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宋氏姐弟團聚!
字數:3980 加入書籤
隔壁寡婦是我那早死的世子妃!
一刻鍾後,官兵回來稟告,果然在秋濃房間裏和琪華居小廚房裏搜到了證據。
分別是藥方和藥渣。
加上大夫診治,確認宋宛芸、薑雲箏、李掌櫃體內的千機毒後,秦氏下毒一案基本判定。
秦氏捂著肚子,難以相信她難道真的就要認罪了,正躑躅之際,石田從後麵走了出來,石田對她搖了搖頭。
秦氏登時失聲尖叫。
錢大人最後判決“秦氏作為主謀指使張婆子夫妻與周大夫毒害宋氏婆媳二人,侵占宋宛芸嫁妝,此外,秦氏有意讓張婆子頂罪,罪上加罪,不知悔改,藐視公堂。因秦氏還懷有身孕,等到生產結束後,再回公堂杖打五十大板,秦氏需補償給宋氏婆媳三千兩。”
產後打五十大板,是要人命的。
秦氏披頭散發痛哭起來。
而張婆子除了謀害宋氏婆媳外,還與於掌櫃一案中違約,杖打四十大板後,還需賠償於掌櫃一千兩銀子、補償宋氏婆媳五百兩銀子。
至於周大夫,身為醫者,謀害主家無辜之人,杖打五十大板後,發配邊疆,同樣也要給宋氏婆媳和李掌櫃補償。
張婆子夫妻當時拿的一千兩全部給了秦氏,憑什麽要她來補這一千兩。
“大人,老婆子身無分文,我一切都是聽夫人的吩咐,那一千兩也都給了夫人,這錢肯定要夫人還啊!”
張婆子稱自己沒錢,石田丟不起這人,當場就讓小廝取一千兩銀票給於老板,又拿了五百兩給薑雲箏。
薑雲箏爽快接過。
最後隻剩了一件事。
尤大人一拍驚堂木“石田縱容平妻秦氏欺壓原配宋氏,管理後宅無度,致使宋氏多年纏綿病榻,當堂判石田宋氏夫妻和離,石府原數歸還宋氏嫁妝,此外補償宋氏一千兩銀子。”
話音一落,薑雲箏心下徹底鬆了口氣,她與宋宛芸對視一眼,二人臉上都是笑意。
“另外,薑雲箏作為石府已逝長子石朝清的原配妻子,念你善待婆母,親如母女,本宮如你所願,將你戶籍遷離出石府,此後薑雲箏與石家再無任何瓜葛,石家任何人不得去騷擾宋宛芸與薑雲箏。”
堂外,不少百姓也拍手叫好。
石田出聲阻止“等等!”
“宛芸,你當真狠了心要和離?”
宋宛芸冷笑,以陌生的目光看著石田“石大人,人活到這個歲數,要講良心。”
石田愣愣看著宋宛芸。
外麵響起趙婆子和周大夫的慘叫聲。
官差的力氣大,十個板子下去,平常人都要在床上躺幾個月。
四五十個板子打完,人多半都成了一攤爛泥。
秦氏作威作福了半輩子,如今落得這個下場,宋宛芸要說心中沒有痛快是假的,但更多的還是唏噓,好在她與雲箏都脫離了那個深淵。
薑雲箏正要帶著宋宛芸離開,可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聲音“慢著!”
許青鬆直直朝宋宛芸走來,嘴巴囁喏了下,看了眼宋宛芸,又看著楊婆子,接著哐的一聲跪在了宋氏麵前。
“姐!”
宋宛芸盯著這張陌生的中年麵龐,父親去世多年的麵龐在她腦海中浮現。
宋宛芸不敢置信開口“你是……青鬆?你還活著?”
楊婆子“這……青鬆少爺?”
那年宋家被仇人所害,忠仆前後護著宋宛芸與小她三歲的弟弟離開,中途二人再次被追殺,姐弟倆分離走散,宋宛芸被楊婆子護送進了深山裏,等她平安再回去搜查時,隻在懸崖下找到了破敗的馬車。
宋氏連忙扶著許青鬆起來,姐弟倆相對無言,沒想到年過半百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
許青鬆沉浮為官多年,情緒向來內斂,可如今竟淚水直流。
姐弟倆分別時,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二歲。
眾人驚呆,石田呆若木雞地看著徐青鬆扶著宋宛芸離去,秦氏又驚又懼,隻能縮在角落裏裝鵪鶉。
薑雲箏也一下被驚得沒回過神來。
現下想來也不是無跡可尋,怪不得她當初看眠眠有些熟悉,原來是看出了點婆母的影子。
尤大人目瞪口呆,還好他公正斷案,要出了點簍子,他估計烏紗帽不保。
許青鬆目光意味深長看了眼石田二人。
姐弟倆出了京兆府尹,許青鬆對宋宛芸說道“姐,現下許府寬敞,你與雲箏搬到府上去,眠眠她娘是好相處的性子,日後絕不會讓姐受苦了。”
盡管分別二十多年,獨屬於血脈親緣的熟悉與默契,很快衝抵了重逢的生疏與距離。
宋宛芸聽著弟弟孩子氣的話,眼中浮現淡淡笑意,她不在的二十多年,弟弟如今長成參天大樹,有了自己的妻女。
“我與雲箏還有別的營生要做,我們婆媳倆單獨找宅子住著也方便,日後你來府上看我,我去探望你與弟妹也都可以。”
許青鬆見宋宛芸態度堅決,也就沒有勉強,“到時候我給姐找府邸。”
宋宛芸這下沒拒絕,她介紹了薑雲箏的身份“這是朝清的妻子,雲箏,雲箏是個極好的孩子。”
許青鬆點了點頭,目光很是讚賞,“今日多虧有雲箏。”
薑雲箏淡淡一笑。
宋宛芸問“青鬆,你是怎麽查出來我們身份的?”
許青鬆撫著胡子,“說來也是巧合。”
許青鬆從許眠眠的那碗豆腐腦說起。
楊婆子又哭又笑,“日後二爺想吃多少,我老婆子就做多少。”
薑雲箏眼眶微濕。
宋宛芸雙手合十“是爹娘在天之靈冥冥中指引。”
宋宛芸目光中擔憂又慶幸,“青鬆,你與姐姐說當年到底發生了何事?為何你如今又姓許了。”
幾人一起坐上馬車,許青鬆說起了當年的事。
許青鬆原本姓宋,當年與宋宛芸失散後,護衛駕著馬車帶他逃離,後來又被仇人追上,護衛不得已偽造出馬車衝下懸崖的場景,帶著許青鬆反方向逃離。
一路上遭遇流民、洪水……忠仆染病去世,許青鬆輾轉到京城,被嶽父賞識收作義子,由宋青鬆改名為許青鬆,後來科舉高中,與嶽父獨女成婚,在外為官十多載,在十年前被調回京城。
如今是大理寺卿,許青鬆。
許青鬆說的輕描淡寫,宋宛芸心疼弟弟的遭遇,好在姐弟倆如今重逢,心中喜悅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