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大醫之實

字數:3401   加入書籤

A+A-


    “西洋參30克?!麥冬60克?!山萸肉60克?!生石膏120克?!”
    孫明德看著那驚人的劑量,頭皮發麻:“陳醫生!這…這劑量…太…太駭人了!患者如此虛弱,如何承受?”
    “生石膏120克?這…這是白虎湯的數倍劑量啊!還有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全是寒涼之品!西洋參、麥冬、山萸肉雖補,但如此滋膩,患者嘔吐如何進藥?”趙海林也禁不住道。
    沈秋雲和何慧敏則死死盯著藥方,尤其是最後那個“安宮牛黃丸”,眼中精光閃爍,似乎在急速思考其中的深意。
    “果然是陳陽。”
    旬佳宏歎息道:“陳陽這次是真的要一戰封神了。”
    “師父本來就很強。”李浩飛笑著道。
    京都,文修平的住處,文蔓露坐在一邊,盯著屏幕上的處方。
    這會兒,處方已經在屏幕上停留了超過一分鍾了。
    “小陳厲害呀。”
    楚逸雲道:“如此用藥,非大醫不能為之。”
    “文老,恭喜呀。”
    宋洛軍笑著道:“經此一案,小陳一戰成名。”
    文修平臉上帶著笑:“小陳此方,確實獨到,了不起,即便是我來用方,也不外如此。”
    幾位老人家正說著,電視上畫麵一轉,又變成了陳陽。
    麵對質疑,陳陽神色不變,指著藥方,條分縷析,聲音沉穩有力,穿透全場:
    “諸位且看,此方實為三法並用,分而治之,並行不悖!”
    “第一組:西洋參大補元氣,益氣生津)、麥冬甘寒養陰,清心除煩、五味子酸收斂氣,生津止渴、山萸肉酸澀收斂,大補肝腎之陰,固脫救逆.......”
    說著陳陽頓了頓,繼續說道:“此四味,實為‘生脈飲’合‘來複湯’,正是張錫純救脫名方的核心,取其峻補氣陰、斂汗固脫、救欲絕之真陰元陽!重用至3060克,乃因患者陰竭陽脫已至極點,非此大劑,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
    “生龍骨、生牡蠣,重鎮潛陽,收斂浮越之虛陽,助山萸肉固脫之力!”
    “第二組: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瀉陽明氣分熾熱、知母苦寒,助石膏清熱生津、水牛角鹹寒,清心涼血解毒,代犀角、生地黃甘苦寒,養陰涼血、赤芍、丹皮清熱涼血散瘀、黃連苦寒,清心瀉火解毒.......”
    “此組實為‘白虎湯’合‘犀角地黃湯’,有清營湯化裁之意,專攻其深入氣分、營血之熾盛熱毒!重用生石膏120克、生地60克,取其雷霆之勢,直折熱毒,切斷其耗竭真陰的根源!”
    “第三組:安宮牛黃丸!此乃溫病三寶之首,豁痰開竅、清熱解毒之力冠絕......”
    陳陽目光掃視眾人:“患者雖未至神昏譫語,但其熱毒深陷,蒙蔽清竅之勢已成,且舌絳紫幹裂,已是熱入心包之兆!提前用之,正是符合葉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說法,防其熱陷心包,神明散亂!研碎化服,取其速效!”
    陳陽的解析如同抽絲剝繭,將這張看似矛盾、劑量驚人的複雜處方,剖析得層次分明,理法清晰:
    “為何敢如此用藥?關鍵在於‘分煎合服’之法!”
    “第一組藥西洋參、麥冬、五味子、山萸肉、龍牡),以文火久煎,取其醇厚滋補、固脫斂陽之性。西洋參務必另燉濃汁,待藥煎好後兌入。此組藥性相對溫和,側重‘扶正固脫’。”
    “第二組藥石膏、知母、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黃連),生石膏、水牛角絲務必先煎半小時以上,再下他藥同煎。此組藥側重‘祛邪清熱’,煎煮時間相對較短,取其清透寒涼之性。”
    “兩組藥汁分別煎好後,待溫度適宜,混合均勻,再以此混合藥汁化開研碎的安宮牛黃丸,少量多次,徐徐喂服,或行鼻飼!”
    “如此操作,則扶正之藥力與祛邪之藥力,雖同入體內,但因煎煮方法、側重不同,其‘先鋒’清熱祛邪與‘後援’扶正固脫之效可先後有序,各司其職,並行不悖......”
    “清熱祛邪之藥,直折熱毒,解除其對正氣的絞殺;扶正固陰之藥,緊隨其後,填補其被耗損的精血,固護其欲脫之元氣!安宮牛黃丸則為尖兵,直搗熱毒巢穴,豁痰開竅!三路並進,環環相扣,方有可能打破‘陰陽交’的死循環!”
    “妙啊!妙極!”
    墨新知猛地一拍麵前的茶幾,激動得站了起來,眼中閃爍著恍然大悟和極度欽佩的光芒。
    “分煎合服,各取其性!扶正祛邪,雙管齊下!更兼安宮牛黃丸為先鋒,直搗黃龍!陳醫生此方此策,深得兵法‘奇正相生’之妙!將看似水火不容的治法,通過精妙的煎服法統禦於一方之中!這已不僅是醫術,更是醫道!”
    申市,夏文曜更是目光灼灼,心悅誠服:“以《內經》‘陰陽交’為綱,以張錫純‘來複湯’固脫為基,融‘白虎’、‘清營’祛邪為用,更以安宮牛黃丸為奇兵!煎服之法更是匠心獨運!陳醫生此方,膽識、學識、巧思,三者缺一不可!老朽…歎服!”
    這一刻,陳陽不僅僅征服了眾多觀眾,更是讓不少杏林宿老為之歎服。
    趙海林和孫明德看著侃侃而談、將絕險之證剖析得如此透徹、用藥如此驚世駭俗卻又理法森然的陳陽,再看向那張分量千鈞的處方,心中最後一絲疑慮和不甘也化作了深深的震撼與敬畏。
    他們終於徹底明白,自己與這位年輕醫生的差距,猶如鴻溝!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孫德明幾個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次,他們幾個人是真的成了陳陽的陪襯。
    別的不說,就這一個病案,就是他們這些人這輩子的天塹,是他們一輩子也跨不過去的鴻溝。
    陳陽雖然年輕,卻已經有了大醫之風,大醫之實。
    “臥槽,中醫牛逼。”
    “難以置信,我竟然聽明白了。”
    “我現在覺得我強的厲害,我也能看病,誰來一試。”
    彈幕上也是各種討論,網友們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