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六耳出世,前往昆侖
字數:4057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成猴,拜師聖人 !
洪荒
靠近昆侖山的一片茂密森林中,樹木參天,靈機充沛。
龐大的森林一望無垠,仿佛一條墨綠色的絲帶蔓延至天際,森林中各種毒蟲猛獸,呈現出一片遠古洪荒之色。
森林的盡頭,成片的的高山巍峨矗立著,形成一片規模龐大的山脈,根本無法靠肉眼看出其規模,半山腰處,靈氣聚集產生的氤氳之氣,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仙家福地。
森林中一棵高大的樹木上,一隻猿猴攀爬上樹梢,眺望遠方。
隻見這猿猴身高不到四尺,身軀羸弱,渾身是毛,尖嘴縮腮,甚是奇怪。
但更奇怪的地方還是耳朵,左右兩邊各有三隻,一共六隻耳朵。
這卻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六耳獼猴。
六耳獼猴乃是混世四猴之一,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其最出名的能力,就是善聆音,傳聞六耳獼猴的耳朵可以聽到洪荒中所有的聲音。
也正是這項特殊的能力,為他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竟然膽大到聆聽聖人講道,被鴻鈞老祖直接曝光並言明,法不傳六耳。
當然,這是未來的事,還沒發生,也不可能發生了,原來這六耳獼猴早在百年前就已經死亡。
初生的六耳獼猴雖然有天仙修為,但不懂法術神通,稀裏糊塗的就被荒獸追殺,僥幸逃脫一命後還是傷重不治死亡,恰好被我們來自藍星的靈魂鳩占鵲巢。
要說穿越誰不好,非要穿越成六耳獼猴,根據前世洪荒小說來看,六耳獼猴誕生極早,不然也不會在鴻鈞講道的時候偷聽。
後果自然是非常嚴重,從紫霄宮開講到西遊,這中間度過了數不盡的時光,幾次量劫,但硬是沒人敢教六耳獼猴任何道法。
直到西遊時期,六耳獼猴的武力值,才堪堪與孫悟空相當,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這一世肯定是不能夠再犯傻了。
至於穿越者標配的係統,那更是壓根沒有,隻是腦海中有一塊碎片,類似於玉石質地。六耳集中精神感應後,碎片傳來信息,這碎片竟是造化玉碟碎片。
可惜碎片中沒有三千大道,隻有一幅混沌地圖,其中不僅標注了洪荒世界,更有無數的世界的方位,混沌中根本無法辨別方向。
也就是說,沒有這地圖,哪怕是聖人,也無法通過摸索到達這些世界。
所以這碎片目前雖然看似無用,但卻是蘊含巨大的寶藏。
說不好,以後自己的成聖之機,就應在這裏。但以自己目前的實力,想這個還是太遠了,現在還是想點現實的吧。
要說這六耳獼猴不僅善聆音,還能知前後,萬物皆明,消化掉原身的記憶後,便明白了此時乃是洪荒龍鳳量劫之後,鴻鈞還未成聖,是洪荒中難得的一段和平時期。
要說起這洪荒的曆史,來自後世之人,誰還沒看過兩本洪荒小說啊,雖然具體的不知道對不對,但大致的時間節點還是知道的。
此時鴻鈞都還未成聖,憑借一個初生的六耳獼猴,僅僅天仙修為,要在這危險的洪荒混下去,實在是艱難。
檢視自身,身無長物,莫說伴生的先天靈寶,連修煉功法都沒有。
隻有兩門天生神通,一個就是能聽三界的聆音神通,隻要六耳靜下心來,就能有選擇的聽到三界內任何想聽到的地方。
當然,隻要是實力超過六耳的,就有可能發現。
另一個就是萬物皆明,這門神通要說有用,確實是有用,隻要運起神通,洪荒之中很多常識,地點都能浮現在心中。
但是要說沒用,也確實是沒用,能獲取的都是最基本的內容,非常模糊,也不知道以後修為提升了,會不會有改變。
接下來,最好的選擇肯定趁著目前的和平時期選一個實力強悍的靠山,這樣才能渡過洪荒一次次的量劫。
雖然按照前世的說法,六耳獼猴是活到了西遊時期,但這一世換了內核,誰知道會出現什麽變數?
要說洪荒最大的靠山,自然是鴻鈞道祖了,但拜師道祖顯然不現實。
剩下的最優選擇則是三清了,雖然封神量劫打的不可開交,但是道祖嫡傳弟子,盤古元神跟腳,無疑是金字塔頂尖的人物。
隻要後麵渡過封神量劫,自然是長生逍遙了。
打定主意以後,自然是說幹就幹,憑借著六耳獼猴的天賦,模糊判斷出昆侖山的方向,這一走便是走了上百年。
“終於看到昆侖山了,走了上百年,這洪荒真叫一個大,拜師以後一定先把遁法學明白了,不說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裏,起碼不能像現在這樣腿著了,不僅沒格局,還效率低。”
這洪荒著實龐大,天仙修為上百年的趕路,才堪堪看到昆侖山脈。
又是五年後,六耳才終於站在了昆侖山腳。
看著眼前巍峨雄壯的昆侖山,六耳也是感慨非常,根據前世漢代讖緯-地理-之書-《河圖括地象》曾記載“昆侖山”:
“地南北二億三萬五千五百裏。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侖山,廣萬裏,高萬一千裏,神物之所生,聖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雲氣,五色流水,其白水東南流入中國,名曰河也。其山中應於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繞之。”
洪荒的昆侖山更加龐大,連綿的山脈根本無法用肉眼確定其規模,六耳收起感慨與回憶,抬腳開始了登山。
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當然也帶著一絲忐忑。
此時的昆侖山頂麒麟崖,一片廣闊的平台之上,卻隻有幾間簡陋的茅草屋。
屋外的空地上,三清本在閑談論道,突然太上心念一動,將目光投向了山腳,笑著對元始通天說道:“一個前來拜師的小家夥,不曾想心誌如此堅定,跋涉百餘年至此,卻是與我等有些緣分。”
毫無所覺的元始此時也反應過來,看了一眼山腳後,暗道:大兄修為果然深厚。
本來不甚在意的通天則是來了興趣,站起身來看著太上元始說道:“六耳獼猴,這可是洪荒異種,福緣深厚,不知兩位兄長可有興趣收入門下?”
元始一臉不屑的說道:“披毛帶甲,濕生卵化之輩。”
通天則不以為意“兄長不感興趣,那就交給吾吧,吾好為人師。”
太上提醒道:“可收為記名弟子,當前吾等還是以修行為主,這才是立身之本。”
不提三清對六耳的不同態度,此時六耳還在苦逼的爬著昆侖山,看這高度,沒個一年半載怕是沒法爬到山頂。
沿途倒是有不少天材地寶,六耳幾次想要收集但還是忍住了。誰知道這三清有沒有盯著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可不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年後,六耳終於爬上了昆侖山頂,看著眼前的簡陋茅草屋和閑談論道的老中青三人,哪還不明白,這是遇到正主了。
百來年的辛酸一瞬間湧上心頭,順勢拜倒在地:“六耳拜見三位大能,鄉野小妖,心慕大道,願大能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