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A+A-


    回到石器時代!
    時間進入十一月的時候,整個山穀基本本封凍住。桑經過統計後得出結果,雖然增加了一百多人,但儲存的食物還能維係到三月末。
    本來石路擔心肉幹和魚幹不夠,不分析了報上來的數字以後,才發現有些忽略了幾個魚塘裏的超過兩萬斤的鮮魚,而冬天河裏用燒開冰麵的方法也能解決一些。
    就將近三百人來說,這些肉類配合著芋頭、筍幹,維持半年都不成問題。等到春暖花開,又有新的獵物可以捕捉,剛好接得上。
    新加入的熊族人基本融入華部落的生活,語言的相通,加上曾經是共屬一個部落,融合幾乎沒有問題。而雲族人由於生活習慣上,語言上的差異,融合相對慢一些。
    好在南方的部落之間人口的交換不少見,所以也沒有太大的衝突產生。當他們來到華村半個月以後,石路在和的提議下召開了長老會議,決定把這些人分配到四個氏族中。
    如今的華部落由於生產的發展,勞動分工的逐步出現,長老們的心態也有所變化。所有的長老對石路都是毫無異議的服從,但是在各自所管理的範圍內都有了競爭的意識。
    石路倒也預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工具的進步意味著民兵隊承擔的狩獵的責任,已經不那麽重,勞動組則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分配。
    特別是未來勞動組將要承擔著農業、養殖以及手工製作的主要生產任務,必定會爭取讓一部分男性加入。這次分配雲族來的人可以說是一種預演。
    現在氏族的長老雖然更多是象征的意味,不過已經逐漸有了些實權。如果本氏族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在長老擔任的部落職務上就能夠得到一些傾向的資源分配。
    分配完雲族人以後,石路又思考了一下長老之間出現的端倪。競爭暫時出在在高層,但未來一定會影響到下層,那就得做出調整以應對。
    石路現在也沒能搞清,如果氏族之間出現分工,會發生什麽矛盾。
    比如林氏族專門製造工具的話,那部落裏選拔主管的人大都得從這一個氏族中找。這就相對限製了發展,造成部落內的壟斷。
    短期幾年看不出問題,時間長了則會影響生產。為了防止各種情況的出現,石路讓各個長老討論了幾天,最終在他的決定下修改了原來氏族的模式。
    經過巫的將近一年的收集整理,基本上把能確立血緣關係的人都理順了。現在他也相信石路說的近親會導致天譴的觀點,於是就按照石路的意思提出了一個方案。
    首先是以父係為基準,把有血緣親屬關係的統統調整到一個氏族。規定氏族內以後隻有被部落族長和巫認定為無血緣關係,或者較遠的時候才可以婚配。原則上伴侶都要在不同氏族之間找。
    找到伴侶的,如果不申請則默認女方加入南方所在的氏族。各氏族由於暫時沒有太多內部事務,就不安排領導者,實際上就是用部落直接管理氏族。
    石路想通過這種方式,慢慢的就可以消除氏族的影子,讓部落更好的融合。至少現有部落的人要完全融合成為部落的中心。這樣子才有利於華部落作為一個整體去處理和外麵部落、氏族的關係。
    其次是取消氏族長老這一職務,長老由負責部落裏負責某項重要常規事務的各隊長組長擔任。長老要按照傳統氏族選出族長的方法,由族人選出。候選人就是各組組長。
    如果某組長沒有被選上,則不具備長老的資格,無權參加長老會議,但其所在的組並不再選出長老,一直到組長被換才選新的。
    再次是,各個組長是由族長推薦並由長老會議決定,而不再是長老都可以提出人選。
    最後,確定了現在能夠進入長老的組長分別為勞動組,民兵隊,後勤組以及巫。而且按照石路的意見,未來勞動組將分為農業組和和製作組。
    因此薛暫時進入勞動組,和葉同為勞動組的長老。最近組織起來的一些娛樂活動劃歸給巫,相關人也到巫的手下。
    後勤組則接下教育的責任,同時也要負責部落的物資、人員的調配,監督華村的內務如清潔,以及目前還存在的集體居住的屋子的管理。
    由於桑懷孕,因此葉改為後勤組的組長,幫助桑處理後勤,桑則任族長的副手,協助處理內部事務。而葉的勞動組的位置則由陸果接任。
    而對於民兵隊也將進行改變,改稱為民兵組。組長由和擔任。現在部落裏雖然新增的女的居多,但也有部分男的。
    因此以前的成年男子都自動是民兵的規矩會被取消,而是在族人中中選拔三十男性、十五女性共四十五人組成新的隊伍。選拔的標準是射箭準頭、長矛的戰鬥力以及耐力。
    這四十五人民兵組的主要的職責是在華村四周警戒、探索周圍的地形,植被,以及去遠方探險。
