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上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絕世!
北方的秋天天高雲淡,空氣中已有了絲絲涼意,路上的行人中一個滿麵風塵的少年正是趙憶叢。
從告別黃崖到今天已經兩個多月。隨著大批的流民漫無目的的走,就到了這個地方。很久沒有見到這麽稠密的人群了,看來張全義的治下確實名不虛傳。這一路看見最多的就是衰草頹牆和散落田間的白骨,直到此刻才見到安逸的氣氛,有了生活的氣息。
在城裏隨便找了家小店,一頭栽到床上動也不想動了,上千裏路走下來確實把他累的夠戧。睡了不知多久才算感覺好些,恍惚間聽見外麵傳來一陣琵琶聲。接著有人開始唱歌,聲音婉轉悠揚,非常動聽。終究還是少年心性,趙憶叢忍不住想出門看個究竟。
門口一個老人正彈奏琵琶,身邊一個年歲約十五六的女孩在唱曲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歌聲高時響遏行雲,低時淒切清晰。溶入了深刻的感情,令聞者無不為之動容,脆弱的甚至心酸落淚。
一曲唱罷,眾人還沒從餘韻中清醒過來,老人已經開始討錢了。隻是剛才還如醉如癡的聽眾現在都精明起來,紛紛避讓誰也不肯掏錢,以至於輪到趙憶叢這裏盤子上也不過幾個銅板而已。看老人尷尬卻又強作笑容的樣子,趙憶叢骨子裏的豪氣再次發作,把兜裏大部分的銀子都放進了盤子。
這樣大方的客人從沒遇見過,老人激動的回頭喊道“小翠,快點過來謝謝這位公子。”那個少女過來深深見禮。趙憶叢擺手道“不必了,我也不過是略表心意而已。”
轉身正要回去,就聽身後有人喊自己“這位兄台請留步。”回頭見是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少年。有些奇怪,問道“你是在叫我麽?我們好象不認識吧?”
那少年朗聲道“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隻要意氣相投,又何必在意相識的早與遲呢?”此人年紀雖小卻很豪爽,樣子也顯得非常真誠,趙憶叢跟著也笑了“這位兄台說的很對,我問錯了,不知道你叫住我有什麽事?”
少年說道“剛才我一直在觀察兄台,覺得你言行舉止都不似普通人,更兼有一顆仁愛之心。兄弟我不揣冒昧,想和兄台你交個朋友,不知道能賞臉嗎?”
“那有什麽不可以的,能結交你我深感榮幸。”趙憶叢笑著說道。見他首肯,那少年又道“在下陽城,請問兄長大名?”趙憶叢也毫不隱瞞的如實相告。。
在酒館找到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下,陽城道“聽兄台的口音好象不是本地人,莫非是長安來的?”
“正是。”趙憶叢點了點頭道“你的口音和我差不多,莫非也來自長安?”陽城微笑道“正是這樣,不過已經搬來好多了,所以聽了你的口音就有幾分親切。”
千裏之外能遇到同鄉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難怪他會冒失的叫住自己了。這時陽城已經招呼上酒了,兩人碰了一杯陽城探詢的看著他道“我見大哥你聽歌的時候似乎很有感觸,所以銀子也多給了不少。”趙憶叢淡然道“可惜天下的窮苦的人比比皆是,不是這樣就可以救完的。”
“大哥說的很對,就是因為百姓沒什麽活路,所以他們就要起來反抗,近期的黃巢就是代表了。我聽說他的士兵勇猛,將官也很高明。所以從嶺南起兵,幾年時間竟然很輕鬆攻下了洛陽、長安等曆代名城,皇上都不得不避其鋒芒。卻沒想到這麽快就失敗了,真是讓人意外。”說起這些陽城顯得很有興致。
又是黃巢,這人還真是不凡,哪裏都能聽到他的名字。趙憶叢不以為然的搖頭道“我不這麽認為,我覺得他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他雖然有軍事才能但是政治頭腦太差。”
“哦,大哥是這麽覺得麽,那你講講其中的奧妙,以解我的疑惑如何?”陽城道。
這一路遇見的都是流民,見到如陽城這樣談吐不凡的人還是首次,趙憶叢也提起了興致,也不客氣,清了清嗓子道“黃巢起兵之後始終流動作戰而不建立根據地,我認為這是一大失誤。自古成大業者無不深根固本,高祖定關中,光武踞河內所以能成就大業。”
見陽城神色凝重,顯然很有興趣,接著說道“一統天下的戰爭和平常的戰爭是不同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間有勝利也會有失敗,但隻要根本不失,就有了長久的補給而不會一蹶不振。黃巢恰恰犯了這個錯誤,全憑一股猛勁,沒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因此失敗之後不但沒有了容身之處,就連補給也沒了。軍心渙散失去了鬥誌,最後自己也被亂軍所殺。如果他有一個根據地,有訓練有素的兵員補充,就可以長期堅持,那樣勝敗就不一定了。
