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假駙馬

字數:3443   加入書籤

A+A-


    一統天下之越人歌!
    宣旨太監剛一念完,底下諸位的臉色便呈現五花八門的趨勢,高興者有之、驚訝者有之、羨慕者有之,當然也不會少了嫉妒的一群。
    南詔建國幾百年,出的狀元沒有上千也有幾百,從來沒有剛一及第便榮升從五品的,就算他蘇儒豐多麽博學多麽優秀,該依的規矩總得依吧!
    況且皇帝趙麟並非昏君,倘若好生較真一番還得誇讚他一句英明,怎麽就下了這樣一道不合祖訓的旨意呢?
    難不成當真愛女心切,愛屋及烏,非得把準駙馬提拔到高位才配得上初華公主?
    一時間,人人心思各異。
    有了蘇儒豐這一檔聖旨在先,其他的封賞就顯得索然無味,六位新人在滿朝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一一叩謝隆恩,從容退場。
    授職大典——
    圓!滿!結!束!
    同樣圓滿的還有蘇儒豐他爹蘇彥大人!
    自個兒子一舉奪魁爭了功名,又得皇上垂愛,不久的將來極有可能駙馬爵位加身,這是他們蘇家天大的喜事啊!更是光耀門楣的功績啊!
    蘇彥為此整日樂的合不攏嘴,中丞府內外風光無限一派喜氣洋洋!
    可這麽光宗耀祖的事落到當事人身上卻沒起什麽波瀾。
    要說蘇儒豐這人,謙和歸謙和,骨子裏卻總有股讀書人的硬脾氣。想他寒窗苦讀十幾載,一朝登上天子堂,那是自己精益求精奮發圖強辛苦付出得來的。
    現在可好,皇帝一個青眼,便抹殺他之前全部努力,好似他如今的成就都源自公主的裙帶關係,怎不叫人扼腕!
    駙馬駙馬,世間男子皆認為當了駙馬攀上高枝從此以後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可惜在蘇儒豐眼裏駙馬二字根本一文不值!
    難道他蘇儒豐將來參侯拜相還要仰仗女人不成!
    胸中雖有諸多不忿,但到底小胳膊擰不過大腿,皇上不喜歡你,你得受著;皇上喜歡於你,你必得笑顏如花地受著。
    正當蘇狀元時常為自己的皇室姻緣苦惱時,宮中竟傳來了一則大好消息!
    原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初華公主跑去皇帝休息的安辰殿大鬧了一場。
    家中常伺候的小廝蘇青不知打哪兒聽來當時場麵,正繪聲繪色口沫橫飛地描述“……皇上一看初華公主哭成淚人,心疼的不得了,眉頭都皺一起了,大聲斥問,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居然惹公主如此傷心?少爺您猜公主怎麽答的?”
    不等蘇儒豐反應,蘇青掐著蘭花指往前一戳,自問自答道“都是父皇您惹的!”
    “嗯?”蘇儒豐麵露疑問。
    “公主說啦,給她找駙馬是好事,但也不能罔顧她的意願找一個她不喜歡的人做駙馬!”說到這兒,蘇青停了停,大約是想起公主口中不喜歡的人正是自己主子,一時感到心裏不是滋味,忙偷覷了他一眼。
    見主子神色如常,草草收尾道“總之,公主就是埋怨皇上內定的駙馬不合自己心意!少爺,您說這位初華公主是不是見天兒呆在皇宮裏呆傻了,竟然放著您這樣舉世難尋的夫婿不要,偏看上一介莽夫,簡直不可理喻!”
    “大膽奴才!小心禍從口出!”蘇儒豐使扇子照他腦袋虛虛敲了一記,才悠悠地問“公主看上了哪個莽夫?”
    “還能有誰?謝奔唄!”
    原來,殿試那日,初華公主心血來潮喬裝成一個小宮女,本意是打算混入人群偷偷望一眼宮中人人傳頌的蘇儒豐。沒成想,準夫婿的模樣沒看成,倒讓她見識到手握方天畫戟,連刺帶砍,幾下就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的謝奔。
    那人杵戟而立,衣袂飄揚,天邊晚霞的萬丈光芒都掩不住他周身環繞的英雄氣魄!
    正所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那般威武,那般豪邁,還等什麽?就是他了!
    初華公主當場就被迷的三魂丟了五魄!
    蘇青以為主子會跟他同仇敵愾,豈料蘇公子竟如沐春風地抖開扇子,左一搖,右一搖,嘴裏嘟囔著“妙哉妙哉!”
    蘇青有些傻眼,愣愣地問“少爺,您怎麽能說妙呢?初華公主可是皇帝陛下指給您的啊!”
    “你懂什麽!”蘇儒豐隻覺自己肩頭的大山已卸去一半兒,無比輕快道“趕緊去給本少爺打聽打聽皇上到底允了他們二人沒,若沒有,我可得想法子好好幫一幫謝兄才行!”
    “少爺……”蘇青哭喪著臉哀叫。
    他就想不明白了,主子是不是受了刺激,怎能把送到嘴邊的好姻緣上趕子往外推!
    人一走運,萬事皆順!
    隔兩天,皇帝果然下旨,一口氣將謝奔提拔為上都護府司馬。
    消息傳來,滿朝嘩然。
    趙麟不給眾人喘息之機,再接再厲又下一道賜婚聖旨,至此初華公主的駙馬之位終於塵埃落定。
    蘇儒豐自然樂觀其成,也一直認定公主的婚事與自己無半點幹係。可為什麽人人都用一種你好可憐你好悲慘我真同情你的眼光看他呢?就連自己的父母也唉聲歎氣的。
    整個中丞府一反之前的欣欣向榮,跌入一片愁雲慘霧。
    第二日蘇彥大人稱病未上朝,大太監向趙麟匯報時,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陛下很是難得地歎了口氣。
    別看他以九五之尊下旨下的勤快,實際內心並不痛快,蘇極是難得的將相之才,作為一國之君,最是求賢若渴。
    當初翻看殿試策論時,他提到關於重新編製軍隊的問題,令趙麟眼前為之大亮。
    怎麽說呢?從文武對峙的角度來講,身為文官,天生就對武將沒什麽好感,打壓欺笑還來不及,又哪裏會操心軍營的設立合不合理,軍功的賞罰分不分明!
    而另一方麵,蘇儒豐指出北滄國軍隊擴充的厲害,表麵上是為了抵禦疆土以北的蠻夷進犯,但也不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可能。
    趙麟對此深有同感,總覺得太平日子過得太久,四國之間似乎要打破某種平衡,大戰的烏雲正在慢慢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