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新的開始】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A+A-


    林正傑先後收購‘鐵行大廈’、‘伊人置業’兩筆資產,一時間名聲大噪,媒體則紛紛對‘林正傑的崛起之路’進行推測和挖掘。
    一時間,將林正傑渲染出‘年輕俊傑’、‘商界奇才’,各種美譽紛遝而至,將林正傑的名氣推向高潮。
    至於發生在‘伊人置業的齷齪’,媒體自然不知道,反倒是將過程寫成:林正傑‘借殼上市’(現代出版社),黃奇鬆高點套現的案例。
    當然,還是有不少知曉內幕的人。
    ......
    深水灣79號別墅。
    李家成緩緩放下手中的報紙,他沒有想到‘黃奇鬆是這樣的結局’。根據他的了解,黃奇鬆肯定不會主動讓賢的,更不可能是媒體說的那樣——高點套現;相反,這一切不過是爭奪失利,被一個年輕人擊敗而已。
    他不得不承認,林正傑是個極其厲害的人,以‘黃奇鬆的背叛’為由,找到一個充分的理由上位;而為了這個上位,這個年輕人恐怕是早就在布局。
    實際上,‘黃奇鬆的背叛’對林正傑毫無影響,青州英泥的股價很難再跌下去,除非發生大盤下跌。但很顯然,大盤已經跌至490多點,不會更低了。
    “好厲害的年輕人!”
    “年初我暗中吸納九倉時,此人就已經參與其中。如今我吸納靑洲英坭,此人更是早一步布局。兩次都致使我損失一些金錢,莫非是個災星?”
    雖然嘴上這樣嘀咕,但李家成也明白,林正傑絕對是個‘富有遠見’的年輕人,和他的眼光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林正傑實力很弱。
    “不過他現在已經掌握一家上市企業,怕是如虎添翼,以後大家怕是會有交集!”
    很快,李家成搖搖頭,輕聲笑道:“我想那麽多做什麽,我的對手隻有置地公司!”
    .......
    1978年12月21日,星期四。
    林正傑走進伊人置業的總部寫字樓,迎麵上來的職員紛紛向新老板打招呼,大家的臉上帶著崇拜、興奮的表情。
    從大家的表現來看,很多職員都希望選擇更加年輕、有魄力的林正傑,作為自己的老板。
    當然,林正傑能在三個工作日裏,將伊人置業穩定下來,陳偉忠這個實權派的倒戈,非常關鍵。
    黃氏父子已經搬離辦公室,林正傑同樣沒有仁慈,不準備讓他們幹涉公司的事務,隻保留他們的董事席位。
    “林生,早!”
    “阿文,九點鍾讓各高層到會議室開會,現代出版社那邊我已經通知了!”
    “好的,林生。”
    交代辦公室文員一番,林正傑隨即坐在董事長的辦公室裏。
    任它外麵的風浪再大,他隻要經營好‘泰富集團(伊人置業更名後)’,那麽他便可以巋然不動。
    上午九點。
    林正傑坐在了會議室裏,以‘董事局主席、總經理’的身份,進行了第一次管理層會議。
    在一眾管理層中,林正傑也有幾個信任的人:
    陳偉忠,副總經理兼執行董事,作為第一時間倒戈自己,並幫助自己穩定公司的高層,林正傑自然非常信任。
    葉紹良,董事兼現代出版社的社長,依舊替林正傑打理出版社,讓林正傑不需要分心出版社那邊。
    李國基,從泰富發展調過來的管理層,目前擔任物業部門的經理,主要管理收租部門。
    其餘還有一些管理層,都是跟隨陳偉忠,第一時間向林正傑靠攏。
    所以,林正傑實際上已經完全可以掌握‘泰富集團’。
    “第一件事,伊人置業要更名成‘泰富集團’,這件事陳經理你來辦一下,特別是交易所那邊,要做到萬無一失。”
    本來就是‘借殼上市’,所以更名是必然的。
    陳偉忠馬上回應道:“沒問題,我一定辦好這件事。”
    林正傑點點頭,接著說道:“第二件事,公司有筆3000萬港幣貸款,馬上安排償還,該請示我簽字的,要按照規章來辦。”
    財務部經理張明誠,連忙說道:“好的!”
    這已經是敲打,他作為財務經理,很容易被新老板誤會是前任老板的親信。
    雖然已經有陳偉忠的擔保,但老板肯定不會第一時間信任的。
    林正傑點點頭,接下來說道:“第三件事,公司賬上應該還會有著5000多萬港幣的現金流,這些錢,我打算用於證券投資。由於地產價格高企,我們又無地產開發的經驗,所以暫緩地產投資,把精力放在證券投資上。當然,我個人也看好地產發展,所以證券投資會找有大型華資地產公司進行投資。”
    他看過泰富集團的財務情況,目前物業的淨資產應該在7000~8000萬港幣,包括今年投資的一百多樓花。在償還3000萬港幣的貸款後,負債率已經極低。
    這樣一來,泰富集團的資產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價值七八千萬港幣的物業,包含寫字樓、商鋪、高級住宅、樓花(普通住宅)。
    第二部分,價值二千萬港幣以上的現代出版社,月盈利達百萬港幣。
    第三部分,5000多萬港幣的現金流,實際上這些資金就是供股集資2000萬,再加炒靑洲英坭的利潤3000多萬(拋出貸款利息)。
    而泰富集團一年的‘正常利潤’應該是1800萬(出版社1200萬,物業600萬),當然這隻是當前的水平。
    陳偉忠馬上說道:“老板,我們沒有證券部,要不要成立一個?”
    這叫投其所好。
    新老板不是等閑之輩,他爭權沒有好處。
    林正傑馬上點點頭,說道:“好,馬上成立證券部,證券部經理我已經有人選,和我一起做過不少大投資的人才。”
    他心中當然所屬是何方塘,來作為這個證券部經理。何方塘雖然年輕(26歲),但畢竟是港大畢業,也有四年的工作經驗,最重要的是和林正傑配合過一年時間。
    ........
    下午,林正傑來到亞洲證券。
    “你要何方塘去泰富集團?那我這邊經紀部怎麽辦?”馬雅文很是不樂意的說道。
    林正傑也不樂意了,說道:“你有沒有搞錯,方塘本來就是泰富的人,借調了一段時間,你倒是不舍得還我了。”
    馬雅文頓時啞口無言,有何方塘在,她可以少花不少精力管理經紀部門。
    “好吧,你自己去和他說吧......我的董事長先生。”
    不理馬雅文的發騒,林正傑起身來到外麵,正式通知何方塘。
    何方塘自然欣喜不已,當即表示安排一番後,就正式上任。
    “抓緊時間,我那邊的事情更重要好!”
    “沒問題,下周就可以上任!”
    林正傑拍拍何方塘的肩膀,隨後便離開大廳。