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淋證

字數:3656   加入書籤

A+A-


    孫瀚的情況恢複,劇組也繼續開始拍攝,陳陽三個人依舊在不遠處看著,這還是陳陽第一次看人家拍戲,別說,還挺有意思的。
    而且頤和園風景也不錯,陳陽來了京都這麽幾天了,還沒怎麽在京都好好逛過呢,頤和園陳陽也是第一次來。
    可能是因為剛才陳陽的幫忙,劇組那邊還特意讓人給陳陽三個人送來了凳子和水,還有點心瓜子之類的。
    陳陽三個人坐在遠處看著,吃著點心,瓜子,妥妥的吃瓜群眾。
    三個人正愉快的當著吃瓜群眾,一位五十歲出頭的中年人湊了過來,中年人是很有名的老戲骨,叫張俊國。
    “小陳醫生師從哪位名醫?”張俊國湊到三個人邊上,抓了一把瓜子,一邊吃,一邊問陳陽。
    “山州醫科大的吳耀林吳教授。”陳陽道。
    “吳耀林吳教授,那可是山州省很有名的中醫名家呀,怪不得小陳醫生水平這麽高。”
    其實吳耀林的名氣出了山州省,就大大折扣了,但是張俊國卻不能這麽說。
    剛才張俊國在邊上觀察了一會兒,發現文修平的孫女和陳陽很親昵,猜著陳陽可能也和文家有關係,沒想到陳陽是山州那邊的。
    “張老師是有什麽事吧?”曾雲輝笑著問道。
    “是有點事。”
    張俊國道:“我有一位老朋友,今年快七十歲了,大概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出現小便渾濁的症狀,這些年到處看醫生,看過中醫,也看過西醫,有人說是腎病,但是從檢查結果看卻不明顯,尿蛋白時 有時無.......”
    “不少中醫都說這個病要戒葷腥,所以她這些年每天就都是吃饅頭喝稀粥,弄的身心疲憊,吃飯和睡覺都不好。”
    “以前腎病確實都要求戒葷腥,不過現在早就不這麽要求了,適當的營養還是要均衡的。”
    陳陽道:“而且是不是腎病,不是不能完全確定嗎,既然如此,想吃什麽,大都可以吃,養病也是需要營養的。”
    “這麽多年,這個醫生說兩句,哪個醫生說兩句,搞得人心惶惶的。”
    張俊國道:“醫生的話又不能完全不聽,畢竟這種病,要是不注意,肯定更難治療。”
    “現在最主要的症狀是什麽?”陳陽問。
    “現在最主要的症狀就是小便渾濁,這些年一直飲食睡眠不佳,整個人相當消瘦,乏力,沒精神,人都心力交瘁了。”張俊國道。
    “小便渾濁,大概是什麽樣子,是不是像淘米的水一樣?”陳陽問。
    “是的,陳醫生你說的很形象。”張俊國道。
    陳陽大概就有了猜測了。
    患者大小便的情況,在臨床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特別是對中醫而言。
    正常人的小便顏色是淡黃色的,清淨不濁,小便後有舒適感。如果小便清冷量多,顏色發白,多半是體內有寒;如果小便量少,時間短,顏色紅,而且有灼熱疼痛,多半是體內有熱邪.......
    如果小便渾濁,像是膏脂,就像是尿液中有什麽滑膩脂物,這是膏淋,如果有小石頭,小便困難,就是石淋,也就是尿結石;如果小便裏有血,而且伴隨澀痛,就是血淋。
    像張俊國說的,患者的小便顏色像是淘米的水一樣,再加上日益消瘦,這在中醫中被稱之為勞淋。
    在中醫中,以小便淋漓不盡,甚至閉阻不通等情況為症狀的疾病,都被稱之為淋證。
    中醫中的淋證和西醫中說的淋證是不同的,西醫中說的淋證往往指的是尿路感染,屬於一種傳染性疾病,而中醫中的淋證範圍更廣。
    準確的說,西醫中的淋證也屬於中醫中淋證的範疇,但是卻不包括全部,隻能算是其中的一種。
    “張老師最後一次見您的朋友是什麽時候?”陳陽又問張俊國。
    “就是昨天。”
    張俊國道:“我的朋友就在京都,算下來我們都有五六年沒見了,昨天見她的時候,我是嚇了一跳,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麵色是不是黯黃,精神低落?”陳陽問。
    “還真是。”張俊國驚訝的道:“陳醫生您都沒見到人,隻是聽我說了情況,就能知道這麽多細節?”
    “從症狀來看,應該是勞淋。”
    陳陽道:“勞淋的主要表現就是小便顏色如米泔水樣,麵色黯黃,精神低落,身體消瘦。”
    “陳醫生了不起呀。”張俊國是由衷的佩服。
    張俊國湊過來,其實就是想要打聽一些情況,沒想到他隻是簡單的說了一下症狀,陳陽竟然就把他朋友的情況判斷的八九不離十了。
    一時間張俊國都有點感慨。
    張俊國的這個朋友也是個演員,是張俊國早些年拍戲的時候認識的,兩個人關係相當好,算是張俊國認識的一位老大姐,年輕的時候,張俊國沒少受到這位老大姐的照顧。
    隻不過自從老大姐身體不太好之後,就逐漸退出了影視圈,就在京都養病。
    這些年,張俊國的這位老大姐也在京都不少醫院看過病,中醫西醫都看過,可病情一直不見好,陳陽連患者的麵都沒見,就有了判斷,這在張俊國看來,簡直太驚訝了。
    其實這也是張俊國是外行人,現在陳陽也隻是粗淺的判斷,判斷患者是勞淋,即便是勞淋,患者的病因和病機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
    這些年,張俊國認識的老大姐看的醫生,肯定有人也知道對方是勞淋,但是具體辨證如何,用藥是不是準確,那就要兩說了。
    而且患者患病已經有二十年了,二十年病史,這算是長期慢性病,病情遷延日久,治療起來難度更大。
    “張老師客氣了,我現在也隻是粗淺的了解,具體還要見到患者再說。”
    陳陽對張俊國道:“張老師要是信得過,明天可以讓您的朋友來京都中醫藥大附屬醫院,掛曾學長的號就行。”
    “敢問曾醫生全名是?”張俊國客氣的問曾雲輝。
    “張老師客氣了,我叫曾雲輝。”曾雲輝道。
    “好,太謝謝陳醫生了,當然也要謝謝曾醫生和文醫生。”張俊國笑著感謝。
    喜歡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請大家收藏:()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