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杏林論道(一)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A+A-


    夏洪亮天賦高,性格灑脫,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反而有點類似於民國時期剛剛接觸新思想的一群年輕人那樣。
    雖然出身世家,夏洪亮卻並不覺得有些事就是對的。
    之前夏洪亮也隻是享受生活,醫術對夏洪亮而言,也隻是他展示自己天賦的手段。
    可和陳陽接觸之後,夏洪亮漸漸的有了變化。
    天才,往往都是有想法的,也是不服輸的,之前的夏洪亮也隻是因為天賦高,反而沒有找到自己的目標,可這一段時間,夏洪亮反而有所悟。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使命,或許中醫的再次革新,反而要落在我們這一輩人身上。”夏洪亮低聲道。
    林毅驚訝的看了一眼夏洪亮,又看了一眼陳陽:“或許吧。”
    清末民初,華夏確實遭遇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不僅僅是在軍事實力上,甚至在文化上、思想上,各方麵都受到了衝擊。
    中醫首當其衝,傳承數千年的中醫,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甚至在當時,中醫是不是應該存在,都成了問題。
    因而,這百年來,很多中醫人都就中醫的境遇而深思。
    張錫純的《衷中參西錄》也是在當時的大環境誕生的,之後的中西醫結合,中醫革新等很多事情,也都是因為現代醫學的發展,科技的發展而迎來的新問題。
    但是到了現在,傳統中醫的地位,傳統中醫應該發揮什麽樣的作用,依舊是非常嚴峻的問題。
    這些年,中醫從業者人數劇增,中醫醫院和中醫科室也在大大的增加,但是群眾卻麵臨無醫可尋的困境。
    到處都是中醫,卻好像遇不到有本事的中醫。
    進了中醫醫院,和西醫醫院沒多大差別,甚至一些中醫醫院的專家開的方劑和湯藥,患者敢不敢吃,能不能吃,吃了有沒有效果,都讓人心中沒底。
    好中醫在哪裏,中醫還可不可信,中醫還有沒有用武之地等等問題,依舊在眼前。
    就像林毅說的,哪怕是墨新知、韓明誌、李立仁等人,也都各有立場。
    就拿墨新知來說,哪怕墨新知已經發現了有些問題,到了現在,也不敢輕易的把自己的理念推翻,畢竟那麽多學生,那麽多同仁.......
    作為新派中醫的領袖,真要開始質疑新派,那讓其他人怎麽想?
    眾人不免要問,陛下何故造反?
    又是一天結束,晚上墨新知和李立仁、韓誌明等幾位名家坐在一起,一邊喝著茶,一邊討論著明天即將到來的 “青年杏林論道” 。
    “這一次新知增加的這個‘青年杏林論道’環節很不錯。”
    韓明誌笑著道:“未來的杏林界還是年輕人的,青年中醫的成長至關重要。”
    “是呀,眼下中醫的情況複雜,老一輩中醫人凋零,青年中醫的成長確實很關鍵。”
    李立仁點著頭:“未來中醫如何,還要看現在的年輕人,以後確實要把青年醫生的成長作為頭等大事。”
    “嗯。”
    楊懷民也笑著道:“希望這一次的‘青年杏林論道’環節,能讓青年醫生們有一個表現的舞台,趁著咱們這些老家夥都還在,也能照顧一二。”
    韓家的韓興文、李家的李成傑、楊家的楊磊,都是嶺南青年一輩中的佼佼者,李立仁韓明誌等人都對自家孫輩明天的表現很期待。
    中醫是更偏重傳承的,世家出身的青年中醫,在先天上就具有優勢,如果再有天分和努力,確實是很多醫學生難以追趕的。
    就像林毅對夏洪亮說的,到了一定的位置,所思所想必然也是有深意的,人都是有私心的。
    未來杏林自然是要看青年中醫,可這個青年中醫要是能是自家後輩,那就更完美了。
    “我也是覺得如此,才有這個建議。”墨新知笑著道。
    “浩博最近怎麽樣?”楊懷民問墨新知。
    “也就那樣。”墨新知道:“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有些事不能強求。”
    “還是要多多引導。”
    韓明誌道:“中醫重在傳承,新知你這邊還是要上點心。”
    “傳承是整個杏林的傳承,是華夏民族的傳承,並非一家一姓。”
    墨新知笑著道:“浩博要是真的沒心思學醫,也勉強不得。”
    作為新派中醫的代表,墨新知在思想認知上也確實要更開明一些,所以在墨浩博對中醫的態度上,墨新知也並不過多幹涉,也就是墨泰宏不甘心。
    “新知,這次外省市前來的青年醫生中,你最看好誰?”李立仁問墨新知。
    “陳陽吧。”墨新知笑著道。
    “文老的孫女婿?”韓明誌問。
    “對。”
    墨新知道:“我在山州的時候見過一次陳陽,陳陽雖然年輕,卻很有水平,依我看,這一次的最佳參與獎,非陳陽莫屬。”
    “陳陽比文浩輝還要了得?”楊懷民有點驚訝。
    文浩輝可是文修平的親孫子,而且年齡也要比陳陽大,其實幾位老前輩這一次最終是的也是文浩輝。
    文浩輝作為文修平的孫子,家學淵源,這次的獎項,幾個人覺得文浩輝大概率可以拿一個,可陳陽?
    “文浩輝我倒是第一次見,不過我覺得陳陽的水平應該在文浩輝之上。”墨新知道。
    “那咱們明天就看一看陳陽的水平究竟如何,竟然能讓新知如此誇讚。”楊懷民笑著道。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上,清晨的陽光柔和地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陳陽和文蔓露手牽手,再次朝著會議酒店走去。一路上,海風輕拂,帶著海洋獨有的氣息,撩動著他們的發絲。
    來到酒店,陳陽和文蔓露與文浩輝、林毅、夏洪亮等人會合。眾人一同前往舉行 “青年杏林論道” 環節的場地。
    韓興文、楊磊、李成傑和劉正旭等人也早早到了,看到陳陽等人進來,幾位老前輩低聲交流。
    因為墨新知昨晚的一番話,幾位老前輩這一次倒是多看了陳陽幾眼。
    “三十歲的樣子,新知是不是有點高看了?”楊懷民道。
    “新知可是很少對誰有如此評價,而且陳陽出身一般,卻能被文老看重,應該不是泛泛之輩。”劉鬆岩,也就是劉正旭的爺爺輕聲道。
    相比起韓明誌等人,劉鬆岩的父親是一路從學徒成為名醫的,因而劉鬆岩倒是對家境一般的陳陽很感興趣。
    喜歡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請大家收藏:()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