    石路把他們分為三隊長矛隊,由和兼任隊長。弓箭隊,牛箭擔任隊長。後勤隊即女子隊由一個姓陸的女子蔥擔任隊長。
    平時民兵組除了每天輪流派出十個人,在華村以及勞作之處警戒以外,都作為普通的人員,由後勤組分配到各組勞作。
    有探索任務的時候,就從三隊中抽調人員組成臨時搜索隊前去探險。當華村受到攻擊時,則要負責探查敵情等特殊任務。
    民兵組也成為除了長老以外有特殊待遇的一批人,首先給他們發了特製的的武器以及鞋子等防具。其次是巫會經常檢查身體,最後則是每人分配到一個特製的陶器,象征民兵的特殊身份。
    村裏平時的防禦,則是全民的防禦。所有男子都要參加弓箭和長矛的訓練,女子則都要參加弓箭的練習,條件好的則也練習長矛。
    就這樣,整個華部落雖然長老還是那幾個,卻進行了深處的調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感覺到新的變化。隻是分工完畢以後,由於缺乏太多的組織性,調動起來有些麻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石路專門安排了些需要複雜的配合的活兒給各組,經過幾次配合以後族人總算不再摸不著頭腦。
    長老們倒是很滿意新的安排,他們看到自己能夠不用受到原來的氏族限製。如果自己的組需要人和資源就找後勤組,比起所有事都得自己去張羅方便了許多,所以也都同意了這一方案。
    雖然有些活兒還需要共同完成,不過現在基本上能夠各司其職,一旦事務眾多或者緊急也有了一個協調的方法。
    在未雨綢繆的思想下,石路還試著製作了一些藤條編製的盾牌、頭盔、皮甲等防禦的東西。讓民兵試用過後,就製作了不少作為庫存,危機時全族用。正好這個時候族裏事不多,材料也堆滿了,幾天就完成。
    完成了一係列的改革調整以後,全族就進入了一個練兵的時期。所有人都冒著嚴寒在馬場上射箭,練長矛。
    民兵隊還在石路的要求下,練習了些相互的配合戰術,比如弓箭隊和長矛隊之間的相互保護,交替攻擊。
    實際上不管弓箭隊還是長矛隊,都裝備著兩種武器,隻是弓箭隊的弓是準頭和威力最大的。
    在雪天中訓練麵臨一個難題,就是雪太深不便行走,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馬場進行。這樣的練習對於民兵來說,就顯得有些簡單,也沒有多大的實用效果。所以石路考慮能不能製作雪橇滑雪。
    他沒有用過這東西,隻能憑著感覺做出樣品慢慢試驗。石路花了不少功夫,做了不少的廢品後,才弄出了一副貌似能用的。
    這是用竹子靠近根部彎曲的部分做成的。簡單的把竹節削平,上麵綁上獸皮獸筋,腳上一踩就算成了。拿去給民兵試了以後,發現平衡感特別難找到,也沒有人想到辦法,隻有通過不斷的摔倒,讓各人琢磨出駕馭的方法。
    整整半個月,快進入十二月的時候,大約有二十多人掌握了平衡,其他人則還在繼續練。同時,陸果也負責做更多的經過改良的雪橇,讓族人都學。
    這麽一來,整個華村人,沒有閑著的。學習文字的,練習各種技巧的,燒磚燒陶都在忙碌。製作各種工具的也在屋裏忙活,有時候連晚上都會點起火把幹活兒。
    石路自己也跟著練,經過一周以後,他就基本掌握了訣竅。等到二十多人掌握的時候,他帶著人,翻過了華坪東邊的山麓。
    民兵們沿著山往下滑了去。就在快到大沼澤邊緣的時候,遇上了兩隻狼。自從狩獵季節打了不少的狼以後,這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猛獸。
    石路一看狼不多就追了上去。滑了一段以後,狼在前麵的土丘上站住,等人一靠近就都撲了上來,幾個民兵拿著長矛迎了過去。
    由於有皮甲等的保護,幾個人還是被抓破了點皮,卻成功的用矛捅死了一隻公狼——它最先撲上來,母狼則斷腿了。
    把斷腿的狼的嘴綁上以後,人們在土丘背麵發現一個洞,洞裏是三隻小狼。石路吩咐用網把小狼裹起來,一群人就抬著哼哼唧唧的狼返回。
    “狼都是群體的動物,隻是這兩隻狼孤零零的出現在這裏養育後代,也許是被狼群趕出來,或者其他狼被捕殺了隻剩下它們吧!”石路這麽對摔的鼻青臉腫的和說。
    等到把狼帶回村以後,巫堅決要殺掉這幾隻猛獸,但是石路卻不同意。他打算把小狼培養成能用的動物。
    也許距離成為狗還早些,但現在就先準備沒啥壞事。最終巫經過占卜妥協了,狼被關在一個草棚裏,很暖和。
    母狼用籠子關著,每天都喂一些兔子肉之類。小狼則是單獨的放在溫暖的屋裏,由和照看,等喂奶時才把它們放到母狼身邊。巫堅持等小狼不吃奶以後,要把母狼正法。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