路召開了一次隊長會議。這是頭一次正式的把受傷的鹿族狩獵隊長引入會議,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把新來的人分配到各個組裏。
    老人和兒童交給巫統一管理,受傷的和疾病的由巫帶著老少照顧。十四個狩獵隊員除傷病的暫時補充到和和薛的隊伍裏,十六個婦女抽出六個補充到物資隊裏,剩下的分到兩個采集隊。
    石路讓桑做了一下統計和記錄,理清了現在羚族的人口和物資分配情況。
    到目前為止,有兒童45個,算是隊伍龐大了,有好多都能夠幫助幹活兒,巫的人手足。四十多歲的老人八個;勞動的成年婦女三十九個,其中兩個采集隊二十三個;物資隊十六個;當中懷孕的有十四個。
    成年男子四十二個,包括石路有獵手四十一個,巫就一個他還沒找到學徒。全族總共一百三十四個人。
    食鹽由於原來鹿族的加入加上原來有的,還是能夠維持三個月左右。
    獸皮嚴重不足,沒有鮮肉的補充,肉幹能夠維持半個月左右。
    根據石路自己的估算,有了鮮肉則暫時可以不用動用肉幹,但是也需要每天消耗二百多斤肉才能維持現有的速度,否則就追不上野馬群。
    采集隊幾乎無法出動,冬天能夠找到的野菜和果子幾乎沒有。剛剛捕獲的八匹馬也就一千多斤肉左右,頂多維持一周上下。
    桑在晚上對石路說,如果在大荒原並不需要每天吃這麽多,可是在沒有野菜瓜果,又是在冬天的深山中行動,不得不維持這樣子的分配。
    石路感覺壓力特別大,維持這麽多人的生存太難了。這個蠻荒的時空隨時會出現危險,冬天也才剛剛開始,才下了兩場雪,至少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春天才能到來。
    族內每天都是靠著獵物的肉維持生活,算起來吃肉的標準比現代人還多。實際情況卻是這是唯一的食物,冬天極難獲得植物類食物的補充。如果減少每天攝入肉食的量,族人的身體無法抵禦嚴寒。
    他也感歎自己運氣好,能夠追逐著這群野馬,否則隻憑原來的肉幹,冬天都過不了。
    新來的成員也還不錯,融合的幾乎沒有問題。也許是這環境裏沒有太多的社會概念,能活著就不錯了。
    不管如何還得繼續上路,周圍一片蕭瑟,山穀中幾乎沒有別的能夠捕獲的獵物。走走停停過了十天,大概不到一百多公裏的時候,峽穀終於到頭了。
    彎曲的峽穀的盡頭是兩座山脈的交界,這裏有一塊很大的坡地,大概三四公裏長,一公裏寬。地麵幾乎沒有樹,都是一些被積雪覆蓋的雜草。
    坡地北麵是由西向東的連綿的山,就是星星湖邊上能看到的高山,實際不算太高。南麵同樣是由西向東的山,但是更高更大,遠遠望去山頂都是積雪,也許有些是常年的冰川。
    兩座山脈其實基本聯係在一起,隻有在星星湖附近,充滿著峽穀和較為平坦的高地。
    這樣的地貌讓石路很迷惑貌似地理課上沒有見過!不論是歐洲美洲都沒有相類似的地形!也許是視野的原因沒有看全吧!按照地貌特征和別人描述的冬天的長時間,應該是冰河末期了。石路隻能這麽安慰自己。
    在峽穀盡頭的高地上休整了三天,又遇上一場更大的暴風雪,帳篷都被吹走了幾個,破亂的獸皮被刮得呼呼響。好在高地邊上也有森林,在森林邊宿營稍微好一些,除了該死的狼嚎和虎嘯依然在附近,就沒遇到太多危險。
    風雪停了以後,從西北邊的另一條山穀中也出來一群野馬,有三百多頭左右,和原來的馬群混在一起停留在坡地上吃雪裏的幹草。
    狩獵隊趁著雪停了的時候又捕獲了二十多匹野馬,大部分是被毒箭暈倒的。石路製止了和想要捕獲更多的念頭,再多也無法運走。
