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暗中相助
字數:3456 加入書籤
一統天下之越人歌!
那麽,文清為何會在緊要關頭現身?
莫非他一直在暗地裏跟著她?
這個設想雖然有跡可循,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是白修羅的影子,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離開白修羅左右。再說,他跟著她有什麽目的?能撈到什麽好處?總不會專為貼身保護吧?
排除以上不可能,她猜,文清不是一個人,而是隨同白修羅一道來了北蒼,他們或許又在秘密進行著某個計劃,聽聞她叫公主抓去,念及舊交便順手搭救。
也就是說,白修羅極有可能也在北蒼!
不知為什麽,小燭突然有些激動,
她真想問問文淵她的猜測是否正確,可轉念一想,文淵再與她親近說到底都是白修羅的人。他樂於告訴她的事或者隱瞞不能說的事肯定都要經過白修羅授意,所以就算問了隻怕也問不出什麽。
而且,單從他們急火火地把文清從她身邊調走這一舉動便可略知,白修羅是很不願意暴露自己行蹤的,當然也不會想見她……
小燭在心裏喃喃自語她都快記不得他的樣子,隻除了雪地裏那一身仙風道骨般的廣袖長袍。
文淵一口氣說了許多,見她一直側耳傾聽,便沒停下,繼續道“將軍震怒,豈是推出一個小小縣主就能善了的!皇上那邊呢,別的不管,隻想把朝陽公主摘脫幹淨,幹脆將所有罪名都扣在武安侯府的頭上。反正他們牟家也不好相與,慣常仗勢欺人,暗地裏還跟羌族那邊串通一氣,倒賣戰馬,哄抬價格,黑心事著實做了不少……”
“文淵哥哥,我隻好奇一點。”小燭對正殿上那些齟齬不合陰謀詭計實在提不起半點興趣,相信文校尉也並非真的生出八卦的舌頭要跟她論說到底,說得多隻因有些東西他不想說,“你是怎麽做到令將軍大人對我的身份沒有一絲懷疑的?”
文淵陡然收了聲。
小燭想,這應該不是驚嚇所致,而是在琢磨著選哪種說法更能取信於她。
“我早料到你會問我這個問題,之前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答案。但是時隔三年我發現你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具體哪裏不一樣我說不清,大概就是不太容易上當受騙的感覺。”文淵邊說邊笑看著她,眼裏沒有防備,反而伴著欣喜。
“所以你先頭是打算糊弄我搪塞我?”小燭故意露出調皮的笑容。她不知道一味問下去能得到怎樣的答複,總不能先把氣氛搞僵。
文淵倒是坦白“差不多吧,有些事你不知道反而更好。”
“那你現在要作何解釋?”小燭沒理他迂回的勸解,就想打破砂鍋問到底。
文淵便不再推卻,似笑非笑地彎起雙眸“我跟將軍說,你是我安插在南詔宰相府的暗樁。身份暴露後,不得已逃回北蒼。”
小燭等了片刻,見他沒有往下說的意思,不禁蹙起眉頭“就這樣?”
“就這樣。”
“將軍……信了?”
“信了。”
小燭很確定,他果然在糊弄她搪塞她!
這樣的說辭,別說林沐濯,就連她都覺得漏洞百出。
“如果我是暗樁,那至少也得點有用的消息吧?”關於宰相府的事,她可從來沒說過一個字。
文淵抬眼看她“主子叫我把火雷彈的事透露給了將軍。”
“火、火什麽?”小燭聽得一頭霧水。
“火雷彈。南詔柳馳年輕時意外得到了一張失傳已久的火雷彈配方。但這個東西很難掌控,保存不當或運輸不穩都會造成爆炸。十幾年來他網絡了一大批術士,每天照著方子煉製火器,倒也取得了不凡的成效。”他耐心為她講解,並順便提了提四國目前的局勢,“去年末,西嵐女皇的祭天大典上發生了爆炸事故,有人把微小的火雷彈暗藏在祭品中引發大火,當場燒死數十人。後來女皇陛下召集四國之眾論述這個事情,這也是將軍出使西嵐的緣由。”
小燭驚駭道“你是說相爺……就、就是柳馳,他用火雷彈炸了西嵐的祭天儀式?”
“是這麽個意思。”
“那西嵐女皇不直接對南詔發難,反而召集四國使臣共商是何用意?”
文淵瞥了她一眼,似在責怪這麽簡單的聯係還想不明白。
“除了南詔那幾個掌權人物,沒人知道火雷彈的來曆。西嵐遭殃,女皇當然要尋求其他三國的助力才行。”
小燭頓時沉默下來,把文淵的話前後左右又琢磨了一遍,總算捋出點頭緒。
依文淵的說法,火雷彈問世是天大的事,也是極致隱秘的事,按理說不能輕易泄露給旁人知曉。但白修羅為了她這個假暗樁能有所“建樹”,在林沐濯麵前能獲取一點“功績”,特意指使文淵宣稱火雷彈的消息是她的。
也許林沐濯也不全然相信文淵的話,但因為火雷彈的來頭太過巨大太過猛烈,也就顧不得追究她那點小身世小秘密……總之列功覆過吧,她算是逃過一劫。
其實心底裏還有很多忐忑和憂慮,不過在看到文淵信誓旦旦的樣子後,她又覺得自己的擔心純屬多餘。
就算不相信文淵,她也應該相信白修羅。這個人就算不見她,也始終不曾拋棄她。
一時間,萬般滋味湧上心頭。
見到林沐濯是半個月後。
那時她的傷病早已痊愈,幸哉在鄭太醫的精心診治和照料下基本沒留後遺症——隻是臉上仍有些許極細的紋路,指甲的抓痕到底不能做到完全消除。
不過太醫也說了,堅持塗抹藥膏,疤痕會越來越細越來越淡,往後稍微塗上點脂粉就能遮個嚴實。
小燭對外貌並非全然不在意,然而在意了又有什麽用?
第一,給她破相的是公主,身份地位擺在那兒,她想為自己報仇雪恨基本屬於癡心妄想。
第二,經曆大劫還能保全性命已是上天的恩賜,相形之下那幾條隱於頰側的細杠杠兒實在不足為懼。
小燭靠在遊廊外側的朱漆木柱上,暖暖的日光包圍著她,舒服又愜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