其二,自古成大事者武功文治應該相佐,馬上可得天下卻不能治理天下。黃巢入關之後卻限於其狹隘的個人喜好,大批誅殺士人,使天下士人皆側目視之。任用一些隻知道打仗的武人治理百姓,使製度不明政令不清,一切全憑長官的喜樂,隻知道以暴力治理而沒有任何策略。人民不知道應該幹什麽,也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信心。既然不能給民眾明確的希望,那麽民眾也就不會想幫助他。
其三,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太宗曾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黃巢初起時以反抗朝廷暴政為口號,得到了大批民眾的支持,可是有些成就後其殘暴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但沒有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反而殘民以虐,任手下燒殺搶掠,所過之處十室九空。這樣肆意妄為自然使民眾離心,把民眾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麵上,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最後趙憶叢有些不屑的說道“這樣一個既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又沒有民眾的支持,甚至連一塊可以容身的根據地都沒有的軍隊和流匪沒有什麽分別,這樣的部隊能是那些久經戰陣的殘唐猛將的對手嗎?所以我覺得失敗是必然的結局,差別隻是早與晚而已。”
沉思半晌,陽城深吸一口涼氣說“經大哥你這麽一分析,我才真正明白了。你見事如此明白清楚,我覺得你比隆中定三分的諸葛亮還要高明。胸中所學更是足以匡複天下,有朝一日定會一鳴驚人。不知道為什麽不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呢?”
見他如此誇張,趙憶叢謙遜不已,鄭重說道“現在的大唐就像垂暮的老人一樣病入膏肓,已經無藥可救。我認為與其費盡心思的去延長它的生命,還不如重新建立一個新的世界。要知道惟有徹底打破舊的壁壘,才能建立新的秩序。妄想徹底改變現在的大唐並恢複當初那種容光簡直像做夢一樣。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早就根深蒂固了。恐怕還沒改變他們,自己就先被改變了。”
看了看四周,陽城小聲道“兄台的意思是想要建立一個新的朝代?”趙憶叢平靜的說道“那倒不是,我隻是就事論事。不管是誰要想改變現在這一切,都要推倒之後重新建立才行。”
又閑聊了一會,陽城更是開心,拉著他手道“今日與大哥一見如故,不如去我家住上一段時間,我還有好多事想要請教。”趙憶叢遲疑道“這樣去是不是有些冒昧了,還是改日再登門拜訪吧。”陽城道“大哥太見外了,我對你敬佩不已,就像親兄弟一樣,有什麽冒昧不冒昧的,這就跟我動身吧!”說著拉著他就走。盛情難卻,也隻好跟著去了。
城外的月光更加的明亮,絲絲晚風吹拂著有些發熱的麵頰,令人意興飛揚。出了長安之後第一次喝酒就喝了這麽多,感覺足底生風,而身體卻在飄蕩。
涼風習習,加上酒氣上湧使他豪興頓生,高聲吟道“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零古嶽邊。雖複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悲壯蒼涼,多日的抑鬱一掃而空,他突然喜歡上了喝酒的感覺。
至徐無山中陽城的家已經很晚了,兩人抵足而眠,聊至天色微明才耐不住困倦休息了一會。
已經日上三竿了,強烈的光線照在趙憶叢臉上,那灼熱的感覺使他醒了過來。不知道什麽時候陽城已經出去了。屋子空蕩蕩的就自己一個人,起身走到門外。
這個小院子一片寂靜,有幾個家人正在小心翼翼的清掃著落葉,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招手叫過來一個家人問道“你家陽城公子去哪裏了?”家人恭敬的施禮回話“我家公子去拜見主人了。公子既然已經醒了,不如我領你過去見他們吧。”
點點頭跟著他走出院子,沿途遇見的家人見到他都點頭致意,站在路邊等他們過去才做自己的事。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的良好的教養,這應該不是一般的人家,否則很難有這樣的家人。
不一會,來到前廳,屋宇光亮,氣勢恢弘。剛走到門口,陽城就迎了出來,笑著說“大哥你醒了,怎麽不多休息會呢?”趙憶叢道“最近確實有點勞累,睡的連你走了也不知道,真是太沉了。”陽城道“沒關係的,大哥就在我家多休息一段時間無妨,讓我先替你引見我的父親。”說著親熱的領著他走了進去。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