    石路想過馴馬但現在不合適,沒有固定的場所和時間,也沒有工具抓不受傷的,隻好放棄。
    馬群呆了幾天,再次被驚嚇後就跑了。它們沿著西南方向的高山進發,石路也帶著族人朝著那個方向追逐過去。
    這一路追逐又是將近一個月,野馬沿著山繞來繞去,越爬越高。而且都是通過一些坡地和小峽穀,一直走了將近兩百多公裏,才到了兩座山的中間。
    這裏也是一個峽穀,東西走向。峽穀裏風特別大,周圍都是遠遠看去都是冰山,不時地還能聽到雪崩的聲音。
    跟隨著馬群進入山穀後,石路發現裏麵的一些灌木依然綠著,不受風雪的影響。馬群在這吃那些綠葉和雜草,羚族人也找了個避風的地方休整了兩天。
    兩天後,馬群出現動靜,它們往南邊的森林靠近,準備走出這裏。石路趕緊帶著狩獵隊伏擊了一把,幾乎把箭都射光。
    這次取得了豐收,一共倒下三十多匹馬。馬群受驚嚇以後逃出峽穀,鑽進了南邊的森林。
    穿過峽穀以後出現的是更多的山,幾乎看不到平地,野馬進入峽穀南麵的森林裏就再也沒有發現蹤跡。
    收拾好獵物之後,羚族又開始前行。出了峽穀,石路發現前麵是更高的群山,看不到頭。似乎到了這裏,已經沒有路了。
    進入眾人眼前的是東西走向的高山,離著現在他們所處的位置有些遠。山上都是積雪和懸崖,要翻過去的話估計會有危險。
    即便是看到山,峽穀口和高山之間也不是相連的,那些山和峽穀兩邊的山更險峻。中間地帶是一些矮山加溝壑。
    一路來的追逐,使石路真正確立了權威——這個時代食物就是權威。人們已經逐漸的由服從變為支持遷徙。
    石路現在又陷入困擾中,現在何去何從?回頭的路變得更難走,幾次的風雪幾乎封鎖了來時的路,野馬常年的遷徙,踏出來的路並不完美。
    研究了一下地形以後,他決定朝著西南方向的山進發。那裏看不到太多的懸崖,都是一些緩坡,沿著森林交界的邊緣能夠到達山腰。
    似乎前麵看到的高山已經是山脈中最高的了,能夠看到那裏的山脈中間形成了一個南北的山凹,就像駱駝的駝峰之間。
    盤算了一下,石路認為帶著的食物基本能夠維持到那山凹,就決定到那裏再說,實在找不到物資補充就餓幾天。
    當石路做出決定時,受傷的原來鹿族的狩獵隊長再也堅持不住,伴隨著來臨的暴風雪,見了自己的老族長。隊伍隻好停下來,火葬了他。
    這還是巫的主意,他記住了火葬見到祖先和神的傳說—來自石路說的。人們都沒有太多的悲傷,或許死亡已經是常見的事兒了,而且今年冬天得嚴重疾病的幾乎沒有,算是奇跡了。
    隻有石路,這是他做了族長後第一次麵對族人的離去,加上現代人的思維,就有些難過。收拾好沉重的心情,沒時間悲傷,他帶著隊伍又向未知出發了。
    望山跑死馬,石路算是真正的領教了。一路上艱難前行,遇上不少的溝壑,有的還是隱藏在雪底下。
    有些地形遠看是緩坡,走了才知道是山,給行進的隊伍帶來巨大的阻礙。沒有馬群引路之後,遷徙隊伍就顯得更慢,有時候一天隻走三四公裏左右。
    風雪依然不時的光臨,凍傷的人越來越多,帳篷也損失不少。人們集中在一起,燃起火堆取暖,有時候過夜都不用帳篷,就躺在雪裏。
    越往前走,地勢也越高,往後看走過的路,大雪已經蓋住了人留下的痕跡。動物幾乎絕跡,整個森林都十分寂靜,沒有風的時候靜的可怕,有風的時候又如同魔鬼的嚎叫。
    宿營的夜裏,石路常常被凍醒,或者被噩夢嚇醒。在族人麵前,他不能露出畏懼的心,族裏的人都是在他的打氣之下才堅持到現在。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